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哪个威力更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也是一个大话题。
以往重机枪和高射机枪,存在互通性。
一战、二战期间,很多重机枪具备高射的功能。
重机枪出场的时候,就加装高射瞄准具,可以对空射击。
但这些重机枪的口径都不大,一般都在10毫米以下,比如英国的7.7毫米,德国的7.9毫米,美国的7.62毫米。
这是因为重机枪主要用于步兵压制,这个口径可以满足几百米内的压制火力。
机枪口径再大,实际意义有限。大口径机枪射程远了但是火力密集度降低,准确度降低,打不准了。
不过,也是有例外的。
二战之前,随着空中力量的发展,德国开始研究步兵使用的大口径防空机枪。
以美军的勃朗宁M2为例,它的口径就不再是7.62毫米,而是12.7毫米。
大口径的原因一是射程远,能够有效对空作战,不再是几百米的射高;二是弹药威力大,可以给敌机较大的毁伤效果。
勃朗宁M2自1920年代起装备美军的飞机,于步兵架设的火力阵地与军用车辆,如坦克、装甲运兵车等。
然而,二战中却发现,12.7毫米重机枪却有相当好的压制普通重机枪的作用。
这主要是该机枪发射M2普通弹时的最大射程可达7.4公里,装在M3三脚架亦有1.8公里的有效射程,大大超过普通机枪。
于是,M2可以在普通机枪射程之外压制射击。
同样道理,苏军德什卡M38重机枪(中国的54式)也是12.7毫米,本来也是用于防空的,通常装在转轴三脚架作固定防空用途,或装在GAZ-AA防空装甲车上。
作为高射机枪时射高2500米,平射时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1200米。
然而,实战中发现它有优秀的压制性,从而也作为地面压制机枪。
所以,就压制的实际效果来说,普通重机枪是非常优秀的,做到了射程、火力、精度的完美结合。
但是,高射机枪虽没有普通重机枪那么好,却具备压制普通重机枪的能力。
就威力而言,当时是高射机枪更大。
在中越战争初期,我军装备大量重机枪,火力还是很强的。然而,久经战争的越军比我们还厉害,他们步兵配备不少大口径高射机枪(一些还是我们援助的)。
在实战中,越军往往用大口径高射机枪在我军重机枪射程之外,进行压制性射击,导致我军颇有伤亡。
越南人民军几乎每个团都有6-9挺德什卡12.7毫米机枪,有的部队甚至装备到了营级。
另外,越军甚至大量使用КПВ14.5毫米高射机枪 平射。
这种机枪射程更远,最大射程能够达到7500米,有效射程超过2000米。
越军往往将14.5高射机枪部署在高地,居高临下扫射压制我军火力。当时我军除了使用火炮以外,各种枪械和火箭筒、无坐力炮都难以对付它。
我军因没有同等的武器(其实也有。我军步兵团一级有一个高射机枪连,装备有58式14.5毫米双管高射机枪9挺。只是初期认为用不上高射机枪,基本都放在二线,没有跟随一线部队前进),也没有类似于的战术,一度吃了不少亏。
比如:1979年2月17日,我广州军区第41军122师365团9连攻击展览馆南山。步兵5班、9班向南山西侧高地越军主阵地冲击时,遭到越军设在山顶的高射机枪压制。9连火力队重机枪班立即组织火力压制越军高射机枪。双方对射中,我军无法对付敌人高射机枪,完全被压制。对射仅仅几分钟,我军重机枪班的正、副班长和2名战士便中弹伤亡,机枪火力停止。
稍后,我军也开始使用同类的武器,这才拉平了差距。
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哪个威力更大?
最早发明的只有我们通常认为的重机枪,而重机枪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三个“小兄弟”,分别是轻机枪、通用机枪和高射机枪,轻机枪人尽皆知,通用机枪是指“轻重两用机枪”,比如大名鼎鼎的MG42;而高射机枪本身就是一款可以对空射击的重机枪,后来又出现了“高平两用机枪”。
因此,简单地评论哪款机枪在地面战斗中的威力大是不专业的,因为作战用途不一样、打击对象不一样,虽然可以交叉,但终归不在一个频道上。
早期的高射机枪就是把重机枪加上大仰角枪架和对空瞄准镜而已,口径和射速完全没有区别,但实战中发现7.9mmm和7.7mm等口径的重机枪子弹对飞机的破坏力非常有限,于是开始加大高射机枪的口径,目前大多统一在12.7mm和14.5mm两种口径上,再大就是高射机关炮了,因为枪和炮的口径临界点通常为20mm。
重机枪的战场用途是杀伤敌集群步兵,以及火力封锁和火力压制,它的目标对象是“人”。既然打的是目标较小的人,就要求射击速度和密度,还要考虑机枪的携弹量,因为9mm以下的口径对人体有足够杀伤力了。比如号称“希特勒电锯”的MG42每分钟可以倾泄1200发子弹,峰值可达1500发,是盟军步兵的噩梦。
口径越大子弹越重射速越慢是个浅显的道理,小时候经常摆弄国产12.7mm的“高机子弹”,大小和分量远超九二重机的子弹,直观感觉是非常明显的,使用这样几乎接近“炮弹”的子弹,机枪射速一定下降,火力密度也不足,就杀伤力而言则完全是浪费。
(专用的高射机枪)
而高射机枪用来平射的话,主要射击汽车、轻装甲车辆或房屋工事等等,它的打击目标是“物”,追求的是破坏力,反而可以牺牲一定的射速,比如国产五四式12.7mm高射机枪,理论射速600发每分钟,实际射速每分钟只有80发,对“人”的火力密度虽然不足,对“物”的毁伤力却远大于普通重机枪,如果当年中国军队拥有大批的这类口径高射机枪,小鬼子的装甲车就是他们的活棺材,但是普通重机枪就不成。
一个机枪副射手或者弹药手拎着2000发重机枪子弹还凑合,如果拎着同样数目的专用高射机枪子弹,那根本无法正常行军了,携弹量差别很大。
(解放军五四式高射机枪)
所以说,这两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应该配合使用。当然了,战火纷飞的时候,也是能抓住什么武器用什么,用高射机枪打人或者用重机枪打汽车装甲车都不犯法,我们讨论的是专业性和适用性,否则武器专家们何必如此设计和定型呢?
(女民兵高射机枪手)
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哪个威力更大?
把机枪之间这个关系给大家捋一下。
首先机枪要分3大类:轻机枪、重机枪和通用机枪(也就是轻重两用机枪)。
在重机枪的内部再分:平射机枪、高射机枪和高平两用机枪。所以像问题里说的:高射机枪和重机枪比......这么说就有瑕疵,因为高射机枪本身就是重机枪,正确的问法应该是:
高射重机枪和平射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哪个威力更大?机枪分了这么多种类,轻、重、通用,平、高、高平两用......然后问题就来了,这个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很多人会以为是:口径。机枪的口径大,就是重机枪,口径小就是轻机枪。这不准确。
像日本的92式口径是7.7毫米,德国造的马克沁口径是7.92毫米,苏联的SG43口径是7.62毫米......这都是典型的重机枪,但口径跟普通的轻机枪基本上一样。
当然,也可以说体积重的就是重机枪,体积轻的是轻机枪,但这么说就没意思了。为什么重?为什么轻?还是问题......
这些机枪最核心的区别其实不在枪本身,而是在:枪架。
两脚架的就是轻机枪。三脚架或者带轮子的,那就是重机枪。
两脚架的机枪,一个人拎起来就跑,这就是轻。三脚架或者带轮子,这得几个人抬或者拿车拉,这就是重。如果一挺机枪既可以用两脚架又可以用三脚架,那就是通用机枪,轻重两用机枪。
而重机枪的内部,依旧是靠枪架来区分。
三脚架很长,可以把枪架的很高,然后机枪的仰角特别大,人可以蹲着甚至是站着向空中射击,这就是高射机枪。
三脚架很短,枪架的很低,人只能坐在地上或者是趴在地上,仰角特别小,不能向空中射击,只能向前方射击,这就是平射机枪。
如果一款重机枪,它的枪架可以调的很长,架的很高,以便向空中射击,又可以把枪架调的很短,架的很低,以便向前方射击,这就叫高平两用机枪。当然,也可以为它直接准备两套枪架。
高射还是平射,区别全在枪架上面,枪本身都是一样的。所以也就谈不上哪个威力更大。
枪架的很高,可以射击空中目标,也可以射击楼顶,山顶的目标,缺点是你站着射击,那肯定是容易被人家击中。枪架的低,隐蔽性很好,射击很稳,打的准,缺点是不够灵活,只能平射。
所以说用高射还是平射,还得看具体的作战环境。
重机枪里最出名的是马克沁,它很多时候是用来平射,收割敌人步兵。但它也有高射型,就是换了个枪架。
另外,我们很多人把坦克上的机枪也叫成高射机枪,但这只是一个历史习惯问题,坦克上的那个机枪是不能对付空中目标的,是地地道道的平射机枪。为啥?架的低呀。
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哪个威力更大?
额 先谢邀了
但在我看来高射机枪和重机枪本身就是个差不多的东西...重机枪在三脚架上仰角足够的话都是可以当高射机枪用的。
而高射机枪的话其实本来就和重机枪概念类似,但是区别就在于多联装的那些玩意一定是叫做高射机枪。
我感觉上面我说了一堆废话,用图片说话是这样 一根管子的KPV你可以管他叫重机枪,
在专用设备上仰角足够你也可以管他叫高射机枪
但是多管子一定是高射机枪,尽管他们其实是一样的枪
我的理解是,口径到了这个程度(12.7 14.5之类)本身就是高平两用的,地面战斗威力取决于管子谁多...所以...我只能说高射机枪如果管子多的话赢
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哪个威力更大?
谢邀,其实是高射机枪。
再其实,高射机枪也都是重机枪。
但为什么高射机枪比普通的重机枪威力大呢?
首先,高射机枪是重机枪的一个子集。通常的来说重机枪并不特指大口径机枪。类似于日本的92式重机枪,其口径才只有6.5mm,并不是我们想象的0.5英寸(12.7mm)。
重机枪这一个术语并不是因为这挺机枪很重、也不是因为这挺机枪所发射的子弹很重而得来的。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这挺机枪可以进行“重体力劳动”——持续射击。相对于轻机枪来说,重机枪更多的设计了散热设备可以持续而稳定的进行射击而不像轻机枪一样只能短暂的点射。
说回高射机枪,高射机枪是重机枪里面的一个用途分枝。为了能够有效的打击空中目标,高射机枪都选用了大口径的重机枪来充当。
那么这类型的重机枪除了拥有对空瞄准具和高射脚架外其他的结构威力其实和普通同型号的平射机枪一样。
那么可不可以说同等口径的高射机枪平射和普通重机枪一样呢?
也不能,高射机枪其实还有一个独门绝活。
这是一门M2HB重机枪。基本上就已经是步兵的噩梦了。但M2机枪的射速只有635发/分钟,如果要对付移动目标,那么这个射速还是堪忧,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设计:
双联装M2,使用两挺M2机枪一起开火,这样射速X2。但对于打飞机来说还是有点不够。
于是就整出了这玩意:
这是侧脸,让大家看到这是M2机枪。
看全了是这个样子的,四联装的M2,主要用于集中火力打击低空目标,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平去打击地面目标,它的威力很直接的说就是4倍M2重机枪的威力。
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在地面战斗中哪个威力更大?
如果以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在地面实施火力拦阻或压制,无论从火力密度还是射程和杀伤力上,高射机枪都具有很大的穿透力,尤其对一些轻型的步兵战车,还有一定打击和摧毁能力。
可随时移动的高射机枪
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越军就采用了用高射机枪来扼守一些比较险峻和重要的据点,这些高射机枪给当时冲锋的我地面部队,带来了较大的伤亡。在后续作战中,我军也采用了大量的高射机枪并取得了较好的战果。
高射机枪阵地
刚开始对越军采用高射机枪压制我重机枪火力的时候,一线攻击部队还有些不太适应,但随着后续战斗展开,面对敌人的高射机枪,我军基本上都是采用火炮覆盖,或者采用四零火或者是用八二无,对敌实施定点清除。不得不说的是,越军采用高射机枪来代替重机枪的方式,也是当时山地作战的一个创新。
我军突击队战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