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胜利后,日本的投降仪式为什么是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而不是日本首都东京举行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广播录音“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日本国无条件投降。就这样,二战中曾经入侵了中国(大陆和香港)、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蒙古、老挝、文莱、柬埔寨等十多个国家的日本,终于低下了罪恶的头颅。
到了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位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进行。8:50,代表日本天皇参加投降仪式的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抵达了美军的“密苏里号”舰。9:00整,仪式正式开始,作为盟军最高统帅的麦克阿瑟宣布:
我命令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日本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位置签字。
重光葵在日本随从的搀扶下走到签字桌前,脱下礼帽并摘去了手套,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支笔,茫然地盯着用英文和日文制作的投降书。麦克阿瑟厉声正色道:
苏士兰德,告诉他,在哪儿签字!
之后,苏士兰德参谋长走到签字桌前,指点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分别签字。至此,波及大半个地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宣布:
世界和平终于恢复了,让我们为之祈祷,祈求上帝永远维护这种和平。
等仪式结束后,重光葵等人灰溜溜地离开现场,专程前往东京的皇宫去向天皇裕仁复命。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庄严隆重而又意义深远的同盟国受降仪式,为何不选在日本皇宫?或者,东京虽然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找寻宽敞体面的场所还是比较容易的,为何会选在一艘军舰上进行呢?
一、日本国内因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死硬的军国主义国家,即便到了战争的后期,仍然进行负隅顽抗。太平洋上,在莱特湾战役和硫磺岛战役中都对美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实行灭绝人性的自杀式攻击“神风特攻”。
甚至于,在美国即将登陆本土前,日军还继续叫嚣“一亿玉碎”的疯狂计划。面对美国两颗原子弹的攻击和苏联出兵进攻关东军,日本的一些死硬派们依然还在最后的“龇牙咧嘴”。
紧急内阁会议上,首相铃木贯太郎和外相东乡茂德等人认为,只要盟国能保留天皇的地位,日本可以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陆军大臣阿南惟畿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人却还坚持,日本应该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战至最后的一兵一卒。
最终,天皇裕仁本人经过“圣裁”,才勉强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可是,日本国内并没有完全认同失败的命运,尤其是一些中下层军官,仍然还在坚持“决战本土”。其中,以畑中健二为首的一批军官,竟然发动兵变“清君侧”,攻占了日本皇宫,史称“宫城事件”。
宫城事件虽然失败了,畑中健二等人也以剖腹的方式向天皇“效忠”。但是,与他抱有类似想法的人还为数不少,始终都是日本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避免强烈刺激这部分军国主义的“死粉”,盟军最终放弃了在东京举行受降仪式的原定计划。
二、美国国内因素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日本天皇投降后,宣布由陆军的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总司令,并且负责全权安排和主持受降仪式,代表同盟国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美国海军的强烈不满。
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无疑是最大的功臣,不仅牺牲最大,出力也最多。而今到了胜利时刻,美国政府却让一位陆军将领主导受降仪式并且代表同盟国签字。因此,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将军发表了公开讲话:
太平洋舰队在整个二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接受日本投降时,政府却让陆军出尽了风头,这显然是对整个美国海军的藐视,岂能不让全体海军将士心寒?
而且,尼米兹还进一步表示,如果美国政府无法以恰当的形式体现美国海军的贡献和地位,他本人将拒绝出席此次受降仪式。为了打破僵局,美国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
如果投降仪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就应在一艘海军军舰上举行。此外,麦克阿瑟作为同盟国代表签字,那么尼米兹就应该作为美国代表签字。
为了保证自己的建议被白宫采纳,福莱斯特还进一步表示,建议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
“密苏里号”全长270米,全宽33米,满载排水量为4.5万吨,曾在太平洋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此时正位于日本横滨,为受降仪式担任着警戒任务。而且,这艘军舰是以杜鲁门总统的家乡命名的,还由他的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了当年的下水典礼。
果然,这个折中的方案得到了杜鲁门总统、美国海军和美国陆军三方的接受。受降仪式上,为了表示海军和陆军地位的平等,不仅并排悬挂了两面五星上将旗,而且低空掠过的飞机架数也是双方各半。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综上所述的两个方面就是日本投降仪式选在“密苏里号”进行的主要原因。回答完毕!@文史不假
二战胜利后,日本的投降仪式为什么是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而不是日本首都东京举行的?
谢谢邀请。
从各个角度来看,都不可能在东京举行投降仪式吧。首先就是东京经过美国多次轰炸,几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要知道,仅仅1945年3月10日凌晨的一次东京大轰炸,就摧毁了东京63%的商业区和20%的工业区;1945年4月13日的轰炸中,甚至连日本皇宫与宫殿一部分都被焚烧,明治神宫也被焚毁。皇宫都被炸/烧成这样,别的地方可想而知。如果在东京举行投降仪式,还有什么合适的地方?
同时,1945年美军组织的“饥饿战役”中,对日本周边沿海大量布雷,东京港也不例外。1945年5月27日东京港就已经关闭,去东京受降……盟国这么多人怎么上岸?总不能先等上几十天扫雷吧?要知道,战后日本沿海的扫雷工作可是一直持续到1947年才告一段落,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虽然当时日本已经投降,但毕竟还没有完全解除武装,日本国内反对投降的死硬派可不少。去东京搞投降仪式,几百号盟国高官和将领的安全怎么保证?难不成还派几千人的护卫部队一起上去?那登陆手段和驻扎地域就更麻烦。
所以,在东京受降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至于为什么放在“密苏里”号上,首先是因为它够大,其次是因为它是第3舰队的旗舰。至于其他人说的凸显海军地位的说法,只能说也算是考虑因素之一吧。T
二战胜利后,日本的投降仪式为什么是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而不是日本首都东京举行的?
一方面是由于海军和陆军都认为自己才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在签署地点争执不下,所以最终定下了在战舰上进行仪式来作为折中方案。另一方面就是对日本方面不放心,毕竟日军有过多次假投降来袭击美军的例子,美军在大量高级将领的安全上不敢懈怠。
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歼灭了联合舰队的有生力量,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海军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这个重要的战功当然是属于尼米兹及其领导的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的战功基本也算到海军了,毕竟都属于海军部)。
但是美国陆军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岛屿,作为美军作战的前进基地,也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创造了条件,所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陆军也有显著战功。于是两个军种都在为在哪儿签署投降书争论,海军认为应该在海军的军舰上让海军签,陆军则认为应该让陆军来。
最终就选择让麦克阿瑟在海军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作为折中方案,以示对海军战功的认可,同时也让陆军方面满意。
然后就是安全问题了,刚刚投降的日本本土依然有很多危险,至于东京,基本已经被夷为平地了,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出于对大量盟军官兵安全的考虑所以才选择在战列舰上签,同时为了以防万一,斯普鲁恩斯还坐镇舰队后方,一旦出现意外立即率领舰队继续作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