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黄芪和麦冬都是滋补药,而在滋补的方向上有了明确的分歧,补气则需要黄芪,补阴就得选择麦冬,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补虚扶弱,纠正气血阴阳虚衰,用好了这两味中药,让虚证远离你!很多人用黄芪和麦冬来煲汤,却区分不清楚两者的异同,老邪这次就来介绍它们的药用价值。
中药的分类只是以具有代表性的作用来作为依据,简单说就是用其中的一个来分类,黄芪除了补气,还有很多的作用,麦冬也是如此,这些你都未必了解。
黄芪的药用价值黄芪这味药用起来有时比党参还实用,它是具有双重趋向的药材,温升是它的特性,但它升中有止,所以就有向上和向下的双重作用,它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和托疮生肌之功。
作为补气药,黄芪能补益脾气,升举中阳,常用它来治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和中焦虚寒等病症。
补气的应用是很普遍的,比如食少倦怠,腹痛拘急以及脱肛等等,都跟气虚有关,黄芪就是常用于治脱肛的药材之一,因为脱肛就是中气下陷导致的,此时用黄芪来升阳,这种情况就得以好转了。达到补气的效果时,血的运行也会变得更好,毕竟气能生血,很多气血两虚的人也会用到这味药。
黄芪能固表止汗,这里跟收敛的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它走表分而固皮毛,治肺气虚和表虚自汗有一套,比如治自汗的黄芪散就用到了黄芪这个作用。有个治水湿失运之浮肿的方剂叫防己黄芪汤,这里就把黄芪利水消肿之功体现出来了。
黄芪还有托毒生肌之功,它补气升发毒疮,治痈疽难溃或者久溃不敛,疮疡初期和溃疡后期均可用。
麦冬的药用价值我说麦冬跟黄芪不同,麦冬是补阴药,功用以滋补阴液为主,对肺胃的帮助很大,就拿麦冬来说,它归心,肺,胃经,其功效归结起来就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其实以补阴为基础衍生出生津,润肠之功,和它同为补阴药的天冬也是这样的功用,二者经常是相须为用,增强药效。
知道归经就好理解它的药用价值了,它主要用于治胃阴虚,肺阴虚和心阴虚的相关病症,作用很广。
胃阴不足则会感觉口干舌燥,肠燥便秘,甚至是气逆呕吐,这会影响到进食,有食欲不振的感觉,肺阴虚可能会咳嗽或是有粘痰,经典的治肺阴虚的方剂就有麦冬饮,清燥救肺汤等等,其中就有麦冬。而心阴虚则会心火旺而心烦失眠,总结起来就是有阴虚有热或者热病伤阴都可用麦冬。
麦冬和黄芪都是滋补药,使用这两味药时,需要分清气虚的阴虚的表现,再仔细对比具体的情况来判断是哪一种虚,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利用这两味药来滋补身体,需用药请遵医嘱,老邪就介绍这么多了,觉得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关注老邪,了解更多的中药材知识。
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黄芪是补气药,麦冬是养阴药。这两种中药是中医临床比较常用的一对组合。补气的治疗原则针对的是气虚问题,养阴主要是改善阴虚表现。二者配合使用纠正人体气阴两虚的失调状态,众所周知,补气药有很多种,而黄芪是补气药之长,药性升浮作用部位是脾肺,麦冬味道甘润微苦,色白入肺,味苦入心,主要的作用部位是滋养心肺,由此可知,二者补益偏于中上部心肺的气阴两虚证。★黄芪补气•麦冬养阴
- 肺主气司呼吸,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呼吸的气息归肺所主,呼与吸之间体现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肺气宣发将浊气排出体外,肺气肃降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体内,所以,人体气虚时首先呼吸受到影响表现为呼吸气短,胸闷少气,严重者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肺气宣发卫气,卫气有保卫人体的作用,可调节毛孔开合汗液排泄,肺气虚影响卫气功能,可出现畏风怕冷,自汗出的症状。这些表现是气虚的典型症状,需要通过补气升阳来解决。
- 同时,人体的津液也要经肺的宣发肃降来代谢分布,肺气宣发犹如喷雾器布散津液水液于皮肤肌肉,肺气肃降可将水液代谢产物下注膀胱。《内经》说“肺,通调水道,下注膀胱”,是水液的上源,水液属阴,津液入血后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心推动血液运行依靠血液的滋养,水液不足,津液亏损,可出现心肺缺少津液的阴虚证,表现为心悸心慌,口舌干燥,乏力失眠等症状。
- 肺气积纳于胸中,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后形成宗气,宗气在胸中起到帮助肺气呼吸,帮助心脏行血的作用。人体肺脾气虚,宗气不足,常导致心悸胸闷,神疲倦怠等反应。
- 气阴两虚是气虚和阴虚的组合症状,不同脏腑的气阴两虚表现又不尽相同,心肺气阴两虚以心悸和气短自汗为主要表现,伴随阴虚的基本症状如口干舌燥,便干等。
- 黄芪色白入肺,根茎入药,根茎细长有吸收地下水分升腾地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向上作用于肺,升浮的特点使得药性温热,味甘能补益,可补益肺气不足,改善气虚症状。
- 黄芪甘甜能入脾胃,善于补益脾气,增加脾胃的运化能力,温养中气。
- 麦冬色白入肺,质地柔润多汁,富含水分较大,善于滋养津液不足,入肺尤其是滋养肺阴,质地沉重,抓一把麦冬放在手心能明显的感觉到沉甸甸的,沉降有通泄向下的力量,因此沉降有阴寒的特点,药性下降而偏寒,善于清心润肺,养阴生津。
- 黄芪配合麦冬,二者一寒一热,一升一降,补气兼能养阴,使补气升阳不会产生内热,养阴生津不能伤害脾胃,堪称心肺气阴两虚的最佳搭档。
医学家张锡纯曾提到黄芪药性温热升浮,需要配合养阴之品来制约黄芪升浮发散,麦东知毋是最好的组合,气阴两虚时配合得到效果不错,注意非医学专业人士无法辨别自身的情况,应当请专业中医师给予指导,不可自行滥用。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黄芪和麦冬是大家非常喜欢用来泡水喝的药食同源药材,而且经常搭配一起使用。那么这两味药有什么功效呢?适合什么人喝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黄芪,补气药,味甘,性微温;麦冬,补阴药,味甘、微苦,性微寒。黄芪配麦冬是一个不错的组合,一个微温一个微寒,黄芪的温热可以制约麦冬的寒凉,麦冬也能防止黄芪过于温燥上火;黄芪是补气药,麦冬是滋阴药,组合在一起能够补气阴,适合以下人群:
一、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口渴欲饮,四肢乏力,体瘦,舌红苔白而干,脉弱等,可以黄芪配麦冬1:1,口渴明显可以1:2,或添加石斛、沙参一起。很多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里都有这两味药组合,比如消渴灵片、降糖宁胶囊、降糖舒片、十味玉泉胶囊、消渴平片、降糖通脉片等等。所以对于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如果有乏力、口渴的,可以多用黄芪、麦冬泡水喝,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二、经常讲课、讲话,宗气不足的人,一般从事主持人、销售人员、老师等因讲话过多而容易气虚,同时又伤阴,可以用黄芪配麦冬1:1,如果虚火明显,可以再加点西洋参一起;如果阴虚口渴明显,可以加点枸杞一起。
三、肺虚久咳不愈的人,平时经常出现咳嗽,干咳,少痰,怕冷,乏力,倦怠,易感冒,食欲减退等,可以用黄芪配麦冬1:1,能够补肺气、滋肺阴。如果气虚明显可以2:1,如果阴虚明显,可以加北沙参、天冬;如果肺表不固,容易出汗,怕风等,也可以再加点白术、防风一起。
四、胃气虚兼有阴虚的人,平时容易口渴欲饮,胃隐隐灼痛,恶心,呕吐,纳差,食后腹胀,面色少华,大便溏泄或便秘等,可以用黄芪配麦冬按照1:1或2:1,气虚明显可以再加点党参一起。多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
五、免疫力低下的人,平时容易感冒、过敏、怕冷、怕热、周身不适的人,可以适当地用黄芪配麦冬按照2:1,能够补气养阴,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普通人平时也可以偶尔喝黄芪配麦冬的茶饮,如果出现上火,就加多点麦冬,或加点枸杞、玉竹等养阴的药;如果感觉气虚明显,黄芪多放一些。
那什么样的人不能喝黄芪配麦冬呢?一般有感冒发烧、有寒湿、有湿热、有痰瘀等病症,舌苔厚厚的一层,这种事不适合喝黄芪麦冬茶饮的。
当然对于那些适合喝的人,也不要经常饮用,可以一个星期饮用三四天,停个三四天,或者隔天饮用。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去调整,只要喝着感觉自己更有精神,更有力气,那就说明适合自己;如果喝着感觉更累、更困,甚至导致发烧,那就肯定不适合;如果只是出现咽喉痛,可以试试多点麦冬,或少点黄芪,几次调整后还是喉咙痛,那可能就不适合了,我之前有遇到过一位就是只要吃一点点黄芪就口苦的,不管量多少,都会出现,那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不适合。
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黄芪,又名黄耆,是一味温补的好药和常用药,不但能够补气,还能升气,是一味补气血的“大药”,自古以来深受很多中医学家的喜爱,《本草备要》中谈到:"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而近代医家张锡纯则说: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首,而名之曰耆也。
黄芪味甘,性温,无毒,归脾肺经,具有固表止汗,脱毒去疮,温补气血,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于盗汗、自汗、痈疮、脾胃虚寒、血虚血痹,脱肛,痔疮,气虚血衰之症,皆有良好的疗效。黄芪不能能够补气,同时与补血药同用,还有很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黄芪具有补血的功效,主要是血虚通常都有气虚的问题,如果不补气而单独补血,往往起效较慢,而如果补气补血,则补血效果会事半功倍。
与黄芪的补阳相比,麦冬这是一味补阴的药物,麦冬味甘,气味微香,性微寒,无毒,是补肺清心的好药材。麦冬对于肺燥干咳,咳血,虚劳烦热、热病伤津,口烟干燥,胃热,便秘等症状,都是很好很对症的药材。《本草新编》中谈到:麦门冬,泻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热邪,补心气之劳伤,止血家之呕吐,益精强阴,解烦止渴,美颜色,悦肌肤,退虚热,解肺燥,定咳嗽,真可持之为君而又可借之为臣使也。
现在是正值秋季,很多朋友会在这个季节因为气候干燥,而有肺燥干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用麦冬泡水喝,往往有很好的疗效。有人还说麦冬有滋阴补肾的效果,其主要作用还在于麦冬的安肺作用,肺气平稳,夜间沉降与肾,故肾气也就充足了。
麦冬虽好,但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泄泻的朋友,体内因为受寒气侵袭而引起风寒咳嗽的朋友,都不宜使用,如果是是由于肺热、胃热等原因引起的咳嗽,用麦冬则对症而且效果好。
有些朋友单用麦冬止咳效果不好,应当考虑脾胃虚弱的问题,如果脾胃虚弱,胃气不足,而麦冬补肺金的作用则不明显,因此,往往不能得到好的效果,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用黄芪和麦冬来组合调理,黄芪温补阳气,暖壮脾胃,麦冬滋补肺金,去肺部燥火,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好的效果。
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黄芪、麦冬,都是很常用的中药材,黄芪为补气药,麦冬为补阴药。在祖国医学范畴内,对于一些虚症,常配伍应用。
黄芪,味甘性温,为补气良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对脾气虚弱、体虚自汗、气虚水肿等证具有良好功效。麦冬,味甘,性微苦寒。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的功效。对燥邪伤肺、阴虚劳嗽、胃阴亏虚、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指出的是,中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中药应用讲究君臣佐使配伍,较少单药单用,所以有些朋友喜欢用单味中药泡水喝,是不提倡的(药食同源类除外)。
张医生在线---让老百姓也能看懂的医学科普---欢迎关注、评论!
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
黄芪
1、补气。黄芪是补气常用的药物,可以补脾气、肺气,补气的作用在补气药物中数一数二,可以用“剽悍”形容。一般的气虚,都可以用黄芪。但是不像人参、党参,黄芪比较温燥,很容易伤及人体的津液,长期单独使用黄芪,会引起“上火”。
2、升气。黄芪可以提升人体的正气。如果气升不上来 ,就要用黄芪提升。黄芪既可以补气,又可以提升下陷的气。
3、治疗外科疾病。黄芪在外科中十分常用,不论是疮、痈、疔、疽,如果正气不足,都需要用黄芪治疗。除了黄芪可以提升正气以外,黄芪是治疗疮痈的重要药物。黄芪建中汤治疗术后、疮痈等流清稀脓液不止,已经为大家所熟知。
4、此外,黄芪还有止汗、利水、退黄、通痹等作用,临床上应用黄芪之处,十分广泛。
麦冬1、养阴。麦冬性寒,是一味清补药材,可以清热养阴。主要针对的是心、肺、胃,可以滋养三个脏腑的阴分,清心火,降肺火。如麦门冬汤,可以治疗肺胃阴虚,以麦冬配半夏,可以是人体的津液顺利输布。
2、复脉。麦冬有很好的复脉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麦冬治疗:“胃络脉绝”,脉绝可以用麦冬。仲景有炙甘草汤,治疗脉结代,心动悸,都是心血管出现了问题,其中用到了麦冬。此外,还有生脉散,治疗气阴两伤,亦是麦冬配人参。可见,麦冬在人体脉搏出现异常的时候,有很重要的作用,亦足矣说明《神农本草经》对药物认识的精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