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在农村里,自然是不缺果树的,有许许多多的果树遍布于农村的田间地头上,等到果子成熟的时候,也诱惑着很多路人,让人们去摘果解渴。而农村多数的农民把果树栽种在果园里,以获得收入。还有一些农民或把一些果树种植在家里,以来解馋。

可是在农村里,农民们种树是非常讲究的,特别是院子里栽树方面,自然有一些自己道道。比如这句农村老俗话:“果树过房,家败人亡”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么这句俗语是啥意思呢,有没有道理?李子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村里曾发生过果树过房屋的真实故事:

还是我们小时候时,村里一位老人在自己的院落里种植着一棵老杏树。至于杏树有多大树龄,估计年轻人是说不清的。不过这杏树有石磙粗,是树枝早已经盖过了房子,并把老人的院子遮的黑黑的。

由于这老杏树还结杏子,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偷着老人不在家去摘杏子。而老人也是深恶我们这些小孩的,看见了我们过来就经常的骂。

但是对于老人骂,我们自然不放在心上。在有一天,我们几个伙伴趁老人不在家,又去钩老人的杏子吃。其中一位小伙伴也是比较大胆,就爬到了老杏树上,而他在摘到杏子后,又荡起了秋千。

老杏树的枝子是很脆的,就在这伙伴得意忘形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小伙伴就摔了下来,连树枝带人就落了下来。当时我们吓坏了,其中一伙伴去喊大人,而剩下的都围观在这里。

不过幸运的是,这位小伙伴只是把腿摔骨折了,可是在后续的医药费的问题上,老人和孩子大人发生了争执,并打起了官司。而最后的结果是,老人也有责任,并给予孩子家庭一定的医疗费。从此以后,老人家里的老杏树不见了,估计被砍了吧。

农村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的意思:

我们先看一下老祖宗对的理解:老祖宗认为,如果家里栽种的果树超过房屋,就会对主家带来不利,甚至还会有家败人亡的可能。那么老祖宗是根据什么情况来依据这些的的呢: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代,老祖宗对于一些神秘的存在也是解释不清的,因此一些主家在盖房子的时候,也是找一些高人来看房屋的,以获得好的“风水”。而高人在收了主家钱后,自然也不负众望,比如什么位置种什么树,栽什么花都是有讲究的。而这句“果树过房,家败人亡”的俗语,自然也是高人留下来的,如果果树盖房对主人的“房屋风水”也是不利的。

上面是老祖宗的认识,但是根据我们现代人的理解,果树盖房自然也是好处不多的:

第一,果树盖房会影响采光,让主人健康受影响。

这盖房的大果树在院子里时,会把整个院子给盖住,自然也会影响主人的采光的。而万物生长是靠太阳光的,而人也不例外。如果房主人一年四季生活在非常阴暗的环境中,在不晒太阳的情况下,势必会导致房主人的健康的。所以来说,这果树盖房自然是不好的。

第二,大的果树会招一些蚊蝇等虫子,这对房主人带来健康隐患。

一些老果树招虫子是非常多的,比如有蚊子、蚂蚁、毛毛虫等,甚至树上还有蛇。而这些小动物对人是有很大危害的。特别是在夏天里,在各种小虫子的骚扰下,会影响主人的情绪,并损害房屋主人的健康。

第三,一些老果树的枝子是非常脆的,在刮风下雨的时候,也给房屋带来麻烦。而这大树也是很容易导雷电的。

果树盖房的树自然也是老果树,而这些树枝也是非常的脆的。在一些刮风下雨的天,树枝就会很容易被吹下来。这时候如果房屋主人在院子下面的话,自然带来一些安全隐患。还有一原因是,一些大树在雷雨天的时候很容易导电的,如果房屋主人不注意就会惹火上身。所以来说,这大树是不能栽种在院子里的。

综上所述:其实这句农村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无论是从古代来说,还是现在来说,这“果树过房”,只有弊端没有利端,因此来说,这句农村俗语我们后人还是要遵守的,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所谓的“果树过房,家破人亡”应该是说,在家里种的树长得过高了,会对这家人有不好的影响,或者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吧。

我们村现在的房子基本都是翻盖过一遍了,房龄也就是十几年左右。因为是后来翻盖的房子,院子里全部都是水泥地面,留了一小块地用来养花,所以现在院子里种树的基本很少了。

可是在房子翻新之前,也就是我十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候家家户户在家里外面都种了很多树。

我家里种了好几棵杨树,在屋子门口还种了一棵石榴树。石榴树就种在一个窗户前面,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大,后来过了几年越长越大,枝叶也往外发散的长。

小时候每天放了学都要在窗户下边的桌子上写作业,前几年房间还很亮堂,后来石榴树长得越来越高了,然后整个屋里都显得比较暗,我下午回家写作业都要开着灯才能看清了。

我一直不喜欢那棵石榴树,想着让我爸把它砍掉,一个是因为它长得太大了,把窗户都完全遮盖住了,写作业光线不好看不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爱吃甜石榴,结果我们家那一棵是酸石榴,每年结好多石榴,我一个都不能吃。

可是就因为树长得很茂盛,每年还要结这么多石榴,我爸妈有点舍不得砍。直到有一年夏天,天气太热,晚上都在大街上凉快。

快到半夜的时候人们都回家了,可是还是很热我爸热的睡不着觉,就想坐到石榴树下面那个凳子上,再凉快一会。

大半夜的也没有开灯,结果凳子上有一只蝎子,我爸一屁股就坐上了,被蝎子给蛰了一下。

那滋味肯定不好受,我和我爸说:这棵石榴树有什么用,不光挡着光,树下还这么多虫子,又是蝎子,夏天蚊子还很多,赶紧把它砍掉吧。

第二天,我爸拿着斧子就把树给砍掉了。石榴树倒下的那一刻,那一间房都亮堂了很多。

所以在农村院子里种树,离着房子近,如果长得过大的话,确实是有很多不好的方面,不光挡光,还有各种蚊虫,有树的地方蚊子都是又多又大。

至于我家那一棵很高的杨树,不到一年也砍掉了,原因很简单,我们村里一户人家院子里进贼了,小偷从外面的树爬上院墙之后,沿着院里的杨树爬进去偷东西,不出三天全村都知道了,然后都把院里院外的长得高的树砍掉了。

所以说俗语“果树过房,家破人亡”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它的意义的,树木长得过高过密确实也不好。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农村一句俗语,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伪科学。它在农村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只不过是祖先们,使用一种严重剌激的语言来提醒大家,挨着住房,千万不要栽种果树,以及所有的大树,避免对房屋和家人造成安全隐患。这句俗语主要目的是告诉世人,高过房屋的果树是非常有危害的,听老人讲,曾经发生过非常多的可惨悲剧。

悲剧一,在解放前,有一家农户在房后栽了一排果树,如桃树、棃树、杮树等等果树,估计栽种过密,果树生长得高大,高过屋顶,自然有些果树在房后上空横向生长。在解放前的农民,生活非常艰难,每年全家人就靠这些果树结果,去换些过冬的衣物,日常生活的食盐,晚上照明的灯油等等日常生活必须品。村子里的族长告诉他家,桃树长得过高,高过房顶,加之生长时间长久,已经老化,恐怕对房屋有危险,必须砍掉。这一家人,由于生活的困难,舍不得砍掉果树。没有到一年的时间,在一个大风之夜,两树高大的果树,蔸部被蛀虫蛀空后,被一阵狂风吹倒。哪高大的果树势能,一下子坠落在揺揺欲坠破烂不堪的土坯房上,使高大的土坯泥墙压垮,将孰睡的一家老小,埯埋在泥砖之下,一下子埋葬了好好一家老小。这真是祸从天降。

悲剧二,广西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户靠山而建的人家,在屋后山上种了几棵荔枝和龙眼果树。荔枝树靠房屋后山上栽种,树基部本身高过屋顶。树木长高大后,都会有趋光性,向屋顶方向倾斜生长,果树的高大树冠几乎倾向屋顶上。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有许多偷吃荔枝果实的小动物,使一些咬落的残荔枝掉落屋顶瓦片上,招惹来许多的前来吃食的土老鼠、松鼠等等小动物,也招来吃食老鼠的毒蛇。一天中午,这家女主人在菜园子里种菜,把两岁的孩子放在床上午睡。等好回家抱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会身发紫。送到镇医院,孩子早就死亡。医生说孩子被剧毒的蛇咬伤而死。回家一看,房屋上果然有一条眼镜蛇正在吃老鼠。因此,靠房屋栽种的果树,对房屋有威胁,对人更有威胁。

总之,农村这句俗话,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确实存在有非常强的科学性。高过农房屋顶的大树,对房屋构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对人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危险因素。建议农村房前屋后不要栽种高大的树木,特别是果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这句农村俗语咋一听还挺吓人。不过总结得很有道理,我农村邻居家发生的这两件事情,罪魁祸首就是长得太高的果树。

农村老家靠近莱州的一个小山村,有一次秋天回老家,帮着爸爸往平房上提水,太阳能上水管子坏了,还没来得及换掉。我发现,西墙外的邻居家的一棵柿子树硕果累累的,有一个枝条都已经伸到我们家的院墙里来了。不过我们农村柿子树很多,农谚说得好,“桃养人,杏害人,柿子树底下抬死人”,是指柿子吃多了并不好,容易引发旧疾和结石病。所以我们农村人没有人稀罕这些农村遍地都是的水果。

我站在平房上,往院子里面看,咋没人居住?院子里荒草长得快有墙头高了,门窗紧闭,纳闷的问婆婆。婆婆说看见那颗柿子树木有?他家男人有一年秋天上树摘柿子,失足掉下来,头正好碰到水泥台子,摔死了,老婆改嫁走了。有个闺女在城里,从不回来,院子荒芜好几年了。

春天,后屋叔叔家上树摘香椿芽,那颗香椿树有些年代了,长的太高了,足有五六米。婶子说借个梯子上去摘,叔叔仗着还年轻,不听劝告,非要爬树,站在手脖子粗的树杈子上,去够高处的香椿芽,一下子踩断了树杈,掉了下来,搽伤胳膊倒是小事,不成想还摔骨折了脚脖子。打石膏躺炕上,三四个月没法下地干活。

你看这两件事不是应了这句农村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的梗了吗?这句农村俗语的意思浅显易懂。很明显的告诫大家,农村人家庭院里外或附近,不能种植太高过房子的果树。稍有不慎,容易招致家庭衰败和不幸的发生。其实不仅是果树,无论什么树长得过高,甚至超过房子都是不太安全的。在我国农村有许多关于农民,农房,农舍,建筑,种植方面的农谚俗语和风俗习惯。这些农村老俗语也是几辈人世代流传的经验和教训。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不能全部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东西,该注意的,该讲究的还是要听从一下老人们的建议和经验之谈。只要懂的分辨是非明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果树过房,家败人亡”,这句农村俗语的字面意思是说院子里种了果树,如果长得高过了房顶,那么这个对于主人家就不是一件好事儿,严重的会导致家破人亡!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实际生活中却是有深刻教训的。

小时候在农村有个小伙伴名字叫老虎,特别的淘气爱爬树爱上房。偏偏他们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椿树,春天里街坊邻居们都上他们家摘香椿芽吃。

有一年秋天,小老虎发现树上有个大鸟窝,他便叫了一群小伙伴爬上了树,说是要掏小鸟和鸟蛋吃!结果杯具了,这鸟窝里哪里是鸟,竟然住的是蛇!这一惊不要紧,两个在树上的孩子全部掉了下来!老虎腿折了,还有一个头破了!老虎他爸给两个孩子支付了医药费!记不清多少了,反正花了不少钱!

所幸的是,这条蛇好像不是什么毒蛇,具体怎么回事记不清了,反正他们俩倒没被蛇咬着!

后来老虎他爸就找了木匠把这棵树锯掉了!那树根后来也有人收购走了。

所以说啊,农户人家院子里不管是栽果树或者其他什么树木,都不能太高!原因有三点。

一是树木过高的话会遮阴,不利于阳光照射主人的房子。这样发家里就会缺少阳气,阴森森的容易使人生病。

二是是树木过高的话,人们爬上树摘果实吃就会生成风险。人们有可能爬到房顶上摘树上的果子,结果一脚踩空可能就会掉下去。

三是树木过高证明年代已久远。树根也会扎得深扎得远,这样就会破到房子的地基,让房子变了形,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导致危房。

四,树木过高的话,树冠也会很大,隐蔽性也会更强。上面会有鸟驻窝,还会有前面提到的蛇盘在树上或者住在鸟窝里。家里孩子淘气的话,这个就很危险了!而且还会引其他虫子什么的在院子里。对人们的平安和健康都构成威胁。

所以说,“果树过房,家败人亡”这句老话虽然有点儿危言耸听,但它不是什么迷信和讲究,却是有实实在在的科学道理在里面。

你认为呢?身边也有相似的教训吗?欢迎留言分享。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农村有句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是啥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身为农村人,相信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过很多俗语,既然为俗语,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去表达农村人的价值观和认知观。在众多农村俗语当中,有一些是描述农村最关心的农业生产问题,有一些则是表达农村生活的感悟。对于农村建房设计,农村人会选择在周边种上几颗果树,像指尖这里,柿子树、葡萄树、橘子树都是最常选择的,既有增加绿化遮阴的作用,又能增加收获的果实。但是,农村关于种树却是有讲究的,农村俗语“果树过房,家败人亡”,你知道是什么意思?真的有道理吗?首先,这句农村俗语说的有些夸张,表面含义就是说,农村周边种的果树,不能让它长到屋顶之上,不然对主家来说不利,至于说的“家破人亡”有点无稽之谈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1.树大招风,果树也不例外。七八年前,有一次夏天刮大风,村里有户人家的屋顶被掀翻了,不过不是被大风给掀翻的,而是屋旁边的一颗大杨树,树顶的树枝在大风之下摇曳,最后打到屋顶之上,导致这户人家屋顶直接掀了个大洞,幸好没有人员伤亡。家里的老房子也是如此,每年夏天的时候,都会爬到屋顶之上,折断快要抵达屋顶的树枝,以防止树扫顶。想想农村栽种的果树,大多种在屋前屋后,或者种在院落当中,如果果树长的太大,对房屋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2.果树代表收获,同时也带来蚊虫鼠蚁。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谁家院里种了比较茂密的大树,在夏天的时候格外凉快。像我们小的时候,夏天都会在后门口,用一根绳子在两棵树下荡秋千。但是,凉快的同时,屋里都比较潮湿,各种蚊虫鼠蚁也比较多,像夏天的时候家里碰到蛇是再正常不过的。蛇虫多了之后,遇到被叮咬的概率也更大了,我的奶奶就曾经在院子当中,被一条蛇咬伤,幸好医治及时。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看起来屋前屋后种上树,尤其是果树,既能遮阳带来绿色,又能迎来收获的喜悦。但是,果树如果比较大,也会带来诸多的风险,除了树大招风和蛇虫鼠蚁之外,可能在采摘的时候也会有风险,所以才有“果树过房,家败人亡”的说法。不过这句俗语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果树的栽种在合适的位置,还是能带来很多吉祥的寓意。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