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成贤街有什么历史典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哈哈,终于闻到萨沙老家了。

成贤街是一条小街,准确说是一条巷子,但名气很大。今天,著名的东南大学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就位于成贤街。

成贤街的名字来与明代,因为这里是著名的国子监所在地。

当时的国子监,是古代的教育部和最高学府,不但管理全国的教育工作,也是类似于今天北大清华之类的最高学习机构。

南京国子监在明代达到鼎盛,就读学生高达万人,还包括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的留学生。

当时的学生可不像今天,都要自费。

他们全部都是国家养活,待遇还很好。

以伙食为例,每三天一人就能吃到—斤肉(古人吃肉很少),每人每天香油三分,盐三钱,酱二钱,花椒五分,每月—细桶醋,有妻子的每月还有米六斗。

这些学生都有很好的未来,很多人通过学习和考试成为国家官员,进入精英阶层。

那么,通往国子监的这条小街,就被叫做成贤街。

也就是学生走过这条街,就是通往成贤之路。

这些监生的社会地位也不低。他们的服装是独特的,由工部尚书秦逵设计,由朱元璋亲自审批制定的士子蓝色衣冠,非常儒雅。

这些人三五成群走出成贤街游逛,往往会引起路人围观。

不过,他们很多是去秦淮河逛妓院的。

在这条街上,诞生了世界上最早、内容涵盖最广、约有3.7亿字数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满清的所谓《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相比,连个渣都不如。

也许就是因为成贤街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和国立中央大学(东南大学)都建设在这里。

话说回来,萨沙好久没去逛逛成贤街了,这周就去。

最后多说一句,成贤街唯一的缺憾就是美女太少,因为东南大学。。。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