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

木匠,石匠,铁匠,三种匠人三种匠心,这是当年农村里三种不用从土中刨食的农民,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来养家糊口。

说木匠,石匠,铁匠三种匠人三种匠心其实是说他们性格各不相同,比如铁匠,铁匠耿直,在铁匠师傅心目中,圆就是圆,方就是方,铁匠好打抱不平,是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人,热血男儿,热血心肠。

石匠憨厚,石匠不需要高超的技艺,只要有力气就能做的好活,只是那种累和脏往往是很多人所无法胜任的,因此石匠一般是有力气的老实人,除了干活,他们轻易不怎么说话,也不愿意管闲事,做好自己分内事心无旁骛。

而木匠,木匠这种活很挑人的,需要的是心灵手巧,需要的是匠心独具,这样的人脑瓜灵活,心思敏捷,做什么不急不躁,有心事善于隐藏,表面上我们永远看不出木匠的情绪。

为什么说最不能得罪木匠呢?犹记得那些年家里有木匠,明明条件拮据的农家小户,却总是好酒好菜好烟好茶来款待木匠师傅,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去得罪木匠,这是什么原因呢?

过去农村家庭里的大件是家具,家具是可以流传给后人的财富,除了家具还有门窗,门窗是房子上最重要的东西,质量好与不好关系着很多说法。

我记得当年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家财主请木匠师傅来做家里的门窗,财主财大气粗,认为我出钱你干活,所有的所有都是应当应分,因此怠慢了木匠师傅,木匠师傅在财主家里干活,也不抱怨,一如平日给别人那样干法,只不过以前三天可干完的活,他用了六天,最后一道工序是按装家门口大门,按好了门窗领了工钱走人了事。

后来这个木匠和另一个木匠喝酒时喝高了,他告诉另一个木匠,自己在财主家门上装了机关,夜里财主家从里面插上门栓,在外面可以暗箱操作开开门,甚至说出来怎样操作法,这话被另一个木匠给记住了。

后来有一天另一个木匠手头紧张,突然想起来财主家被装了机关的大门,于是铤而走险在半夜三更时去行窃,也是赶巧,那晚行窃进门挺顺利,果然机关好用,但行窃过程中被夜里起床尿尿的仆人发现了,木匠为了自保只好杀人灭口,最后匆匆离去,临走把门又从外面操作栓到原来的样子。

这个案件让县令费劲了周折,一直以为是财主家里人行凶,因为没有翻墙痕迹,没有门被破坏的痕迹。后来偶然机会听说得罪了木匠,木匠可以各种在伙计上施手脚,普通人还看不出来。于是县令才找到了做门的木匠,案件才得以侦破。

因此木匠师傅得罪不得,得罪了木匠师傅,他们稍微在活计上做做手脚,要么你的家具会用不住,要么就是施了什么巧劲,又或者会和财主一样,门里有乾坤。

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

木匠不能得罪,我这么讲你们就明白了,人的一生会住三个房子,娘胎的“肉房子”,成家后的泥瓦房,还有最后的“棺材房”,而木匠能给你做主的就是最后的“棺材房”,棺材的大小,棺材的长短,棺材的舒适度,他们都能做决定,你们说这木匠你们能得罪么?下面这个故事你们看完就会知道木匠为什么这么厉害了。

记得2000年的时候,村里的老王因为喝酒突然心梗去世了,老王才49岁,连50还没到,而且老王也是个木匠,跟他一起喝酒的那两个人一个是木匠老別(bie)一个是瓦匠小于,家人知道后悲愤不已,但那时候还没有说喝酒出事一桌人赔钱的道理,所以当时他们家就赶紧张罗丧事。由于事出突然老王没有定做的棺材,老王是一个一米85的高个子,一般棺材店的成品棺材都不适合他必须要现制一个。跟老王喝酒的木匠老別就是棺材店的掌柜的。

可这老王曾经跟棺材店的老板因为木匠生意曾经起过冲突,这回喝酒也是老王要跟老別说有一个木匠工程说要他们两个一起干,但席间老別对于自己的报酬不满意,老王仗着自己年长也不退让,席间两人就因为这个事情争执不休,可能也是因为酒劲老王才心梗发作。但这个老別貌似有点不同人情,在老王没有合适棺材的情况下,竟然狮子大开口,一个原本1000元的棺材加价到了2000元,而且还说必须的5天才能来取,这老王的家人听了,简直就气炸了,说什么要把棺材店给砸了,后来村里人都给拉开了,但十里八乡就这么一个棺材店,总不能让老王没棺材吧,于是老王的家人真实强忍着一肚子气把钱交了。

老王就这样在冰棺里待了5天,等管材来的时候,家里人把老王抬进管材,可发现原先6尺3的棺材,显得格外小,老王虽然肉身会发胀,但不至于这么小,一家人怎么摆都显得小,后来老別突然冒出一句“NND,做小了,做成了6尺1 了”,这下老王家人真是爆发了,把老別给好顿收拾,鼻青脸肿的老別显得非常委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木匠老別在故意刁难老王家。从那以后老別的臭名算是在村里传开了,以至于后来老別的儿子在村里都找不到对象了。

通过上面的故事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木匠不能得罪了吧,想要你最终那个房子舒服,就要好生伺候着木匠,毕竟木匠是唯一一个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巧匠,泥瓦匠、铁匠拎的都是体力活,这木匠卖的都是脑力和手艺,所以我们还是好生的对待我们周边的木匠吧,省的老了住的不舒服,你们说是吧?

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

木匠会做手脚,主人家招待不好或没有按他的要求办,他就让主家不发财,让主家倒霉。

我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做生意的农村人要砌房子,他请来了木工、瓦工等一行人。开工之后到也比较順利,眼看快要上房梁了。

就在上房梁前的一天,木匠师傅见主人家的女儿与他家不太精明的儿子差不多大,于是就提出与房主家结成亲家。房主知道木匠家儿子的情况,对木匠提出的事非常巧妙的推托了,讲孩子还小,等几年再讲。木匠听出了房主话中的意思,并在心中暗暗的想,你不同意结这门亲我就让你好看。

房主知道木匠下步要干什么,因为房主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早有准备应付木匠要做的手脚。木匠提出与房主结亲家之前,房主就做好了应付的准备,后来木匠所做的手脚都在房主的预料和应付的办法之中。

房主家房子砌好之后的第三年,木匠师傅带着他那不太精明的儿子和儿媳妇来到房主家门口,木匠来的目的一是向房主显摆一下你不同和我家结亲,我家儿子也照样找到了媳妇,二是想看看房主家在他做手脚后的倒霉相。

可木匠来到房主家门口一看认为走错了人家,因为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于是木匠问了路人证实了这家就是他三年前帮着砌房子的那家。据旁人讲这家自从三年前房子砌好后,做卖菜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旺,一天比一天赚钱。木匠问这家做什么生意的,旁人讲做菜的生意,并讲以前他家是挑担卖菜,现在有专门的门面卖菜,还成立了子公司。木匠讲他家不是做盐的生意吗?旁人讲几十年了他们家一直做菜的生意,从来没做过盐的生意。听了这话后木匠连讲了几句弄错了,弄错了,并夸房主太聪明了,我都被他蒙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木匠来的第一天就问房主做什么生意的。房主本来是做种菜和卖菜的生意的,但他心想木匠伺候得再好总会可能有意见,木匠总有可能在上房梁时做手脚,于是房主没讲实话,讲了我是做盐的生意的。

木匠在上房梁时提前准备好了鸡粪放在房梁与房柱的结合部,木匠心想盐里放了鸡粪你这盐不就臭了吗,还能卖得出去吗。谁知房主真实的生意是种菜卖菜的,菜上了鸡粪不就更肥了吗,所以房主砌房后兴旺发达、天天赚钱道理就在这里。

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

木匠、石匠、铁匠都是农村了不起的手艺人。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主人家即使吃糠咽菜,请他们来干活总得好吃好喝。可见对这些手艺人的重视程度。尤其木匠,他从业的范围很广,大到修车造船、建房造屋、小到农业器具、生活用品,几乎都能干。更要拿出百倍的热情,一切按他们的吩咐准备材料,不能有一点异议。木匠可是得罪不起的,原因在这里:

很可能浪费材料。木匠做活总是要先预料,用他那锯子、斧子等工具,将大件的木料劈开、截断。长的干啥,短的干啥,在木匠心里已经有数了,甚至连那些边角废料也当作楔子用。木匠是个挣钱活,也是个费劲活。民间不是也有“挣死的木匠”的说法吗?干活很累,本身心里不痛快,如果主人有来“挑刺”,这更让木匠恼火。一锯子下去,大料变成小料,不能用了;小料也用物尽其用,堆在边角废料里。尺寸在木匠心里呢,人家说了算。为了达到你的满意程度,你又得另寻材料,让你哭笑不得。

免不了耗工减料。木匠做活,都是要管吃喝的,人家干活,可以按天算,也可以按件计。按天算,干一天活就是一天的工钱。做活的快慢也就由木匠自己掌握,上线断料刨平打眼,全在手上;按件算,做一件活就是一个价,挣得是一笔钱。木匠不快还怕挣钱少了,搁罢饭碗就去干。虽然说挣钱的方式不同,但木匠的心理是一样的。如果饭菜招待不周,或者你多言多语,木匠“反制”的方法就是“磨洋工”,反正歇歇缓缓少不了他一天的工价;若是包件的,大不了偷工减料,外行人又看不出毛病来。如果是做的寿材,这麻烦可就大了,到入殓之时,尸体容不下,后悔就晚了。

做工粗糙不堪。木匠这手艺是个细活,尺寸、打眼、刨面,都是有技术要求的,而且环环相扣,做出的物件才显得大样、结实好看。不能不说木匠就是心细之人,不然哪来“长木匠”的说法。心细的人,想法特多,甚至还会井井计较。没有吃好喝好,还给人家挑三拣四,这木匠就不情愿了。尺寸上大打折扣,打眼只浅不深、刨面不光不正,只要把做好的材料安装起来,稳定性是有的,实用性,耐用性就不敢保证。特别是建房屋的檁、梁之类,只要架上去,别人怎么知道。过去那全靠凿眼镶进去,不像现在有铁制扣件勾连,安全性能差。

好在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变迁,现代化工具、家具及水泥屋顶、钢铝门窗的兴起,木匠行业渐渐消失。就连棺材也都去棺材店订制,也不再怕得罪木匠了!

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

我家有个四方大桌子,家里来客人一般都在这个桌子上用餐,这些年,无论我家屋里的地坪做过多少次,这个四方大桌子的一条腿下重要垫点东西,因为和其他三条腿不一样长。

为什么会四条腿不一样长,因为打造这个桌子过程中,我爸和木匠有过口舌之争。我印象中好像是因为打造桌子时,我爸提出了一些设计上的建议,但是木匠不同意我爸的建议,记得当时木匠说了一句:到底你说算还是我说算。最后两人闹得不愉快。

我们老家规矩,这种四方桌子做好后不能补而且必须等到下一代成家后才能重新打造,没有办法,最后只能用着,我爸这些年,每次用到这桌子是都会会心一笑,然后会冲着我说:抓紧时间找对象。

木匠也就是我们说的木工,在过去,一般农村人的家里的木制家具都是出自木匠之手。

石匠,一般是以石头为原料来打造相关物品,比如石碑、石槽、磨盘等。

铁匠是指打铁或者锻造铁器的工匠。,农村用的锄头、镰刀、锹等都是出自铁匠之手。

为什么说木匠最不能得罪呢?

在过去的农村,一般集镇上卖家具的少甚至没有,需要的家具都是自己家提供木材找附近的木匠打造。家里的椅子、桌子、条案、床、门、柜子、包括棺材等一些列必需品都要依靠木匠。

所以木匠在过去也比较红,导致有些高傲,稍不留心就可能得罪了木匠,但是如果得罪木匠之后,家里的门如果有缝隙,床如果高低不平都会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有些影响之后还不能轻易改变,只能默默承受,比如前面说的我家吃饭的桌子就是这样。

即使现在,木匠仍然是享受较高的待遇,我有个叔叔在建筑队,他在建筑队里负责木工,他的工资比建筑队其他人要高不少,而且经常有其他建筑队想挖他墙角。

虽然石匠、铁匠最后也不能得罪,但他们不像木匠这样能给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毕竟他们打造的东西有的能用其他东西代替,有的不是经常用。

当然,不能得罪木匠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大部分人请木匠打造东西都是客客气气的,而且大部分木匠职业道德都是有的,也不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违背职业道德。

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

人过日子,什么人都不能得罪,老人们经常说,谁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意思就是说说不定哪天就会用到谁,所以谁都得罪不起。更何况农村那些有手艺的人,家里盖房子打家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手艺人。不光不能得罪,还要好酒好菜的伺候着。家里所有的农具离不开铁匠,如果得罪了铁匠,给你打造的农具不得手,去田里干活就费劲了。石匠更不敢小瞧,谁家盖房子能离开石匠?自己能盖起房子来吗?得罪了石匠,给你的房子稍微动点手脚,那可就是大事。

过去农村人都说,有点儿手艺就可以养家糊口,所以那时候在农村,只要是多少有点儿手艺的男人,找媳妇都特别抢手。像这木匠、石匠和铁匠,都属于手艺人,不过这三种手艺人,似乎还真是木匠最吃香。可能是因为石匠和铁匠都是室外干活,属于重体力的活,而木匠一般都是在室内干活,可能在农村人眼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活更让人高看一点儿。

我有个远亲是木匠,人长得一般,最主要的是,虽然说有这份手艺,但是好吃懒做,不管给谁家干活,总是拖拖拉拉。听说他当年找媳妇特别挑剔,邻村的姑娘被他挑遍了,直到30岁的时候才结的婚。他结婚的时候我们都去喝喜酒了,去他家里一看,虽然他自己是木匠,但是家里没有什么家具。他媳妇说一个高低柜做了半年了,到结婚也没有做起来。可就因为他会木匠,所以娶了一个很漂亮的姑娘。

在农村盖房子,一般最先用到的就是木匠,门窗的大小和房架的大体构造都是由木匠决定,所以每间房子的大小也是木匠决定。特别是上梁这天,木匠在东,瓦匠在西,而农村讲究东为大。农村盖房子上梁这一天是最隆重的,我们这里叫跑梁,跑梁要挂红放鞭炮,还要在房顶上扔糖果扔粽子。

在房顶上扔糖果扔粽子的人,都是盖房子的那些主要人员,也就是主要的木匠和瓦匠。这个时候,站在东首的基本都是木匠,而且木匠在扔粽子和糖果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说着一些盖房子的吉祥话。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千万不敢得罪木匠,得罪了木匠,跑梁这一天他一句吉祥话也不给你说。

其实关于木匠和瓦匠究竟谁为大,在农村里众说不一。有人说木匠和瓦匠都是鲁班的徒弟,而瓦匠是大徒弟,木匠是二徒弟,所以应该瓦匠为大。也有人说按照鲁班入师门的先后排序,木匠是瓦匠的师兄,木匠为大。而在农村的习俗是东为大,所以农村盖房子上梁的时候,站在东首的都是木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