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稳定,要么海湾地区全部卷入战争”,伊朗军方如此发言是为何故?
6月23日的路透社消息,伊朗军方发出警告,美国和伊朗的军事冲突即将失控,美军的生命将会受到伊朗的导弹威胁!同时,伊朗军方还点名中东地区的国家,因为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某些中东国家的挑衅,让伊朗危机四伏,中东国家要么大家一起和平相处、稳定发展。要么整个中东都陷入暴乱和战争之中。
确实,美国和伊朗局势升级之后,沙特、阿联酋、以色列这些国家都在故意挑衅,想要挑起美国和伊朗之间的战争,两次油轮被袭击,以色列和沙特等国都有很大的嫌疑,这些国家想要借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将伊朗打败,伊朗就不会再威胁到他们国家在中东地位的地位,就不会受到伊朗的军事威胁,这是沙特、阿联酋、以色列的私心!
沙特、阿联酋、以色列等国现在就是头脑发热,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虑后果,没有为中东的未来考虑,也没有考虑到美伊战争爆发之后会给中东带来什么样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对伊朗开战,主战场肯定是霍尔姆海峡的美伊对阵。其次,是伊朗和以色列的战争,叙利亚的8.2万伊朗军队会用伊朗的导弹将以色列炸毁。其三,阿富汗境内伊朗支持的武装会和美军开战。
其四,伊朗支持的巴勒斯坦武装对以色列开战。其五,伊拉克的什叶派武装会和美军开战。其六,也门武装也会和美军开战、其七,伊朗将会对美国在中东的所有军事基地进行大轰炸,只要是有美国驻军的国家都会被伊朗的导弹覆盖。其八,伊朗重启核计划,一旦伊朗拥核成功,并使用核武,中东所有国家全部遭殃。
伊朗军方并不是吓唬沙特、以色列、阿联酋、美国,只要美军开战,就是中东大战,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另外,伊朗已经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就算是亡国,以色列等国也会先被伊朗从地图上抹掉,拉上以色列等国给伊朗垫背!“要么稳定,要么海湾地区全部卷入战争”,伊朗军方如此发言是为何故?
显然,伊朗已经感到危机将至了。
6月23日路透社报道称,伊朗军方警告,美国同伊朗的军事冲突即将失控,这种局面将“威胁到美军的生命”。同时伊朗军方还点名海湾地区其他国家(主要是拥有美国驻军的海湾六国),“由于美国的干预政策和某些已知国家的挑衅,要么所有人走在稳定的道路上,要么海湾地区陷入不稳定和战争”。
显然,伊朗军方的这一种带有威胁性质的警告,与之前表达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言论类似,是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维。
如果仅从伊朗方面的言论来看,显然伊朗显的较为霸道,要试图将整个海湾国家拉入美伊对抗的战车。
但实际上,要是看清楚了最近整个海湾地区暗潮汹涌的局势,就会明白伊朗此举实际上也属于无奈之举。美国自从决定对伊朗下手之后,就开始在中东地区组建反伊朗联盟,除了以色列是美国最为依赖的一环之外,沙特、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是美国依赖的另外一环。
而无论是以色列还是沙特,都和伊朗是宿敌,所以巴不得美国出面将伊朗彻底围困在波斯湾以内。
尤其是在这一轮美伊局势中,沙特表现的比以色列更为积极,在5月中旬阿联酋港口船只袭击事件发生之后,沙特方面就要求美国对伊朗进行手术刀行动,同时和海湾其他阿拉伯国家组成了联合舰队,配合美军在波斯湾内进行战略巡逻。
6月中旬,在阿曼湾再次发生油轮袭击事件之后,沙特方面要求对伊朗进行军事行动的呼声更高,伊朗方面击落美军MQ-4C“海神”无人机,美国启动报复行动,然而在发动行动的前十分钟,特朗普紧急叫停了这次报复性行动,最为失望的莫过于沙特。
沙特在美国取消了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之后,开始寻求英国,希望英国能够“伸张正义”,对伊朗进行惩罚性军事行动,然而英国不愿意蹚这趟浑水,委婉拒绝了沙特的要求。
随后沙特不甘心,寻求和以色列接触,双方共同游说英美等国。
显然,伊朗方面正是看到了沙特等海湾国家的这种举措,才进行这样的警告。伊朗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试图用军事威慑手段和强硬姿态,来将海湾国家和美国进行剥离,从而摆脱自身在地区的孤立状态,进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与美国的军事博弈之中。
之所以伊朗军方表示美国同伊朗的军事冲突即将失控,这也非夸张之言,美国作为全球霸主,被伊朗公然的击落一架全球最先进的无人机,虽然美国在第一时间取消了对伊朗的报复行动,但显然对美国来说,这事远远没完。
从MQ-4C“海神”无人机被击落事件来看美伊双方走向军事冲突的趋势正在越来明显。“要么稳定,要么海湾地区全部卷入战争”,伊朗军方如此发言是为何故?
在伊朗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后,美国爆出了武力袭击伊朗的计划,虽然最后没有正式行动,但是这种威胁是存在的,作为伊朗负责国家安全的军队,必须要未雨绸缪,对于潜在的威胁需要有充足的准备。伊郎具体反击的对象,伊朗军队的表态已经指出了细节。伊朗半官方媒体法尔斯通讯社报道,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拉希德少将表示,“伊朗正处于一场战略对抗,作为地区大国,伊朗目的是保持稳定和区域存在,以及对抗美国-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沙特的联盟。”
对于美国而言,在中东驻扎的归属美军中央司令部,部署在沙特、伊拉克等国家,是美国掌控中东局势的关键工具。而沙特的利益主要在于阿拉伯半岛和石油贸易方面,至于以色列,近期主要问题在于中东和平世纪协议,一旦签署,以色列占据的土地将合法化。至于反击的时机,按照伊朗一贯灵活的外交手段,断不会在美军尚未真正行动前进行,而是美军在有实质性动作后,才会真正付之行动。如此以来,伊朗可以在舆论领域上占据高地,孤立美国的外交环境。
而且伊朗也不是一味强硬,在伊朗军方高级发言人谢卡尔钦准将22日警告,“如果敌人朝伊朗开一枪,伊朗将会还击十枪并使其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伊朗根据哈梅内伊21世纪初颁布的一项宗教法令,否认了伊朗发展或使用核武器的指控。
伊郎官方表明,伊郎有能力让波斯湾乃至整个地区陷入动荡,美国不要随意策动对伊朗对军事打击,而波斯湾南岸的那帮阿拉伯国家不要趁着美国极限施压缺乏后手的情况下,在推动美国对伊朗发动军事行为,这会让局势发展到不可控制的状态。应该看到的是,伊朗确实有这种能力。伊朗一直以来都在培育地区的盟友,对许多政治组织进行资金、装备、人员训练等多种活动。这一部分任务主要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负责,他们是对外情报搜集、秘密外交、支援政治盟友、策动政治动荡等一系列行动的主要力量。圣城旅直接对最高领袖负责,而且有许多伊朗驻外使节都来自于这一部门。圣城旅支持的对象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巴勒斯坦杰哈德组织、伊拉克的什叶派武装,甚至还有塔利班。近年来,伊朗的合作对象增加了胡塞武装和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当然,伊朗对胡塞武装更有控制力,与阿萨德还是相对而言的平等合作。对于近在咫尺的波斯湾南岸国家,伊朗的情报网络同样深耕多年。
从军事层面,伊朗的弹道导弹和一定量的巡航导弹也可以对周边国家的纵深目标发动打击。尽管波斯湾南岸国家有部署反导系统,但应该说目前来看反导系统的实战效果尚不清楚。伊朗的弹道导弹仍然具备打击周边国家纵深目标的能力。
同时这也是中东地区政治矛盾相互牵扯的实情!也是对某些想躲在幕后看伊朗热闹和笑话势力的警告!如果伊朗被打了,谁都逃不掉被伊朗报复的命运!伊朗首先是警告美国,不要触碰伊朗!其次是警告沙特,阿联酋,以色列这些躲在幕后,挑动美国打伊朗的这些国家!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出现了巴以矛盾,虽然伊朗没有直接参加历次中东战争,但自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为了在中东和伊斯兰世界争取到更大影响力,本来在1979年巴列维时代跟以色列打的火热的伊朗,改变政策,为巴勒斯坦人出头,与以色列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双方无数次要把对方从地球上抹去!
最近一个月以来,海湾地区接连发生诡异的事件,先是沙特所谓的四艘油轮被袭击,只是破损,没爆炸也没起火;然后就是两艘日本和挪威的油轮爆炸,起火!而在这两大事件之后,沙特,阿联酋,美国都异口同声说是伊朗干的!并摆出种种所谓的证据,但很快这些证据被质疑,并不能证明伊朗是真凶!
美国内部的博而顿和蓬佩奥以及已经下台的代理国防部长沙拉汉,这些人一直在鼓动美国对伊朗开战!并且不予余力的加剧美伊紧张局势;美国之外的沙特,阿联酋,以色列等国因为自身和伊朗的矛盾,一直也在鼓动美国打伊朗!
伊朗军方明显在提醒主要对手美国,以及美国的跟班同样也是伊朗敌人的沙特,以色列,你们不要鼓动美国来打伊朗,只有一起谈和平,才能大家相安无事。
“要么稳定,要么海湾地区全部卷入战争”,伊朗军方如此发言是为何故?
伊朗的这个态度不新鲜,也不稀奇,其实就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反映。
记得当美国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时他们说什么吗?无论是强硬的革命卫队还是温和派的总统鲁哈尼都说过类似的话:如果美国不让伊朗石油出口,其他国家也别想出口。
这句话是不是和题目中的这句话如出一辙?
所以,伊朗人很善于玩这种战争边缘政策,因为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对伊朗石油禁运后仅仅1个月,当地出现了6艘油轮遇袭,同时美国驻伊拉克使馆区遇袭,沙特机场和输油管遇袭,伊拉克外国石油公司遇袭了。最终甚至美国无人机也被打下来。
这些事情都在1个月内发生,而且都指向美国和美国利益及其小伙伴,都是谁所为?
联系到之前伊朗的表态和如今题目里的表态,就不难发现肇事者了吧!因此,木叔提醒各位注意关注中东的朋友,不要以为伊朗只是美伊对峙的受害者和弱势一方,伊朗革命卫队在本地区的能量是很大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要派林肯航母战斗群和B52轰炸机来这里的原因。
如果伊朗革命卫队只是类似真主党或者胡塞武装一样的乌合之众,美国在巴林的第五舰队和卡塔尔的中央司令部估计就可以对付了,不用航母战斗群千里迢迢赶来支援。
既然如此就说明伊朗的实力不能小觑。
这一个月来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点。一个更诡异的事件是,伊朗革命卫队竟然清楚地知道美国P-8巡逻机上超载了35人,这点恐怕让美军和特朗普都吓出一身冷汗。
这说明革命卫队的情报能力和侦察能力都很强,美国如何打伊朗地相关计划,可能都已经被革命卫队获悉,因此这甚至可能是特朗普突然叫停空袭的一个原因。
所以从革命卫队的表态来看,要么稳定,要么波斯湾全部卷入战争这句话不是单纯的吓唬人,是真可能变为现实。
“要么稳定,要么海湾地区全部卷入战争”,伊朗军方如此发言是为何故?
伊朗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机是主动的“示强”行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伊朗这次是有选择地击落了全球鹰无人机,而不是搭载了35人的P8“波塞冬”反潜机。也正因为如此,伊朗军方的警告“美国同伊朗的军事冲突即将失控,将威胁美军生命”才掷地有声。这也应了伊朗此前的表态“伊朗不是逆来顺受的国家”。
德黑兰还强调:“由于美国干涉政策和某些已知国家挑衅,要么所有人走在稳定道路上,要么海湾地区陷不稳定和战争”。这个说法对应的是近期伊朗外长对周边五国的访问,伊朗总统和外长希望与周边国家签署和平协议,以确保这些国家在战时不被美国利用,成为进攻伊朗的基地和跳板。
伊拉克总统已经宣布不允许美国利用伊拉克领土进攻伊朗。这开了一个好头,并成为周边国家的表率。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像伊拉克这样客观面对区域矛盾,伊朗点名的“海湾地区其他国家”,指的就是在战略上紧随美国与伊朗公开对抗的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沙特和以色列是强烈主张并怂恿美国军事打击伊朗的中东域内国家。
沙特、阿联酋等国与伊朗隔海相望,并在伊朗的导弹射程覆盖范围内。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领土上都或多或少建有美国的军事基地。一旦战争爆发,只要这些国家允许美军使用其国内军事基地发动对伊朗的军事打击,那么伊朗就可以将其视为参战信号。也就可以对该国的涉美军事目标和战略目标实施毁灭性大打击。
沙特等国都购买了大量美欧防空反导武器,但是也门战争证明了,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的拦截率的确有限。面对胡塞武装规模有限、技术水平很低的弹道导弹,沙特都已经难以招架了,而伊朗拥有至少6000枚弹道导弹和微制导远程火箭。到时候,沙特、阿联酋的噩梦才真正开始。可以坚信,美国最终将打败伊朗,但在此之前遭殃的是美国的海湾地区盟友。
“要么稳定,要么海湾地区全部卷入战争”,伊朗军方如此发言是为何故?
特朗普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还想总统连任;伊朗想让美国解除军事恐吓,还想解除让美国解除经济制裁。特朗普不想打仗,伊朗更不想打仗。特朗普打仗是他一个人的失败,美国最多由USA变成USB。伊朗打仗是整个国家的失败,伊朗就可能变成王国。
既然两国都不想打仗,为什么吵吵得看着像要动刀?尤其是伊朗,你这么弱小,根本伤不起,就是你和你的小伙们乃至老大哥联合也未必未来乐观啊!再说老大哥是不是给力,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你这样硬,就不怕激怒美国,变成找打作死吗?
路透社6月23日消息,伊朗军方警告,美国同伊朗的军事冲突即将失控,“将威胁美军生命”。同时,还点名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由于美国干涉政策和某些已知国家挑衅,要么所有人走在稳定道路上,要么海湾地区陷不稳定和战争。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其实这是伊朗的大招,都是自立自强的!这大招作用有二:
第一、以“打”促谈,以骂促谈特朗普通过经济制裁加军事恐吓,双管齐下地对伊朗从物质到精神予以打击,然后实现不战而屈伊之兵。这里的“打”,不是打仗的打,而是伊朗以惊人的勇气和实力,将美国的最昂贵的无人侦察机给击落的事儿。击落之后,特朗普的反应先是冲动后是理性。又是安慰伊朗又是批评下属还忘不了强调自己是个好人,要伊朗听话。而伊朗的反应仍然就是硬,还不给美国的军机残骸,并且表示你打我一枪,我打你十枪,你要发动战争,海湾地区全部卷入战争。
这种挑衅式的发言,并没有激怒容易愤怒的特朗普,特朗普却并没有厉兵秣马,整装待发。特朗普准备避避再说,先去日本开会再到韩国访问。既然美国会给伊朗玩心理战,为什么伊朗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其实,伊朗的这种态度并不表明他们要打仗,而是他们要展现“先为不可胜”以及“玉石俱焚”来吓退特朗普。使特朗普在伊朗的问题上做出有实质性的让步,取消经济制裁,取消军事恐吓,从而恢复《伊朗核协议》的执行。
第二、激发斗志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伊朗尽管知道特朗普的底线,但伊朗也知道,万一特朗普那天抽筋了,那伊朗岂不是措手不及。故而要备战而备战越早越好,因为越早就越充分。福垊看到伊朗击落美过无人侦察机,突然想到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的一句话。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些“狠”话、“猛”事(击落无人侦察机)以后还会发生。其目的就是激发民众斗志,威慑美国,让伙伴们更支持。最主要的还是激发斗志,伊朗绝不会等死,也不会找死,放过P-8军机就是证明。如果美国真对伊朗开火,伊朗就会狠狠报复,让整个中东都不得安静。他们也会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要让美国半途而废。即使美国一意孤行,坚持到底,伊朗也会让美国付出惨重代价的。到时候,特朗普别说连任,就是下台,也会让特朗普进班房的。
目前特朗普和伊朗都不让步,就看他们怎么斗智斗勇了,反正打仗的可能性很低,吵架估计得三天两头了。特朗普会耗在伊朗问题上,把自己的连任梦耗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