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美军士兵闲暇之际都会抽烟,烟对战争中的士兵有何作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战争是万分残酷的。
根据各国研究表明,战争中直接发生精神分裂的士兵占有一定的比率,说通俗点,就是疯了。
而临界于疯狂的官兵,几乎是百分之百。
大家看看《兄弟连》就知道,区区一个连队,有精神问题的人就不少,一个直接让自己失明了,还有好几个无法作战进了医院。
如此残酷的战争中,必须有东西来缓解士兵的神经。
作为日常的补给品来说,最常见的就是:香烟、酒、甜食。
甜食可以带给人一定的快感,但作用不明显,起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饮酒有缺点,就是会醉酒误事。
苏联二战期间因为饮酒出过很多严重的问题,包括潜艇推迟出发,原因是艇长醉酒。
那么,吸烟就是最适合战场的东西。
香烟中有尼古丁,谁都知道对人体有害,但可以舒缓人的神经,减少人的紧张和烦躁情绪。
所以,任何一个国家战场老兵,几乎百分之百都会抽烟。
二战中,香烟是所有国家的日常补给品。
德国、英国、美国都是直接发一包包或者一根根的香烟,日本、意大利也是如此。
苏联比较特殊,往往是发烟叶让士兵自己卷烟,当然很多时候也发纸烟。
中国也是一样,从民国以来几乎所有军队都是抽烟的。
中越战争中,士兵抽烟率极高,尤其是一线猫耳洞官兵,由于生活条件极差且威胁系数高,几乎人人抽烟。
可以这么说,饭可以不吃,烟不能不抽,不然日子根本熬不下去。
有意思的是,在去前线之前,战士干部抽烟,家人基本都是反对的,说对身体不好。
但上了前线以后,无论是妻子还是父母,都主动给战士们邮寄香烟。
为啥?
希望自己亲人能够好受一些,能够精神好一些,不会踩到地雷。
当时前线抽烟非常厉害,一天两三包都是小意思。
这里就要提到今天不常见,但当时在中越前线非常火的香烟,大重九。
这是一种早在1922年就创建的香烟,是为纪念云南响应“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制,实行共和的“重九起义”而创牌。
这种香烟在云南乃至全国,赫赫有名,抽起来口感非常细腻,属于顶尖的优质香烟。
在80年代初,大重九的产量有限,属于甲级香烟,价格昂贵且不容易买到。
前线官兵非常喜欢大重九,有时候明知道前线小店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仍然以天价购买大重九。
普通战士一个月的津贴,也就能买2包这种高价大重九。
即便如此,战士们也不在乎,毕竟有今天没明天,钱就是次要的。
后方知道以后,从1982年开始,云南烟草公司向前线供应大重九,并且价格下调了15%。
于是,大重九很快风靡起来。资料这么写:老山战斗后,慰问团赠送给参战人员每人一条大重九,烟盒上写着,赠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上图这个女军人其实不会抽烟。她为了给牺牲的烈士敬烟,不知道吸入了多少根香烟。
多年后,官兵们去麻栗坡祭扫英年牺牲的战友们,仍然不忘点燃几根大重九香烟。
电影中,美军士兵闲暇之际都会抽烟,烟对战争中的士兵有何作用?
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美军抽烟的镜头,其实在现实中,美军中抽烟者的比例也是很高的,因为在美军中香烟是做为军需品配发的,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 美国政府共为美军配发了超过3000亿支香烟,每个士兵每周都可以领取5到7包香烟,也就是平均一天一包的量。香烟本身就具有提神和镇静的作用,士兵在战斗间隙抽烟,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使士兵暂时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在残酷的战场上,香烟是士兵最好的心理麻醉剂,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抽的这支烟很可能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支烟,抽完这支烟,就可以直面生死......如果有幸活下来,就可以继续抽这“最后”一支烟,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真的成为最后一支烟,这是很多士兵的真实写照,短短的一支香烟,既代表了士兵们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也成了他们排解这种焦虑的最好选择。其实不止是美军,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士兵都有在战场上抽烟的习惯,可以说香烟是伴随着军人的血性一起走向战场的,是宿命也好,是无奈也罢,总之香烟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走过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电影中,美军士兵闲暇之际都会抽烟,烟对战争中的士兵有何作用?
什么叫电影中,各个国家的电影都会有士兵吸烟的镜头,上至四星上将下到普通一兵几乎是人人都吸烟的。军队有禁酒的,却没有禁烟的,香烟作为军队的必须品始终伴随军队。比如在淮海战役期间,恰逢春节,淮海战役总前委宣布,一线普通战士每人发一包香烟。其中有一个连长 把全连不吸烟的20包香烟收集起来和另外一个连换了一挺机枪。这事被团长知道了,“大骂”这个连长不会做“生意”,做了一个赔本的买卖,说20包香烟至少可以换 两挺机枪。
军人吸烟就和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一样,是用于缓解压力提高作战能力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从拿破仑战争时期一直到一战,在战地医院里士兵都能享有抽烟的特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除痛苦和孤僻。而在二战期间,由于残酷的战争,一线战士厌战情绪高涨。每天面对死亡,远离家人,战士心理疾病严重。而香烟无疑会极大缓解战士的“心理疾病”,因此,二战期间普通士兵抽烟问题变得十分严峻起来,战争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在残酷厮杀的战场上,想要保住士兵的士气,各国领导人就必须保证战士的吸烟的权利,而且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烟草的供应才行。这也是为何,英国向美国申请援助的时候,香烟和咖啡是首选。这也是为何在二战时期美军为前线士兵大量提供的“口粮”当中,就包括一盒香烟,供士兵在饱餐一顿之后,可以放松一下心情。
一支香烟,可以让生活枯燥的士兵放弃掉一些烦恼,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香烟大量吸食对身体有害,而且可以上瘾。但对于精神压力的士兵来说,烟能给许多士兵带去轻松的感觉。其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香烟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顶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对于一线军人有明确的体重要求的,如果一个军人过于肥胖超出标准,不仅无法进行操练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吸烟就成为了一些职业军人抵抗饥饿感的一种手段。还有一点就是军队执行禁酒令的成本,明显要远远高于禁烟。
所以现在的大部分国家的有严格的“禁酒令”(俄罗斯除外),但却不禁烟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就是喝酒误事。一个酒鬼驾驶飞机,开坦克出事故是大概率的,而且酒精属于易燃品,军队有大量的军火,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虽然香烟也是易燃品,但相对于酒精来说,应该是安全许多。和平时期对于香烟管控就比较轻松,因为香烟它确实可以为训练劳累,为疲劳和训练的战士们带去一丝慰藉。而且士兵吸烟有个“规矩”,当年新兵不允许抽烟,被发现之后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但是老兵可以抽烟,新兵不让抽烟,是为了磨炼他们意志,老兵的压力大的时候,抽根烟来减轻压力排解忧愁。而且香烟在人犯困的时候,还能够提提神。故而在战争时期,香烟是仅次于炮弹武器甚至重于食物的物资补给,如此说来,香烟作为士兵们的精神食粮,起了不小的作用。
吸烟对士兵的健康的侵害无疑是巨大的,所以在和平时期,各个国家的军队还是严禁吸烟的。所谓可以吸烟也仅仅局限于特殊时期。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电影中,美军士兵闲暇之际都会抽烟,烟对战争中的士兵有何作用?
我是个老烟民,我来回答吧。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放松,放松。通常在交火的时候,是没有人点烟了。同样,在伏击前即便是有人嚼口香糖,也不会吸烟。
只有在没有危险,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有人点上香烟,久而久之,形成了反射条件,当一次攻击完成,一次防御完成的时候,点一根烟,安抚一下自己,表明现在是安全的时间,至少是暂时安全的。
在二战时期,美军如果补给跟得上,那么每个士兵几乎每天都能得到一包烟,他们除了吸烟之外,还可以和其他人交易,成为了一种硬通货,不说远了。
香烟,点烟的时候就是安宁的时候,安宁的时候点上一个烟,这几乎是一个催眠暗示的仪式了。
在《兄弟连》里面,有个军官被传成怪物,他派烟给战士吸,都没有人敢接,这就是因为他在枪杀战俘前,居然给每个德军战俘点了一根烟。烟是安宁的,然后,他枪杀了所有德军战俘,他违背了这种精神,所以被美军战士们视为怪物,他花了很多时间和努力才改变士兵们对他的态度。
有谁认识这个帅哥吗?
电影中,美军士兵闲暇之际都会抽烟,烟对战争中的士兵有何作用?
我是迷彩派编辑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越战争中,大量烟草配发给解放军前线官兵,据闻,每人每日达五包之众,即便在今日,解放军中也缺乏真正的创伤后应激综合症心理治疗,香烟极大地缓解了战地士兵的心理压力。
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麻醉和止血的作用,可以缓解伤痛,同时,也可以让疲惫不堪的人打起精神,让焦虑烦躁的人镇定下来,而枯燥、恐惧和伤痛正是士兵们最大的敌人,因此,烟草天然地契合了他们的需要。
现代香烟的雏形纸烟,之所以能够取代旱烟和水烟成为主流,也同样与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1799年,拿破仑率军猛攻土耳其的亚克城。激战中,土耳其士兵们吸烟用的公用水烟筒被拿破仑的炮兵炸毁,嗜烟如命的土耳其人只好用点枪炮的火药纸来卷烟叶,纸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不过,纸烟真正的流行还是始于19世纪中期的克里米亚战争,当时的英军士兵从奥斯曼帝国士兵那里学会了切纸和卷烟吸食的方法,从而使纸烟的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1880年,欧洲出现了卷烟机,卷烟从此进入机器生产的时代,之前因为雪茄和卷烟过于昂贵而望而却步的底层民众,也因此找到了"福音"。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几乎每个欧洲参战国的士兵都得到了红十字会的烟草配给。随着士兵们需求的快速增加,香烟的制造工艺也得到了惊人的改进。到战争结束时,最先进的卷烟机每分钟已经能够生产上千支卷烟。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烟草再次成为关键的战略物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烟草为重要作物,烟草种植者可以缓服兵役。而在中国,沿海地区沦陷后,卷烟甚至成为后方许多地区的经济支柱。最终,这场席卷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的战争,极大地扩展了吸烟者的群众基础,也造就了许多人此后几十年对香烟的消费习惯。
电影中,美军士兵闲暇之际都会抽烟,烟对战争中的士兵有何作用?
电影中,美军士兵闲暇之际都会抽烟,烟对战争中的士兵有何作用?
美国士兵有钱,月薪比一般工薪族要髙,能养家糊口,待遇在世界上是一流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因此他们在闲暇之际喝点酒,抽支烟,消费得起,无可非议。
我们当兵的时候,日生活费伍角,月津贴六元,除买信纸信封,牙膏,肥皂,买点其他日用品外,所剩无几。部队要求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是节假日加菜会餐的话,一般不允许喝酒,更不许醉酒。抽烟平常也允许抽,但训练之时不允许抽,尤其是打仗的时候不允许抽。
因为抽烟产生的烟雾和火光容易暴露目标,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曾记得我们在师教导隊集训时,在夜间射击实弹考核中,靶心的小灯泡经常被打灭,这说明在战场上吸烟而产生的火光如小灯泡一样,是很好的瞄准点,易遭打击。所以在上前线时,不准战士带火柴和香烟。
我们在战时,除了作战必需物资外,无火无烟亦无酒。我们尖刀班几天几夜无眠无休没吃没喝,除一人无负外,我和副班长战残,其余战死。用青春的热血,甚至生命去攻克越南的朔江天险!我们没有享受过攻克老山的英雄们喝壮行酒的仪式与待遇!也未曾享有过战场上(猫耳洞中)抽烟的情景!更没有享受过立功的奖金!当时国家穷,这是没有办法去责怪的!
在战场上不抽烟,不喝酒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