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书体的发展史,楷书的形成则在行草书之后,可见持楷书是书法之基者,当不可偏颇,楷书最大的功绩就是使文明更加易于传播传承耳。切不可将楷书抬到吓人的高度——写不好楷书其他诸体就会无根基耳。
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写好楷书是写好草书的必要条件。不掌握楷书元素(点横竖撇捺,结傍,构字等)的静态书写方法,无法幻化出草书字的动态翻飞之势。换句话说,没有好的楷书,必定没有好的草书。沈鹏书写就是一现象级案例,都当国家书法协会主席了,任职时间也足以培养一个书法大家出来,但他的草字作品的合格率就是不到百分之一二,遑论美的作品比率了。非常可惜,盖因沈鹏的楷书功底太过薄弱而未补上。
但是,写好楷书不是写好草书的充分条件,掌握了楷书基本元素的书写方法,还只是字的静态美的能力掌握,要让字从静态飞翔为动态并自然过渡,腕的360度灵动,肘臂的配合转寰,字字之间的牵连与呼应。墨色的分次与笔融纸时的力变,以及大章法的理悟与瞬间感发,还得溢溅出美的成分来,都是楷书书写过程较少能够碰到的(沈鹏倒有这方面的能力)内容。这也是很多楷书书写者已经具备相当专业水准了,但还是多年无法写出让人深服的草书作品来。这方面,老前时候的顔真卿是极端一例,今天的田蕴章也是一例。
把二者结合比较好的是张旭、祝允明,更好的是王義之。但是,草书艺术的探讨才刚刚开始,未来三到七年,当有起越性突破。
比如,书画同源的命题并未被书法理论家认真探讨过,画家们倒是浅尝辄止过。林散之试了,几乎不成功,其草书很差。书法者王冬龄试了一下,伟大的一试,但他的同行立马跑偏了。出现了射书、阴书、鼻书、叼书、足书、盲书等。盖因缺理论思辨能力矣,甚至连林散之的墨分五色都说不出来(其实素描的调子也是五种,五音也成律)。
乐观点看,3-7年,当有大变。
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诚然草书和楷书在笔法上有太多的差异,像沈鹏这种只会草书,不会楷书的“书法家”确实凤毛麟角。
诚然,草书很难,光是背草符,起码得两年的时间去了。因为难,大部分人看不懂,造成了草书是书法骗子的首选书体,是书法骗子的避风港,所以老百姓要检验某个“书法家”是不是骗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写一段楷书,毕竟楷书好不好,三岁小孩都能看懂啊!
为什么草书难学?光是下面两点就让你蒙圈了:
一、以点代画
在草书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点代画”。就是用一个“点”的笔画,可以代表其它多种笔画。
代表横竖撇捺
如可以代表横、竖、撇、捺,还可以代表其它复合笔画如横撇、折钩、弯钩等。
代表复合笔画
也可以作为一种符号,代表字的某个偏旁部首或某一部分。这种点符借代,在书写实践中使用得相当普遍。
代表某个偏旁或部位
二、一画多用
草书中借代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一画多用”、“一符多用”也就是一种笔画或一个符号,可以代表几种笔画或几种偏旁部首。这种情况也很普遍,所以在学习中要认真识记和辨别。比如“l”可以代表言字旁、单立人、双立人和三点水。
一画多用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涌现出许多的“大师”,他们多以草书或上古火星文字示人。但你要让他写个楷书看看,他们总是一脸不屑的眼神回应你。
今天侠客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大师,我们所见到的他的楷书作品不多,多以这样的作品出现:
《行书轴》
《篆书五言联》
隶书毛泽东娄山关词立轴
草书五言联
估计很多书法爱好者看到这里,都一脸懵了,没看出上面的字有多高妙呢!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民国书法大师邓散木的代表作品。
邓老师如果健在,看到大伙质疑的眼神,以他的脾气,肯定会说:“你懂个粪,我练过的唐楷,比你吃的盐还多哩!”
如今,邓散木的纯唐楷作品已经很少见了,多以篆隶草存世。侠客收藏一份上世界八十年代发行的邓散木临《九成宫》字帖,上面有他在50年代批注的简体字,以方便后世学习(邓本上海人,1953年应邀北上参与简体字编辑工作,后定居北京)。
下面,侠客将其扫描以飨各位书友,非常珍贵的版本哦~
除了林散之,远一点如草圣张旭,近一点像沙孟海、尉天池这些书法大家,他们的楷书功力都是非常强劲的,只是到后期人家不愿意玩了而已。
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小孩子刚学说话时,第一声有的是“妈妈”,有的是“爸爸”,有的是“爷爷”或“奶奶”,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发出声音的方法。
学习书法也是如此,首先是要学会用笔,至于通过哪种字体学会的笔法,其实并不重要。
只不过,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发现楷书规律性强,笔法丰富,通过楷书的学习更容易高效、全面地学习笔法。
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楷书才能学习笔法,毕竟楷书是最后成熟的书体,尤其章草,直接是从隶书发展而来。
这正如从广州到北京,你可以选择直飞,也可以选择绕道上海去北京,其中楷书好比直飞。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建议还是现练习一下楷书再学习草书,将楷书当作打基础,基础稳定了,再来写草书。草书并非你想象的如此简单,并非将楷书的笔画练成一笔就是草书,草书是比楷书更加深奥的书体。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草书吧。
草书是书法五体中的王者,其表现力最强,最能发挥毛笔的艺术性,最能表达书写着的感情。
草书被书法界部分专家作为评价一个书法家高度的试金石。但是民间对草书的评价不高,好多人不喜欢草书,认为是鬼画符。有网友直言不讳,这样糊里糊涂的东西本宝宝看不懂,也不想看懂,估计就是书法家喝醉酒以后乱涂乱画,恶鬼附身写下的,保不齐第二天自己都看不懂写的是什么。而且事实证明,部分草书精品确实是书法家酒后完成,正所谓喝得越多,写得越草,喝得越醉,写得越对。要想欣赏草书确实需要很强的书法功底,草书好多字和楷书千差万别,草书并非只是将楷书的笔画连起来写这么简单,好多字都有专门的草体,需要特意记忆才能识别。网友们认为草书是鬼画符吗?你们认为书法家会看不懂自己的草书作品吗?请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写不好楷书,能写好草书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显然不懂书法。也可能是故意提出这个不懂书法的问题,抛砖引玉。
写不好楷书,肯定写不好草书。但不是绝对的,更不能套用到书法欣赏标准上去。一般楷书都写不好的人,请他去写草书,他也不敢写。
汉代张芝,是在隶书时期成为草圣的,唐孙过庭《书谱》中说:伯英不真。是说张芝(伯英)不写楷书。但是文中又说:玄常不草。即钟繇(玄常)楷书写得好,却不会写草书。
现在看书法的人,因为不懂草书,无法欣赏或判断草书是否合法,是否精美,是否有造诣。不去提高自己的书法理解能力,却去追查草书作者会不会写楷书,只能暴露自己的幼稚可笑。就像看到了一位大学生,要去追查他的中学成绩一样。
话再说回来,楷书的好坏,又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唐楷好吗?魏碑好吗?新魏体好吗?馆阁体好吗?二田楷书好吗?是什么原因好?如能解答这些问题了,就不会去看草追楷了。
书法艺术的关键问题,不是楷书写好写不好的问题,是书写和书法能否区分的问题,是使毫与得笔能否解决的问题,是端正和变化能否发挥的问题,是临仿与独创能否进化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是不会去见草问楷的。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