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胰腺癌?
说起胰腺癌,它是“癌中之王”,可谓名不虚传,不管是富甲天下的乔布斯,还是世界上位高权重美国总统卡特家族的父亲、弟弟和两个姐妹,他们均是死于胰腺癌。并且,胰腺癌目前治愈率,还是号称世界上医疗水平最高的美国不如中国的癌症之一。大家如果还在这里,谈有什么好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治愈胰腺癌,就有点痴人说梦了,现实也的确是如此残酷,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8%。因此,要想避免或减轻胰腺癌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关键在于如何预防胰腺癌?
胰腺癌
说起胰腺癌的预防,首先我们得知道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以下情况是导致胰腺癌发病的因素:
一是吸烟,长期大量吸烟为确定及可逆的危险因素,戒烟20年后其风险可降到同正常人群。在此,本人还要告诉大家,就是做了胰腺癌根治手术后的病人,也要注意避免吸烟导致胰腺癌复发。
肥胖患者,尤其是BMI>35kg/m2的人,与超过十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50%。
慢性胰腺炎,特别是家族性胰腺炎病人,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在此我要强调的是,要注意避免导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才是避免慢性胰腺炎的关键。酒精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首要因素,另外,胆道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暴饮暴食也是比较常见的导致胰腺炎病因,还有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磺胺类等药物也可促发胰腺炎,另外,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感染,也是会导致胰腺炎发病,总之,这些能够导致胰腺炎的疾病因素,其实就是未来导致胰腺癌的风险因素。要加以防范。
胰腺炎
在性别方面,男性与绝经后的女性,也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
有胰腺癌家庭遗传病史的人,及其他遗传综合征的病人,如: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非典型多痣及黑色素瘤综合征、Lynch综合征;家族性息肉病。等等遗传病人,都是胰腺癌的风险人群。其中,有多位直属亲属50岁以前患过胰腺癌疾病者,则更是风险更高的人群。
知道了上述胰腺癌的致癌风险因素,如果大家能够真正做好这些疾病因素的预防,则患上胰腺癌的风险就小了很多。但如果未来得及做好这些病因预防,则胰腺癌的筛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目前针对胰腺癌高风险人群,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有以下方法:实验室检查方面,建议做CA199检查,它是发现早期胰腺癌相对比较好肿瘤标志物。
CT胰腺检查
CT检查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基层医院最普及的发现胰腺癌的检查方法。它和上面的CA199组合在一起,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胰腺癌筛查方法。但遗憾的是,它只能发现>2cm胰腺癌。
要想发现更小的胰腺癌,比如直径只有5mm胰腺癌,则需要应用超内镜检查才能发现,但这项检查往往要在条件比较好的省部属医院才能开展,从胰腺癌的筛查角度来说,意义比较小。
另外,还要给大家介绍一项对胰腺癌诊治非常有价值的检查,就是ERCP,它在胰腺癌中诊断正确率达90%,并且,还是能够通过放置胆道支架来解除胰头癌导致的胆道梗阻,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临床表现虽然在早期发现胰腺癌方面价值相对较小,但也不可忽视。腹痛
由于胰腺癌90%是导管腺癌,并且70-80%的胰腺癌位于胰头部,因此,胰头癌容易压迫胰管与胆管,导致胆汁与消化酶排出障碍,因此,它也会表现出相对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患者容易相对较早期出现上腹部钝痛不适,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消化不良表现。这与邻近脏器胃十二指肠疾病、肝病、结肠疾病的临床表现,还是不一样。如果 大家平时对自己身体比较关心,并且比较用心的话,这些是有助于大家相对早期发现胰腺癌的。我在临床20多年的发现,一些能够相对早期发现胰腺癌的患者,都是些对身体异常表现警惕性非常高,有不适及时求医的患者。
总之,胰腺癌的预防,关键在于病因预防,这是减少得胰腺癌的有力措施,而针对胰腺癌高风险因素人群的胰腺癌筛查,也是早期发现胰腺癌的方法。当然,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掌握胰腺癌的临床表现知识,从细微处发现自身的不适,并及时就医,也是发现胰腺癌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如何预防胰腺癌?
想要预防胰腺癌,就先要知晓它的病因,但很遗憾,胰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并不清楚,目前已有有的一些研究只是提示可能有些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主要包括:
1、年龄因素,这个不用说,癌症高发于中老年人,所以超过40岁的人有更高的风险,更要重视;2、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大量饮酒可能增加风险;3、有胰腺癌家族史者的人不用说,患胰腺癌风险更高;4、慢性胰腺炎(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也可能增加胰腺癌风险。5、某些饮食习惯,比如高脂饮食,以及肥胖也可能增加风险。6、常年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增加风险,比如氯化烃溶剂、多环芳香烃等的职业接触。
如果能避免接触或暴露在这些可能的危险因素中,则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胰腺癌风险,当然,想要绝对预防胰腺癌,这是不现实的。根据上面说的一些可能的危险因素,以下一些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不吸烟,远离二手烟;不饮酒不酗酒;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三高”饮食,避免肥胖;注意避免可能的致癌化学物接触;积极防控糖尿病和胰胆炎症结石等。
如何预防胰腺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倪泉兴教授表示:
由于胰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常常有吸烟史,因此必须注意戒烟。尤其重视二手烟的危害,减少去烟雾缭绕的棋牌室等场所。已经知道大量饮酒对胰腺也有损害,应注意节制饮酒,及时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病,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也应及时治疗。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要少吃四条腿的(牛、羊、猪),多吃两条腿的(鸡、鸭、鹅)、没有腿的(鱼虾)食物,适当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尤其要多食花椰菜、十字花科即青菜类蔬菜,因为它们含有异硫青氰酸盐类物质,它们可以预防化学物质诱导的DNA损伤和多种肿瘤的发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阳光下的户外有氧活动可以促使机体产生结合蛋白Ⅰ。而结合蛋白Ⅰ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此外,绿茶中也含有抗氧化的成分,应经常饮用。
如何预防胰腺癌?
癌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是多种原因的共同结果。而胰腺癌更不清楚!
胰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发现已经晚期。隐蔽性强,早期无症状;中期出现于胃痛相似的症状,但疼痛比较顽固,容易复发;晚期持续性腹痛,伴有黄疸、进行性消瘦,进食不易呕吐。常规B 超不易发现;需要上腹部增强CT才能确诊!一般很难发现。
近年来因为超声胃镜的普及,上腹部增强CT检查也增多,胰腺早期病变被发现,主要是胰腺囊肿相关病变。主要是反复的胰腺炎发作导致胰腺组织损伤导致!需要密切注意。胰腺一般最怕酒类!
如何预防胰腺癌?
胰腺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主要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其毗邻胃、肝脏、十二指肠、胆道、胆囊、空肠等多个脏器,因此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癌的诊疗牵一线而动全身。
所以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出现症状就诊时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即使是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 年生存率也不到10% 。
针对这种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肿瘤,预防的意义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 饮食要“三不要”
胰腺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饮食是否合理也关系到胰腺的健康。想要预防胰腺癌,饮食上尽量做到“三不要”:蛋白、糖分、脂肪摄入均不要过量。尽量做到均衡膳食,荤素搭配合理。
2. 积极治疗胰管结石
胰管结石长期存在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或导致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胰管结石本身反复刺激胰管上皮也容易诱发癌变。因此,通过内镜或手术积极治疗胰管结石有助于预防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发生。
3.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检查对许多疾病都有预防作用,因为目前多种类型的癌症都和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很多人出现同一种癌症,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要高度警惕了,因为遗传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患病率比其他人群要高出许多,加上许多不良生活习惯带来伤害,同样也会让疾病有机可乘。
4. 控制体重
肥胖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会影响到胰腺的分泌功能,加重了胰腺的负担,进而增加癌变风险,据统计,当BMI 指数大于35 的时候,胰腺癌的发病风险会增加50% 。所以要保持健康的体重。
如何预防胰腺癌?
在全身的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不算高,国内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六。但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却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号称“癌中之王”。胰腺癌患病年龄多在 40~70 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胰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缺乏特别有效的诊断方法,不易及时被发现,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所以误诊率很高。
对于胰腺癌这种病情凶险的疾病来说,有效地进行预防远比积极地治疗重要得多。胰腺癌的病情虽然凶险,但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个长期的、逐渐加重的过程。因此,人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是完全有可能避免患上胰腺癌的。
如何尽早预防胰腺癌?1.戒烟限酒。研究证实,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均属于酸性体质。烟和酒都是极酸性的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形成酸性体质,从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曾告诫我们,如果人们不再吸烟,那么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患者将减少1/3。
2.控制饮食。引起胰腺癌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并没有一个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胰腺癌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控制饮食对预防胰腺癌的发病有着重要的作用。控制饮食应做到以下几点:忌食油腻性食物及含高动物脂肪类的食物,少食酸、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食油煎炒炸类、烟熏腌制类和已发生霉变的食物,多摄入清淡的、易消化的饮食。
3.释放压力。人的压力过大可使其体虚,从而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造成体内代谢紊乱,最终使体内的酸性物质大量沉积从而诱发胰腺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压力过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