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梁冀是东汉历史上最跋扈的权臣,其统治下的那段历史,是东汉最黑暗的时代。下面,我就来说说梁冀都干了什么事。
第一,梁冀为什么能当上大将军?梁冀能在东汉上崛起,得益于两个人:父亲梁商与妹妹梁妠。
永建三年(公元128年),年仅十三岁的梁妠被选入宫中,封为贵人。四年后,梁妠成为汉顺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梁氏外戚集团开始以火箭速度蹿起。梁皇后的父亲梁商权势扶摇直上,出任大将军,权倾天下。不过,梁商为人谦虚谨慎,名声不错,得到朝野的一致好评。公元141年,梁商因病去世,他留下遗嘱,要求葬礼要简单。无论生前的谦逊或死后的节俭,他美好的名声给儿子梁冀撑起一把保护伞。
与父亲的低调完全不同,梁商的儿子梁冀为人嚣张残暴。他先后担任执金吾、河南尹,仗着出身名门,官运一路亨通。梁商死后,梁冀从河南尹跃迁为大将军,父子两人先后成为大将军,在东汉历史上属首例。梁氏外戚集团的势力一举超过之前的诸家外戚,一枝独秀。然而汉顺帝真的看走眼,梁冀后来差点成了皇室的掘墓人。
第二,外戚擅权公元144年,时年三十岁的汉顺帝病逝。顺帝一死,梁皇后成为梁太后,梁太后没有儿子,以虞美人所生的皇子刘炳为皇帝。该年刘炳才两岁,太后临朝,必然只能依靠自家兄弟,于是外戚擅权的情况又一次出现,东汉历史进入最黑暗的“梁冀时代”。
小皇帝刘炳五个月后死了,死时不满三岁。太尉李固认为,不应当立小皇帝,应该在诸王之中挑选一个年纪大且品行端正者为皇帝。当时呼声最高的人,是清河王刘蒜,他老成持重,待人接物端庄严肃。
梁冀显然不愿立刘蒜,只有立一个小皇帝,他才能独揽大权。渤海王刘鸿八岁的儿子刘缵被立为皇帝,史称汉质帝。这个结果,令李固十分失望,他与梁冀的矛盾日益恶化。
第三,打击李固在梁冀看来,李固是他独裁之路上的绊脚石,是眼中钉肉中刺,必得拔除而后快。李固为人清正廉明,公忠体国,深得梁太后的信任。
梁冀指使人写了一折奏章,弹劾李固。
弹劾的内容,归结起来有几点:第一,李固是伪君子,表面上很正派,暗地里结党营私,离间外戚与皇室的感情,居心叵测。第二,汉顺帝去世后,大家都痛哭流涕,李固不仅不哭,还举止轻浮。第三,先帝刚过世,李固就迫不及待地改变各种规章制度,明显是在指责先帝的种种错误。第四,把先帝的旧臣驱逐一大批,自己作威作福。
这些都是什么罪状呢?把白的都说成黑的。李固力矫顽弊、重振朝纲的努力,居然被别有用心地说成是对先帝不敬。梁冀向妹妹梁太后施压,坚持让有关部门调查李固。只要司法机构介入,就算不置李固于死地,至少也要让他丢官。梁太后还算理智,毕竟李固的许多政策都是经她同意的,遂拒绝梁冀,李固侥幸逃过一劫。
第四,毒杀汉质帝与李固相比,刚满九岁的小皇帝刘缵更令梁冀不寒而栗。
当初梁冀坚持立刘缵为皇帝,就是认为小孩子容易摆布。刘缵年龄虽小,却能明辨是非,只是未能深谙人事的他还是少了谋略。在一次朝会上,刘缵在群臣面前,指着梁冀,突然说了一句令所有人都震惊的话:“此跋扈将军也。”这个过于冒失的举动,要了他的小命。
梁冀意识到自己小看小皇帝了。虽然皇帝还小,总有长大的一天,他心里已经埋下一颗仇视的种子,日后会开花结果。既然如此,不如干掉皇帝。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闰六月的第一天,质帝刘缵吃了一个饼,不一会儿的工夫,突然觉得腹疼难忍,唇焦舌燥。这竟然是个毒饼,而毒死皇帝的人,正是梁冀。
汉质帝之死,说明梁冀的势力已是一手遮天。弑君事件,把梁冀与李固推到摊牌的边缘。
第五,立君之争有一件事情更为迫切,就是谁来当皇帝。
李固已经铁下心,无论如此也要制止梁冀专权,必须选择一位成年且贤明的王子。他联合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写信给大将军梁冀,强调选帝必须征求三公及诸卿的意见。
面对三公的施压,梁冀不得不召集公卿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梁太后、大将军梁冀、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以及九卿及诸位侯爵,讨论皇帝人选。
在这次会议中,梁冀与李固的冲突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以李固为代表的三公及以大鸿胪杜乔一致推荐清河王刘蒜。面对李固等人的攻势,梁冀难以招架。一来李固选贤立能的原则站得住脚,难找到反驳的理由;二来梁冀还没想清楚立谁为皇帝,提不出具体人选。这一天在激烈的争吵中过去,李固占了上风,可是结局未定。
然而,这时宦官势力卷了进来。这天晚上,大太监曹腾夜访梁冀,外戚与宦官联手抵制李固等人的主张。无论是梁冀或曹腾,都希望立一个可以玩弄于手心的皇帝。两人商议结果,决定立年仅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
第二天,公卿会议继续召开。梁冀抬出皇帝人选刘志,当然遭到李固的激烈反对。这时,梁冀露出凶残的本性,言辞强硬,充满威胁的语气。
在梁冀的淫威之下,李固阵营开始动摇。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大为恐慌,临阵倒戈,其他公卿大夫也纷纷反水,最终李固一败涂地。在梁冀的怂恿下,太后下达懿旨,将李固免职。三天后,刘志登基称帝,史称汉桓帝。
第六,处死李固、杜乔李固无固被免职,一时间朝野哗然。梁太后安抚士人之心,遂由杜乔出任太尉。杜乔在当时与李固齐名,正直的性格,注定他不可能与梁冀同流合污,于是一场新的政治斗争又展开了。
梁氏集团权势炽热,梁冀的弟弟梁不疑、梁蒙,儿子梁胤等人皆受封为侯。杜乔不畏强权,上书据理反对。梁、杜的矛盾激化,正面交锋不可避免。在梁冀眼中,杜乔已是李固第二,不可不除。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帝国首都洛阳地震。梁冀乘机以“灾变”为由,归咎于三公,罢免杜乔太尉之职。
这时,清河国出了件大事。这件事,可帮了梁冀大忙。
一年前,李固、杜乔强烈要求立清河王刘蒜为皇帝,最终没成功。有两个热血青年怀着对梁冀的仇恨,搞了一次鲁莽的冒险。他们打算劫持刘蒜,逼他称帝。这场政变闹剧很快失败,两人被捕处死。清河王刘蒜受牵连,被取消王号,贬为侯爵,放逐桂阳,最终自杀身亡。梁冀乘机扩大打击面,称李固参与策划政变,要求给予治罪。就这样,李固莫名其妙地卷入所谓的“谋逆案”,被关入大狱。不久后,李固在狱中被秘密处决。李固死后,梁冀一不做,二不休,把杜乔逮捕入狱。入狱当晚,杜乔也被杀害。
李固与杜乔都曾担任太尉,位列三公,他们是唯一敢于挑战梁冀的人。李、杜死后,梁冀更是一手遮天,不可一世了。
第七,骄奢淫侈由于所谓拥立之功,梁冀受封食邑超过三万户,他的老婆孙寿也封为“襄成君”,阳翟一县的田赋租税都归她所有,每年就有五千万钱之多。
梁冀与夫人孙寿,分别筑起两座巨大的豪宅,一座大将军府,一座襄成君第。两大豪宅只隔着一条街,内部装潢极尽奢华。宅内有崇台高阁,飞梁石磴,有园林假山,山上罗列草木,驯放鸟兽,可谓是应有尽有。宅第着实太大,梁冀要走上一圈,都得乘马车,其豪华程度,不逊皇宫后院。梁冀与孙寿在两座大宅内日日欢娱,夜夜笙歌。官员前来拜访时,得先被门房勒索进门费,时间一长,看门人都成了暴发户,竟然拥有数万两黄金的家产。
要维持这么一种穷奢极欲的生活,连梁冀都觉得入不敷出。三万户的采邑与一个县的税赋,竟然还不够花。怎么办呢?梁冀有办法,他先派人暗中调查各地的巨富,罗列一个名单,然后随便给他们找个罪名,抓入监狱,严刑拷打,逼迫其家人出巨资赎罪。许多富人因此倾家荡产,甚至被杀头。比如扶夫有一位富人,名叫士孙奋,非常富有。梁冀为夺其财,竟将他抓住监狱,折磨致死,全部家产没收,总共有一亿七千万钱。
梁冀统治的时代,是东汉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在梁氏夫妇大肆挥霍、生活奢靡的同时,国库却一日日地空虚。国家没钱,政府的机构还得正常运转,于是所缺费用就转嫁到百姓身上。朝廷下达命令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了凑足征收款,对原本生活穷困的百姓采取压榨手段。民不聊生,每天都有大批的百姓或死于官府的棍棒之下,或走投无路选择自杀,一了百了。
第八,独断专行梁冀虽然拥立汉桓帝刘志,实际上对他严加监控。皇帝身边的人,多数都被梁冀给收买了,每天密探们都要把皇帝的一举一动向梁冀汇报。他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甚至吃了什么,梁冀都了如指掌。就算在皇宫内院,汉桓帝刘志也没有自由可言,皇后梁女莹是梁冀的妹妹。皇后控制欲极强的女人,她自己没有生育,若有妃子被皇帝临幸而怀孕,无一不惨遭毒手。
至于朝中大事,完全是梁冀说了算。
当外国或地方政府向朝廷进献贡品时,最好最贵的,先送给梁冀,皇帝收到的仅是次品。想要升官发财的人,排着队去梁冀家中送礼,没人来求皇帝。已经升了官的人,要先去梁冀家中谢恩,然后才能放心上任。
辽东太守侯猛看不起梁冀,升迁不肯去送礼谢恩,结果被梁冀找了个罪名,处以腰斩酷刑。荆州刺史吴树曾查办梁冀宾客门人十余人,在赴任之前被梁冀毒杀。郎中袁著年轻气盛,在皇宫门外上书抨击梁冀擅权,被梁冀派人逮捕乱鞭打死。袁著的好友胡武几乎被杀光全族,死了六十多人;另一位好友郝絜不愿连累家人,在梁冀家门外服毒自杀。文人崔琦文章讽刺梁冀,被梁冀免职,遣回老家,后逮捕处死。
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
第九,梁冀之死梁冀的独断专行已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桓帝刘志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一件事,终于让恒帝决心与梁冀摊牌。
公元159年,梁皇后死了。谁来顶替梁皇后呢?梁冀相中一人,她就是选入宫中的邓贵人。为了继续控制汉桓帝,梁冀打算把邓贵人认为干女儿。但是他却干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派人去刺杀邓贵人的母亲邓宣。然而,刺杀行动意外失手,刺客竟然被擒获,把幕后主使梁冀给供出来了。
汉桓帝得知后,勃然大怒,决定铲除梁冀。朝廷内外都是梁冀的亲信,皇帝能依靠的只有内廷的宦官。于是恒帝秘密与五个宦官歃血为盟,组成一个反梁集团。
梁冀耳目众多,觉得皇帝与五宦官行迹诡秘,便派中黄门张恽入宫宿卫,暗中调查皇帝与五名宦官。汉桓帝豁出去了,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
宦官具瑗率领宫廷卫队,逮捕梁冀派来的张恽,罪名是“无故入宫,欲图不轨”。另几个宦官拥桓帝上殿,召尚书火速入朝。皇帝发布诏令,派尚书令尹勋持节前往各要害部门,勒令丞、郎以下官员,一律全副武装,守住自己的地盘。同时,把各部门的印绶符节,全部收缴。桓帝仍然十分小心,没有冒冒失失地调动皇宫之外的军队,他以守卫宫廷的虎贲战士、羽林军为主力,拼凑一支武装,人数不够,就把马夫也派上用场,总计一千余人,在宦官具瑗、司隶校尉张彪的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梁冀的大宅。
梁冀做梦也想不到,他苦心经营十几年,党羽遍布,竟在一朝之间被皇帝成功翻盘。这一天,梁冀与夫人孙寿,双双服毒身亡。梁氏帝国之梦,就此破灭。
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外戚是东汉帝国最牛气的一个群体,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一个阶层,他们大多是当年的开国功臣之后。东汉从第三任皇帝汉章帝之后,每一位皇帝即位时都未成年,皇太后依托娘家势力代行皇权。这种格局周而复始,直到东汉帝国灭亡。
梁冀是东汉开国功臣武威太守梁统的玄孙,汉顺帝皇后梁妠的哥哥。专横跋扈,几乎是东汉外戚的共同标签,可是被皇帝“钦赐”为“跋扈将军”的,唯有梁冀一人。
奢侈无度本人生活的长春市,有一句著名的调侃:“长春市坐落在美丽的吉林大学校园内。”以此形容吉林大学的庞大。用这句话形容梁府相对于洛阳,恰到好处。
惜墨如金的《后汉书》,整整用了二百字描写梁府的奢华,说府中光堆起来的人工假山就有九座。各种亭台楼榭的装饰竭尽奢华,上有桥梁沟通,下有暗道连接。梁府内奇珍异兽俱备,连汗血宝马都有。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府中的奴婢不下三千人。
这仅仅是梁府的居住区,梁家花园更吓人,从弘农郡至荥阳先,方圆千里,到处都是他们家的林苑猎场,连皇家园林都要逊色一筹。
梁冀被清算后,他的家财被充公拍卖,得钱三十亿。
肮脏梁府梁冀的父亲梁商,曾经向汉顺帝进献了一名美女,叫友通期。此女因为犯错,被汉顺帝赐给了梁商。皇帝的女人梁商哪敢碰,于是就将她远嫁。
梁冀得到消息,半路拦截,把友通期夺回来。巧得很,梁商正好去世了,梁冀居然不顾人伦,守孝期间与友通期同居。
这件事被梁冀的妻子孙寿得知。孙寿号称“猫步”的发明人,这是一个以病态美著称的女人,是东汉帝国的“时尚先锋”。好玩的是,凶悍的梁冀居然最怕这只“病猫”。孙寿经过暗中侦查,一举捣毁了梁冀的“小金屋”,她把友通期捆绑上一顿毒打,还弄花了她的脸。
这还不算,孙寿发誓要把梁冀的丑行,告发到皇帝那里。梁冀万般无奈之下,跑到老丈母娘跟前跪倒,痛哭流涕地卖惨。在丈母娘的协调下,梁冀躲过一劫。不过,梁冀色心不死,依然悄悄往小金屋跑,后来还跟友通期生了一个儿子。
孙寿干脆来了个釜底抽薪,她派儿子梁胤,把友通期和她的家人全部杀光。
表面病怏怏,内心狠毒的孙寿,跟梁冀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梁冀有一个很得宠的私奴叫“秦宫”,孙寿居然跟他勾搭成奸。这位秦宫狗仗人势,连二千石的高官,都纷纷拜倒在他门下。
巧取豪夺梁冀累计获封三万户,官居大将军。虽然租税收入和工资都很丰厚,可这么大的开销,这点死钱对他来说肯定是九牛一毛。
一般贪官无非靠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对梁冀来说,这都算毛毛雨,一点不解渴,人家的敛财手段听得你冒冷汗。
梁冀手下有一个庞大的“暗网”,他雇佣了一大批探子,专门替他收集整理全国富商资料。当然梁冀不是为了做“福布斯排行榜”,而是有大用处——讹诈!
《后汉书》记载了一则故事:扶风县有个叫孙奋的富豪,以放贷为业。某一天,梁冀拿了一辆马车作抵押,要从孙奋那里贷款,张口五千万!孙奋惹不起,又心疼钱,打了个折扣,给了梁冀三千万,满以为可交差了。
梁冀勃然大怒,什么,五千万都舍不得给?你等着!不久,孙奋吃官司了,梁冀一纸诉状,说孙奋的老妈是梁府管仓库的奴婢,她监守自盗,偷走了梁府“白珠十斛、紫金千斤”。
这么悬殊的地位,结果可想而知。孙奋兄弟被拷打死在狱中,他的家产全部归梁冀所得,折合铜钱一亿七千万!
仗势弄权梁冀之所以作恶多端,无非是因为有权势。他依仗妹妹梁妠手上掐着玉玺,在朝中不可一世。汉冲帝驾崩后,以太尉李固为首,提出立成年的清河王刘蒜为帝。这个提议显然不符合梁氏的利益,梁冀坚持立清河王之子刘志(即汉桓帝,刘志的嫡妻是梁冀的另一个妹妹梁女莹)。
大殿之上,梁冀不顾三公的集体反对,对他们进行语言恐吓。李固依然坚持己见,梁冀愤然劝说妹妹梁妠,下旨免去李固的太尉之职,强行拥立刘志为帝。
梁冀掌权期间,完全把三公和尚书台当摆设。政治讲究的是平衡,梁冀完全搞成了霸道的一言堂,以至于京城出现了怪现象,官员任命和赴任前,不是先去拜见皇帝,而是先跑梁府。
排除异己梁冀为了擅权,前后诛杀了几百名反对派官员,这在有汉一朝无出其右。
与梁冀同录尚书事的李固,因多次违逆梁冀,两次下狱,最后父子三人都被冤杀。与李固一起被杀的还有光禄勋杜乔,梁冀将他们的尸体曝晒于太阳之下,禁止收尸。
梁冀杀人手段卑劣,实在找不到理由就暗杀。崔琦出于好意多次提醒他注意收敛,被他毒杀。宛县县令吴树因为处罚了他的党羽,被毒杀。郎中袁著上疏得罪了梁冀,被他暗中用竹板活活打死。太学生们因发表不利于梁冀的言论,多人被杀,有个叫胡武的,一家六十多口被杀害。
总之,梁冀打击政敌,明的暗的,各种上不了台面的卑劣手段都用上了,俨然是黑老大。
弑杀皇帝梁冀最令人发指的是,他毒杀了刚刚即位仅一年的汉质帝。
汉质帝即位的时候只有七岁,汉顺帝唯一的儿子汉冲帝两岁早夭,汉质帝刘缵以藩王身份即位。这位小皇帝年龄虽小,但很有志向,他看不惯梁冀的专横跋扈,再一次朝会上,公然称他为“跋扈将军”。
因为这句话,汉质帝上了梁冀的死亡名单。某一天,梁冀指使爪牙,给汉质帝上了一碗汤饼。汉质帝吃后,腹中如刀绞,想以喝水呕吐解毒,被梁冀生生拦住,很快毒性发作驾崩。
梁冀毫无顾忌的弄权,肆无忌惮的杀戮,终于让自己走向了覆灭。
汉桓帝即位后,韬光养晦十二年,一直等着机会除掉梁冀,他悄悄地在宦官中培植势力,暗中策划,静等时机。终于,汉桓帝等来了一个机会。
东汉开国第一功臣邓禹,有个曾孙叫邓香,邓香不幸早逝,他的妻子“宣”,带着女儿邓猛女改嫁给一个叫梁纪的人。梁纪就是“病猫”孙寿的舅舅,邓猛女因此经常出入于梁冀府中。
邓猛女是个小美人,梁冀就把她送到宫中,很得汉桓帝宠爱,被封为贵人。梁冀动了心思,邓猛女要是我家的人多好,妹妹梁妠是太后,梁女莹是皇后,“梁”猛女后备皇后,梁氏一族不就更稳固了?
于是梁冀提出收邓猛女为自己的女儿。把舅舅的继女抢过来做自己的女儿,梁冀脑洞大开。没想到邓猛女的妈“宣”不干,“宣”的姐夫邴尊也反对。梁冀一怒之下,使出惯用伎俩,暗杀了邴尊,又想刺杀“宣”。
没想到刺客比较笨,从房顶入屋时跑到了邻居家。这个邻居很牛——中常侍袁赦,计划就这么败露了。
汉桓帝得到消息勃然大怒,竟然暗杀我丈母娘?早想办你了!汉桓帝亲自布置,由羽林、虎贲和司隶校尉,合兵一千多人,突然袭击包围了梁冀。梁冀跋扈惯了,完全没想到汉桓帝会来这一招,大将军印被迫上交。知道大势已去的梁冀,当晚就与“病猫”一起自杀了。
跋扈二十余年的梁冀,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此跋扈将军也,这是一位大汉皇帝对当朝大将军的评价。正所谓祸从口出,这位皇帝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公元 25 年,光武帝刘秀登基,是为东汉开国皇帝,接下来汉明帝、汉章帝的“明章之治”,让东汉生机勃勃。随后东汉国运掉头往下,一发而不可收拾。
汉安帝死后,以阎皇后为首的外戚集团为了把持朝政,废掉皇长子,立幼主少帝即位。几个月后少帝驾崩,宦官发动宫廷政变,拥立汉顺帝,以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的东汉政治格局逐步上演。
随着汉顺帝一起崛起的,还有新一代外戚集团梁氏,梁氏外戚从汉顺帝起至汉桓帝初期,把持朝政长达二十多年。
公元 141 年,梁商死,儿子梁冀接任大将军,至公元 159 年被迫自杀,凶狠残暴,独揽朝政长达十八年,可谓是东汉顶级权臣。
有权有势,有钱有背景,这是封建权臣的标配。在这几个条件中,梁冀绝对是独步天下。
甘肃的安定梁氏本就是世家大中,梁商梁冀父子皆为当朝大将军,两位妹妹又分别为汉顺帝、汉桓帝皇后。两位大将军,两位皇后,这背景可谓是登峰造极,无人可比了。
古代权臣除了篡位自立之外,另一个权力的试金石便是是否有废立皇帝之能。梁冀当然不让,而且一立就是三位皇帝。
梁冀历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和汉桓帝四朝,后三位皇帝皆由他而立。汉质帝更因一句跋扈将军的评价而被梁冀毒杀,立三帝,杀一帝,梁冀的权力绝对没得说。
梁冀把持朝政的 18 年,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皇帝尚且如此,朝廷百官更是唯唯诺诺,没有一个敢违背梁冀的意思,即便有,也只有死路一条。
汉朝实行察举制,说白了就是权贵大家族拥有举荐人才的权利,这也是后来门阀世家大族形成的原因之一。梁冀不但有,而且很多,同时梁冀大将军府的属官人数,比司徒司空太尉等三公府的人员还要多一倍。
梁冀前后累计获得食邑 3 万户,当年刘邦曾赏赐张良三万户而被张良拒绝。谋圣张良如此,跋扈将军梁冀何德何能,居然安然受之?
(夫人孙寿)
梁家除了两位大将军,两位皇后,还有九人封侯,六位贵人,三人娶了公主,夫人女儿中有七人有食邑,得卿将尹校等高官长者 57 人,可谓是“人才济济”。
除了有背景有权有势,梁冀对金银财宝同样爱不释手,无所不用其极。
当时关中有一富商士孙奋,梁冀向其借钱 5,000 万,士孙奋只借了 3,000 万。这本来也就不少了,士孙奋也知道梁冀借钱,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节奏。
梁冀却十分恼怒,命令官员将士孙奋兄弟抓起来,拷打至死,并将士孙奋家1 亿多的钱财据为己有。
后来梁冀倒台后,抄家灭族,家产变卖后得钱 30 多亿,全部充实国库,因此减免天下百姓一半的赋税,乾隆朝大贪官和珅也自叹不如。
(刘备)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盛极而衰,古之常理。公元 159 年,“士可忍,孰不可忍”的汉桓帝发动政变,梁冀及妻子孙寿被迫自杀。而这次诛灭梁氏外戚集团的主要力量同样来自宦官集团。
这一年,曹操孙坚,4 岁,两年后刘备出生,三国群英正在孕育成长,一个新的时代呼之欲出!
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唐代诗人李贺有一首《荣华乐》,写的是梁冀家族的权势。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跋扈”,意为霸道、蛮横、独断专行,在汉语中是一个贬意词。梁冀“跋扈将军”的名号,是汉质帝这个年仅八岁的小皇帝给起的。但是,这位聪明的小皇帝,却因此惨遭梁冀的毒手。《后汉书·梁冀传》载:“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
一个人能因一句话决定皇帝的生死,要说他权势不大,那简直就没天理了。
梁冀的的高祖父叫梁统,王莽时期也算是一方军阀。后来刘秀当了皇帝,梁统就归顺刘秀。梁统打仗不行,但对法律却有研究,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刘秀虽然没有听他的话,但对梁统也算是比较器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梁统的儿子梁松。两人成了亲家。
梁统还有个儿子叫梁谏,生了两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刘秀死后,继位的汉明帝刘庄看中了这两个姑娘,亲自做主,让自己的儿子刘炟,也就是后来的汉章帝娶了这两个姑娘。后来其中的一位姑娘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和帝。
梁家姑娘生了儿子,却给梁家带来了噩运。因为,汉章帝的窦皇后生不出来儿子,对生了儿子的梁贵人恨之入骨。但表面上,窦皇后表现出一付非常喜欢这个孩子的样子,还把孩子抢到自己身边亲自抚养。
没过多久,窦皇后指使人诬告梁谏,把他抓进大牢害死了。梁贵人见父亲惨死,儿子也被皇后抢走,很快便郁郁而终。
汉章帝死后,窦皇后立梁贵人生的儿子为帝,也就是汉和帝。窦皇后此时成了窦太后,开始临朝称制。她把哥哥窦宪提升为侍中,把弟弟窦笃提拨为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另两个窦景、窦环则负责传达诏令,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另外,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也都担任各种官职,形成了一张关系网。
窦氏兄弟掌握大权,汉和帝当然不满意。他想来想去,发现中常侍郑众是个有心计的人,便同郑众密谋除掉窦宪。他利用窦宪出征的机会,通过郑众联络了清河王刘庆、千乘王刘伉,并于永元四年逮捕了窦氏重要的党羽郭璜、郭举、邓叠、邓磊,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后来又逼得窦宪自杀,一举扫平了窦氏的势力。
汉和帝知道母亲死得冤,所以对外婆家的人特别好。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梁家开始了复兴之路。
到了汉顺帝时候,梁家的梁商也生了两个美丽的女儿,也都被选进宫,一个被封为皇后,一个被封为贵人。梁冀正是这两个女人的哥哥,一下子成了皇帝的大舅子,从此开始了飞黄腾达之路。
顺帝死后,接下来东汉的三个皇帝冲帝、质帝、桓帝都是梁冀所立。冲帝二岁登基,半年后病死;质帝刘缵,八岁登基,在位不到一年被梁冀毒死;桓帝刘志,登基时也只有十五岁,朝廷大权自然由梁冀独揽 。
桓帝继位后,梁冀的封地已有 4 个县,户数达 3 到三万户,创下了历史纪录。但梁冀仍不满足。
当时陕西有个大财主叫孙奋。有一次,梁冀交给孙奋一匹马,就是天底下最名贵的宝马,要用这匹马做抵押,向孙奋借五千万。孙奋也是铁公鸡,和梁冀讨价还价后,只给了三千万。梁冀这下子大大的不高兴了,于是诬说孙奋的母亲本是梁家看管财物的婢女,孙家的钱都是孙奋的妈妈在梁家偷出来的。官府肯定听梁冀的啊,于是把孙奋抓来痛打一顿,一下子给打死了。就这样,孙家的一亿七千万的家产一转手,就姓了梁了。
梁冀的老婆叫孙寿,这个女人比梁冀还要贪,并且还是个“伏弟魔”,特别顾娘家。梁冀掌权后,孙寿的娘家人也鸡犬升天,纷纷到全国最富的州郡当地方官。孙家人很争气,一去就忙着调查当地富户的财产,并按财产多少进行排名,然后根据这份“福布斯富豪榜”按图索骥,给这些有钱人罗织罪名,让他们出钱赎罪。如果配合,还有可能留条性命;如果不配合,那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
据说梁冀长得"鸢肩豺目“,也就是两肩耸起来像老鹰的翅膀,眼睛跟豺狼一样倒竖着,长得非常有个性。他学问不高,但爱好广泛,喜欢美女、美酒,还喜欢弹棋、格五、六博、蹴球、意钱等各种赌博(当然,梁大将军赌博从来不输),还喜欢骑马打猎,斗鸡这些有钱阶级的时尚休闲方式。
梁冀挺懂享受,他了许多楼阁亭榭,,还把洛阳附近的许多民田霸占了,作为自己家的后花园 。梁冀特别爱养兔子,他造了个兔苑,命令全国各州郡都要给他进贡兔子。 他家的兔子比人命都值钱,有个到洛阳做买卖的商人不意中骑马踩死了梁家的一只兔子,居然连累了十几个人丢了性命。
元嘉元年,桓帝特许梁冀”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用这种特别的礼遇来显示梁冀的崇高地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指的是上朝时可以不用小步快走,可以佩剑穿鞋上殿,谒见皇帝可以不自称名。当时朝廷的各种大小事务,没有一件不是先征询梁冀的意见才做出决定的。百官被委任和召见,都要先到梁冀家中拜望,呈文谢恩,然后才敢去尚书省办理相关手续。
梁冀平步青云,并不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而是靠着梁家的高贵门楣,以及两个妹妹的裙带关系。梁冀当了二十多年大将军,梁家满门紫衣,“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人。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不仅满朝文武要看梁冀的脸色行事,就连皇帝在梁冀面前也不得不小心谨慎,以求自保。
桓帝有个真爱,叫邓猛女,梁冀也不知道怎么和这个女人不对付,不但杀掉了她的姐夫,还派人去杀她的母亲。邓母得知消息后,跑进宫里向桓帝哭诉,一向胆小的桓帝这次为了心爱的女人”雄起“了一把。他找来五个平日受过梁冀责罚的太监,让这五个太监 领着一千多侍卫包围了梁冀的大将军府。
然后桓帝亲自召见大臣,公布梁冀的罪行,派光禄勋袁盱带着符节去没收梁冀的大将军印绶。梁冀倒还有点骨气,当天就自杀了。 桓帝又将梁冀的儿子梁胤、叔父梁让,以及梁氏一门中的梁淑、梁忠、梁戟等人全部逮处死。
桓帝杀了梁冀后,在他的家中抄出的财产高达三十多亿。桓帝想都没想过还顺带发了一笔横财,大喜之下,减免当年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在诛杀梁冀中立了大功的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等五位太监,被桓帝全部封侯,世称“五侯” ,东汉的大权从此落入宦官手中。历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轮回。
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在史书上,对梁冀的形象,有一段绝妙的描写:“鸢肩豺目,洞睛曉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就是说梁冀生了一个耸起的肩头,豺狗一般直向上竖的双目,眼眶深陷,活像一口井,而眼珠直勾勾地向前张望着,说话时舌头不灵,话语含混不清,而智力上仅仅能写字计数而已。
就这样一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因为是皇亲国戚而活得逍遥快乐,久而久之,成了个好喝美酒,能扯硬弓,弹棋博戏,踢毯赌钱,又喜欢放鹰打猎,斗鸡赛马的大玩家。进入仕途后,借着国戚身份,从黄门侍郎转为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校尉、步兵校尉,最后当上京城的治安司令—执金吾,到顺帝晚年,竟然拜为大将军,成为内朝的首领,操纵军政大权。
汉顺帝死后,只有两岁的太子刘炳即位,由梁太后临朝听政。可是翌年正月这个儿皇帝又死去,被谥为冲帝,就是在幼小时早死的意思。这个仅仅当了四个月皇帝的婴孩,也有一个年号,叫“永嘉”,而且这个年号也用足一整年。在汉冲帝去世的当月,梁太后和大将军梁冀合谋,迎立八岁的刘缵为皇帝。过了几乎一年,这个后来被谥为汉质帝的刘缵,才开始启用自己的年号,叫“本初”。
这个八岁的小皇帝倒是很聪明懂事,对当时独揽朝政大权,作威作福的国戚梁冀的一言一行,在浮华掩护都看在眼中。就在本初元年(146年)六月的一次朝会中,汉质帝眼也不眨地注视着在朝会上趾高气扬的梁冀,口中说道:“此跋扈将军也!”跋扈这个词,在当时来说,就是强行霸道的意思。不料,汉质帝轻轻的一句话,马上传到梁冀的耳朵。
梁冀一看,小小年纪心理就如此,长大后还了得,就心萌杀机。那年的六月是闰月,梁冀就派人在汤面中下毒,去送给汉质帝吃。汉质帝吃下这碗毒面,觉得腹中难受,就派人把正直的太尉李固召进宫来。李固问小皇帝吃过什么东西,小皇帝在痛苦中,还能说得出话:“我吃过煮面条,现在腹中难过,给我喝点水,也许还可以活下去!”
这时,梁冀就在旁边看着,就抢先说:“恐怕皇上要呕吐,不可以喝水!”梁冀的话还未说完,小皇帝就死了。
梁冀的老婆叫孙寿,是个大美人,在贵族中俨然是个领导美容服饰新潮流的人物。她的创制有:愁眉,把眉画得细细向下倒;啼妆,在眼下侧薄施胭脂,像刚哭红了眼;堕马髻,发髻从一侧垂下;折腰步,走路时腰部一扭一扭,仿佛双腿撑不住身躯一样;龋笑,笑时耷拉着嘴角,好像牙齿痛。孙寿生性妒忌,又善于要挟人,所以梁冀对她又宠爱又害怕。夫妻两人一搭一档,到处算计别人,吞人钱财。
梁冀残害无辜,作恶太多,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不少正直之士上书揭露他,都被他迫害而死。连汉桓帝也不满他的专横,终于联合宦官单超、具瑷等人,设计动用尚书省诸尚书和司隶校尉的兵力,逮捕梁冀全家。梁冀、孙寿双双自杀,牵连朝官无数,京城内百姓群情激愤,数天后才平静下来。从梁家搜出的财物达三十亿(钱),充公入库,可以抵天下租税的一半。
跋扈将军梁冀权势滔天到什么地步?
或许你没有听说过梁冀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飞扬跋扈这个成语,其实飞扬跋扈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梁冀。梁冀是东汉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史上最大的奸臣,董卓跟他比也只是脾气不好,秦桧、赵高跟他比也只是小弟跟班。
他的掌权开始于汉质帝时期,当时他的妹妹是梁太后,作为太后来说自然是信任自家哥哥了,于是梁冀就当上了大将军。梁冀当上大将军后就把持了朝政,在朝中横行霸道目中无人,汉质帝在看了梁冀后便说了句“这是个跋扈将军呐”(飞扬跋扈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梁冀听了觉得小皇帝说的很对,但是小皇帝长大了以后呢?就会为民除害呀,这不就把我除掉了么?于是就直接下毒把小皇帝给毒死了。
对于梁大将军来说,自己不爽了杀个皇帝助兴就跟玩一样,更何况是别人呢?所以一时间朝中根本就没人敢跟梁冀作对了。对于梁冀来说,拿到了权力以后自然就要搞钱了,毕竟是奸臣,不捞钱就对不住奸臣这两个字了。可是梁大将军捞钱从来就没有巧取,只有豪夺。
▲梁冀表示,被老子看上的财产,还有的跑吗?
他能豪夺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京城中有个巨富,非常有钱,梁冀就跟这个巨富说,你借我5000万钱花花,说是借其实都是客气了,其实就是要。5000万是什么概念呢?这个巨富的全部家产也只有1亿7000万钱,梁冀就直接管人要了三分之一的财产。
而这个富豪呢,本来就是靠吝啬起家的,见梁冀一下子就要自己三分之一的财产,心里当然是一万个不愿意了,就跟梁冀商量说,能不能只借3000万呢?梁冀一听就不乐意了,当我是要饭的么?我梁大将军找你借是给你面子了,你还敢跟我讨价还价?于是就找了个下人去告了这个富豪,说这个富豪的母亲原来是梁大将军家的奴婢,从梁大将军家偷走了100斗珍珠、1000斤紫金,把这些东西都卖了这才起家发财了的,所以这个富豪家的财产都应该是梁大将军的。
如果说栽赃的水平,梁冀还真是够烂的,就连栽赃的故事都编的漏洞百出,这100斗珍珠、1000斤的紫金是怎么偷出去的呢?难道梁府上下都是瞎子不成吗?可梁冀不管这些,把富豪全家抓了起来,严刑逼供,屈死狱中,然后就吞了富豪的全部家产。
那富豪的财产为什么会被梁冀盯上呢?难道是富豪得罪了梁冀?其实不是,梁大将军要捞钱从来都是如此直接明了。对于全国的富豪,他手上有个小本子都记着,哪天觉得缺钱了就派手下的亲信随便找个罪名把人抓起来,抓起来以后就是严刑拷打,要钱要命?要命的话就让家里拿钱来赎。
除了劫富,梁冀还喜欢抢人,富人家被抢了还有钱送,穷人没钱就直接抢人了,梁冀抢起人来是男女通吃,抢到府上后就把他们变成了“自卖人”,意思就是卖给梁冀家了,从此就是梁冀的奴隶了。对于梁冀来说也不缺钱,缺奴隶的话就是花钱买也用不了几个钱,但对于梁冀来说,能白抢岂不更好?反正也不用花钱。
在民间是如此跋扈,我们再说说朝堂,在毒死了小皇帝后,国家也不能一日无君,还要选一个新的皇帝。对于梁冀来说,他还是想选个小孩子当皇帝,这样便于操控,这个时候东汉的名臣李固自然是要跟梁冀争斗一番的,李固也是当时环境下少有的忠臣,跟梁冀争斗了许多年,他坚持要选一个年龄大的。不过太后毕竟是站在梁冀一边的,谁叫梁冀是自己的亲哥哥呢?最后李固被免职投入了狱中,选了个15岁的少年当了皇帝,是为汉桓帝。
李固投入狱中后,朝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忠臣上书梁太后,请求放了李固,梁太后多少也明点事理,便放了李固。李固一出来,市井百姓就欢呼了起来,这可就惹得梁大将军不高兴了,便索性以“煽动百姓”的罪名杀了李固,东汉最后一位名臣就此陨落。
对于李固这样的名臣重臣来说,梁冀好歹也给安了个罪名才把他杀掉,换了是别人他连罪名都懒得安。梁冀独揽朝政20多年,期间无数的大臣上书控诉梁冀,对此梁冀就直接派人把这些告他的人给杀了,不但杀人,还要连带杀全家。而有些大臣因为不听梁冀的“调摆”,梁冀就直接下毒杀人。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对于任何事情连点手段都不用,不带任何掩饰,奸到毫无顾忌,奸的如此没品下作,就只有梁冀一人了。而东汉的衰败其实就是从梁冀开始的,梁冀本人也是不学无术的典型,更是文武双残的奇葩。而他之所以能如此嚣张,就是因为他的妹妹是皇后,后来皇帝死了就当了太后。
当然,梁冀最终也是恶有恶报,等到梁太后死了,他失去了权势,汉桓帝就亲政了,便发动宦官包围了梁冀的府邸,梁冀服毒自尽,梁家被满门抄斩,一代超级奸臣最终落了个罪有应得的下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