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死后,曹操为什么要去哭丧?

曹操哭袁绍,《三国志》里有记载。

紧随其后,陈寿记录了袁绍与曹操共同起兵时哥俩的一段对话,这基本上就回答了曹操为何去哭丧袁绍的原因。

曰:“邺定。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

曹操平定邺城后,到袁绍坟墓祭祀他,哭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鉴于哥俩既是老同学,又是老同事,情之所至,也就没有必要做戏,写一个悼文啥的啦,临场发挥,回顾了一段两人交往地历史,寄托了一下深深地哀思。

曹操曰:

想当年,吾与本初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本初问我“如果事情不能成功,哪个地方可以依据啊?”

我反问道“足下以为何如?”

本初说道“我南据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或许可以成功吧?”

我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言犹在昨,不想本初已去,呜呼哀哉!

曹操哭得很难过啊!

不能就此说曹操是奸雄,虚情假意。

虽然是战略对手,英雄惺惺相惜也是合情合理。

加之哥俩特殊的情谊,哭一哭也是人之常情。

但核心的一点还是收买人心。

收买士人之心,收买百姓之心,收买袁绍大量部属之心。

这从曹操与袁绍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两人的格局与境界。

袁绍想的是占据地盘,扩充实力,然后争夺天下;

而曹操想的是招揽天下人才,利用他们的才智,进可攻,退可守,无往而不胜。

冀州是攻取了,但不就是说已经完全征服啦!

既然袁绍能代韩馥而有冀州,曹操继而得之,谁又保证没人再代替曹操据而有之哪?

于是,曹操慰劳袁绍妻子,归还了他们家的财宝,赐给许多丝织品,由官府供给口粮。

同时下令说“河北遭受袁氏灾难,特令免除当年的田租,赋税”。

并采取措施加重惩治豪强兼并,百姓都很高兴。

于是,曹操在一定程度上收服了民心,巩固了冀州的统治。

如果曹操能把袁熙的妻子一并归还,这事就漂亮啦。

虽然孔融嘴臭,不会说话,但话糙理不糙哦!

就这事,曹操爷们做得真不咋滴!

袁绍死后,曹操为什么要去哭丧?

官渡之战时,四世三公的袁绍整体实力要比曹操大得多,但曹操深知,如果不击败袁绍,自己将无法统一北方。多亏曹操手下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谋士大将,在荀攸与许攸等谋士的谋划下,在关羽和徐晃等将领的努力下,曹操最终击败袁绍,逐步实现北方的统一。

然而袁绍兵败之后并没有身死,他集结自己的残部,准备东山再起。这一次袁绍吸取了此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他没有太多犹豫,而是主动出击,派遣一支部队列于黄河以南的仓亭渡口,给曹操管辖范围内的兖州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来袁绍已经平定了冀州的叛乱,眼看就要再度崛起,当时曹操对袁绍久攻不下,因曹操始终无法彻底去除这个心腹大患,心中十分着急,然而就在曹操一筹莫展之际,袁绍竟然不幸病逝。毕竟在袁绍心中,他始终无法认同昔日好友曹操将自己击败的事实,加上平定叛乱伤神,最终导致了袁绍吐血而死。而袁绍的几个儿子又非常不争气,在袁绍死后,他的儿子们忙着瓜分袁绍生前的势力,最终被曹操一一击破,袁绍一家就此灭亡。

袁绍死后,曹操竟然到袁绍的坟前痛哭了一场。作为交手数年,几乎击败他的对手,曹操并没有在坟前唾弃袁绍,而是追忆两人之间的感情,虽然两人因公义交手,但两人交情匪浅,曹操对袁绍的去世十分感怀。说起来,曹操在袁绍死后,在袁绍坟前哭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收买人心。

毕竟袁绍出身显赫,虽然身死,但拥护袁绍的人并不少,而且有些人虽然最终投靠了曹操,但很有可能不是真正投靠曹操。为了防止这些人为袁绍报仇,为了安抚人心,曹操自然要对这批人加以安慰,曹操这次哭丧,就是为了告诉陈琳和崔琰等人,他与袁绍是至交好友,袁绍死后他也很心痛,虽然袁绍死了,但大家跟着他其实与跟着袁绍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曹操之所以感怀袁绍,更是因为如果没有袁绍,也就没有了今天的曹操。毕竟当年项羽与刘邦曾结为兄弟,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在乌江自尽而死,刘邦同样为项羽痛哭。这是因为项羽虽然是刘邦的对手,但他更是刘邦心中敬佩的人,毕竟没有项羽作为刘邦的对手,刘邦也没有隐忍与前进的动力。因此曹操在袁绍死后感怀对手,是有真性情的。

袁绍死后,曹操为什么要去哭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第一,收买人心。

袁绍不得人心?

不得人心,他就不可能成为北方的霸主。

当时袁绍的地盘、军队都比曹操要大要多,而且地盘的经济还要好得多。

这客观说明袁绍是颇有能力,尤其得到北方人民支持。

袁绍在北方的统治大体是不错的。

据《献帝春秋》记载:(袁)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可见,袁绍对于自己的地盘的人民,还是相当不错的,管理得法。

相反,曹操才打仗期间,曾经有过几次屠杀事件,口碑并不好。

现在袁绍死了,曹操很快就会占领他的地盘,自然要收买人心,获得原来袁绍的人民和部下的支持。

这一哭,是必要的。

第二,表示和袁绍没有私人仇恨,曹操是代表国家对付袁绍。

三国时期,军阀互相攻杀,把人民害的很惨,人口巨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而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朝廷的名义出现。

所以,曹操为了不让人民认为自己是为了抢地盘才同袁绍火拼,就必须哭一哭。

似乎曹操和袁绍没有矛盾,只是执行皇帝的命令。

通过这种手段,加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假象。

第三,曹操和袁绍私交尚可。

抛去利益之争,曹操和袁绍也算是朋友,故人。

曹操和袁绍早在黄巾之乱时候就认识,也是老朋友。

虽然两人有过一些矛盾,但并不是敌人,因为互相没有什么交集。

在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的时候,袁绍是盟主,曹操是一个诸侯。曹操的失败,主要是自己的孤军冒进,也怪不得袁绍。

后来大家因为抢地盘成为敌人,主要也是政治和利益冲突,换谁也是这样。

所以抛去工作不谈,就私人关系上两人没有矛盾。

袁绍死后,曹操为什么要去哭丧?

对于曹操哭袁绍,孙盛(东晋史学家)评价说:

夫匿怨友人,前哲所耻,税骖旧馆,义无虚涕,苟道乖好绝,何哭之有!昔汉高失之於于项氏,魏武遵谬于此举,岂非百虑之一失也。

意思是说,和朋友反目成仇,这是为人耻笑的,解下骖马入馆吊唁,如果没有义气和交情是不需要哭泣的,如若好友之间道义不同,甚至决裂,那还哭个什么劲呢?当年刘邦哭项羽,而今曹操又来效仿,岂不是思虑不周吗?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孙盛对曹操哭袁绍是不太苟同的,认为跟刘邦哭项羽一样,多此一举——既然道不同,兵戎相见乃至杀死对手,何必再来举哀。

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曹操与袁绍,与刘邦和项羽一样,是有过兄弟之义、同袍之谊的。

曹操与袁绍是发小

二人年少时,常相共处。喜欢在一起搞些恶作剧。有一次去一家新娶媳妇的家里,到了半夜时分,俩小子高喊:“小偷来了!”这家人都跑出来了,曹操却趁此劫持新媳妇,和袁绍往回跑,却不小心掉进荆棘丛里,好容易才狼狈地跑出来,估计新娘子也是顾不上了。

这些逸事虽出自野史,却能说明,这两人小时候就玩在了一块。虽说袁绍家里”四世三公“,但袁绍本人却是婢生子,能与过继给宦官的后人曹操玩到一起,倒也不显突兀。

曹袁曾同朝为官

因着家世显赫,袁绍很早就入朝为郎官,后又为濮阳长。何进当上大将军后,辟举袁绍为掾属(大将军属官),后又成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朝迁设西园八校尉时,袁为中军校尉。曹为典军校尉,二人成为同僚。

曹袁曾为战友

董卓入洛阳后,各路诸侯愤起共讨。袁绍因为实力与声望,成为讨贼联盟头领,曹操成为其帐下先锋,兵败后靠着袁绍接济东山再起。

曹操在兖州割据后与袁绍成为并肩同盟,共同对抗袁术与公孙瓒。

官渡之战现高低

就跟刘邦与项羽类似,敌人渐渐少了,兄弟之间的决战来了。官渡一战,袁绍败北。最后的最后,袁军为曹军所灭,袁子也被赶得七零八落,袁媳也被收为曹子媳……

然后,曹操路过袁绍墓,哭个什么劲儿呢:兄弟,不是我要害你,是上天要让我扛大旗?你我终究要一决,只是老哥我心里痛啊。

这还真没准,曹操虽是个杀伐将军,但也有文人心肠,只不过啥感慨也不能阻止俺的事业心!

袁绍死后,曹操为什么要去哭丧?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三国时候的人,关系都有些奇怪,每个人之间既可以是仇敌,又可以是挚友,曹操便是如此一人。在曹操看来,只有够强的人的人才能做自己的敌人,也才能做自己的朋友,袁绍就是其中一位。

一、童年经历,意气相投

有人说曹操哭袁绍是猫哭耗子假慈悲,个人保留意见。我认为一直以来对曹操的脸谱化太过严重,我觉得曹操其实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枭雄。

曹操和袁绍其实在彼此不大的时候就认识了,两个人是有着相同的童年经历的。曹操在童年时候,因为父亲被过继给了太监,因此常常被人讥笑为“阉丑之后”,袁绍是家中婢女所生,因此身份低微,不受重视。但同时,曹操又是曹参之后,祖父、父亲在朝中位居高位,袁绍家中四世三公,家门显赫,这让曹操和袁绍又成为了身份高贵之人,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们二位是普通人眼中的高官子弟,是高官子弟眼中的“不入流”的人。

因此在这种相同经历的体验下,曹操与袁绍之间惺惺相惜,关系极好。

曹操像

二、少年意气,相敬相惜

后曹操和袁绍都在京城,两个人开始了交往。根据民间传说来看,两个人在京城之中可以说是“好哥们”。两个人有一起绑架过别人的新娘,有一起打劫过其他的人,一起喝酒,一起撒野,好不快活。虽然是民间传说,但我认为可以反映出的的一些问题就是,袁绍跟曹操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好。

而且两个人之间在此时是有着共同的理想的,即光复汉室。袁绍继续继承他四世三公的荣誉,曹操可以去当汉征西将军。然而后来董卓乱政,打碎了两人的共同理想。本人认为,此时两人仍对汉室有一定的向往,因此两人再次出于共同的理想,组织了讨董大军。而这一次,将是二者的关系的转变。

在这一次中,袁绍相对来说转换得较早,他已经将自己视作了独立的军阀而不是汉室的属下;而曹操转变得较晚,从他率领手下追击董卓然后被打得大败就可以看出来了。私人认为,此时维系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根线——“光复汉室”就此断绝,两人之间也出了隔阂。

袁绍像

三、身份变换,各自努力

这一次的追击战的结果我们也知道,曹操大败。大败的背后,是曹操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兵力全部散失并且成为了诸侯们的笑柄和天下人的楷模。

在此时,曹操不得不依附于袁绍,因此他和袁绍之间从平等变为了依附关系。袁绍也很讲义气,积极地帮助了曹操。但是也形成了曹操依附袁绍的格局。

此后,曹操不断努力,在积蓄力量,力求摆脱袁绍。最终因为“迎天子”事件,两个之间的关系接近破裂,联盟不在。袁绍专心攻略河北,曹操专心攻略河南,当两人分别平定了河北和河南后,便是两人正面冲突之时了。

两人曾经的大敌人——董卓

四、官渡之战,正面冲突

两人分别平定了河北和河南后,附近再无敌人,因此两人之间的缓冲也彻底消失,便直接兵戎相见了。

结果我们大家都熟悉,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后袁绍因为抑郁而身死,曹操前去祭拜袁绍,并为其大哭。个人认为,此时的曹操已经是个枭雄,不再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年轻人,因此这一哭,很有可能存在着收买河北人心的可能,因此在前面保留意见。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曹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这一哭,是否想起了那个在京城飞扬跋扈的少年,是否想起了那个誓杀董贼,匡扶汉室的青年,是否想起了那个官渡之战上不舍得杀他,想要放他一马的中年。

袁绍,本初,我一生最大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

官渡之战示意图

五、总结

一直以来,历史对于曹操的脸谱化太重了,仿佛这个枭雄,一哭就是假哭,一怒就是真怒,杀人就是暴戾,救人就是做戏。然而我看来,曹操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有肉的一代枭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袁绍死后,曹操为什么要去哭丧?

曹操和袁绍一起同过窗,一起抢过新娘,一起扛过枪……如果两个人有一个让步,估计就不会出现三足鼎立,天下霸主只有曹袁组合!袁绍死后,曹操到墓前替发小惋惜。当然,袁绍的漂亮的老婆和儿媳妇也需要有人照顾……

曹操15岁入太学时,袁绍是他的学长,一起学习的还有张邈、何颙、许攸等牛人。袁绍和曹操是最佳损友,相惜相坑了一辈子。

有一次,他俩一起参加婚礼,看到新娘子非常漂亮,于是两人就动了劫色的念头。到了晚上,曹操大喊:“捉贼啊!”新郎和家里的人都出来找贼,曹操和袁绍趁机钻进洞房,抬起新娘就跑,没想到黑灯瞎火的,袁绍一个不留神栽进了荆棘堆里,全是刺,疼得动弹不得。曹操就出了损招,他又大喊:“贼人在这里。”袁绍一听,顾不上疼痛了,跳起来就跑。新娘最后怎么样了不得而知,但打这以后,曹操留下了“好人妻”的毛病,还差点娶了袁绍的儿媳妇。

黄巾起义后,汉灵帝组建西园新军,置八校尉,任命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他两又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汉灵帝死后,宦官当道 ,袁绍鼓动大将军何进杀进宫里,将宦官全部铲除。结果何进被宦官杀死了,袁绍带兵将宦官屠戮殆尽。但曹操对袁绍“尽诛之”的做法并不认同。

最让袁绍闹心的是,自己栽树,董卓却闯入园子摘果子,袁绍气大了,招集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此时袁绍是讨董萌主,曹操是拥护者,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全力支持。袁绍为曹操起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当曹操被吕布痛揍时,袁绍亲征吕布,为曹操出气,收复了兖州。袁绍目的很显然,就是想让这个小学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然而袁绍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小学弟生着一颗野心,不会屈尊当小弟,当他准备立刘虞当皇帝时,曹操不但坚决反对,而且采纳毛阶的建议“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把汉献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昌,走向了对立面。

袁绍知道后,痛心疾首,让陈琳写下了讨《讨贼檄文》: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丐乞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

这回袁绍是撕破了面皮,骂了曹操祖孙三代,坚决与曹操绝交。

当时曹操正患头疼病,躺在床上痛苦不堪。手下的人把这檄文一念,曹操出了一身冷汗,比药还灵,头也不疼了,腰也不困了,腿了不酸了,干工作也有精神了,打仗也有劲了,终于有了痛揍学长的理由了。于是二人摆弄阵势,开始对决。

袁绍虽有雄才,但曹操也有大略,特别是从小就摸透了袁绍的脾气,利用他的弱点往死里坑。在电影《三国》里,专门演绎了曹操坑袁绍的桥段,两军对垒,曹操邀请袁绍在阵前喝茶叙旧。袁绍以为曹操依旧,要回心转意。没想到曹操是为了赢得时间,创造战机。袁绍反应过来的时候为进已晚,曹军发起猛攻,袁绍被活活的气死了,袁绍从小到大都没有跳出曹操的大坑。

当然,故事是影视剧是演绎出来的,曹操还是非常念旧的,袁绍的死勾起了曹操的哀伤,毕竟一起调过皮,一起同过窗,一起抢过新娘,一起扛过枪……两人只是为了各自利益而争斗,曹操感伤昔日的友情,在袁绍墓前哭祭,这是曹操的真情流露。而且曹操把袁绍的家人安排得不错,把抢走的财产还给袁绍老婆,再送给他们一些丝绸,每年拨给他们生存的粮食。袁绍漂亮的儿媳妇甄宓谁来照顾?虽然美得让曹操欲罢不能,但看在袁绍的面子上,放她一马吧——送给儿子曹丕照顾她吧!

袁绍最终绕不过曹操的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