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是好皇帝吗?
嘉靖帝是不是好皇帝,若从治国理政角度来看,他不是。二十多年不上朝,不处理政务、国事能算是好皇帝吗?本职工作不做,心有旁骛,就算是一个普通员工都不合格,你能说他这个皇帝称职吗?若从文化艺术方面来看,他又有较高造诣,很有水准。若从管理水平、控制手段来看,似乎能力又很超强。
对嘉靖皇帝的评价要从多方面来看:对于国计民生、社会发展方面,嘉靖是很不太合格的。虽然登基初期比较英明,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嘉靖应该不错!
但到了嘉靖二十一年之后,嘉靖日益腐化,朝政日坏,大礼议杖笞群臣、崇奉道教并祸及自身。寻兴大狱、误用佞臣、刚愎自用、局势动荡不堪。他崇信奸臣严嵩等佞臣,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对于政务基本上采用放任自流的态度,整个明帝国政务进一步废弛。嘉靖年间有民谚“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嘉靖年间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困苦的。嘉靖当然不能算好皇帝。
对于宫廷政治方面,嘉靖却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手段灵活毒辣。登基初期通过大礼议事件逐步掌握了皇权,后期尽管好道教,但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在执政的前二十年中颇有作为,以不因循守旧的革新精神,开创了中兴局面。他顺应历史潮流、敢于打破传统、体恤士农工商、做出了有利社会发展的一面,他的统治时代的许多建筑,如北京的“天地日月”四坛,钟祥的明显陵、元佑宫等,至今仍显现着劳动人民艺术创造的风采,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嘉靖的确又可以称得上是位有作为的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朱厚熜后世称嘉靖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他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嘉靖皇帝,本来是个工作勤奋的好皇帝,能力也比较出众。但就因为发生了一件关于“名分”的事情,让他与大臣们成了仇敌,直接导致了他的消极怠工,整整二十七年不上朝。嘉靖的确又是一个不称职皇帝。下面,具体谈谈嘉靖,加深对其认识理解:
朱厚熜幼时就聪敏过人,据说,他父亲教他读诗几遍后就能准确背诵。朱厚熜比较幸运,就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当上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明武宗驾崩。由于朱厚照没有子嗣,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他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义颁布敕令,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时间,并承袭兴王爵位。武宗驾崩后的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朱厚熜继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朱厚熜当上皇帝不久,就与首辅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礼仪问题发生争执。也就是嘉靖帝对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世宗是以藩王身份继位的。大臣们按照封建理法,应尊奉明孝宗朱佑憆为皇考(父皇。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其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皇叔父。朱厚熜坚决不同意,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并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将朱祐杬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胜利最终结束。
朱厚熜统治前期,大力改革前朝时弊,效法太祖、成祖,大刀阔斧推行“新政”,虚心纳谏,勤于政务,重用贤臣,打击权臣和贵族势力。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裁抑司礼监的权力。严肃监察制度,撤废镇守太监,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严厉整治贪赃枉法,重新整顿赋役,赈济灾荒,减轻租银。体恤民情,治理水灾,坚决打击圈占土地,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实行精兵简政,汰除老弱军校、杂役工匠十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社会经济矛盾;整顿军队、加强军备,整顿边防,清除外患,征剿倭寇;改革科举之弊,大力选拔、任用人才。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 朝政为之一新,出现“嘉靖中兴”的局面。
嘉靖帝统治后期,由于国家承平日久,逐步丧失进取精神,日益腐化,滥用民力大事兴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爆发“壬寅宫变”,几乎死于宫女之手,嘉靖帝移居西苑修玄。朱厚熜贪恋美色,二十多年不上朝理政,误用首辅严嵩专权二十年,国家吏治败坏,奸臣残害忠良,许多功臣贬黜、直臣遭到杀害,比如:杨继盛、沈炼等朝臣惨遭杀害;吞没军饷,边事废弛,,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趁机骚扰侵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军大肆掠夺,甚至攻打到北京城下,造成极大破坏。倭寇经常侵略中国东南沿海,成为明朝最大的海防祸患。晚年嘉靖帝疏远严嵩,起用徐阶为内阁首辅,国家才再次走上了正轨。
明世宗朱厚熜迷信方术,贪恋长生,长期服用丹药,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二月,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嘉靖帝大怒,下狱论死,为徐阶所救。同年腊月。嘉靖帝驾崩于乾清宫,卒年60岁。
总的来说,嘉靖皇帝朱厚熜不能算是好皇帝,做皇帝当然应该做治国理政的事情,国家富强、百姓幸福,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秩序安定等才是好皇帝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厚熜不是一个好皇帝,只能说他是个有能力的皇帝。
嘉靖皇帝是好皇帝吗?
嘉靖皇帝,本来是个工作勤奋的好皇帝,能力也比较出众。但就因为发生了一件关于“名分”的事情,让他与大臣们成了仇敌,直接导致了他的消极怠工,整整二十七年不上朝。
话说1521年,明朝的正德皇帝驾崩了。正德皇帝是明朝著名的个性皇帝。他有两大爱好,一是好色,二是尚武。因为好色,专门建立了豹房,收罗了一大堆女人,供他享用;因为尚武,动辄就亲自担任大将军,御驾亲征,而且还能打胜仗。
但正德皇帝比较短寿,死时只有30岁,而且因为过于淫乱,被掏空了身体,没有留下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既然没有儿子继位,那就只能选兄弟了。很遗憾,他也没有兄弟。他之所以没有兄弟,是因为明孝宗也是一个著名的个性皇帝。明孝宗的个性表现在,他信奉“一夫一妻制”,终生只有一个女人,也就是他的张皇后。张皇后为他生了俩儿子,长子就是后来的正德皇帝,而次子,很小就夭折了。于是,正德皇帝就成了独苗。
既然血缘最近的继承人找不到,那就只好扩大范围,从正德皇帝的堂兄弟中选择了。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14岁的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嘉靖继位后,为了处理好名分的问题,大臣们就要求嘉靖先过继给明孝宗当儿子,然后再继承皇位。看起来,这样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嘉靖不同意。因为,如果他过继给了明孝宗当儿子,按照名分,那么他的亲爹兴献王就成了他的叔叔,而且还是他的臣子。这让与父母感情很深的嘉靖难以接受。
于是,针对这个问题,嘉靖与大臣们之间就开始了长时间的扯皮。
大臣们的依据是,要想当皇帝,先得当儿子,这是祖宗礼法;嘉靖的依据是,让自己的父亲称臣,是不孝,这是更大的礼法。
各有依据,各自坚持,互不相让,于是嘉靖与大臣们的关系变得极差。当然,后来嘉靖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手腕,取得了胜利——他把自己的亲爹更名为“兴献帝”,搬到了太庙接受祭祀;把自己的大伯明孝宗则称为“皇伯考”——也就是说,他继承了大伯明孝宗的皇位,但没有过继给明孝宗当儿子,也就是“继统不继嗣”。这件事最大的后遗症,就是让嘉靖对迂腐的大臣们充满了鄙视和恨意,从而导致他开始了不合作的态度,坚持二十七年不上朝。
嘉靖的怠政,直接影响了他的后世子孙们,尤其是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更是照着葫芦画瓢,三十年不上朝。而正是万历的怠政,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所以大家都说,“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
附: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嘉靖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 他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
嘉靖皇帝是好皇帝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好不好,要看他做了什么好事或者坏事。
明世宗在位45年,初期有一个嘉靖中兴时期。
嘉靖中兴是一个不错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资料中这么写:政治上英明苛察,严以驭官,整顿朝纲,大赦天下,严禁宦官干预朝政,集异纳谏,勤于政务,完善科举制度;
经济上宽以治民、减轻赋役,勘查皇室庄园和勋戚庄园,把耕地还于老百姓,同时还鼓励耕织,减轻租银,重新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体恤民情;
军事上,正视哈密问题,大力提拔将才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以解除边疆危机。
实际上,明世宗执政的前半段,也就是前20年,明朝有一个旺盛的时期。
当时国家财政稳定,国库充实,各种物资充足,每年财政盈余高达500多万两,粮食储备可以全国用十多年。
尤其重要的是,明世宗大力发展商业,导致商品经济非常发达,老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然而,明世宗后期,由于执政20年,政治上开始昏庸。他开始迷信术士,偏信长生不老之术,结果搞出了1542年“壬寅宫变”,差点被宫女勒死。
此次惊吓后,明世宗出现严重身体问题,权力开始交给首辅严嵩。
严嵩掌权期间,国家朝政腐败,但大体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虽然南方有倭寇,北方有鞑靼人,但这是长期的祸乱,也不是明世宗一朝如此。
期间由于官吏压榨厉害,也出现一些小规模兵变和起义,但局面可以控制住。
到了晚年,明世宗废掉了严嵩,起用徐阶为内阁首辅。
最后,明世宗又开始了新政时期,资料这么说: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厘革缩弊、振兴纲纪等改革措施,下令退还一些被侵占的民田,汰除军校匠役10万余人,开创了嘉靖年间的“新政”时期,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
总体来说,明世宗也算是合格的皇帝,虽说不能打八九十分,七十分肯定是没问题。
他控制中国40多年,功大于过。
但王朝的下坡路是必然的,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所以明朝衰退的责任,不能责怪他一个人。
嘉靖皇帝是好皇帝吗?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个混蛋皇帝!
正德皇帝朱厚照由于荒淫无度,31岁就死在了女人堆里,也算是牡丹花下死,做了个风流鬼!连个儿子都没有,帝位空悬!于是找了堂兄弟朱厚熜即位!
朱厚熜即位后想封自己的亲爹为“兴献帝”,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就为这事他干脆玩起了消极怠工,一连二十多年不上朝!下面咱们看看他的累累恶行!
嘉靖灭绝人性,残害妇女!他对女人包括自己的皇后毫无感情,动则打杀,绝不手软!第一个陈皇后在怀孕的情况下因为一点小事被她一脚踹死,连同腹内婴儿;第二任张皇后没几年被打入冷宫,幽怨而死;第三任方皇后宫殿着火,他禁止救火,眼看着皇后被烧死!
这个混蛋皇帝还喜欢炼丹,期望长生。为了炼制丹药(其实就是为了壮阳),他残害了无数的幼女,兽性令人不齿!
在国家发展上更是毫无建树,他限制贸易,严厉海禁,使沿海居民穷困潦倒,纷纷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边境贸易也是一塌糊涂,长期同蒙古部落贸易的边民为了活命,纷纷逃往境外,沦为强盗!
军队腐败严重,士兵羸弱,毫无战斗力,这真是庆幸蒙古人没有大举南侵,否者这个狗皇帝早就当了俘虏!
国家经济严重滞后,国库空虚!大量金钱被他肆意挥霍,四处修建道观,劳民伤财,大明朝被他搞的奄奄一息!
真是遗憾,这个混球竟然做了45年皇帝,真是典型的祸害千年啊!可惜那几个宫女如果不要那么慌张,再从容一点,镇定一点,把这头猪勒死在床上就好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混蛋的儿子万历同样不是东西,正是由于他的消极怠政,养肥了努尔哈赤,最终断送了大明王朝!
嘉靖皇帝是好皇帝吗?
明朝盛产牛人,但牛人大多与陨落在权斗,嘉靖一朝,是明朝最高权斗的45年!
当皇帝,朱元璋靠自己打赢,上天之子朱厚熜纯属躺赢,朱厚照无子,驾崩后奉命拟遗照的内阁 杨廷和等人选择了朱厚熜作为继承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当时15岁的幼主符合老臣们的利益.
但我们这位天选之子根本不好控制,嘉靖皇帝一继位,就因为“我爸爸是谁的”问题就发动了轰动朝野的“大礼仪”.3年半的时间,嘉靖帝与文官集团一直刚,渐渐地,我们的权斗高手朱厚熜的技能被激发出来:拉拢一派打另一派,在文官中培植分化出不同的集团核心.
“大礼仪”无关国民生计,但却是影响明朝进程的一大因素,自此以后,尚可共进退的文官集团,一步步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分化、撕扯与内耗之中.
明朝实亡于崇祯,始亡于嘉靖.大明第一狠人的一生,打了几场有名的“硬仗”.明朝中晚期的首辅,特别会迎合皇上,看看咱们嘉靖帝,只要你给他安排几场仪式比如:祭祀呀,他就很高兴,就给你升官.
仪式感是成为帝国高官升降的机要所在.
夏言(1482-1548)的飞黄腾达,是揣摩了嘉靖想整肃祭礼的想法,嘉靖中后期,沉迷于道教仪式,需要写一种奉献给上天的四六体骈文,俗称青词,夏言的出现,对了嘉靖的胃口.(比如后来的严嵩,徐阶等人)
在1538年左右,夏言抵达个人权利的顶峰,但在这之后,却迅速失去了嘉靖的宠信,夏言“豪迈有俊才,纵横辩驳,人莫能屈,恃才傲物”在上升的阶段一直顺从皇帝,但坐稳之后,就有点飘了,不上心了,一顿操作把夏言的位置撸掉了.
在夏言失宠之后,嘉靖已经物色到牵制首辅权力的新人选.
严嵩(1480-1567)这人点背,比夏言年龄大,刚开始做官就遇到母亲大病,蹉跎了好多岁月,混到四十岁还在南京翰林院就职,没想到,人到老年,转运了,夏言出任首辅,力荐自己这位老乡接任礼部尚书一职.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大反派,严嵩是熬出来的.
人一放弃底线真的就前途光明.
嘉靖看出了严嵩小心翼翼掩藏起来的权力欲,很快就成为被栽培对象.
嘉靖的用人手段之一:掺沙子,当内阁出现一人独大或集体抱团时候,他一定会掺沙子.
严嵩的胃口简直和嘉靖一模一样,权谋也是严嵩的生存技能,权斗三部曲搞定老乡进入帝国高层:
- 舆论压力弹劾打击对手:凭空捏造不管有没有,皇帝点了头就有,帝国高层权斗,永远充斥着诬陷和诋毁,阴谋与杀机.
- 自己出马背后捅刀:严嵩造访了嘉靖最为宠幸的方士,扬言要拉夏言下马,自己跑到皇帝面前哭诉首辅对自己欺凌.嘉靖下旨痛骂夏言:
言官为朝廷耳目,专听言(指夏言)主使。朕不早朝,言亦不入阁。军国重事,取裁私家。王言要密,视等戏玩。
意思是,谏官本是朝廷的耳目,现在却专听他夏言指使。朕不早朝,他夏言就不入阁办事。军国大事,都在他夏言家里裁决。天子说的机密话,他也敢当作儿戏,随意散播。
嘉靖很明显是认定夏言有把持朝政、大肆弄权的嫌疑。很难说是严嵩误导了嘉靖,还是嘉靖在借力打力,但结果却是嘉靖和严嵩都达成了各自的目的。
- 天灾异象:刚好发生了日食,严嵩买通钦天监,后者解释道:定是有人侵犯皇权,嘉靖直接撸掉了夏言.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年过六旬的严嵩如同壮年,是个工作狂.后来夏言还复出了一段时间,但都被严嵩搞下去,于1548年在京城被斩首.
明朝皇帝可以说是奇葩,但没有一个是昏君,所谓的错杀忠良,那都是皇上想杀.
从1548年直到1562年,严嵩控制内阁长达15年,是嘉靖朝任期最长的首辅.
众所周知,嘉靖在位的后半段,大约有20年不上朝,和严嵩任期基本吻合,很多人认为,大明的最高权力被严嵩牢牢抓住,真相却是,嘉靖表面是一个躲在深宫炼丹,追求长生的皇帝,实际上权力欲比谁都强。他几乎所有的奏折都会批阅,简直是低调版的雍正.
整个嘉靖朝,包括严嵩在内的任何一位权臣,都无窃权的可能,几乎所有都是奉命办事.
严嵩也深知这一点,他的处理技巧就是以贪污来表明自己的胸无大志,以四处树敌来表明自己绝对安全.
看到满朝言官时不时对严嵩进行大肆弹劾,嘉靖方能安心.
嘉靖这么想,严嵩也这么想,两个人在这一点上高度默契,这也是严嵩担任首辅15年的真正原因.
徐阶的出现,改变跟严嵩的硬刚的策略.
徐阶是夏言倒台前提拔的官员,严嵩一直对他怀有戒心,常在嘉靖面前中伤徐阶,说他很有才干,但怀有二心.
徐阶听后惊出一身冷汗,他明白自己太年轻,此后尽力讨好严嵩.
徐阶通过打亲情牌(老乡和姻亲)来打消严嵩对自己的戒备,表面工夫做的很足,但两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一场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恶战.
严嵩发现,徐阶先发制人,自己这么多年也严重低估了剁手的谋略,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游戏,当然他们都明白胜负并非取决于他们自己,而是取决于唯一的幕后玩家嘉靖.
严嵩长徐阶23岁,在朝中叱咤多年,除了处理政务,还要侍奉皇帝修道,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太难了,权力作为春药,时间长了,也有抗体了.
1561年,嘉靖居住的永寿宫失火,年老的严嵩竟然主张嘉靖迁往南宫居住,嘉靖一听,脸色大变.(南宫是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放还后,被幽禁了7 8年的地方)
加之徐阶建议重修永寿宫,这样下来,嘉靖也心生嫌疑,压倒严嵩最后的一根稻草是徐阶安排门生上疏检举严世蕃.
1562年年中,严嵩倒台了.
1565年严世蕃被斩首,严嵩被贬为平民,两年后在饥寒交迫中死了.
徐阶成了嘉靖朝最后的一任内阁首辅,但他内心是悲凉的,因为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最后的赢家。
1567年,嘉靖朝落幕,徐阶在隆庆朝的权斗中落败返乡,只有皇权,才是真正的赢家.
在斗争哲学的影响下,嘉靖朝及以后的首辅,几乎没一个有好下场。
因为从首辅的产生来看,它就不是一个正常的遴选机制,全是靠搞掉前任才能上位。
这是皇帝想要的,一个权力制衡与内耗的内阁。唯有如此,皇帝才能在一片吵吵嚷嚷之中,独揽大权。
铁板一块的内阁和文官集团,有利于提高决策和执行力,却容易对皇权独断形成威胁。
当晚明的变局出现时,这套运行机制,以及内斗风气,严重拖垮了整个王朝。
纷扰的内阁,最终与明朝的气数,一起走到历史的尽头。
嘉靖皇帝是好皇帝吗?
一被问及嘉靖,我的脑海之中就浮现出日本动漫《聪明的一休》的主题曲旋律:垃圾垃圾垃圾垃圾,垃圾垃圾,聪明的垃圾。嘉靖的为人再“优秀”“聪明”,那依然不能改变他是垃圾级皇帝、垃圾级父亲的本质,充其量是一个“聪明的垃圾”。
有人说,嘉靖这个皇帝不糊涂,他不是一个“昏君”,因为他绝顶聪明,几十年不上朝,却从来没有大权旁落。这号人物,简直就是“神人”了。
是啊,没错,嘉靖确实是绝顶聪明的人,他把他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呢?
第一个是用于帝王术,比如故意竖立三股势力:严嵩父子一股,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内阁学士一股,太监一股。他故意让这三股势力互相绞斗在一起,互相内耗,造成谁一方都离不开他的最高裁决,这样他就可以高枕无忧。
第二个是用于为自个儿聚敛巨额财富。大明一年财政收入是4000万两,但是每年都开销接近6000万两,这多余的开销是哪里得来的?自然就是嘉靖用掉的。用于修筑宫殿给自个儿享用。为了获得更多的享受,就需要更多的钱,嘉靖直接在地方上派驻了很多太监,参与垄断各种商业买卖,与民争利。
如果说嘉靖是一个“明君”,那么矛盾来了,嘉靖朝乃至整个大明王朝最出名的大奸臣严嵩,居然可以把持政局20多年之久。既然嘉靖是明君,为什么麾下有一个旷世大奸臣可以存在这样久?这就造成了矛盾:要么是明君不明,要么是严嵩替主子背了黑锅。
其实,嘉靖是知道严嵩干得那些坏事,但是他故意包庇纵容,就是因为他离不开严嵩替他从外面搂钱。为了钱,嘉靖就可以大度的包庇奸臣,可以让天下“家家干净”。一个皇帝纵容奸臣横行不法,让自己的子民“家家干净”,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吗?
嘉靖不仅爱财,而且自私残忍。为了炼丹追求长生不老,他逼迫十几岁的宫女大量吞服摧月经血的药物,造成很多宫女死亡。结果就是一些宫女终于忍无可忍而奋起,差一点把睡梦中的嘉靖勒死。一个草菅人命,连宫女都对之恨之入骨,乃至于不惜凌迟都要冒险除掉的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