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魏王,你如何对待信陵君?
感谢邀请!按照惯例,咱们先来简单介绍下信陵君其人!其实感觉有点多此一举,毕竟信陵君太出名了,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组成“战国四公子”组合,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第一偶像天团啊。其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亚于有着“战国四大名将”之称的“起翦颇牧”!而且如果仅从当时来看,他们的地位
-
信陵君魏无忌两次大破秦军连救赵国和魏国,为何最终因酒色而死?
说起信陵君其实挺遗憾的。他曾是战国后期作为耀眼的人物,连强大的秦国都在他面前低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四十五万青壮近乎全灭。三年后,秦军再度攻赵,此时的赵国元气还未恢复,根本无法抵挡秦国大军。于是乎,秦军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其间虽然有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募
-
信陵君为什么为了情义擅夺兵符,杀死祖国的大将,而不尽忠呢?
这个问题犯了一个我们研究历史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典型的以后世的价值观去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忠君”在信陵君那个时代,还没有占据社会道义伦理价值表的最高点。因此,在信陵君这样的人眼里,“忠君”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信奉的人生信条是“从道而不从君”。信陵君为何“窃符救
-
窃符救赵的信陵君,为何最后沉迷酒色而亡?
汉高祖刘邦的偶像信陵君,是一把缺少韧性的宝刀。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怎奈又被道德束缚,当遭遇猜忌无以自明时,他只能选择折断自己!战国四公子,唯信陵君德才兼备,他养客三千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自重,而是发自内心的侠义之气。他可以为一介守门吏把缰御车,他可以与赌徒酒徒为知己,他尖锐地批评平
-
战国时,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韩非这些才能卓著的王子,为什么当不了国君?
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贵族。春申君,即黄歇,战国时楚国贵族。这两个人是贵族,所以没有资格当国君的。平原君赵惠文王之弟,即赵胜,信陵君 魏公子无忌是魏王的异母弟弟,这两个是国君的弟弟,国君过世,自然是王世子继位的、、、也轮不到他们的,四公子凭借自己的养士以及自己的身份名望,成为了自
-
信陵君窃符救赵后结果怎样?
公元前257年,信陵君盗取虎符,假传魏王口谕,杀了大将晋鄙,夺取十万军权,直奔邯郸而去。击退秦军之后,信陵君将军队指派回了魏国,而自己却留在赵国整整十年。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因封地在信陵,所以被世人称为信陵君。他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
-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功于国家,为何信陵君的结局不好?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以及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这里面魏无忌和赵胜,都是王族,魏无忌的父亲是魏昭王,而赵胜的父亲则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魏无忌这一生可以说相当精彩,和其他几个公子不同的是,魏无忌同时在赵国和魏国都享有盛名。可以说不管在
-
信陵君窃符救赵,壮举背后付出了哪些沉重代价?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等于说他是魏国王族后裔。可他在窃符救赵以后,失去了回到魏国的资格,这就是他最大的损失。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的才能,要远胜于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以及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过分平庸,孟尝君田文是个投机分子,春申君黄歇,靠奇货可居起家,没什
-
战国四公子,为何刘邦只祭拜信陵君一人?
刘邦做街溜子的时候,经常出远门到一个叫张耳的人那儿,一住就是小几个月。张耳也算大气,让刘邦在自己这儿白吃白喝白拿白睡。那么刘邦是张耳的什么人?为啥他总是到张耳这儿占便宜呢?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偶像,那就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他们俩原来都是追星族!信陵君魏无忌,那是大名
-
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战国末期,秦国一家独大,各国贵族为了抗衡强秦,纷纷网罗天下人才。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以养士著称,被称为“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君”。战国四公子有地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