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基层工作苦累难,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报考乡镇公务员?

1.江山社稷永固,需要代代青年才俊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方面说明基层工作苦累难,另一方面,更加突显基层工作在国家发展、改革、稳定大局中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2.个人成长成才,需要代代青年才俊奔赴基层,实践锻炼。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十年寒窗磨一剑,广阔天地试锋芒”。无限丰富的基层实践,是个人成长成才最好的“练兵场”。

明知道基层工作苦累难,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报考乡镇公务员?

都不傻,都想考好的单位,有的是条件不符合,有的是考不上,所以将就着先进门,总比门外汉要强的多。

乡镇工作确实苦累难,苦在生活条件苦,因为基层不比城里面生活条件比较差,累在事情繁杂,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国家政策都得管,难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比较缺人,有的地方身兼数职。

但纵使这样,每年考乡镇的人数仍然是多之又多,比如今年国家公务员的西藏,一个偏远地区的邮政员1000多个人报考是一个岗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第一,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而且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又不怎么样。公务员相当于第2次高考,第2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第二,公务员相当于以前的铁饭碗,考上之后旱涝保收,待遇不错。

那我们来继续分析一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乡镇公务员?

第一,自身条件不符合更好的岗位。谁都知道县里的,市里的,还有省里的,甚至中央的公务员好,但是他们的要求也多有的,对学历要求有的,对专业有要求,还有的要求基层工作经验更有的要求应届毕业生,所以好多人不符合条件,只能报三不限的。

第二,好的岗位难考,竞争大。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在企业里干够了就辞职去考公务员,考上两年之后他发现这种好的岗位非常难考,于是就降低了自己的要求或考乡镇公务员就顺利的入职了。因为公务员包括行测申论两部分要求的都比较均衡,一个是反应速度,第2个是写作能力,所以如果你的智商不是太高的话,考那些竞争大的岗位非常的难考。

第三,对基层工作不了解。大部分人任务,对基层的工作不了解,认为考上了就是好的。他们不知道基层的工作都负责哪些,相当于闭着眼睛在那里乱报岗位,还有就是基层招的人数比较多,考上的概率也比较大,分数相对低一些。

第四,报考家乡基层,扎根家乡。有的人家是本地的,所以就报考乡镇,因为他有一颗服务基层的心,甘愿为人民群众做服务。当然在基层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去参加遴选或者提拔的话,现在基本上都要求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而且在基层提拔的机会要比现职或者市直的单位的概率要大得多。

第五,基层待遇高一些。离我们这边县城的基层公务员为例,加上油补等各种生活补贴以外,每个月要比限值的公务员高尚1000块钱左右,另外基层的公务员还要管吃管住,相当于一个月又省下了几百块钱,这样算下来的话,生活成本要比县城里的低不少,工资的方面相当于多1500块钱吧差不多。

第六,交通方便了。我的同学就有在基层干公务员的,他们开着车每天来回也不远,半个小时的车程吧,上班半个小时下班半个小时,因为交通方面这也不叫事儿吧,相比大城市来说。

从上所述很多人报考基层公务员都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阴差阳错,有的是故意为之,有的是身不由己。但是如果考上了基层还是不错的,毕竟提拔的机会有的是,可有的可以在基层大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明知道基层工作苦累难,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报考乡镇公务员?

乡镇公务员,是我国最基层的公务员,每天睁开眼睛,面对的是就是乡村故事,故事里面酸甜苦辣情节,唯有干过乡镇工作的人,才能深深体会出来。

过去的乡镇工作十分的繁忙和辛苦,几乎都要包村驻村,除了自己岗位的业务外,每个乡镇干部分为一个个长期驻村的包村干部,基本上每天要到村里协助村干部开展工作。那时候,道路崎岖,又是泥土路,开始是走路来回,后来改革开放初期有自行车来回,后来到了摩托车来回,直到现在的小车来回。工作里面过程的艰辛,一言难尽。

乡镇公务员那么辛苦,但是现在很多人报考乡镇公务员,有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每年大中专毕业生七、八百万,千军万马找工作,当然有部分人会选择报考。二是有的毕业生知道自己的水平,选择报考乡镇公务员会容易一点,竞争性没有省市县公务员那么大。三是目前乡镇工作条件已经蛮不错了,一般家庭毕业生可以买个抵挡一点的小车,可以应付进村入户、县里开会和办业务之类,有小车晚上下班回城安家,和城里公务员一样的过城里人生活。四是乡镇公务员是培养公务员人才队伍的重要岗位,基层工作是基层官员任用的必备条件之一。

建议研究生以下的报考公务员首选乡镇公务员岗位,提升比较多的机会,想内卷也很容易。不过也有个别人‘’被躺平‘’的情况存在。

明知道基层工作苦累难,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报考乡镇公务员?

毕竟是国家公务员,工作稳定,受人尊敬!

明知道基层工作苦累难,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报考乡镇公务员?

我曾经报考的就是乡镇公务员,其实大多数报考乡镇的朋友,理由应该都和我差不多,迫不得已罢了。

乡镇,是很多人择业的雷区,谁都不想去,条件差、待遇差、没前途等等,在这里几乎全是负面评价。但乡镇毕竟是个基层机关,一般的乡镇也有二三十号公务员,有领导也有一般干部,乡镇的事总得有人去干。

乡镇留不住人,但凡到了服务年限的人,总是想方设法的考走调走,所以乡镇公务员的流动性很大,每年都会有编制空出来,所以在省考中,乡镇的招录岗位是最多的,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报考乡镇的原因之一,因为招的岗位多。

乡镇岗位可以说是报考的底线,它的要求是最低的,不限地域、性别、身份等等,尤其是不限专业,这是吸引大多数考生的一点,因为其他的岗位限制多报不了,只能报考“三不限”,说白了也是无奈之举。

乡镇岗位报名火热的背后其实都是一把辛酸泪,要是有其他的选择谁还会往火坑里跳呢?

虽然乡镇是报名门槛最低的岗位,但它的上岸门槛一点也不低,很多在乡镇进不了面试的考生,他们的分数放到有专业限制的岗位都能排第一,能考上乡镇绝对不简单。

不要过于悲观,有些人把乡镇形容的像地狱一样可怕,言过其实了,这里是一个充满了机会的地方,没有太多的规则限制反而更容易干出一番成绩。

总而言之,不管起点如何,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终点。

明知道基层工作苦累难,为什么还这么多人报考乡镇公务员?

一个五年体制生涯的半新人,我可以分享下我的观点。

1.国家公务员要求太高,专业性强,尤其要求应届生。

2.省考公务员是大多人报考的项目,但因为专业学历的原因,所以很多人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而三不限岗位中以乡镇公务员为重点,所以很多人乡镇了。

3.乡镇机关虽然事情多、项目多、检查多、环境偏远、人员素质相对不是很高等缺点,但对比一些执法部门(公检法)轻松很多,尤其上下班大多不打卡。

4.在公务员行业,真的不是打架想象的那么难,不客气的说,我现在都想调任事业单位去,比如图书馆,电视台,教育等部门,现在压力太大,熬夜太平凡,终生责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