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军事强国可否建造简配版中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类似于美国二战护航航母)?
建造当然没有问题,西班牙与意大利两国建造的航母就是活例子。不过这两国建造的航母都不不超过30000万吨排水量,只能算轻型航母。
其中意大利建造于2001年的“凯沃尔”(Cavour C550)号航空母舰更具有代表性意义,它是意大利海军的旗舰,排水量27100吨。该型航母的建造主要缘于意大利海军对地中海的控制需求,以及军事方面对标英国,不愿意落于人后的政治考量。
“凯沃尔”号航空母舰因为搭载了4台通用电气与意大利国防公司合作研发的88兆瓦涡轮机,因此也被称为是“世界动力最强的常规航母”,也是意大利海军的象征。总体投入达到8.5亿美元,对比造价50亿美元的“伊丽莎白女王号”,算是相当经济了。
当然,“凯沃尔”号这么小,它的作战能力也是缩水的。这艘航母只能依靠可怜的8架“鹞式”垂短起降战机作战,倒是直升机搭载有十几架之多,在反潜和人员投送上面算是对得起自己的造价。
上图.与61000吨的CV-66“美国号”航母与“加里波第”号并驾齐驱。
其实意大利海军之前还有一艘“加里波第”(Garibaldi Aircraft carrier C551)号航母,这艘80年代的“意大利海军骄傲”只有10000多吨的排水量,搭载的是4台LM2500涡轮机,这吨位和配置大家可以拿韩国“世宗大王”比一下,差不多的。
这些二流强国一直都有“精兵”政策,部队规模上不去,那么就尽量在符合能力的情况下,让自己变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存在。以满足自身的政治活动能力以及增加应对多种问题时的手段,有效的强化自身的海军地位。
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航空母舰与“凯沃尔”差不多,排水量27079吨,采用了2台LM2500加2台德国曼公司3240型16V柴油机驱动。这东西一没留神就与法国“西北风”两栖攻击舰搞混了。
上图,法国“西北风”两栖攻击舰,功能与吨位也在2万多吨级别。
西班牙更看重在这艘航母的运输投送能力,除了反潜与轻度制空外,它更兼顾登陆性能。西班牙海军希望这艘航母能在反恐、区域控制与人道主义救援上发挥作用,以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当然,造价也更可怜,3.6个亿而已。
所以,不必惊讶“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为什么会拥有填塞46辆主战坦克和100辆战车以及LCAC气垫登陆艇的功能,它被称之为“战略投送舰”( Strategic Projection Ship)。被赋予航母、运输舰、两栖攻击舰的三合一功能。
编号L61的“胡安卡洛斯一世”与轻了一半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并驾齐驱。
这种舰型的“航母”虽然不如标准化的大型航母那样强悍,但的确是更贴近各国的能力与需求。总之,功能为王,不追求过度的强悍,能在专门的领域里混饭吃就可以了。
不过,现代这些轻型航母都存在舰载机问题,空间严重缺乏的甲板上容纳不起固定翼飞机滑跑起降,只能依靠垂直-短距起降的鹞式战机。
如今这些AV-8B如今已经老旧并大量退役,战斗力也低下的可以,这让装备国不得不伸着脖子等美国的F35战机上舰,否则它们会迅速退化成纯直升机母舰。
中等军事强国可否建造简配版中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类似于美国二战护航航母)?
航空母舰其实就是一个流动的机场,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将不在同一个大陆版块上的交战国间,把战场延续到对方的国土之上的作用。既然想把战火烧到他国领土上,那航母战斗群就得具备能给对方带来毁灭性打击的能力,起码要具备要么不动手,一动手就能给对方打疼的能力,不然大费周章的跑去给人家挠痒痒,显然达不到己方的理想效果。
再则,航母战斗群还要具备海空天三位一体的防护能力,茫茫大海上武力对抗风起云涌,没有强大的自我防护能力做保障,就还是不要去千里送人头的为妙,动不动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损失,就算是超级大国也承受不起。就目前情况来看,真正把航母战斗群玩的出神入化的仅此美国一家,毕竟不在同一个大陆版块上的国家之间产生利益摩擦,和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就没有装备航母战斗群的必要。相反如果一味图航母小型简单化,那航母战斗群的战力必然会大打折扣,不但对敌国够不成较大威胁,还要己方承担一旦被对手击沉所带来重大损失的后果,那才叫一个得不偿失。
因此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表面以“世界警察”身份自居的美国,为了达到他的霸权主义目的,而制定世界规则之外,其它国家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还都是选择忍气吞声的不去缕“美国老虎”胡须,害怕成为被其压制对象,而不敢大力发展多航母战斗群的建设。
我是老兵带我学军武,如果您是老兵,就请留言评论转发,期待您带着我一起,共同学习军武知识。谢谢大家!
中等军事强国可否建造简配版中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类似于美国二战护航航母)?
在这里我想先纠正一下题主的一个认识偏差,二战的护航航母对标的是今天的10000-20000吨的轻型航母。30000-60000吨的现代中型航空母舰,对标的应该的是埃塞克斯级这样的二战舰队航空母舰。
而美帝的10万吨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对标的则是中途岛、马耳他和信浓这样的二战超级航母。
↑二战美帝疯狂暴兵,在短短4年里造了多达124条护航航空母舰。这些一万吨出头、长130m左右的小航母全部采用民用滚装船的船体,不到30架的载机量,单轴推进,没有装甲,舰上武器很少,只保有最基本的机库和飞行甲板,有的甚至连雷达都没有。
↑而到了战后,由于喷气式飞机比二战螺旋桨飞机重量更大、速度更快,起降常规固定翼飞机所需的最小甲板长度也达到了200m。因此战后的常规起降中型航母体量排水量一般都在30000吨以上,长度一般也超过250m。
如上图的法国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舰长265m,满载排水量32780吨,是上文中二战护航航空母舰的两倍长、三倍多重,却也只能搭载30架左右的固定翼飞机,而且都是像超军旗、F8这样二十吨不大,体量不大的老式飞机。
如果搭载F/A18、SU33、阵风、F35这些体量逼近甚至超过30吨的大家伙,航母的甲板还要进一步扩容。
造不造得起我能够理解,题主说造简化版中型航母的意思,是说建造简化舰上设备、尽可能节约材料与费用的低成本、高性价比航母。
但在今天,一般国家建造或是购买一艘40000-60000吨的中型航母,其价格也很难控制在40亿美元以下。(这还只是裸舰的价格,不算舰载机的采购费用和后续的维护费用)
↑以刚刚服役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为例,65000吨的排水量,能搭载24架左右垂直起降、滑跃起飞的F35B作战,是典型的常规动力中型航母。但是其造价也已经突破了83亿美元。
↑我们不妨取40亿美元的100倍,即4000亿美元作为一个参考值。在2018年,军费支出达到4000亿美元水平的只有世界前十:美国、中国、沙特、俄罗斯、印度、英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差一点点,勉强也算一个吧)。
一国用当年全部军费的1%去购买或者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是不可想象的。美帝最新的10万吨福特级航空母舰虽然造价高达130亿美元,但也只占全年军费支出的0.03%。而如果把伊丽莎白女王号82亿的造价平摊到长达10年的建造时间里,建造费用也只占每年军费的0.15%左右。
↑ 我们不妨看一下IMF制作的2018年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排名:达到10000亿美元的只有16国。也就是说,如果按2.5%的正常军费占比计算,全世界也只有不到10个国家能够负担每年400亿美元的高昂军费。
所以仅仅从经济层面上来说,题主所问的中等军事强国,基本上是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来建造、购买或者运作一条全新的40000-60000吨中型航母的。
当然,如果世界前十也只能算“中等军事强国”的话,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能哀叹,这个世界的竞争太残酷。
造不造得了↑各国军用造船业的技术水平,众说纷纭。究竟哪些国家有能力建造40000-60000吨级的航母,咱也不好断言。
不过,以民船制造业作为参考的话,有能力独立造出质量过硬的50000吨以上大型货轮/油轮的,满打满算也就是上文列举的世界前十经济、军事大国里的那寥寥几家。
如果一个国家连同等大小的民船都造不好的话,想要造出来合格的航母,还是洗洗睡吧。
适不适合用可能会有读者朋友问了,既然连常规起降的中型航母都这么烧钱,退而求其次建造更小更便宜的轻型航母行不行?这又牵涉到一个实用性的问题。
↑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母就充分发挥了航母夺取海上战区制空权的强大能力。
虽然无敌级只能搭载十多架空战能力较弱的海鹞垂直起降飞机,但由于马岛距离阿根廷本土距离较远,阿军飞机航程不足,只能在马岛空域短暂停留就要返航。
因此,远道而来的英国航母舰载机反而能够以逸待劳,从容地截击从阿根廷本土起飞,飞行了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才抵达马岛空域的阿军飞机。
↑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是泰国,都拥有这类20000吨以下的轻型航母。当然,这种小航母还可以搭载直升机,兼作两栖攻击/支援舰。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最新的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排水量也已超过25000吨。其二号舰加贺号,体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二战旧日本海军加贺号航空母舰的水平。
不得不说,在积极推进中日关系正常化、推进两国正常经贸活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对这位在二战中罪行累累的东方邻居抱有一份最基本的警惕。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轻型航母在作战情况下一共只能带不到20架飞机,而且其中一半都是没有制空能力的直升机。即便那几架固定翼飞机都是最先进的F35B,在面对拥有良好海空作战能力的对手时,也很难应付得来。
↑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人出动了全部两个轻型航母战斗群,甚至还动员改装了一艘民船“大西洋运送者”号兼作临时航母,起降海鹞飞机和直升机。
在英国海军已经取得绝对制海权、阿根廷本土空军部队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大嘤的舰载机部队才算是手忙脚乱地完成了登陆支援和制空任务。
↑而如果马岛离阿根廷本土再近一些,阿根廷空军的飞机能够在作战空域长时间巡航的话,英国轻型航母的处境就不那么妙了。
即便与相对不那么强大的阿根廷空军相比,两艘轻型航母和一艘改装航母的舰载机部队也绝不是阿根廷航空兵+岸防部队的对手。
如果像英国这样劳师远征,除非是像马岛战争那样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不然20000吨左右的轻型航母绝对是不够用的。 当然,如果只是拿来充充门面,对于中等军事强国来说,轻型航母还是极好的。
总结综上,对于题主提问的中等军事强国来说,即便是简化版的中型航母,在经济上也是难以负担的。而且在军事价值上,也是杀鸡焉用牛刀。因此中等军事强国建造中型常规航母,难度很大,也不划算。
中等军事强国可否建造简配版中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类似于美国二战护航航母)?
不可行。
一是中等军事强国看不上。中等军事强国怎么也得要与身份相配的航母啊,谁还没有个民族自尊心、国家荣誉感?!简配航母太掉价。
二是没必要。有一部分军事强国是不需要航母的。比如德国意大利之流,至少目前战略上不需要改型航母来体验身份。
三是玩不起。很贵啊。光裸航母就得几万吨排水量吧,这么个大船可不好养,还有那么多配套的东西呢,都是钱啊,一般国家养不起。
中等军事强国可否建造简配版中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类似于美国二战护航航母)?
可以,完全没问题,而且已经造出来过。
你知道东南亚有些国家有航母的吗?真有,比如说泰国,泰国拥有航母的历史比中国还要早,就是这艘
这艘航母叫却克里·纳鲁贝号航空母舰,是西班牙巴赞造船厂所造的,很显然,题目问“中等军事强国可以建造”当然是可以的,这艘航母搭载的垂直起降的AV-8S海鹞战斗机,是泰国海军的镇山之宝,非要说小嘛……也确实小了一点,毕竟排水量也就11486吨,和中国的驱逐舰差不多。
中等军事强国还有意大利的加富尔航母,就是这艘
这航母是意大利本土的芬坎蒂尼公司建造的,而且还算比较新,下水日期是2004年,排水量比较小,只有27910。
这是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航母,非常新的航母,2010年才服役的,排水量为27079吨。
其实中等强国开始可以建造一些比较小的航母的,问题并不在于建造,而是在于“建造完了以后干什么”,每一支军队都是有自己的存在目的和战略目标的,航母属于纯进攻性武器,对于今天“美军治下的世界”,对于中等军事强国来说,建造航母的意义大打折扣,相当多的国家即便是建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因为航母是非常昂贵的,一个航母出巡,需要的不仅仅是航母,而是为整个航母配套服务的舰队。
相当多的军事强国也对航母存在的意义产生疑问,像英国,工党不停的消军费,英国航母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和美军一起配合,没有美军,英军的意义在哪?可能就是为遥远的马岛以及西班牙附近的直布罗陀提供武力威慑,仅此而已,而今天阿根廷仗连喷气式飞机都没有,西班牙背靠欧盟,依赖的更多的是政治力量而非军事力量,前段时间脱欧,在西班牙的撺掇下,欧盟硬是把直布罗陀的属性改为“殖民地”,把英国人气的够呛。
气的够呛能怎么办?武力攻打西班牙?不可能。
法国拥有航母很大程度上是服务非洲,要是法国在非洲的势力没了,法国保留航母的动力也不大了。
有航母的国家都是对于国际局势有一点想法,想参与的,这种国家在国际上真的比较少
中等军事强国可否建造简配版中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类似于美国二战护航航母)?
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能。
首先,我们要界定当今世界哪些国家属于中等军事强国。如果说美国和俄罗斯属于超级军事强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一土耳其属于传统军事强国,我们中国和印度则属于发展中的军事强国;那么,中等军事强国包括巴西,西班牙,韩国,乌克兰,埃及等一些国家。
其次,目前拥有航母的国家共11个,分别美国12艘、俄罗斯1艘、英国2艘、法国2艘、意大利2艘、巴西2艘、印度2艘、西班牙1艘、泰国1艘、中国1艘,日本(准航母2艘)。但真正能够自已建造航母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其他国家航母都是购买的,没有建造能力。
第三,航母只航母战斗群的简称,包括艇载机、护航舰艇等,只有一艘航母是没有战斗力的。航母建造技术涉及国防科技尖端技术的方方面面,比如甲板技术、弹射技术、雷达预警、动力系统等等,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核心的弹射技术对外是绝对保密的。没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几代人的持续攻关也很难突破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