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飞机是靠什么动力飞行的?

二战发动机普遍采用燃油为动力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作为动力,航空汽油作为燃料。拥有各种气缸加压或者提高转速的方式获取辅助动力。

比如著名的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它的“动力心脏”就是一具12缸的活塞式发动机——奔驰DB605/600/601等等DB60X衍伸型号。

奔驰的DB60系发动机被大量改进和衍化,在多种战机和轰炸机上采用,是纳粹德国最重要的空中动力核心。甚至影响到意大利和瑞典的飞机制造业。因此是非常具有那个时期的普遍意义的。

二战时期迅猛发展的活塞发动机,大多数都是采用的航空汽油作为燃料。

德国的航空发动机以DB605为例,采用的是等效87和等效96的航空汽油,他们将之称为B4、C3。

此外,BF109还有另一套动力系统,就是人称“德意志圣水”的Methanol-Wasser 50(MW50)加力系统。

MW50概念主要是在发动机转速达到极限的同时,想办法对燃料箱注入抗震爆的加压液体,增加进气压力。

飞行员的背后会有一个“圣水”钢瓶,战时通过条件,飞行员选择对发动机加压,提高飞机动力效率。

“圣水”的组成成分是50%甲醇,49%的水,以及一点点防腐蚀液。这也算是战机的动力来源之一吧。

美军、日军、苏军、英军的和德军的也大同小异,甚至不少发动机还是兄弟款。动力核心普遍是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汽油。

当然,战争末期,有些国家物资短缺,往邮箱里灌什么就管不着了。德军将C3燃油换成B4燃油就是迫不得已;日本在战争后期更惨,他们有些油料都已经不是油了,是杂七杂八的以有机质发酵酒精为主体的“生物燃料。”美军曾经将某些缴获的日本战机换装汽油,立马动力性能得到飞跃。

老王欢迎大家的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