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的小葱拌豆腐百吃不厌?

小葱拌豆腐,好吃啊!尽管素的不能再素,想起来也流口水。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北方农村),小葱是家家都要种的。头年秋天就要下种,天冷的时候,正好刚长出地面。它,不怕冻的。第二年春天,还未化冻,就要早早的给葱畦铺上农家肥,等待它在慢慢刮起的春风中返青。当然它也从不有负众望,总是最先在春风中醒来,为青黄不接的那个季节适时的奉献出第一抹绿。村里人大多在它长到多半筷子高,就开始食用。那时候,一把小葱,一碗农家大酱,几碗高粱米饭,就是一顿美餐。

农村的豆腐,也香的很。人们多选自家产的黄豆,用水泡涨,放进石磨,或毛驴或人工做动力,拉或推的转动石磨。随着石磨缓缓地转动,白中泛着微黄的豆液,从石磨上下将片间的缝隙中,缓缓流出,一点点在石磨最下端石槽中汇聚,又缓缓地流入盛装豆液的水桶。这豆液经过煮、滤、挤、压几道工序,期间还要加上卤水,最后做成我们都见过的这个样子。这样的豆腐,用豆铲切下一块,放进盘子,白嫩嫩、亮晶晶、颤颤微微,一股股豆腐香,直冲鼻孔,咬上一口,嫩、软、香冲击你所有的感官,好吃!

小葱切碎,我喜欢看手撕,取一块豆腐,把他们拌在一起,按自己的喜欢放酱油或盐,也可以按口味加上其他佐料,就是一盘,小葱拌豆腐。这样的小葱,这样的豆腐,放到一起,谁能吃的够呢。

现在,我们吃的豆腐,大多已经改变了生产工艺,也就失去了原始工艺所做出豆腐的味道。想吃出原来的感觉,只能回农村老家了。

为什么农村的小葱拌豆腐百吃不厌?

吃一次就厌烦了,这是因为:豆子是转基因,豆腐添加了多种化学添加剂,豆腐已经没有了香,软,筋道的本色了。

为什么农村的小葱拌豆腐百吃不厌?

您是说自己还是老家的人!应该是自己偶尔下乡尝到美食后的感受。我分析一个是碰到老熟人,回老家心情好!二是环境,老家有山有河空气好!三是换了口味,新鲜!四是食材好,乡里的手工打的豆腐是原汁原味的,那小葱也是自种的!

为什么农村的小葱拌豆腐百吃不厌?

可能与食材好,做法地道有关

1.农村的土地肥沃,一般使用的农家肥,不用化肥,小葱自然生长,葱香十足

2.农村自己家吃的话,在品种上会选择好吃的品种留下,而在外面一般选用高产,生长周期短的品种种植

3.农村的豆腐做法一般采用石磨磨浆,卤水点豆腐等加工工艺

原料上的优势和加工工艺,会让小葱拌豆腐这道菜整体上好很多

为什么农村的小葱拌豆腐百吃不厌?

首先,我可以说也是很喜欢小葱拌豆腐。小葱拌豆腐是一个家常菜,而且它好做啊,哈哈,对于一位80后的宝妈来说,小葱拌豆腐分分钟搞定,简单,好做,节省时间。再次就是豆制品对身体好。宝宝也喜欢吃。我们北方人,早饭在外面都是包子油条的,也是就着包咸菜,还不如自己做的早餐,就着自己调的凉菜。在家时不时的做个小葱拌豆腐,老少皆宜。我不知道南方怎么样,但是在北方,每到夏季,无论大排档还是饭店,都有小葱拌豆腐。空闲时间约上小伙伴,去下顿馆子,吃个大排档,老板就问了“点什么菜”“来个小葱拌豆腐和藕片拼盘吧”哈哈 老板省事,消费者省时间,先吃上再说,不能干坐着啊……

为什么农村的小葱拌豆腐百吃不厌?

小葱拌豆腐是我小时候经常吃的菜。放点儿我们自己下的大酱。再放点儿嫩嫩的小葱。和豆腐一起拌,真是很香很香。豆腐纯正的香味儿。还有农家酱的香味儿,还有一个小葱的嫩爽。真的是唇齿留香。真正的原生态,纯绿色。

再有就是小葱拌豆腐,它不但是一道菜,也可以当主食。在我们小时候儿,粮食很紧缺的时候,吃上一块小葱拌豆腐。那就给身体增加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因为我们小时候,吃的豆腐是真正的纯豆豆腐。吃完以后,满口的纯豆的香味儿。好几天都不忘。

现在是做豆腐的工艺变了。豆腐也就变了,人的口味也变了。真的好想吃小时候的小葱拌豆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