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洋人似乎是一下牛起来的,在入侵中国之前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其实,这是非常大的误解。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军被洋人蹂躏70年。

而洋人的强悍,绝非1840年前后才开始的。

大家注意,以美国为例,独立战争是1775年到1783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差不多60年前。

英军和美军,都已经以全新方式作战,从陆地到海上,杀得一塌糊涂。

当时英军就已经用军舰对岸攻击,类似于后来打清军炮台一样,掩护步兵登陆作战了。

而独立战争期间,冷兵器肉搏,也就是拼刺刀,已经很少出现了。

这不是说双方不够勇敢,是火枪时代难以用到刺刀。

这次大战打了8年,双方伤亡总数接近10万。

其中英军也是越过大西洋,跨大洲作战,对于清朝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美国,欧洲更是这样。

在拿破仑时代,也就是1803年到1815年,整个欧洲几乎都卷入战火。

可以说,无论法军、俄军、英军,甚至普鲁士、奥匈帝国甚至西班牙军队,都已经是后火枪时代,开始侧重于火炮的使用,不单单是使用火枪了。

这些军队经历长达12年的大战,各方面都是自成体系的,早已超越了冷兵器时代。

甚至,这些大战的规模也远超过满清的战争。

拿破仑入侵俄国,法军就有60万,俄军全民皆兵先后使用90万。

可以说,世界军事发展已经天翻地覆,冷兵器为主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和列强这些军队对抗了。

满清的军事实力已经远远落后列强,但自己却并不知道,或者不在乎。

满清时期,乾隆所谓十全武功包括:1747至1749年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战、1755年的平定准噶尔达瓦齐部之战、1755至1757年的平定准噶尔阿穆尔撒纳之战、1758年的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1762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1771至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1786至1788年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1788至1789年的安南之役、1790至1792年两次平定廓尔喀。

可以看到,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强敌,都是一些小怪。

即便如此,攻打缅甸、廓尔喀这些,其实只能算是个平手,并不能说就是胜利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哪个年代拿破仑进攻的不是俄国,而是满清。

满清恐怕会被打的节节败退,直接屈膝投降了。

到了八国联军时代,世界军事更是有着极大发展,而满清不进反退,当然被打的满地找牙了。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是的,打不过!而这个打不过却是因为清朝没有抓住机会变革、没有及时顺应时代潮流造成的!

清朝没能进行完全而透彻的政治改良,因而必将导致经济改革、军事改革、经济改良,因为缺乏保障,不仅后劲不足,而且难以改革到位。

也因此才会导致堂堂大清朝,纵挟洋务运动之硕果,最终仍然是先在1894年之甲午之战中,败给了全面革新的日本,后于1900年遭受八国联军的欺负!

外国列强来的那么远,还用怕他们吗?怕,当然怕了!谁说外国列强来的远了!人家早就在亚洲各地建立了许多的殖民地,就连堂堂大清,不是也己经被列强建立了许多租界和租借地吗?人家早就在清朝周边摆好阵势了,就等着清朝露出破绽呢?

可是在1900年时,慈禧老太后不知搭错了哪根神经,居然冒险向几乎所有西方列强下达了“宣战诏书”!本以为清军早己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可是哪里料到,清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最终以损兵折将,大举赔款而结束这一切!

至于火烧圆明园,那是发生在1860年前后的事,而干这事儿的是英法联军!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船坚炮利的英法两国对衰落无能的清王朝,进行的一场一面倒的战争——英法联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战争的胜负毫无悬念!

咸丰皇帝带着一帮嫔妃、大臣等人,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将京城弃之而不顾,任何英法联军侵略。而最终英法联军没敢毁灭紫禁城,给清帝留下了这个“家”,也留下了谈判的余地,最终他们将气撒到了圆明园上,在进行了劫掠之后将其付之一炬,从而将英法两国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满清的失败,绝不是因为武器落后,绝不是因为不抵抗!首先满清的装备并不落后。

装备落后说主要源自刘晓庆的《火烧圆明园》,那个不是历史,骑兵冲击枪阵的事情压根就没有发生过。也许你会疑惑我为什么敢这样讲,太平天国知道吧,当时太平天国有数万人的洋枪队,后来都被满清的火枪营剿灭了,难道满清剿灭天平天国的火枪营蒸发了?显然是不可能的。满清当时是有火枪的,但不是陆军的普遍装备。为什么没有装备呢?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弓箭在射程、精准度、发射频率等方面是远胜于火枪的。当时装备火枪的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可以降低士兵的培训成本,而不是火枪的威力有多大。使用弓箭先要有“一身能破两雕弧”的体力,还要加上几年的训练,这成本十分巨大;但火枪不同,普通人经过几天的训练,便可以形成战斗力,上阵杀敌了。

根据意大利军官向本国政府写的《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清军的武器装备根本不次于八国联军。清单所列如下:

36门克虏伯大炮,口径87毫米(1897年德国埃森制造),折合3.41英寸,其中大部分仍装在箱中。

60门克虏伯大炮,口径70毫米(1897年德国埃森制造),折合2.75英寸。

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口径57毫米,折合2.24英寸。

42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口径47毫米或1.85英寸。

42门大炮,其中一部分为诺尔登费尔德式,一部分为上海机器局制造,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10门速射机关炮,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20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3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3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

其次,满清抗击八国联军态度相当坚决。

说投降派占主流那绝对是臆想。慈禧下旨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并任命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塔拉·刚毅率领义和团参战,后刚毅战死;直隶提督兼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死守天津,直至战死。满清上下可谓军民一心,同仇敌忾。基本上动员了朝廷能够动员的全部力量,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中,阵亡将领级别之高,阵亡之惨烈,与抗日战争相比,有过之而不不及。

据《义和团运动兴衰史》记载,在天津城保卫战中,守卫天津的是正规清军——武卫军,约2.5万人,另有芦勇、保卫军、安卫军,排枪队,1万余人。同时还有直隶各地赶来增援的义和团,多达5万人。

既然大清如此坚决,咋还败了呢?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族政策的失败,全国人民离心离德,信仰缺失!

满清一直奉行满人高汉人一等,汉人在整个国家中地位较低,因此广大汉人民众对国家不认可,满清是外族,八国联军也是外族,外族之间的战争和百姓何关呢?所以老百姓抱着看热闹的心理看这场战争,甚至还给八国联军做后勤补给,而满清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绿营兵也不卖力气,于是八国联军轻松加愉快地进入了北京城。另外朝廷对各地督抚的约束能力也在下降,张之洞公然抵抗慈禧的懿旨,搞东南互保,单独于洋人媾和。

最后科普下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是英法联军。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清朝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首先,圆明园不是八国联军烧的

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烧的,就两国和后边的八国联军进北京隔着几十年的时间段。

打不过八国联军很正常,哪怕现在来也打不过

清朝打不过八国联军很正常,哪怕换现在也是打不过。八国联军中有美俄英法,目前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四个,另外四个就不说了,要是这四个国家联手,当今世界有哪个国家招架得住,目前的中国也不行啊,所以输给八国联军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以一个落后国家,公然向全世界主要强国挑战,不知道清朝是太胆大还是太愚蠢,所以输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以甲午之战,看八国联军

其实别说八国联军了,在八国联军之前的甲午之战,就八国联军中的一个日本,就彻底的击败了清朝。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连战连溃。

到八国联军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可以拱卫渤海的北洋水师,陆军更是近乎不堪一击除了极少数进行了有效抵抗,竟然指望义和团对抗侵略,这真是不知所谓。

所以清朝连八国联军之一的日本都打不过,更何况八家联合。

东南互保与八国联军之战

在清朝末期,说起清朝有多少军队,有多少装备,其实那都是地方督抚的个人实力,而非真的就是清朝这个中央可以指挥得动。

在太平天国之后,清朝靠着震慑四方的八旗军被证实不堪一击,而是靠着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组织的乡勇湘军、淮军才镇压了太平天国。

然而也正因为这样,清朝开始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力,戊戌维新,国家变法还要通电地方征求意见,这要是在康乾时期,不就是一个圣旨的事情吗?清朝末期,中央几乎已经很难有效的控制地方了。所以才有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各地群起响应,清朝土崩瓦解。

而在清朝后期,清朝赖以维持统治的就是军阀势力中最大的一股,也就是李鸿章控制的北洋,后来的北洋军阀的前身。历史上也称甲午战争为北洋对日本之战,但甲午战争,北洋被近乎打残,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威慑力。

所以别看清朝有很多军队,大多数属于完全指挥不动的军队。类似唐代的藩镇。

当八国联军和清朝开战的时候,南方五个督抚,宣布中立,两不想帮,甚至为八国联军的战舰提供补给,这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你能想象吗,北方和八国联军打得火热,南方也和八国联军打得火热,当然这两个词是不同的意思。

这说明什么,说明清朝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力了,南方督抚为了不被八国联军攻击采取了互保的政策,明哲保身,这和鸦片战争时期,南北抗战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实清朝之所以宣战这么多国家,也是因为中央没有了控制力,想要打赢一两场震慑地方,提升影响,结果自己没有力量依靠所谓的义和团,最终结果就是所有人看清楚了清朝的真面目,于是天下离心。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就纷纷倒戈。

所以满清打不过八国联军其实很正常,因为满清整个国家早已难以发挥国家的主要力量,最终落得这个结果是再正常不过了。

清朝军队打不过八国联军吗?外国列强这么远打过来还怕他们吗?难道火烧圆明园就这么简单?

我来揭秘:

1.昔日的八国联军都是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它们的制度都是传说中的“民主自由”制度。

2.八国联军打清政府就是想在中国建立“民主自由”社会。

3.八国联军花了长达一百年的时间给中国建立的“民主自由”是什么?

①大批量的卖鸦片。

②分裂清朝使清朝彻底陷入军阀混战,使中国老百姓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战乱之中。

③最后日本给中国建立的“民主自由”是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以及三千万中国人死亡的苦果。

④中国老百姓在这一百年时间里彻底享受到了西方国家所建立的“民主自由”,西方的“民主自由”在清朝真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啊!老百姓的确感到幸福啊!

4.今天中东的遭遇和昔日的清政府的下场如出一辙,都是八国联军建立的“民主自由”,老百姓在战火中家破人亡就是西方国家给与的“民主自由”。

5.直到今天国内还有一部分脑残还期盼着美国建立的“民主自由”,还觉得中国在清朝享受了西方给与一百年的“民主自由”没享受够,还想继续品尝品尝。总想去体验体验中东战乱的美好生活,它们以为军阀混战和中东战乱不一样,其实二者都是西方国家建立的“民主自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