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许多人常常都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二战后期,美国明明已经取得了一边倒的优势,为何还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呢?
有人将之诠释为“美国不想死太多人了”,确实有这种因素,但太过于片面了,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的。
首先是杜鲁门的选票,我们知道,杜鲁门总统其实是个“半路升级”的总统,他的前任罗斯福与二战末期死在了任上,因此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获得了直接转正的运气。
但是呢,这种临时由副职转上宝座的总统,尽管名正言顺,却依然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罗斯福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之高,他的突然逝世,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个“思维空窗”,人们看谁都碍眼,谁当总统都得与罗斯福比较一番。
杜鲁门当时的优势是“已经转正”,但压力也来自于此,所以他必须尽力去表现自己,在总统位置上施展出自己的才能,赢得社会的赞誉,藉由主场优势让自己在换届选举时取得连任。
这并不容易,但不得不说杜鲁门其实也是个被罗斯福光辉掩盖的人才,他很快抓住了“人民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和“军队产生厌战心理”这两条出手,对各方做出了“将尽快结束战争”的承诺,甚至大耍了一把亲情牌——在对手们延续二战思维,不断炒作“战斗、上前线、当兵、支援胜利”等关键词的时候,杜鲁门说:“我要让丈夫和儿子、父亲们安然的回家”。
杜鲁门很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美国当年虽然爆发出极强的工业实力进行战争,但实际上他们也勒紧裤腰带了,粮仓里的食物不断减少,大量的富余物质被拿去援助他国,工厂里的工人连轴转动,各种安全事故不断,从10多万爆发成1000万的军队,让男人大批走上前线,然后女人成为搬砖、拧螺丝、干粗活的主力。虽然美国越打越富,但人民却是越打越窘迫。(这些思维直接引发了战后的反战潮)
更别提雪片般从前线寄来的阵亡通知书,也许其它陷入世界大战的国家已经适应了,但这对长期享受和平,1941年才加入战争的新大陆居民来说是件极难承受的事情。据说当年有个美国寡妇,连续嫁了3次,3个丈夫都战死了,她愤怒的要求罗斯福政府停止宣传沿自1917年《i want you for u.s.army》的海报,并得到了许多人的声援,“更需要他的是妻儿”她们这样说。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莱比锡拍下了一组美军机枪手被射杀的画面,战士雷蒙德·鲍曼被认为是美军在欧战中死去的最后一人)
这种逐渐传播开的反战情绪,虽然因为大战而压在人心底,但它们很快就随着德国人的投降而燃烧起来,对日作战是最后一仗,但谁又想像“莱比锡阳台的士兵”那样,成为胜利前最后一个倒霉蛋呢?
反战情绪从民间波及到美军,相当程度的士兵产生出不想白白的送死的念头,他们一边鏖战,一边发出困惑:“日本人怎么打到这份儿上都不投降呢”?尤其是硫磺岛、冲绳战役之后,在日军杀阵前血流漂杵的美军更是有些胆寒,连一些高级将领都产生了动摇——如果日本场场战争都学牛岛满那样搞下去,这将付出多大的牺牲?
最终,美军巨大的伤亡和厌战思维的崛起,成为了杜鲁门最大的政治支持力和票仓,但承诺归承诺,要实现则必须拥有手段,因此杜鲁门在尝试过大规模空袭日本后,很快便将原子弹推上了战场。
不过,相比于让美军少死人,原子弹更大的作用是“遏制苏联进攻”,或者这个才是它最主要的投放原因。
欧洲战场结束后,实际上各个战胜国已经产生了裂隙,开始忙于瓜分战后的利益,彼此之间虽然不至于爆发出火药味,但口水战和暗中较劲可一点都不少。急于收获利益的美国,不愿意在远东再继续浪费精力了,他们已经收获了中国这个盟友和地盘,当时的日本完全就是个碍事的东西,如果有可能,美军甚至巴不得它们马上自己沉掉。
而更令美国恼火的是,明明是自己把太平洋战争打到这一步,但还没等尘埃落定,英、法等国又开始打小心思,企图回归自己的亚洲殖民地,这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嘛。
这还不嫌乱,嗅到气味的苏联也开始准备对日进攻,虽然他们之前与日本签订了和平条约,但随着条约的到期,苏联也没必要继续厚道下去了,况且对日作战还是当年美国与苏联商议的结果——谁叫那会儿美国人自己心里也没底呢?
所以美国面临着一个极为复杂的局面,必须快刀斩乱麻的结束东亚的战争,一刻也不能拖下去,否则美军花大力打下的战场将变成外来苍蝇们的蛋糕,甚至波及美国的其它政治利益。但是,这时候美军做梦都想日本快点投降,可日本当时却梗着脖子死不认输,甚至打出了“一亿人玉碎”的旗号,坚决要发扬冲绳岛精神,与美军决战到底。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坚决呢?因为天皇不希望放弃“天皇制度”,死到临头的军方大佬也不愿束手待毙,再加上日本政府不愿放弃百年来侵吞的中国土地,日本人也不愿放弃“大和民族走向大陆”的强国梦想,所以许多人都存在牛岛满那样的思想,认为“狠狠的杀戮美国人,用鲜血可以恐惧他们”,最起码的,能让日本有条件的结束战争。
日本人的龌龊幻想当然不能被接受,他们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美国人只是不愿意花时间做好菜,然后让打秋风的狐朋狗友蹭饭罢了。所以美军在李梅的大规模燃烧弹攻击无效后,很干脆的使用了原子弹,为的就是让日本政府看清事实,赶紧投降。
当美军丢下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对各国政府的震动犹如平地惊雷,杜鲁门为了达到轰动效应,专门推迟了一些外事活动和决策会议,很完美的配合了超级炸弹的威慑宣传。这令许多国家猝不及防,因为按照战争的正常推演,美国再怎么能打,也要完成一个繁琐的攻击预备活动,花费不低于冲绳战役的时间去拿下战略要点,而此时之前“约定之国”便可以跟着美军上岸,拿下自己的控制范围。
苏联当年就是这么打算的,所以他们在最后关头也依然把日本挂在线上,没有轻言要对日作战,但美军原子弹炸响后,苏联的一切规划都乱了,他们阵脚大乱,最麻烦的是时间慢了。虽然华西列夫斯基早就在边境秘密进行了布置,可谁都没与日本政府不断传声的苏联明白——日本政府的决心已经到了推一把就会垮掉的地步。
在花了几天消化掉原子弹这个新生事物后,恍然大悟的苏军迅速对日军发动了攻击,他们此时已经不奢望能打到北海道,而是期望攫取最大的远东利益。然而当天上午美军就出动了第二架轰炸机“博克之车”,轰炸了长崎。
很快,心灰意冷的日本政府选择了无条件投降,苏联的参战、美军恐怖的超级炸弹,再加上天皇得知“国统可以得到存续之可能”的消息后,日本再没有打下去的打算。这一投降,美军就获得了绝对的战略胜利,美军很快踏上并占领了日本全岛,然后还北上进入朝鲜,直到碰上苏军,然后在北纬38度划了条线。
空出手的美军不仅在朝鲜顶住了苏军的南下,还在中国帮助国民政府来了次“大搬运”,通过海运、空投和其它辅助运输,大量的中国军队被送进了东北,其中甚至包括共产党的军队(长宁空运),这直接遏制了苏联有可能耍赖不走的行为,并迅速瓦解了各地的日本军队。
最后一点,美军丢原子弹还有做实验的因素在内,曼哈顿工程属于二战中的超级工程,耗资巨大,动员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作为超级工程的产物,原子弹如果不用出去,就太划不来了。
实际上,对日使用原子弹,与曼哈顿工程相关人员对杜鲁门的游说有关,他们成功的让总统理解到“此时不用,过期作废”的道理,同时也通过“三位一体”核试验,让杜鲁门明白自己并没有投资错误,他掌握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战略武器。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感谢邀请!
二战后期,美国在对日作战胜负已定的情况下,仍然要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意图:
美国人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一是报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一箭之仇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采用不宣而战的突然袭击方式,摧毁美国在珍珠港内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共击沉美方4艘战列舰、重创4艘,另有其它7艘军舰被击沉,炸毁飞机188架,人员死伤3400余人。此后,美海军一直避免与日本海军正面交手,直到珊瑚海战这段时间,日本人都控制着西太平洋的制海权。这次袭击也是美国自建国以来,其本土被第一次大规模袭击,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对整个美国社会的震撼力不亚于投放一颗“原子弹”。
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的轰炸场面
二是给未来的对手以提醒和威慑在雅尔塔会议中,美英苏三国对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划分,已经非常明确了。在二战胜利可期的情况下,美国未来的敌人就是社会主义苏联。在日本长崎、广岛的两声巨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给苏联人听的,意思是在提醒这个未来的对手,你听听,我手上的武器厉害吧,你以后要和我斗,可要小心一点。我能把这种武器扔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也能扔在你的莫斯科和彼得堡。这就是对未来对手的威慑力。
雅尔塔会议时坐在里瓦几亚宫外的”三巨头“
三是为了减少登陆日本本土作战时的伤亡尽管美国人在扔原子弹以前,日本的失败已经板上钉钉。但是日本人不会主动投降,要取得胜利,还需要美国人一场一场的战役去打。在打进攻日本本土之前的冲绳战役时,美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此,在正式进攻本土之前,美国人起草了一个名为”奥林匹克行动“的作战计划,提出一个非正式的评估。美国人推算,按照这种打法,在日本本土取胜,可能需要再付出50-100万人的牺牲,才能取得。此时,由于美国先期已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成功进行了原子弹的试验,领略到了核武器的强大杀伤力。所以美国人觉得此时使用原子弹,一方面可以减少强攻本土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也觉得战争马上要结束了,此时不用,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使用这种杀伤力巨大武器了。
1845年8月6日,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日本广岛市中心
以上是对二战后期,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意图的分析。当然原因很多,我在此仅列出三点。欢迎补充、讨论和批评!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谢谢邀请、赏阅、评论、转载和点赞!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国凭借强大的工业能力,最终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了绝对优势,并不断的采取夺取岛屿及蛙跳战术的方式不断迫近日本本岛,最鼎盛时期美国威胁日本本土的航母就多达数十艘之多,每天轮番对日本的港口和工业设施进行多轮次的轰炸!
基本上日本战败已经成为定局,但是日本政府却拒绝投降,并进行全民动员准备,以对抗美国登录日本本土的军队!考虑到美国在太平洋争夺岛屿战争中付出的巨大伤亡,和惨烈的战场情况,美国政府对登录日本本土的作战准备及预期规模都将是空前的,而且远没有准备好!
随着欧洲战场的结束,苏联红军经过修整后,将按照约定计划加入对日作战,彻底击败日本不过是时间问题,美国若继续维持航母围绕日本本土轰炸的方式,日本再坚持一段时间,日本人自身面临的饥荒问题将彻底击垮日本的抵抗意志!
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中,欧洲战场无疑是苏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日作战基本上还是以美国为主,苏联不过是后期介入而已,对美国而言抢占地盘才是当时的主要的考虑!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按各国的协议要多国共同占领日本才行,很明显美国并不打算让出已经到嘴边的地盘!
当然美国也有考虑登录日本本土作战,面临的巨大伤亡的考虑,毕竟太平洋的两次登岛作战让美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恰逢此时,美国在二战期间开始研发的核弹成功试爆,而当时的苏联还远没有这方面的武器系统,因此在迫使日本快速投降并威慑苏联成了当务之急!
两次核轰炸让日本抵抗的意志彻底崩塌,同时也让苏联产生了心理震撼,苏联高层也认识到美军的强大,也就默认了美国独家占领日本的事实,而且也开始着手加速核武器的研制!也就是说两颗核弹在当时不但成功的打服了日本,还威慑住了军力鼎盛时期的苏联!实际上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期,苏联才成功试爆了核武器!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我们都知道在1945年的时候,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胖子”和“小男孩”两个原子弹。原子弹的杀伤力极其巨大,为什么美国要把这两枚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投在日本?
我们查阅资料都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都写着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加快世界大战结束的速度,从而避免可能给美军造成了百万人口的伤亡数量。历史上也在证明杜鲁门在原子弹投放的第二天就要求是日本接受投降的条件,不然的话日本就是自取灭亡,把自己推向深渊。
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认为美国的目的单纯的在此你。因为虽然日本在战争末期,进行大量的反扑,几乎都是丧心病狂的,有去无回的自杀性行动。但是据说当时美国对于登陆日本作战一个月伤亡的人数报告预估为5万多人。5万多人,这与100万人的数量可以说天壤之别。
所以有人认为死亡人数夸张到100万,只是为了掩盖原子弹投放的真正目的。美国在日本和广岛投放原子弹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这只是美国对原子弹使用的一次巨大的实验。因为原子弹爆炸的两个城市,都没有遭到过炮火的攻击。这样完整的城市,更容易当时的科学家对爆炸进行很好的监测并得到良好的原子弹爆炸数据。这样听着有点居心不良,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还有一个原因当然就是为了震慑苏联,还有就是美国原子弹研制共花费了20多亿美元,此巨额的花费研制出来却没有得到使用,这一点并不能被美国国会认可,所以在美国国会的压力下不得不使用原子弹。
日本军国主义是可恨的,历史虽然过去,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但是战争是可怕的,核武器的使用是可怕的,珍爱和平,努力发展才是我们的真正想要的文/红雨说历史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日本自己作死,德国投降后,大家注意力都调转过来,准备围殴它了,居然还敢想着终战,而不是投降,就是说好了,到此为止,大家都停手别打下去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不同意的话,你们小心老子拼命,就问一亿总玉碎你们怕不怕?!
美国是真怕,南太平洋燃烧的岛群上,多少美国好小伙子,被日本这坨臭肉拉着一起死,怎么想怎么不合算,就算没有原子弹,估计也是日日夜夜朝日本各地投放燃烧弹不会停,不会考虑派小伙子们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去日本本土踩烂狗屎的,现在好了,手头有胖子!有小男孩!你日本不是说要玉碎吗?老子先砸两家伙看看,到底碎不碎!事实证明,有武士道精神武装的大日本帝国,牛皮哄哄的昭和男儿,挨了这两下重击,一样烂泥一样跪下,让喊爸爸就喊爸爸,让唱征服就唱征服!与此同时,美国有这两颗原子弹,花的代价很不小,也非常需要用这两声巨响,来确立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告诉大家主要是告诉苏联,我这个老大,非常之响铛铛!
不信你自己听听那“铛!铛!”两声!正好用日本这全世界不待见,不会有人同情的国家,来挨这两下,用它的惨状,来给全世界当个娃样子!之后即使苏联保持了最可怖的常规武力,再七个不服八个不信,甚至等苏联自己也掌握了原子弹,世界也依旧保持几十年恐怖平衡,直到今天,确保了主要国家之间,没有发生过大的国家战争。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日本是唯一在战争中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是必须的,疯狂没有人性的日本就必须用原子弹来征服,只有彻底压服日本,让日本感受美国人的威力,日本才乖乖的听话做美国的看门狗,事实上美国确实做到了,在美国的淫威下,日本还真的成了美国的马前卒和仆人,直到现在。
为了速战速决,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美军伤亡,美国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当然其中也有试验原子弹真实的效果和震慑其他国家的作用。二战末期,不甘心失败的日本人就是不投降,还搞出个本土“一亿玉碎”的疯狂计划,就是一旦美军进攻日本本土,日本所有人跟美军死拼,日本人全死光了也无所谓。面对脑子发疯的日本人,美国不是害怕,而是考虑到美军的伤亡,毕竟之前的太平洋岛屿争夺战,美军就领教了日军的疯狂不要命,给美军挺大的伤亡,如果打到日本本土,真的来个全日本死拼的话,不知美军会死多少人啊!其实战争打到这个份上,美国是赢定了,只是胜利就在眼前,而为了登陆日本付出不必要的伤亡,实在是多余的,既然原子弹搞出来了,还不如去试验一下,看看威力怎样,也许在原子弹恐怖的威力下,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这多好啊,不用死美军,就占领了日本,最好不过了。于是美国就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杀死了30多万小日本人,日本当局被吓尿了,什么时候东京来颗原子弹,天皇就完蛋了,所以日本最终无条件投降,彻底做了美国的小跟班,正是因为原子弹的威力,其他国家也就默认了美国对全球的领导权,为日后美国的霸权埋下伏笔,这也是日本挨原子弹所有的另外效果!
美国对日本投原子弹也是为了战后的布局,先苏联一步占领日本,把日本作为对抗苏联的前沿堡垒。苏联其实也有占领日本的计划,苏联干脆利落的干掉了日本的关东军,这让美国震惊了,万一苏联进攻日本,最后日本被美苏两个分成两半,这对美国来说非常不利啊!所以为了促使日本赶紧投降,美国迅速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日本恐惧了,也就迅速向美国投降了,美国驻军占领了日本,抢在苏联进攻日本之前先占领了日本,苏联也无话可说了。毕竟美国有原子弹啊,苏联还没有,只能任由美国占领日本了。美国占领日本也不是给日本好处的,美国是把日本当做对抗苏联的不沉航空母舰,说白了就是把日本当做炮灰,牵制苏联。美国的如意算盘实现了,日本妥妥的安分当美国的小跟班,美国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日本也是一肚子坏水,依靠美国这条大腿,逐步发展自己的军备,希望有朝一日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正常国家。美国知道日本的意图,把日本压的死死的,奴隶还想翻身做主人,想多了吧!美国投向日本的两颗原子弹真的没有白费,它向大家说明一个道理,对付日本人,就不要给它好脸色看,按在地下狠狠摩擦就是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