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并且把舰队摆开进行迎战,结果会怎么样?
日本派出的是一支航母编队,就算正儿八经的对阵有准备的美军,也无非是让日军战机损失更惨重一些罢了。况且南云忠一准备了三波攻击,实际珍珠港只遭受了前两波攻击。
别看着美国人成天嚷嚷“偷袭”珍珠港,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上,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掉进了坑里,什么“偷袭”嘛,山本五十六计划中是要踩着节点宣战再攻击的,然而日本驻美大使递送《宣战书》时竟然莫名其妙在路上搞迟了1个半钟头,活生生让南云忠一准点发动的进攻变成了“偷袭”。
至今珍珠港事件中,最有争议的部分仍然是这个“偷袭”问题,有许多资料甚至官兵的回忆录都指向“美国人是有准备的”这一条。比如美军取消了当天的休假,照例进行值班。再比如战机进行了大量的调整,许多战机被挪出机库,放在跑道上晒太阳。
假设珍珠港真的有阴谋,那么实际上就是美国人在有情报知会的情况下,采取了内紧外松的应对策略。他们调整了夏威夷的医疗力量,紧急医疗点的数量激增,并且还加紧了对各个岛屿的运输。结果是尽管珍珠港打的热闹,却没有真的达到日本的战略目的。在战略层面上,日本人已经输了。
但是呢,美国人依然倒了个血霉,他们没有料想到日本人是拿航母大规模进攻的,此前也没有“享受”过这种战法。
在美国人的构想里,日本人即便要来进攻夏威夷,套路也是按照海战的一般套路展开。即:大型战列舰集群的突击,然后己方侦察机和外围舰船会在很远的地方发现这些庞大的舰队,甚至它们一离港就会被间谍们发现,再差再差也会在飞机的巡航半径内发现日本海军。
然后太平洋舰队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布置并摆开舰队迎战,岛上机场的大量战机会成为第一批牵制敌人的战力,继而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们带着大队与日军接战,依托岛屿基地,将对方的远洋舰队牢牢的拖死在这里。
所以美国人并没有去做什么非常紧张的战斗准备,毕竟你不是先知,不可能无时无刻的等着日本人到来(许多美国人也不认为日本人一定会来)。罗斯福总统为了让美国获得政治上的制高点,也希望这出戏美国能表现的更委屈一些。在大家通过经验进行的预测中,日本那些战列舰是藏不住的,顶多有一些日本炮弹会落到沙滩上,而大部分的伤员都是海战中带来的。
甚至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比想象的打的更响,通过珍珠港的前沿拦截,日本人的远洋舰队必将消耗掉大量的持续作战能力,当他们的舰队无以为继时,回航的航母和岛上的舰载机完全可以利用航速进行追歼作战。在外面的舰船达到22艘之多,完全可以作为生力军。
此时航母舰载机的作用刚刚被证明,1941年5月26日,追击德军战列舰“俾斯麦”号的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放出了剑鱼攻击机,它们很快搜索到德舰并将之炸坏,成为俾斯麦被击沉的重要力量。到同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俾斯麦”沉没作为重大国际军事事件已经被各国研究。
然而日本海军比仅仅体现出航母作战性能的英国海军更大胆,他们重新定义了这款不被人看好的兵器,发动了二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航空母舰攻击。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航母在海军中的地位相当低,仅被作为战列舰等大舰的“廉价解决方案”。在大炮巨舰主义者的眼中,航母不过是个奇技淫巧的大玩具,既没有经历过什么实战,那一架架训练中摔在海里或甲板上的舰载机也让其显得是如此不靠谱。许多老朽的海军人士对航母普遍不看好。
所以日本人将航母集中起来,组成编队,然后有计划的对珍珠港展开攻击后,美国人很显然根本没料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况,之前的“经验性”预案统统被打破。构想中本应该发生的“战舰大对决”并没有发生,反倒是珍珠港让从天而降的战机们炸了个稀巴烂。“亚利桑那号”被打爆,“俄克拉荷马号”炸了个底朝天,“西弗吉尼亚号”坐沉在浅水。
但是呢,很显然美国人做了最坏的打算,珍珠港就算被日本人打烂也没有关系。日本航母编队最希望的是击沉美国的航母编队,以便为接下来的太平洋战争赢得时间。结果偏偏几艘航母统统不在,有的在搞运输,有的回厂大修,有的还在往回赶(仅大半天路程)。这些漏网的航母简直成了后来日军的噩梦,三艘船硬是扛到了本土新舰队的到来。
可想而知,珍珠港事件可能掺杂了相当多双方的“意外”,美军并非没有准备,按照他们的布局珍珠港的损失可能会小的多。按照战列舰对战的一贯套路,日军很难在美军依托港口的情况下取得优势,即便胜利也更难以保全自己顺利回航。所以这场战斗大概率打成美军“装蒜”后的突然反击。
但现实是日军派出的是一支航母编队,故而美军许多设置都成了摆设。如果美国人知晓这一战术,军事上做出的最稳妥动作便只有设伏并主动让主力舰队迎战。但这样政治上的布局便起不到罗斯福想要的结果了。
结果就是,美军少掉大半伤亡,日军增加更多的伤亡,战斗结果会有些不一样,但战略结果不会有任何变化。
如果美国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并且把舰队摆开进行迎战,结果会怎么样?
首先,美国是否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这件事情到现在实际上都还是有争议的,很多人认为,以美国当时的情报实力来看,他们不可能对即将到来的大危机毫无察觉。 有一种观点说,美国在当时其实已经事先得到日军即将对珍珠港展开进攻的情报了。因为有资料记载,不仅美国自己的情报部门获得了消息,就连中国的情报部门都已经向美国传递了这一情况。但对于袭击的规模和具体时间他们尚不明确,因此他们为了避免重要军力的损失,提前调走了停在珍珠港的三艘航母。 还有一种更加有意思的观点认为,珍珠港事件实际上是罗斯福的一招苦肉计,为的就是牺牲珍珠港来激起美国民众的爱国热情,用愤怒来消解民众的反战情绪,从而让美国理所当然地卷入二战中来,并且占领道德高地。 当然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大家的猜想与推测而已了,抛去这些阴谋论来进行假设的话,如果美军成功提前预警并提前布防作出行动,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日军进攻的必经之路上进行成功拦截,并且赢下珍珠港一役。至于舰队击退日军之后的发展的话,个人认为美军应该会派出更多战舰和航母乘胜追击,从而一举拿下太平洋战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人民也是因为珍珠港事件才能与政府站到统一战线,一致对外的,如果珍珠港一战没有损失如此惨重的话,说不定美国介入二战的时间也会延后,中间还会发生什么也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美国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并且把舰队摆开进行迎战,结果会怎么样?
珍珠港事件对二战来说有重要意义,因为美国加入了二战,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实力。但美国在珍珠港惨败了,这个在前期还是影响了美国的优势,至于这个假设的话,这确实很难说,毕竟是假设的东西,但是我敢肯定的是如果双方开展,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不会成功,在战斗中,至于双方的伤亡我认为日本的损失会比较大。
首先,我们分析双方的兵力。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机动部队:
6艘航空母舰(其中“赤城”号航空母舰为机动部队的旗舰),舰载机423架。2艘金刚级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型巡洋舰,9艘驱逐舰。总指挥是南云忠一。
美国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兵力:
3艘航母,9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69艘驱逐舰,27艘潜艇,陆地战机300多架。因为如果美国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必定会有航空母舰留守珍珠港。
从双方兵力上看,美军的实力明显大于日军,在航空母舰数量上,日本虽然是美国的两倍,但是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瓦胡岛。瓦胡岛的机场至少有300多架飞机,相当于3艘大型航母,所以日军在装备上根本不占优势,搞不好,日本的机动部队会被太平洋舰队重创。那时候连航母都没了,怎么和美国打下去。
从战术上看,美国知道了日本要袭击珍珠港,那么,美国一定不会坐以待毙,一定会有所准备,就像中途岛海战那样。据说在珍珠港事件前罗斯福总统就已经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了,但是罗斯福急需要一场战争来打压国内的中立主义,于是,珍珠港就成了罗斯福加入二战的一个筹码。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的3艘航母都不在港内,这也是挺神奇的。
总之,如果美国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日本是必败的,因为从兵力和主动性上,美国都占据了优势,况且还是在人家美国的地盘上打。
如果美国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并且把舰队摆开进行迎战,结果会怎么样?
日本战争策划者,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是个老资格赌徒,无论是玩轮盘、撞球、象棋还是麻将都鲜有对手。日本偷袭珍珠港可以说是一场赌博。
即便是偷袭,在东京的众多高官眼中,胜算大概只有五成,最多六成。当时日本计划派出六艘航母作为主力,还有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三艘潜艇和七艘油轮,舰队规模大概是珍珠港内美国海军的1/3。偷袭珍珠港无异于“自杀式攻击”。倘若美国列好舰队,与日本正面硬刚,日本绝非美国敌手。山本也十分清楚美国的实力:“这里有更多的钢铁、小麦、石油、工厂……几乎任何东西都比日本帝国多。”在美日开战前一年,日本统计部门在报告中提到,美国工业产能是日本的74倍,石油储量相当于日本的500倍。倘若日本不采取偷袭珍珠港的计划,面对美国,日本将毫无机会。
如果美国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并且把舰队摆开进行迎战,结果会怎么样?
很简单,看看中途岛之战就清楚了
如果美国知道日军要偷袭珍珠港,并且把舰队摆开进行迎战,结果会怎么样?
基本两败俱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