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和父母越聊不到一起?特别是人情和婚姻关系上意见相差很大,当局者迷,望指点?
刻舟求剑!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刻舟求剑!教育程度,教育背景,社会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变。可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停留在自己最辉煌美好的时光里,痴迷辗转,不愿离开。我和弟弟差了十岁,我七零年,他八零年。我出生时赶上了文革,被送到河北乡下老家生活。他,八零年出生在北京机关大院里。我是本科。他有两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我,在中国上大学。他,在英国接受的最终教育。我们不是父子,但胜似父子。(我们的父亲早逝了)弟弟一直将我视为父亲。我指导他学习。我为他选择学校,专业,甚至是工作单位。可他还是坚定的脱离了,我指定的轨道,按照自己的想法滑行,消失在遥远的世界里。在工作上。我对他说,你回国就要为国效力。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但是,他毅然从机关辞职了!放弃了研究所的工作。到地产上市公司效力。把金融学全扔了。那么不易才学来的呀……他说,出国留学只是为了开开眼界,专业接触一下就行了。没必要成为学者。“我想挣钱!”弟弟直言不讳。这是一个老革命的后代呀。不知躺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的父亲会怎么想?专业书籍成了装点书房的饰品。他做生意去了!拉资金,谈项目,拿地皮…… 并不是商业出身的他无师自通。他不是建筑师,对高楼大厦不敢兴趣。只喜欢辗转于资金来源,项目管理,企业运行。这是每一个本科学生都可以做的事情,要一个学者做什么?他也根本不想成为学者。他只想成为一个商人。说好听点叫高管!高管需要的是应酬喝酒,长袖善舞,交际广阔。连他儿子也耳濡目染,一个上二年级的小学生,告诉老师,昨天没写作业的原因是“最近应酬多,改日吧。”婚姻就更是如此。他的婚恋观在我心里简直就是道德败坏!他背叛婚姻。女友一大堆。对此,他并不掩饰。在他的世界里,男女绝对平等。女人喜欢他,那就在一起。没有什么谁对谁负责的必要。不合适就算了。“我每一段恋情都是激情澎湃,专心投入。只是,时间很短。”他总结了一下。一生一世的爱情存在,但他没赶上。我用自己的丈夫教育他。丈夫和我结婚快三十年了。情谊深厚。忠诚可靠。男人也要专情,忠诚。而他认为,我丈夫之所以没出轨,不是道德的产物,而来自妻子不断升级的吸引力。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如果只是总卖一代,早没人要了。所以,吸引力要升级,才能保证忠诚的婚姻。妻子也好,苹果也好,都是如此。他呢,没赶上一个会能升级换代的妻子,所以离婚了。要是他不能升级换代,那么妻子也可以不要他呀!道德服务于幸福。这样道德才有意义。要是,道德让人不幸福。比如:寡妇不许再嫁。那么这道德早晚会消失!这是他的道德观。闲了,我主张,在家好好陪陪家人。做做饭。而他要到热带海岛潜水。要开车去西藏。我认为有火车飞机就不要开车去了!而西藏我们又没有亲戚,他公司也没有业务。去那干嘛呢?还开车去!他要爬冰瀑,滑雪,跳伞……每一次旅行都让我心惊胆战。在家呆着不好吗?你有老婆孩子呀!好在,那年他在加拿大不知干了什么,腿骨折了。在这之后,他收敛点儿了……我望着他,这是世上和我最相近的人呀!我们有同样的血型。身型。肤色。甚至头发都是一样的弯度。可他却离我那么遥远……我们的背景不同。我经历了文革之灾,国乱家贫,农村困苦。我五岁时就在地里干活摘豆子了。顶着烈日。六岁放羊。他呢,五岁时生日的礼物是一套建筑模型。他坐在地毯上玩了一下午。他没有经历过饥饿。骨肉分离。大灾大乱…… 我们的经历决定了价值观的种类。心理安全的维度。对世界观的选择。不过,现在他也感悟到了。他的想法,他儿子同样也不接受。他希望儿子以后到美国学习。所以送他去私立学校。但是,他儿子在十岁生日的时候许愿:将来上到九年级就不上学了。到四川去学习厨艺。他要成为一名厨师。川菜厨师!在看完中央台的“味道”之后决定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脑。不能重叠,不能粘贴,不能复制。一切父母教育都是建议。算了吧……
为什么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和父母越聊不到一起?特别是人情和婚姻关系上意见相差很大,当局者迷,望指点?
我一直赞同的一个观点,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习,你也要学习,虽然内容不同,孩子在进步父母也要进步,这样才能寻找到更多的共同点,有效进行沟通交流。
有的家长,孩子上大学之后以为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孩子像脱了钱的风筝,而父母却是一种失落和空虚。其实这时候的父母,可以利用大把的空闲时间学习好多东西,学点心里学知识,读哲学和各方面书藉等等。
退休之后可以学点中医基础知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带孙辈时学一些小儿护理知识等。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学什么都有,不管学到了什么东西,都会强大自己,有利无害。
为什么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和父母越聊不到一起?特别是人情和婚姻关系上意见相差很大,当局者迷,望指点?
如果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如果儿子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出国留学生,那聊不到一起恐怕是难免的了。那区别有如一个说俄语一个说英语了,北方人湖南人不懂粤语。就是一个国家也有好多种方言。
农民只对买什么稻谷种子买什么化肥买什么蔬菜种子感兴趣,有聊不完的话,只对左邻右舍谁的媳妇对父母孝顺谁的媳妇对父母不孝顺很了解,只会聊一些谁家办婚宴来了多少多少客人谁家老人去世办丧事有多少多少参加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而读研究生读博士的儿子对种田对村里的村长邻短对邻居的长长短短自然不了解不感兴趣,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对学术方面的问题感兴趣。这叫入乡随俗,叫干一行爱一行,叫爱岗敬业。
“十里不同音”,“隔行如隔山”,只有牌友与牌友有共同语言,农民与农民聊个三天三夜没问题,专家与专家聊多久都没问题。
一般农民父母与专家级的儿子也不会产生矛盾,不会有什么意见分歧。为什么呢?因为既然儿子成了知识分子,成了高级知识分子,成了专家教授,那么父母也不会干涉儿子的生活,不会干涉儿子谈恋爱。到了城里也不会在农村找女朋友了。
父母也非常理解儿子,不会给儿子找麻烦。只要儿子心里有父母,有了老婆孩子,不忘每年回家看看父母,父母也喜笑颜开了。
有什么意见呢?
为什么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和父母越聊不到一起?特别是人情和婚姻关系上意见相差很大,当局者迷,望指点?
你允许自己和父母聊不到一起吗?我猜你不允许,但是你又真的和父母聊不到一起。这才是让你产生冲突和矛盾的原因。
首先来看你为了什么,不允许自己和父母聊不到一起。因为你有一些观念:你认为你应该和父母聊到一起,这样他们才开心,并且你还有一个观念和父母聊到一起才证明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你还有一个观念,就是跟父母聊到一起,就是听父母的话,听父母的话他们就开心,他们就不会难过,如果跟父母聊不到一起,他们会难过,所以你要照顾他们的感受,照顾他们的想法。我们的观念就像导航仪,把你导向这个导航仪设定的方向。所以你努力想要跟父母聊到一起,去认同他们的观念,你想让他们开心。所以你是不允许自己跟父母聊不到一起的。
另一个方面,你内在有一个声音,就是:你真的不认同他们对婚姻对人情方面的看法。这个声音又像另一台导航仪,想要把你导向另一个方向。就是你想要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形式,你想按照你自己对人情和婚姻的看法去做,其实这就是你想要做自己,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你按照你自己的方法去做,你会感觉更适合你。可是因为你父母在这方面的观念跟你很不一样,你又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行事,你怕做自己会让父母难过。
所以你既想做自己,又想认同父母让父母开心。但看起来似乎二者不可兼得。所以你左右摇摆,左右为难。
那你可以怎么做呢?我说一说我自己的观点。如果你觉得对你有用就拿去用,如果你觉得不适合你就把它留在这里。
首先,不管选择听父母的还是听你自己,有可能都会有一个代价。你正是因为不想承受任何一方的代价,才会这么痛苦。也就是说你在努力想要做到完美,但是完美是不存在的。所以你选择听父母的,你可能就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你会不那么自由和舒服。这就是代价。如果你听自己做自己,你的父母可能不那么舒服,这也是那个代价。当你允许有这个代价,有这个不完美存在时,你无论如何选择你都会很开心。你选择听从父母的,你做到了让父母开心。你选择听你自己的做自己,那你做到了让自己开心。这是付出那个代价的,同时你得到的。所以你需要全面的去看。就像太极八卦图一样,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如果你只看一面,那么对你和对你父母都是不公平的。
其次父母想让你听他们的,无非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经验是那样,他们对你的人生有一个很大的担心。他们并不是不想让你做自己。所以看到他们的担心。告诉他们你想要做自己想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你更快乐。如果是这样的话,你选择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你选择了做自己,你就要允许你父母他们的人生有遗憾。也许你的父母有可能会比较失落。并相信他们可以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呀。因为无论你如何做你的父母都会有失落和遗憾他们的孩子不能够像他们一样。你无论如何做,你也会有失落和遗憾,你想要做自己,你可能无法让你的父母那么开心。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从你父母面前长成一个成人,为自己的人生和选择负责任并过好自己的人生。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
为什么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和父母越聊不到一起?特别是人情和婚姻关系上意见相差很大,当局者迷,望指点?
恭喜你,因为你受的教育更高,所以你的眼界比父母高,思想比父母新潮。父母希望你找个勤家持家、屁股大好生养的,你要能意见一致才奇了怪呢。社会在进步,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想法,父母的想法可以供参考,但用不着当指南。
为什么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和父母越聊不到一起?特别是人情和婚姻关系上意见相差很大,当局者迷,望指点?
不可能的,我俩口和中国首席科学家公公周振起,新加坡国大博导助理教授周康儿子及儿媳无话不说,凡事都要与我俩口交流,学术上的事情爷爷和孙交流的多,我俩口和老母鸡的爱,为上下四代人提供服务。
逢年过节团圆,平时视频打电话,互送个礼物。
融融恰恰和谐相处着。
特别是儿媳妇对我俩口尊重,穿的吃的机票都是她买的,书读多了就是知书达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