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河源县干掉了一屋子鬼子,为何两人却不愿声张?
先说下此事是怎么回事。
前段日子,楚云飞和李云龙有些“合作”和“争端”。于是,楚云飞向李云龙发出邀请,请他去河源县“聊聊”。这个河源县是日占区,去这里见面,对于双方长官都是一次考验。面对楚云飞的邀请,李云龙自然不能却场,带着和尚欣然赴约。
(李云龙胆子更大,假扮成日伪便衣队,揣着枪就来河源县赴约了。)
不过,李云龙也是有备而来,让当地地下工作者联系了潜伏在城里的内线。在进城以后,通过内线情报,李云龙知道当晚日军宪兵队长平田一郎在“聚仙楼”举办生日宴会。果然,楚云飞见面后,邀请李云龙去聚仙楼赴宴。楚云飞敢去,李云龙更不会退让,两人就这样各带着一个帮手血洗聚仙楼。
当晚,河源县的日军守备中队、宪兵队、皇协军大队、便衣队等小队长以上之军官,全部被李云龙和楚云飞四人打死。此战后,日军李云龙和和楚云飞的悬赏,从5万大洋涨到了10万大洋!
楚云飞之所以杀平田一郎,主要是这个鬼子在前不久派人诱降钱伯钧部,差点让楚云飞损失2000人马。甚至,连楚云飞自己都差点搭了进去。而李云龙来帮楚云飞杀平田一郎,除了为了杀日本人为。也是为了“对得住”楚云飞“付给”他的工钱——2000人的装备。
不过,两人回去以后并没有对此事大肆宣扬。平田一郎是中佐军衔,这个军衔在日军中可以长官一个1100人的大队。能把平田一郎和他手下的那么多日为军官杀了,也算是大功一件了。可是,为何楚云飞和李云龙并没有将此事声张出去?
对于李云龙来说,平田一郎就是一个小菜。他李云龙在剧中第一次露面,就把坂田联队长打死了,这可比平田一郎还要高一级的。而在伏击日军华北观摩团时,更是一次打死1个少将、6个大佐。所以,杀一个平田一郎这样的中佐,外加一些伪军,真是没什么好炫耀的。
而且,李云龙是背着赵刚出来的,这是违背纪律的。他一个战功赫赫的团长扔下大部队,去杀一个中佐,肯定会被总部批评的。为了不受处罚,李云龙回去以后谁都没说。
不过,这个功绩对楚云飞来说,却是可以说给别人骄傲一下的。楚云飞回去以后,参谋长方立功好奇的说,不知为何河源县的日伪军取消了对晋绥军的扫荡。楚云飞有些骄傲的告诉方立功,负责扫荡的军官都被他和李云龙杀了。
楚云飞之所以会告诉方立功,是因为他之前遭受过平田一郎的算计。他要让自己的下属明白,他楚云飞是有仇必报的人!他楚云飞不是好惹的!
不过,楚云飞不会因为这件事向阎锡山邀功。因为,日军会替他将这个消息宣扬出去。等上级领导知道后,再来奖赏他,比他自己主动邀功要好很多。更有利于他在上级面前树立只求杀敌,不争功劳的形象。
(文|勇战王聊历史)
《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河源县干掉了一屋子鬼子,为何两人却不愿声张?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军武视界,欢迎关注。
云龙兄和云飞兄大闹河源县,那段真是看得人畅快淋漓。然而在干完这一票之后,楚云飞到还好,毕竟自己就是头头即便是有人知道也没人敢管。下面的人,说什么也不敢去随便声张。但李云龙就不同了,通过这次事件之后,向来快人快语的云龙同时反倒是变得有些“窝囊”了!甚至,用李云龙的话来说就是娘么唧唧。
要知道,老李同志可向来十分会吹牛皮,然而这次怎么开始献殷勤了呢?事实上,这正是李云龙的本事。作为大丈夫,和尚被杀能不顾任何人的阻拦,清缴土匪窝,可谓是大丈夫也。然而在屠杀一窝子伪军贵子之后,却只能悄悄的,不去声张。只能说明这个农民出生的人还是有心眼的。
毕竟,李云龙这个团长可不是白当的,同时和政委长期接触向来,多少也会懂得“遵纪守法”不会胡乱来。但此次事件李云龙明显越界,在那个年代,军队中一直强调的就是不允许逞个人英雄主义,更何况作为团长起带头作用不说,还擅自离岗,万一鬼子来个突袭,只有政委,没人指挥战斗怎么搞。更何况,不论是李云龙还是楚云飞这两人站在一起可以说是相当敏感,不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是不能够声张的。
如此说下来,这可是军队中的大忌。赵刚如果想要参一本,那别说是团长,直接撸成大头兵不说,受处分都是必然的。由此可见,李云龙这件事有多么严重。所以,只能低声下气和赵刚商量,“奉承”赵刚。当然,赵刚也是个明事理的人。不过遗憾的是,最终纸包不住火,李楚二人人头悬赏可以说是蹭蹭上涨!
《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河源县干掉了一屋子鬼子,为何两人却不愿声张?
李云龙和楚云飞做了“大事”为什么不声张?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首先,李云龙和楚云飞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本身就已经十分明目张胆了,当然不会再蠢到自报家门,大肆声张,那样会招致日军对根据地更凶残的报复和扫荡。
但李云龙和楚云飞看似不声张,实际上两人行为本身已经是很声张,在这个敏感的“三方地界”,能把日酋干掉的还能有谁?不是楚云飞,就是李云龙……
这就涉及到了接下来的问题,李云龙和楚云飞“单刀赴宴”是不是有些抗日神剧嫌疑?大家已经确认过两人的胆量和身手,的确是有些神,已经不是艺高人胆大那么简单。
真的很难想象,李云龙和楚云飞作为团一级指挥员会做如此冒险的事情……如果两人失误被俘,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看着两位团长手拿盒子炮对着日军一顿“biu biu biu”,确实很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忘了《亮剑》的“神剧嫌疑”。 总之,这一段“单刀赴宴”是《亮剑》比较神的地方。
《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河源县干掉了一屋子鬼子,为何两人却不愿声张?
特深刻的问题,李云龙干完这票大活,回到团部立刻给赵刚马屁拍的山响,不仅奉上专门顺回来的白酒,还出卖了和尚偷揣的半只烧鸡,一向飞扬跋扈的老李咋就怂了呢?犯错误了呗,既然犯了错误就得赶紧堵住政委的嘴别打小报告,哪里还敢再特意声张?
上纲上线的话,李云龙这叫“个人英雄主义”,擅离职守只带着一个警卫员去闯鬼子重兵守备的县城,出了问题必然给独立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并且还是背着赵刚私自行动,按照军政双主官制度的规定,赵刚绝对有权力向上级“参他”。
不管李大脑袋和魏大勇在河源县杀了多少鬼子,就算宰了日本天皇他外甥,也是犯错误在先,所以事情传扬出去李云龙一准被处分,功过相抵那都是烧高香了。可以参看平安格勒战斗,歼敌800攻克县城算是更大的胜利吧?擅自行动仍然是不赏不罚。
既然得不到嘉奖,搞不好还可能背个处分,以李云龙的精明当然不会声张,那是亏本的买卖。况且对八路军来说,杀鬼子那是本份,有什么可吹嘘可张扬的,独立团干掉日军“战地观摩团”一个少将六个大佐,也没见李云龙四下嚷嚷,而在河源县,击毙职衔最高的鬼子,不过是个中佐宪兵队长。
其实更关键的问题是,李云龙和楚云飞是“联手犯案”,一条线上拴着的两个蚂蚱,只要李云龙一咋唬,就等于把楚云飞也给卖了,这事情就复杂了。因为楚云飞更加不敢声张,他顾忌的东西远远超过李云龙,搞不好都得掉脑袋 ,李云龙必须为朋友负责。
平田一郎参与了叛徒朱子明酿成的“赵家峪惨案”,李云龙自然饶不了他,但是确有寻私仇的嫌疑。而楚云飞去河源县寻仇,很大程度是因为平田一郎曾经收买他的老部下钱伯钧反水,不仅害得他自己差点命丧李家镇,还损失了一个加强营的武器装备,楚云飞这火窝大了。
但是之前我们曾经专答分析过,整个事件楚云飞是不敢如实上报第二战区长官部的:带兵不力就是第一条罪状,大批武器装备落入八路军手里是第二条罪状,依靠八路军独立团平叛也很难交代,三罪合一,即便“克难坡”的阎老西能饶了他,重庆方面也断不放过。
而河源县城聚仙楼大闹日伪宴会的事件,如果坐实了有楚云飞的参与,前面的事情肯定挖出萝卜带出泥。否则跟上峰是无论如何解释不通的,358团上校团长会私自离队带着副官潜入敌占区?晋绥军从来没有这样的主动攻击性。
与此同时,楚云飞还与八路军著名战将协同作战,更是犯了阎锡山的大忌,那已经是1942年以后的历史背景,双方早已老死不相往来。
手刃日酋快意恩仇,楚云飞已经达成了心愿,如果试图凭借这事扬名,恐怕招来的可能是祸事,于公于私,他都应该三缄其口。
李云龙既担心上级责罚,又得替老朋友隐瞒真相,自然也选择闭嘴,所以两方面都不可能声张, 诗中怎么说来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才是英雄本色。
当然,这么大个事是肯定会传扬出去的,但“执行人”隐蔽身份是可以成功的,因为两个人虽然在拔枪之后亮了名号,但是现场的“目击证人”已经全部被击毙,保密没有问题。
至于担心日伪报复一说,笔者倒是不太苟同,从俞家岭到李家坡,从虎亭据点到平安县城,这哥俩率部不知道杀了多少鬼子伪军,早已经是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还在乎多这一桩战例吗?
《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河源县干掉了一屋子鬼子,为何两人却不愿声张?
谁说不愿意声张,又不是学雷锋做好事,可以不留姓名飘然而去。抗日锄奸这种事情,做起来一定要高调!而且必需高调!这才可以最大的震慑日本侵略者和那些汉奸走狗。李云龙带着和尚,楚云飞带着孙铭,借河源县平田一郎的寿宴做英雄会,开始了两个人维持一生的惺惺相惜,不过在这个寿宴上,和尚为墙吃的,先动手打死了平田一郎,楚云飞动手前可是摆明了车马,把四个人的名号都报了出来,然后四个人,八把盒子炮把一屋子鬼子汉奸都扫翻了,才出的城去。楚云飞那边不知道怎样,想来他自己不说,孙铭也会给旅里面弟兄们摆摆龙门阵,树立一下长官的威望。李云龙这边,自己装得没事,可是不也一回去,就被赵刚问出来了吗?为了不被赵政委唠叨,还把自己顺回来的烧鸡,和尚顺回来的两瓶老白干都拿出来共享。至于日本人那边,这事也没瞒得住,大概那一屋子人,扫倒归扫倒,也不是都死绝了,事情也沸沸扬扬,最明显的,就是把李云龙和楚云飞两个人的脑袋悬赏大洋给提高了,电视里是五十万大洋一颗。只是李云龙是主角,要表现的从容不迫,这么点事,借边上人传开也就行了,比如赵政委知道了,会不给他报上去?没必要自己咋咋呼呼满世界嚷嚷,他是团长,不是排长。还要自己到处选养,跌份!
《亮剑》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河源县干掉了一屋子鬼子,为何两人却不愿声张?
一
这一出好戏原本是楚云飞的复仇之战,李云龙过来不过是客串的。
河源县的平田一郎派出了汉奸郑谦一,策反了楚云飞手下的营长钱伯钧。钱伯钧叛变时,差一点害死楚云飞,幸亏李云龙率部赶到,才救了楚云飞一命。
李云龙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他顺手趁火打劫,抢走了一个营的装备。
楚云飞心中有气没处撒,他把这些帐都记在了平田一郎的头上。
偏偏这个平田一郎不识相,他组织了手下的日伪军,准备对楚云飞部进行扫荡。
二
楚云飞原本山西的名门之后,毕业于黄埔五期,手下指挥的又是晋绥军的王牌358团。他本来就对平田一郎有气,听到他们要来扫荡的消息,他就决定要报复一下。
楚云飞就约了李云龙到河源县醉仙楼一聚,实际上是想联手李云龙干一票大的。
楚云飞约李云龙吃饭参加的正是日军宪兵队长平田一郎的生日庆祝会,这附近所有日伪军的大小军官,都会来参加这场聚会。
楚云飞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把参加扫荡的军官全部干掉,让日军扫荡的计划彻底破产,顺便也帮自己报了日军策反钱伯钧的仇。
三
对于李云龙来说,就是最近没有什么战斗,顺便出来走一走,骗吃骗喝。再带一点回去给政委,也好有个交代。
李云龙出来的时候,本来就是骗赵刚,到外边走一走散散心。
因此当他回来的时候,自然不能过于声张。楚云飞同样如此。
没有经过上级的同意,两个团长竟敢到敌占区搞这么大动作。在战争期间,这是严重违反组织纪律的。不管是在国军中还是共军中,都是没有办法容忍的。
因此不管是楚云飞还是李云龙,尽管这一仗打的非常漂亮,但是只能在心中偷着乐,不能明着说出来。
就连八路军总部机关也搞得稀里糊涂,不明白日军怎么突然就取消了扫荡计划,为什么会有那么一大批日伪军官被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