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丛林战争,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越南丛林战争,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我们知道,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美国与越南之间发生了美越战争,虽然当时美国在军事实力上足以完胜越南,但北越军队充分利用越南的茂密丛林等地势,以丛林战应对美军的进攻,这使得美国很多重型武器难以发挥作用,那么既然北越军队擅长丛林山地作战,如果美国放火烧山岂不更直接、更简单,为什么美军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小编认为,美军没有放火烧山,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仁慈,而是因为越南气候的不适宜和放火烧山的效果不好。具体原因是:

一是因为越南当地的气候,不适宜放火烧山。在地理位置上,越南气候属热带气候,整年雨量大、湿度高,常年降雨频繁,再加上丛林里面有许多沼泽,雾气很重,再加上茂密且潮湿的树叶,美国想放火让这里烧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便想小范围的烧起来,也需要投放大量的燃烧弹、汽油弹才可以办得到。但是美军在越南的后勤基地,运输的成本也是很大的,再加上这数目惊人的炮弹数量,军费开支无疑是最大的问题。而放火烧林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对于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无疑是不会去做的。

二是因为用放火烧山的手段,不利于美军的攻击。美国起初就曾让轰炸机投掷燃烧弹,配合地面部队投掷的燃烧瓶,以及让士兵们去使用的喷火器。但是这样一来,整个山林都被点燃了,越南人是肯定不会在里面了,可美军士兵也进不去了,只能等到火全灭了、烟散尽了才可以进去搜查。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伪装在附近的越南军民,仅用一块破布捂住口鼻,凭借着还未退去的烟雾隐藏起来,直接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然后他们再次撤退并躲藏起来。就这样,美军吃了哑巴亏,还没有办法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剿灭,也只能放弃了用火烧林的办法。

三是因为放火烧山火势不好控制,搞不好会被国际谴责。美国一项重视世界舆论,攻打越南美国是师出有名的,如果火烧山林,一旦真的燃烧起来,再加上这么大面积的山林,恐怕局势谁也控制不了,到时候不仅是越南军队会受到打击,对越南百姓来说也是一场灾难,本来是出师有名就变成滥杀无辜了。并且一旦无法控制火势,很可能还会殃及周边国家,到时候包括对环境的损坏和对平民的伤害等等,美国势必会受到国际的谴责。

四是因为放火烧山的效果不好。我们知道,由于越南的气候,使得越南的丛林生长茂密高大,且茂密程度超乎了美国人的想象,并且如果放火烧山,也是通过飞机投放燃烧弹等形式的,燃烧弹在落下之后,只是烧毁了山上丛林的上层树木,中层虽也有些被烧焦,但到了下层就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而躲在树林下的越南游击队员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危险。所以说,放火烧山的效果非常不好。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小编认为,精明的美国人是不会放火烧山的,毕竟这是下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幸亏越南的气候条件,才保全了越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越南丛林战争,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因为你根本没搞清楚越南战争的真实情况…

首先,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不一样,不是双方大兵团对刚,谁打赢了,谁就往前推进的正规战争…

而是南北越以北纬17度为界,北越不断通过一些小路(主要其实经柬埔寨借道),向南越派出游击队,然后在南越的地盘上游击…

虽然正规战北越军基本没打赢一场,但在漫长的游击战过程中,对美军依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本上类似于超级加强版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游击战争)

在整个战争中,美军地面部队从未越过北纬17度线,只是派飞机轰炸河内和海防等北方城市…

至于原因…38线前车之鉴…

所以这场战争的真实性质,其实就是中苏出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北越出人命(甚至南越的很多老百姓也参与进来了),对美国的绞杀战…

看清楚了实质,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并没有继续用橙剂,甚至用燃烧弹、核弹…

因为根本没用…除非把越南人杀光,甚至杀光都没用…中国好几亿人呢!反而让中国捡便宜…

而且这样做成本极高…当初用橙剂也不是毁灭丛林,而是针对北方的稻田等目标…美国是狗大户不假,但地主家里也没余粮,原子弹轰蚊子,美国也轰不起…

所以最后美国把脸往兜里一揣,闪人了…(对美国这就是一场面子之争)

另外顺便说一句,南越比南棒弱多了…南棒打到最后,基本上有国军主力的水准,如果考虑到装备,还要更强一点,而且人家可承受了朝鲜战争里面八成以上的伤亡,至少可以和北棒放单;但南越…一言难尽…大概比抗日战争的伪军还不如…这种队友,美国人也很绝望…

越南丛林战争,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越战整整持续了二十年,由于经验丰富的北越游击队都躲藏在丛林中,采用游击战术与美军周旋,使美军损失惨重。最后美军就使用烧山的办法,不过是用燃烧弹投放在热带雨林中,这种办法造成游击队一些伤亡,但是由于山多林密这种战术效果并不理想。

美国人采用的是更恶劣、更卑鄙的手段,在越战中,美国始终处于绝对的优势,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处于战争的主动,为了更快的赢得战争,他们不惜使用燃烧弹、汽油弹、毒气弹以及能使树叶迅速枯萎的橙剂弹,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生化武器,这些东东能产生残留,使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由于越南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不大常年属于雨季空气潮湿,丛林湿气极重,而且越南的天气时常变幻无常,一会儿天晴,一会儿暴雨,在这种情况下放火烧山,根本烧不起来。

美国在放火烧山方面努力过好多次,奈何人家的山根本烧不着。越南连森林消防都没有,越南的树木冒密繁杂,大多数都是灌木,不成材,越南人也想放火烧山,开肯山地,可就是不着。你让美国佬烧山,美国人早就烧过了,什么燃烧弹啊,白磷弹啊,根本就不好使。

除了以上原因外,美国也要考虑世界舆论,毕竟攻打越南美国也是师出有名的,如果火烧越南,本来是出师有名就变成滥杀无辜了。就像我们当年反击越南,也是叫自卫反击战,当我们攻打到河内附近地区,一马平川了,好打了,就退兵了,当年对印自卫反击,打到新德里附近也及时退兵了,否则你就不叫自卫反击了!

越南丛林战争,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丛林战争,大家都能想出放火的方法,美国真的想不出来要放火烧山吗?其实,就连越南人自身都想通过放火烧山开垦山地,以促进经济发展。那么这山又如何烧不得呢?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影响之深,在世界上不容小觑。

而这场战争,美国以失败告终,这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的战争。

南越政权与北越政权之间的对抗,美国横插一脚支持南越政权,目的很明确扶持自己在东南亚的势力。

越南战争分为五个阶段,其角度多而杂,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要是细细分析极为复杂。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抽出一个角度讨论,越南从丛战争中,美国为什么不放火烧山?

越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越南东面和南面两面临海,海岸线较长,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降水量比较丰富。常年雨季,丛林里经常暴雨,洪水泛滥。别说放火烧山了,不成材的灌木满地,越南连森林消防都不用。

放火烧山后果严重

一个烟头可能使几千公里的森林毁于一旦。假如美国真的放火烧山,而且火势十分凶猛,后果将会怎样谁也不敢去想。美国虽然发达,但也没有达到控制大火的地步。

火舌蔓延,如果山风突然转向,美国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放的火,可能烧的是自己人。当烈火燃烧的时候,场面就没有人能够控制了。因此放火烧山绝对是下下之策。

美国投放燃烧弹效果甚微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打得十分艰难。美国佬当然很愤怒,而美国一直以来又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放火烧山,这样的方法他们一早就想到了,只是无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丛林里放火,使游击队造成伤亡,是一种极好的方法。不过放火只是开胃小菜,美国不惜使用燃烧弹、汽油弹、毒气弹,以及数不胜数的生化武器。

完全不顾后果,不管越南人民的死活。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在丛林中都不好使,面对越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效果甚微。

国际舆论压力大

美国如果放火烧山成功,一则对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二则破坏力极大生灵涂炭,不符合人道主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越南有着众多国家的支持,中国和苏联都无偿的选择帮助越南渡过难关。美国放火烧山,将树立更多的敌人,更多的国家将会选择帮助越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场战争谁主浮尘未有定数,而犯了众怒的美国,就更难取得战争的胜利了。诸多原因,美国没有放火烧山。不过也不能说美国考虑到位,毕竟他还投放了燃气弹等众多更为卑劣的武器。

越南丛林战争,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其实并不是美国不想烧山,而是烧山的效果不佳,所以美国人使用落叶剂来破坏森林。

实际上,美国对付越南的办法,早在二战期间就有过论证。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进行过战略大轰炸。在使用原子弹攻击前,美军出动大批战机利用凝固汽油弹焚烧日本都市,致使上千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

以东京大轰炸为例,美国使用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在3月9题夜间对东京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当时334架B-29轰炸机在马里亚纳群岛上的空军基地起飞。对东京投下了2000吨燃烧弹,一夜之间41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烧成白地,26.7万栋建筑物被烧毁,10万人死亡,超过100万人无家可归。大火甚至将市区内的河流煮沸,很多跳进河里意图避难的市民因此死去。

(燃烧弹烧过的东京市区)

除了轰炸日本的城市,美国军方也做过轰炸日本农田,削弱其粮食储备的计划。日本地狭人稠,每年需要从海外进口超过300万吨的粮食才能确保不出现饥荒。在美军的封锁下,日本的海外进口通道已经被切断,只能依靠自身的粮食产量来勉强维持,所以美军的计划是毁坏其农田,让岛上的日本人吃土。

但是,经过计算他们发现假如以凝固汽油弹对粮田轰炸则效果甚微,所以开始研究使用化学药品来代替汽油弹。

早在1944年5月,美国人就开始研究新型化学药品,并一度将其列为最优先级。所以,到1945年4月,已经实验了不下1000种。

在这1000多种化学药品中,有一种效果极佳,只要撒到农田中,就会让粮食颗粒无收。而该化学药品的残留会对农田有持续作用,在未来数年之内,被污染的地区可能都不会有粮食产出。如果实施,不需要盟军登陆,也会在几年之内让整个日本列岛成为人间地狱。这种化学药品就是臭名昭著的二噁英。

据估计,计划实施后,在1945年冬天,就可以让日本陷入粮食饥荒,至少会有上千万日本人饿死。未来数年之内,又会有上千万人饿死。

当然,小日本没撑到美军投二噁英的那一天,两枚原子弹直接让天皇及主和派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投降。

所以,直到20多年后,美国人的化学攻击手段才重出江湖,他的目标就是越南的原始森林。使用的化学药品名叫落叶剂,而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二噁英!

所以,美国人不烧山和当初不烧日本农田的原因一样,不划算和有更好的攻击手段。

据统计,整个越南战争期间大约有3.1万平方公里森林被美军洒下落叶剂,大约占到越南森林总面积的30%,约占越南国土面积的10%!

(期间美军不仅对森林撒落叶剂,也使用落叶剂破坏稻田)

期间,至少有300万越南人接触落叶剂,并在此后数十年内深受毒害!

越南丛林战争,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放火烧山呢?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8°10"~23°24"、东经102°09"~109°30"之间,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陆地面积329556平方公里中有44%的面积被丛林覆盖(1944年统计),这一数字一直保持到1965年越南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75年越南之战结束的这10年内,越南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下降到33.8%,下降近10.2个百分点;森林面积从战前的1430万公顷下降到战后的930公顷,平均每年下降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的下降和森林面积的锐减的主要原因就是战争,要说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没有直接放火烧山,那还真是大大地冤枉他们了,美帝不但肆无忌惮地放火烧越南人的山,而且还喷洒化学药剂破坏越南人的森林,为了对付丛林中的越南游击队,美国人简直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丧心病狂的地步,所以才在历时10年的战争中损失10.2%的森林。下图为在越南丛林中合影留念的美军海豹突击队,就连精锐的“海豹”们似乎也对丛林中的游击队束手无策,因此烧山是最直接的办法,但是很明显也是最笨的办法,归根结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为了对付在丛林中神出鬼没的越南游击队,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高效的纵火武器——CBU—55B云爆弹

“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丧心病狂地越南丛林”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虽然越南战争是一场美军占绝对优势的非对称战争,但是受到茂密丛林以及那道不可逾越的北纬17°线的制约,造成美军能打赢每一场战斗,却无法打赢这一场战争的奇特现象。为了对付实力弱小的越共游击队,美国动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先进武器装备,同时也想尽了一切可行的办法,其中就包括“放火烧山”,企图以破坏丛林的形式来打赢战争。起初美军的纵火方式为空投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爆炸以后在物体表面附着一层难以清除的粘稠状燃烧液体,物体被引燃之后更是难以扑灭,被凝固汽油弹攻击的士兵是难以幸存的。它集杀人与放火两种功能于一身,因此这种炸弹被侵越美军所青睐,然而凝固汽油弹虽然能大量杀伤越共军队生动目标,却无法引发丛林发生大型山火。下图为美国记者拍下重现生机的越南过火丛林照片,通常越南人是不会去管那些被美军轰炸引发的山火,因为过不了多久它就会自然熄灭,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起来。

比如光1968年一年的时间内美军一共发起凝固汽油弹轰炸1681次,引发山火977次,每次山火平均纵火面积为1000公顷,最大一次山火造成9000公顷森林被烧成白地,烧山面积挺大看似,但是只占森林总面积的0.01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军要求其国内研发一款威力巨大,同时还具备纵火功能的炸弹。1971年,这种炸弹研制成功,它就是CBU—55B燃料空气炸弹,俗称“云爆弹”,该型炸弹重量为6.8吨,连轰炸机都无法搭载,必须由一架C-130运输机用伞降的形式从货舱中投放。美军即将装到C-130运输机里的CBU—55B云爆弹,它将在随后的轰炸行动中被投放到丛林中。

当云爆弹被投放或发射到目标上空时,在特种引信的作用下引爆母弹,将弹体中的燃料均匀散布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悬浮状态的气溶胶,并在目标上空聚集形成覆盖,状如浓雾。当气溶胶达到一定浓度后,引信在空中进行第二次引爆,整个雾团发生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其温度通常在2500℃左右,并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达到毁伤目标的目的。下图为云爆弹对地面的攻击效果。

遭到CBU—55B云爆弹攻击的爆炸现场如同遭到了一枚小型核弹攻击后一样,看不见弹坑和弹片毁坏的残骸,在较大范围内,轻、中型武器装备全部被掀翻,变形扭曲,其脆弱部分如瞄准系统、通讯系统全部毁坏,树木呈发射状倒伏或被吹歪,灌木和草丛被大面积刮受伤人员耳聋、眼瞎、皮肤被严重灼伤,其状惨不忍睹。当美军首次使用该弹时,越南人曾以为是原子弹,但经我国援越专家检测,爆炸区内并没有放射性污染,这才排出了美军使用核武器的嫌疑(否则核战争就要爆发)。下图为云爆弹对建筑物的攻击效果,其爆炸时能产生2700℃的高温,纵火效果明显优于凝固汽油弹,越南战争期间一共有超过100枚CBU—55B云爆弹被投放到越南丛林中。

CBU—55B云爆弹的应用提高了美军对丛林的纵火效率,从1973年第一枚云爆弹在越南绿春地区使用截止1975年,美军纵火式的轰炸次数为1075次,但是引发1000公顷以上面积的山火达1681起,过火面积达19819公顷,其中15326公顷被烧成白地,纵火效率几乎提高了一倍。为了烧山而专门研发一款形式武器,这种事只有美国人才做得出来,看到这里作者不禁想问:还有人觉得美国人不会烧山吗?其实真相是:美军不是不想烧,而是烧不起来。

美军大规模纵火行为却没能烧光越南丛林的原因分析

按照美军的纵火方法,倘若纵火对象是加利福尼亚的大森林,那么根本不需要上千次的凝固汽油弹甚至CBU—55B云爆弹的轰炸,或许只需要一枚白磷燃烧弹就能引发像2018年11月8日那场过火面积超过60000公顷的大型山火。为何同为大面积森林覆盖地区,加利福尼亚的大森林在一次雷击中就能引发大火灾,而为何越南丛林用燃烧弹轰炸都引不起大型山火来呢?下雨为躲在水沟里避开美军搜索的越南军民,诸如此类的水沟在越南丛林中密布,形成不计其数的水网,这样的丛林使很难烧起来的。

形成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火源、可燃物、火险天气。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比如纵火轰炸时投下的燃烧弹就是一种制造火源的手段;可燃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比如干枯的树木、草灌等植物,火灾一般都是从这些易燃物中将火势放大的;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比如2019年4月2日四川大型山火,在干燥的天气中一阵大风吹来就能使原本正在正常燃烧的火情演变成像火药燃烧的那种“爆燃”。加利福尼亚森林统统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由于火情发生在干旱的11月份,且该地区常发生7级以上大风,致使11月8日才引发的火灾,到第二日(不到24小时)过火面积就达到10万英亩(40000公顷),就连一个2.7万人规模的小镇也在3小时内全部烧光。下图为11.8加州大型山,这座大山的地表植被在大风的作用下不到1个小时就被全部烧光。

很显然越南丛林同样也具备形成森林火灾的三大条件的,但是其中的“火险天气”就不具备得那么明显了。很多人认为越南是因为降雨量大,这才导致山火难以形成,其实这只是次要原因,毕竟越南从11月到次年4月都是干旱季节。重点在于越南处于潮湿、闷热的亚热带地区,亚热带的季风气候特点是旱季时陆地高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入海洋上的赤道辐合带;雨季时南半球副高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入塔尔低压,即热带气旋。说白了,所谓“热带气旋”就是一个处在风眼里的地区受到气流保护,将高速气流隔离开来,这也是越南即闷热又潮湿的原因。下图为越南闷热且潮湿的亚热带丛林,空气中就连一丝微风都没有。

在这样基本无风、湿气又重的环境中山火真的很难扩大起来,通常刚刚好不容易用燃烧弹引起来的森林大火烧着烧着自己就灭了。美军为此十分苦恼,于是又想出了一个断子绝孙的好主意——向丛林喷洒化学毒剂,首先让植被落叶枯死,以便让阳光能照进丛林使湿气蒸发,最后再用轰炸机搞凝固汽油弹地毯式轰炸,这样就能达到效率更高的纵火目的了。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直到1976年战争结束,美军一共在越南投下800万吨航空炸弹,其中600万吨为凝固汽油弹(远远超过了二战时期对日本轰炸的炸弹投掷量),但是始终没能消灭越南游击队,更没能烧掉他们计划中应该抹去的越南大丛林。下图为正在对越南丛林实施“地毯式轰炸”的美军B-53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就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由美军发明的。

综上所述,美军在侵略越南期间不但大量杀伤越南军民,更是大量破坏越南丛林,破坏数量占越南森林覆盖量近四分之一!而破坏方法就是直接烧山。据苏联专家乐观估计,被美军烧掉的森林将需要近半个世纪才能得到基本恢复,而越南领导人在2003年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则表示越南政府正在致力于在2020年以前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以求接近1944年的水平,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正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为了打赢这场根本不可能打赢的战争,已经疯狂到不顾及无辜平民和自然环境的受到伤害,使用了各种包括烧山在内的方法来对付他们自己为自己制造的敌人,而战后却一直以“救世主”的姿态呼吁世界行动起来保护森林,大搞特搞“西方政治正确性”,其虚伪姿态可见一斑。下图为越南战争期间使用凝固汽油弹烧山的美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