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变肝硬化,有多少人毁于一个“忍”字?
因为我是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接触过很多肝炎患者。关于乙肝变肝硬化,毁于一个“忍”这事,我还是深有体会,因为有真人真事发生在我的同事与病人身上。
第一位,我想分享给大家的就是我的同事华某,他是一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也是我们医院的老黄牛式好同志。很早他自己就发现自己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了解到没有治愈肝炎的药物,并且发现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治疗,似乎也没有多大变化后,就再也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只是自己感觉不适,检查发现肝功能有异常、肝炎病毒定量很高时,才服用肝复乐等护肝药治疗,当症状好转与肝功能检查正常,就不再用药治疗了。就是一直“忍”着,慢慢随着时间的进展,在单位体检时,就发现他的肝脏出现了肝硬化表现。并且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病毒的不断复制、肝硬化的加重等多种因素,终于在一次大学聚会中,饮酒+受凉感冒+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肝硬化并急性暴发性肝炎发作、肝功能衰竭。最后迫不得已通过肝移植才挽回一条生命。
第二位,我想分享给大家是我的病人,她是一位不到21岁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我和她认识的时候,是她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在我科行断流术。手术后病人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我了解到她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得了肝炎,因为一直没有什么症状,她从未进行过任何治疗。甚至,在外打工发现自己肝炎病毒定量检查超过正常值非常高时,并且超声检查提示有肝硬化了,也不当一回事,更可怕的事,她还凭着自己年青貌美从事来钱快的陪酒工作。结果不到21岁就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住进了我们医院。
类似这样,因为忍着由乙肝变肝硬化,甚至进展为肝癌的事。发生在到我以前肝胆外科的住院病人中,实在是太多了。很多明知自身有乙型病毒性肝炎,有的是以缺少肝炎根治的药物为借口放弃治疗;有的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不明显而放弃进一步治疗;有的是因为自身没有出现明显肝病表现而干脆不治疗。这些肝病患者就都是这样忍着任由肝炎病毒在自身身体不断复制,最后导致肝硬化并发症来院手术。
乙肝变肝硬化,有多少人毁于一个“忍”字?
在临床上有很多案例。病人被查出乙肝,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就不放在心上。等时间长了,实在疼痛难忍,有了黄疸、肝区疼痛难忍、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等明显症状时才来医院进行治疗。
可是这时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一查发现病已经从乙肝发展成肝硬化了。我们要知道,乙肝病毒其实一直在我们身体里。虽然前期没有什么感觉,但它一直侵染着我们的肝脏,一旦对它掉以轻心,放任它肆意扩张,就让它有机可乘,落入它的陷阱中。等到病毒一直积累成一定规模,就会暴露它们的本来面貌。乙肝病毒全都攻击肝脏,使肝脏急剧恶化,这时候发展成肝硬化乃至于更严重的疾病,问题就十分难解决了。
乙肝被熬成肝硬化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常见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患者没有对身体足够重视。每个人都应当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当身体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去医院找出病因再及时治疗。不让小病拖成大病,我们的身体才可以更好的运行。人应当具有忍耐力,但是在这件事上,不做“忍者”,爱护身体,从生病时就开始做起!
所以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乙肝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乙肝硬生生的发展成肝硬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治疗就很困难。所以,有乙肝一定要及时治疗,莫在这件事上一再忍让,最后只能追悔莫及!
指导专家:周利军,副主任医师,同煤集团公司总医院感染科。擅长治疗慢性肝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布氏杆菌病及小孩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猩红热,麻疹等感染性疾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乙肝变肝硬化,有多少人毁于一个“忍”字?
乙肝“变成”肝硬化,表示疾病已经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绝大多数肝硬化,是建立在肝纤维化的基础上,而肝纤维化是伴随肝细胞的炎症而出现的一种肝脏的自我修复反应,类似于我们看到皮肤一边发炎一边结疤一样。
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脏疾病的三个不同阶段,俗称肝病三部曲。其实,中间的“部”字用“步伐”的步,显得更贴切一些。不止是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可能会走肝病的三部曲。
但是,乙肝变成肝硬化,为什么跟“忍”有关系呢?忍的意思是忍受、容忍、忍耐,简单的理解,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忍受”乙肝病毒的存在。
乙肝的病程中,有一段时期叫做免疫耐受期,是乙肝病毒跟人体的一种和谐相处的阶段。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不需要治疗的,就忍受它们吧。
忍耐,确实可以视为一种美好的品德,但有些容忍可能对病情发展是不利的。
第一,明明早就发现自己有乙肝,却一直不愿意去检查,害怕检出有问题不敢面对,这样的想法是最要不得的。临床经验表明,很多长期没有检测过的人,也许就已经自愈了呢,如果发现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可以放松压抑的心情?
还有一些情况,可能是继续保持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这也是不需要治疗的。对于那些担心治疗需要花很多钱的人,何尝不是一个好消息呢!
最不好的,是长期反复的慢性肝炎活动的患者,在肝炎活动的基础上,肝细胞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也就是纤维化。纤维化长期没有干预治疗,逐渐会转变为肝硬化。到了肝硬化的时候,即使发现,也可能很难逆转,难以挽回了。
第二,有些人明明有症状却长期忍受痛苦不去看病,或者检测出了异常依然固执己见不去治疗,想依靠自然恢复,或者找一些号称能够治愈的人,吃他们的中药、草药、中成药、偏方、秘方来治疗,这个也是非常要不得的。
等待自己恢复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经过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尚且有可能自行恢复到正常,重新回到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胡乱治疗的人,则有可能走向事情的反面。
第三种忍,是心理上的压抑状态。这些人有问题既不跟别人说,自己也不去检查,会忍不住想事情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糟糕状况。他们的思想一直是消极的、负面的。
沉重的心理负担,对疾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本来没有什么问题的人,或者说问题本来不大可以挽回的,都因此而错过了治疗的时机,真的很可惜。有些正在康复中的人,也影响了疾病的康复。我们大家也会看到,当一个人比较乐观的时候,疾病就会有倾向于好转,也听说过有怀疑癌症的吓出病来了。
小结从哲学和文学等传统文化意义上来说,忍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但正如一把剑既可以披荆斩棘,也可以伤了自己一样。
忍住不去想不好的结局,忍住负面的情绪,忍住报复的心理,乐观而快乐的拥抱这个世界,总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意识到了问题,需要去检查的时候,或者已经有症状,检查也有问题,医生建议要治疗的时候,那就无需再忍,这是忍的辩证法。
龙医生的这篇文章,是回答网上一个朋友提出的问题。这个朋友并没有说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从我自己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上面说的那些意思,如果你有新的见解,欢迎在下面留言。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
乙肝变肝硬化,有多少人毁于一个“忍”字?
是忍,也是没有勇气面对。有时候人往往选择拖延,或者自欺欺人,以为把问题放在那里置之不理就会相安无事,实际无异于掩耳盗铃。
很多乙肝病人隐隐约约知道自己有乙肝,或者很清楚自己就是乙肝病人,但是他们选择忍着,选择拖延,任其发展下去,直到无法忍受,直到发展成肝硬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乙肝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是肝细胞长期持续损害的结果。
如果不以医生的身份环顾四周,就会发现认识的人当中有五六个人死于肝癌,但从没有听说过他们是乙肝病人。或许是因为自己是医生而过于敏感?仔细数数确实有五六个之多。
他们大都五十多岁发病,而且一经检查出来就是肝硬化晚期患者肝癌。他们之前或者不为人知的隐忍着生活,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乙肝,后来症状明显了,实在无法忍受了才就诊,于是直接检查出肝硬化。他们都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甚至检查出肝硬化之前从没有进过医院,从没有检查过。他们大多不但不检查不治疗,还无所顾忌地生活,劳累,酗酒,熬夜,营养不良等等,这些伤肝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原本可能发生的演变加快了速度。
我认识两个在疾控中心工作的肝癌病人,他们其中一个还是学医的,虽然没干临床,但是耳濡目染也应该知道一些传染病防治知识。他们两个都喜欢喝酒,而且吃吃喝喝机会也比较多,用他们后来追悔莫及的话说就是正是这样整天吃吃喝喝的生活毁了他们,因为他们不是正常人,因为他们是乙肝病人。说的好像是被逼无奈的应酬,好像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酗酒。——其实他们两个在四十来岁时就已经到了喝酒上瘾的地步,一天不喝都不行,甚至一顿不喝都受不了。虽然没有公开两个人是乙型肝炎,但是单位知道的人并不少,他们两个自己肯定也知道。但是,他们始终是无所顾忌的生活,直到五十二三岁检查出肝癌晚期。——难道自己不去主动了解一些乙肝防治知识?不知道乙肝病人再酗酒就会加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是心存侥幸还是自欺欺人?
中国有非常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中有许多人安然无恙度过一生,也有许多人备受病痛的折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性格,就会有不同的经历。是选择忍,还是选择积极面对?两种选择也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乙肝已经可防可控,已经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每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都应该了解一些乙肝防治知识,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疾病,努力去获得最好的结果。
关注百姓体育,了解更多乙肝防治知识。
乙肝变肝硬化,有多少人毁于一个“忍”字?
乙肝被熬成肝硬化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常见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患者没有对身体足够重视。我国有大量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变肝硬化,很多时候是因为"忍"。正是因为乙肝人群很多,且可能暂时没有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也就被一部分患者所忽视,因为症状不明显,就不去治疗,能拖就拖,能忍就忍。
其实,乙肝患者,不该“忍”的时候切莫强“忍”。时时刻刻将病情放在心上,不要忽视。 肝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发展到肝硬化,在肝病临床上,常常有很多患者,结果等到出现症状,一查就到了肝硬化、肝癌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实在令人痛惜。比如大三阳转小三阳的人,他们觉得自己变成小三阳就相当于成功了一般,可以放松警惕了。可是,你的体内还是有病毒,它们很有可能会趁机再次变得活跃起来。
在临床上有很多案例。病人被查出乙肝,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就不放在心上。等时间长了,实在疼痛难忍,有了黄疸、肝区疼痛难忍、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等明显症状时才来医院进行治疗。
可是这时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一查发现病已经从乙肝发展成肝硬化了。我们要知道,乙肝病毒其实一直在我们身体里。虽然前期没有什么感觉,但它一直侵染着我们的肝脏,一旦对它掉以轻心,放任它肆意扩张,就让它有机可乘,落入它的陷阱中。等到病毒一直积累成一定规模,就会暴露它们的本来面貌。乙肝病毒全都攻击损害肝脏,使肝脏急剧恶化,这时候发展成肝硬化乃至于更严重的疾病。
还有我们很多患者只是单纯的服用抗病毒药物,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几年以后一检查才发现自己怎么 突然就肝硬化了?百思不得其解!
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说乙肝患者都是会随着时间和病情的发展向肝硬化的方向发展的,病情的控制会越来越困难,这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过时间上是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抑制来延长。所以抗病毒药只能是延缓病情,并不是根治治疗,这里大家要搞清楚!
目前的临床发现,多数慢性肝炎是由急性肝炎转化而来。导致这种病因的因素有,长期药物伤肝、身体免疫力紊乱、长期酗酒、酶缺乏、机体代谢紊乱。
一般而言,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过了急性期后,病毒不会再被身体携带,也不会转化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而急性乙肝重,大约17%会转变为慢性肝炎,23%左右会发展为肝硬化,仅有不到1%会发展为肝癌,丙型肝炎多数转变为慢性肝炎。
所以身体一旦有任何的不适,及时的于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咨询,或者定期体检,以便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目前的身体状况。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欢迎关注头条号了解更多资讯,如有意见可以评论及私聊我!
乙肝变肝硬化,有多少人毁于一个“忍”字?
首先明确一下,不是所有的乙肝都会导致肝硬化,据不完全统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30%最终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即使发生了肝硬化,也不必过于恐慌,但必须及时正确的治疗,避免肝硬化逐渐发展为失代偿期、甚至伴随肝癌。对于乙肝患者,必须做到经常定期复查,检查项目有肝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乙肝病毒DNA、肝脏超声,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中如果确实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一定要进行,因为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而且能延缓已经发生肝硬化的患者进一步产生失代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