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对美宣战?

谢邀!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于次日对日本宣战,作为德国,为什么却要对美国宣战呢?

原因一,因同盟条约迫于无奈。说德国被逼无奈,是因为德国认为对美宣战还不是时候。主要是德国还没有取得在欧洲的最后胜利,仍然被苏联和英国来缚着手脚,此时如对美国宣战,无异于让美国这个第三者来打击被束缚着手脚的德国,这是德国最不愿意的事情,但碍于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三国外交代表在伯林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三国轴心协约》,又叫《公约》,该条约有效期为10年,共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是一旦三国受到没有参加欧战和中日战争一方的攻击时,三国应以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该条约还秘密协定,如日本受到美国的攻击,德国将以一切手段援助日本,尽管希特勒骂日本的举动非常愚蠢,但他不能不顾条约的规定,最后被迫无奈对美宣战。

原因二,美国在德英对战中拉偏架。美国在没有对日宣战之前,就想参加对德作战,只是碍于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但美国虽然没有参战,却大量向英国输送战备物资,故意给德国填堵,希特勒对此早有微词,只是碍于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战争潜力,美国对德国马上就要整个欧洲也非常着急,不愿意看到德国一家独大,故意用向英国输送战备物资的办法想激怒德国,但希特勒看透了美国人玩的把戏,忍气吞声没有攻击美国的船队,想等到消灭了苏联和英国后,腾出手来再收拾美国,谁料日本不顾德国劝阻,突然发起对美国珍珠港的袭击,导致美国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第二次世代大战。

原因三,德美之间经济政策上存在利益冲突。美德在军事上虽然没有过早的发生对抗,但在经济上早已发生了战争。美国工业比较发达,工业产品畅销全世界,在世界上占有很大份额,德国经济上实行的是自给自足政策,美国产品的大量进入,严重影响了德国的经济利益,德国的经济政策也损害了美国在德国的经济利益,在世界上,德国不满美国在世界经济上的占有额,不愿意看到美国人大发横财,特别是在战争期间,美国向第三国输送各种物资,德国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发动战争,直接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这是美国人齐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德美之间在经济上早已发生了矛盾和争夺,德国对美宣战是迟早的事。

原因四,美国不满西特勒对拉美政策。德美在拉美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德国想在巴西建立第二个德国,把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建成国家社会主义,经济上,德国在拉美国家占有压倒性绝对优势,这严重影响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利益,德美在拉美国家之间的争夺异常激烈,德国甚至想用国家社会主义解放美国和拉美其他国家,这显然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和反对,因此,美德之间宣战也是必然的。

德国对美国宣战,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两国之间各种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结果,只是德国实属无奈,认为还不是时候,而美国对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跃跃欲试,日本偷袭珍珠港,把两个国家直接推到了战争的前沿,才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势上发生了根本转折,最后以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再次谢邀!并感谢每个关注的网友,谢谢!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对美宣战?

可能大部分都存在这样的疑问,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时,作为盟友的日本并没有向苏联宣战,甚至双方的经济贸易也没有中断;而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并对美国宣战后,德国立刻履行了盟友的义务向美国宣战。这么看来,德国不是“傻”嘛,人家不帮你,你还得上赶着去帮人家去。

其实日本和德国的做法都不违背它们所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这就是这个条约的有意思之处。在这个条约里明确规定了,三国和苏联的政治关系并不在这一条约影响范围之内,直观点就是除了苏联外,任何一个尚未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德、意、日中的一国爆发战争,那么另外两国都有义务向其提供军事经济援助,也就是说宣战。当时英国已经和德国、意大利爆发战争,苏联又不在条约影响范围内,说白了这个条约主要就是为了针对美国而签订的。德、意、日三国希望这一同盟可以威慑到美国,使其不敢贸然加入到战争中。

所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时,日本不对苏宣战并不算是背叛盟友,日本没有向苏联宣战以帮助德国的义务,至少在条约里没有。而日本和美国开战时,在条约的规定下,德国和意大利就必须向美国宣战,这是他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否则同盟条约就被破坏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为什么把苏联排除在外呢?

主要是由于日本的因素,如果这场条约是在1940年之前签订,那么极有可能德意日三国会将苏联也加入到进攻对象之列,在1939年日本曾非常积极的准备对苏作战,但是随着德国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给日本泼了个大大的冷水,要知道当时德国和日本是签订了反苏条约的,这让日本显得措手不及,甚至导致了日本内阁的下台。到1940年的时候,日本和英美在东南亚殖民地上的矛盾开始增加,日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南方,而对于苏联,日本则力图想把苏联也拉入轴心国同盟。所以在三国轴心同盟协议签订时,对于苏联问题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至少在表面上,轴心国同盟正在和苏联就加入同盟进行着谈判。而德国针对苏联的入侵计划又极为机密,并没有事先告知日本和意大利,所以条约中额外注明了苏联不在条约影响范围之内,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的“奇葩”现象。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对美宣战?

1941年8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英美就公布了“大西洋宪章”。德军与美军在大西洋上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战争,宣战与否已经流于形式。

德国对美宣战一方面是为了履行盟友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是为给德军、日军增长士气。因为日军南下东南亚可以将美军一部分兵力留在太平洋,从而减轻德国在大西洋的压力。在希特勒眼中,真正的敌人只有美军,而不是苏联。

一提到这个话题,大家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日德夹击苏联”之上,更有人把日本描绘成“猪队友”,其实他们都忽略了德军与美国在大西洋上的角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说白了就是德国与美国的对抗。希特勒要制霸欧洲,但英法历来是美国的“第一国防线”,双方在大西洋上的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希特勒最引以为傲的“闪电战”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集中力量一个时间只打一个敌人,解决完一个迅速解决下一个”。

希特勒最害怕的就是美军在德国还没有征服欧洲大陆就介入战争,在发动战争之初就严令媒体发布刺激美国的言论,同时禁止海军袭击美国舰艇。

美国也不希望过早介入战争,因为一是没有做好战争动员,二是国内孤立主义盛行,美国政府只能通过不断修改“中立法案”、“租借法案”援助欧洲。

美国海军要援助英国,德国潜艇要封锁孤立英国。德国海军若不袭击美军船只,英国就始终有援助,但是一旦发动进攻,又会给美军开战的借口。为了结束这个尴尬的局面,德国只能另想办法。

希特勒不希望多线作战,但却希望日本南下进攻菲律宾,让美军陷入“两洋作战”的局面。1940年9月,希特勒派特使斯塔玛向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会谈,明确表示:

德国并不要求日本在欧战中承担军事义务,只希望日本用一切手段阻止美国参战;日美之战终不可免,德意日三国强硬、坚定的态度,对美国将是一个强大而有效的威慑力量。

同时希特勒也对墨索里尼多次表示:与日本合作是阻止美军参战或是参战归于无效的最好办法。

希特勒进攻苏联是德国的长期战略目标,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希特勒就明确地说过:

英国是寄希望于苏联和美国,如果对苏联的希望破灭,美国亦将退却,因为苏联垮台,就会增加日本在亚洲的实力。

德军侵苏后,希特勒确实派里宾特洛甫怂恿日本出兵海参崴或是切断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但是日军害怕深陷苏联战场无法脱身,拒绝出兵。

日本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下,放手一搏侵占东南亚。希特勒当时就说道:

“我们首次有了一个头等军事大国站在我们一边。”

希特勒认为只要日军能在太平洋将美军拖住一年,德军就有希望结束对苏战争,然后在欧洲大陆的资源支持下战胜英美。

希特勒的计划是完美的,日本海军的实力在太平洋也是第一的,但他们都小看了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在战争中的作用。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依旧坚决执行“先欧后亚”的战略,集中力量在西线对付德军,同时又不断援助苏联,反而是希特勒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学术界一直有种说法:太平洋战争才是二战的起点。在此之前,各国都是各自为阵,不具有“世界性”,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两大阵营才真正实现协同作战,德国对美国宣战也标志着轴心国阵营正式成立。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对美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德国并没有义务向美国宣战!希特勒为何会对当时“富得流油”的美国宣战,可以说是“二战之谜”。

二战之谜:希特勒向美国宣战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二战之谜,那是因为很多人知道当时日本和德国是同盟关系,但是规定是:当被其他国家攻击的时候,作为同盟国国家需要共同对应。也就是说,如果是美军主动攻击日本的话,那么德国宣战的理由则按照同盟条约。但是,战争是日本挑起的,德国就没有必要对美国宣战。就如同德国和苏联打的热火朝天,日本并没有参与的道理。(当然有现实原因,但是明面上依然日苏条约所在)1941年12月,日本向美国宣战,希特勒的做法让后续许多历史学家都十分头疼,因为并不知道为何他会选择对美国宣战,因为当时德国也陷入了苦战,在莫斯科周边准备撤退。关于希特勒的这个决定,现在有很多种说法。

美国的援助

在德国一路进军到莫斯科的时候,确实苏联处于劣势,但是苏联并非是孤立无援的。美国在背后给了许多物资和武器,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分为5个时期:

  1. 协定开始前:1941年6月22日~1941年9月30日;(给钱)

  2. 第一协定期间:1941年10月1日~1942年6月30日;1941年10月1日署名

  3. 第二协定期间:1942年7月1日~1943年6月30日;1942年10月6日署名

  4. 第三协定期间:1943年7月1日~1944年6月30日;1943年10月19日署名

  5. 第四协定时间:1944年7月1日~1945年5月12日;(对公宣称是1945年5月12日终了,实际上到9月20日才全部结束)

到结束时,美国支援苏联的物资有:(部分)

  • 飞机:14795架

  • 战车:7056台

  • 枪:8218支

  • 机关枪:131633支

  • 铁道货车:11155辆

  • 运输船:90艘

  • 潜艇:105艘

  • 鱼雷艇:197艘

  • 食物:4478000吨

  • 军靴:15417001双

......

美国当时国内反战的情绪很高,但是从当时情况来看,美国并不能袖手旁观,虽然没有投入太多正面战场的兵力,但是通过第二次海军扩张法、第三次海军扩张法、修改中立法、制定武器援助规定、援助英国等方式,从另一个方面对战争策源地的德国进行打击。而此种方式也是美国当时战略的基本思维,所以希特勒十分理解美国的立场,借此机会向美国宣战。

希特勒的目的

其实这个说法用在向美国宣战之上,有些牵强,但是并非完全说不通。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宣战美国,当时很多人评价这个事情是“愚行”。但是希特勒是傻瓜吗?是他让德国从一战的阴影中走向了世界巅峰,让德国有了再次发动战争的力量。从这里来看,他的智商至少在200以上,那么为何会有这样让人不解的行动呢?那就是希特勒对于发动战争的目的!发动战争真的是希特勒的目的吗?并不是。

通过战争,能够统一国民思想,极大提升国内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在战争期间,喷气式飞机、雷达、导弹、生化武器、电脑、原子弹等划时代的发明接二连三。通过宣战,刺激德国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让目前国民认清形势,或许也是希特勒所想之地吧?!

想要借助日本力量,让其攻打苏联

如前文所讲,日本德国意大利为军事同盟国家,但是其关系却不是想象中的好,原则上只有同盟国家受到攻击的时候,三国可以向攻击国家宣战。1941年6月,德国和苏联战争爆发的时候,日本就没有对苏联宣战,因为没有这个义务,战争是德国跳起来的。最终日本并没有向德国宣战,选择了日苏中立条约。

相反,当日本对美国宣战,进攻珍珠港的时候,德国也没有义务向美国宣战。但是,就在数日以后,德国却宣战了美国。当时纳粹的干部们,有反对希特勒这个决定之人,即便如此,希特勒还是选择宣战。这个时候,德国的目的并非是真正的打击美国,而是想让日本帮助德国!日本和美国开展是1941年12月份,莫斯科的冬天是真的冷!德国军营中也是阴云密布,如果日本能够排出驻扎在中国境内的远东军进攻苏联的话,那么苏联将会无法反击。所以希特勒此时认为:德国向美国宣战,意味着是日本的伙伴,那么日本也应该帮助德国了吧!但是,结局是日本选择继续南下,陷入中国战场无法自拔,最终希特勒的愿望也付诸东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

部分文章介绍:

《日本要收取二维码使用费?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长安”:国人趋之若鹜,日本人却逐渐逃离!》

《日本儿童书在中国爆卖,本国书店却持续破产!》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对美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本宣战,这个时候德国要是不对美国宣战的话,美国就不会攻击德国了吗?希特勒不是天真的家伙,他直接对美国宣战了。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都不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却野心勃勃,他们为了打破资源匮乏的局面,早早就开始筹划寻找志同道合的盟友。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实际上就是为了对抗美国而签订的,条约中明确说明,如果三国中的任意一国受到来自当前欧洲战局和东亚战局以外的国家的攻击,另外两国应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援助。欧洲战局和东亚战局以外的国家是谁?那不就是美国吗?除了美国和他的盟友外,根本不会有国家加入战局。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实际上是看不上日本,他们之所以愿意把日本拉进同盟的队伍中,那完全是看中了日本所处的位置。以当时日本所处的位置,刚好与美国和苏联形成一个三角地带,日本可以同时牵制住苏联和美国,只要有日本在,苏联和美国都会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苏联一开始就是希特勒的攻击目标之一,日本70万关东军驻守在满洲,这使得苏联需要一直在西伯利亚部署重兵,那么德国攻打苏联的时候,西线就会轻松一些,到了必要的时候,日本还可以进攻西伯利亚,与德国东西夹击苏联。

这个是希特勒的设想,他万万没想到日本后来不配合自己的行动,要是早知道的话,估计希特勒与日本签订盟约时就应该好好思量一下了。日本牵制住苏联远东的部队的同时,他们也牵制住了美国,日本四处的扩张必然会引起美国的忌惮,美国肯定先保住自己的利益,这不仅可以分散美军的部队部署,还可以让美国不敢把资源全部租借给战局中的国家。

1941年12月5日,德军把这一天成为“最黑暗悲惨的一天”,德军在莫斯科的攻势被苏军全面制止住,而苏军在第二天就开始了全面的反击。如果这个时候日本能够进攻西伯利亚的话,斯大林将投鼠忌器,德军面临的苏军攻势肯定会弱点,可惜日本不但没有进攻西伯利亚,反倒是去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当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他整个人都不淡定了,德国在场的军官都吓呆了。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浦提醒希特勒,日本还没有遭到美国的攻击,德国可以先不对美国宣战,可是希特勒还是对美国宣战了。希特勒心里很清楚,宣战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实际上德国和美国已经处在战争状态之中,德军在苏联战场上已经看到了美国坦克的踪迹。

到1941年底,美国援助了苏联204架飞机和182辆坦克,德国前线早把看到美国坦克的信息传回了最高统帅部,希特勒其实也很清楚,美国在援助英国和苏联,美德双方的小摩擦在不断增加当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既然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德国对美国早点宣战,还是晚点宣战,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德国不对美国宣战的话,那么德、意和日三国的同盟关系就破裂了,德军进攻苏联不顺利,这时失去盟友的话,局势对德国会非常不利。德国与美国实际已经处在战争状态,宣战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正好苏联前线进攻不顺利,希特勒借着对美国宣战的同时,又开始了他的精彩演说,把二战的责任推给了美国,德国人的战斗热情再次被点燃。

日本偷袭美国,东条英机催促德国向美国宣战,希特勒考虑到美国对苏联和英国的援助,德美实际已经是处在交恶状态之中,加上德军在苏联陷入苦战,他不能在这个时候失去盟友,于是他决定对美国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为什么对美宣战?

德国明白美国珍珠港被日偷袭,在军力上大打折扣。此时向美宣战,乃最佳时机。只看到能胜,没看到惨败的结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