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民国最不受欢迎的异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懂就不要乱说历史,惹人笑话。

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有根本性不同的。

而且,宋教仁是异类,但是宋很伟大,至少他出发点是好的。

陈炯明则算什么异类,普通一个自私自利的军阀而已,不是什么好东西。

宋教仁的异类,在于太过于理想主义,比孙中山还夸张。

在一个武夫当道的时代,袁世凯坐拥北洋大军,实力远远强于南方革命军。

这种情况下,宋教仁竟然认为能够通过《临时约法》的实权内阁制度,把袁世凯这个总统架空,从而合法的夺取全国大权,实现中国真正的民主和法制,走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

相比起来,毛泽东就要理性的多。毛泽东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才是至理名言。

最后宋教仁认为和平可以实现的内阁、国会民主制度,成什么样?

先是宋教仁吃了一颗子弹,自己送了命。

然后袁世凯直接出兵扫荡了南方革命军,打赢了以后临时约法被废除,国会被取消,连内阁都成为袁世凯内阁,最后干脆称帝了。

和平民主手段实现改革,在军阀面前简直就是笑话。

不过,宋教仁虽天真,但毕竟没有私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民族,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虽然他失败了,还失去了生命,仍然是万众敬仰的革命英雄。

至于陈炯明是什么东西?

陈炯明之所以能够成为粤军的领袖,完全是孙中山的栽培和任命。他也是利用孙中山的大名,成为“援闽”粤军总司令,建立了自己的军阀力量。

1920年陈也是利用孙中山的威望,占领广东,成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既然是孙中山一手扶持的,就算是走江湖的小混混,也得将一些义气吧?

但陈炯明成为广东王,也就是兼有军政实权的土皇帝以后,立即不买孙中山的账,成为一个地道的军阀。

从抵制、反对、公开逼宫,最终发展到炮轰总统府的武力驱赶。

如果当时陈炯明愿意和孙中山合作,也就没有后来什么联俄联共这回事了。

可以说,陈炯明是各种事件的始作俑者,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

自然,如果把陈炯明定位为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甚至冯玉祥这类军阀,那么他的举动没什么稀奇的,实属正常。

但陈炯明自己标榜为革命家,这就是扯淡了。

远的不说,大家知道李国辉在金三角建立的孤军吗?

当时李国辉带着两个团国军残部,在金三角经过两次激战,击溃缅甸政府军,建立有3万多人的强大部队,还割据了比台湾还大的地盘。

这样一个身为缅北王的土皇帝李国辉,却因为自认为是黄埔生,是蒋介石的学生,一心为了革命。光杆司令李弥带着蒋介石手令去了金三角,李国辉完全可以不理他。李国辉立即交出兵权,回到台湾,开了一个小饭馆为生。

这就是真正革命军人同军阀的区别。

至于陈炯明鼓吹的什么联省自治,什么和平统一,都是北方军阀玩剩下的,都是掩饰割据一方做土皇帝的无稽之谈。

现在有人捧陈炯明,不是他们对陈有什么好感,根本目的在于黑孙中山。

为什么有人说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民国最不受欢迎的异类?

这种说法是非常偏颇的。作为中国中国“宪政之父”的宋教仁,是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是辛亥革命元勋,是将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首倡者,因为他激进的民主宪政精神,和国民党内部的极高威望,招人妒恨,惨遭杀害,但他不但不是异类,反而是救国救民的英雄,故他遇害后,孙中山致悼词为:“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在中国政治史上,陈炯明则是个枭雄,也确实是个异类。陈炯明,字竞存,广东海丰人,21岁考上秀才,30岁毕业于广东法政学堂,后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起义,攻下惠州,使惠州成为国民革命军的根据地,就这一点来说,他也是建立民国的功臣之一。

广东军政府成立,陈炯明代理都督,后讨伐袁世凯,参加护法运动。后任援闽粤军总司令,占领闽西南多地,回军广东,打败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1921年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民国政府陆军部总长兼内务部总长。

之所以有人说他异类,大约是他在国民党中与众不同的言行招致非议吧。他最大的特点是,野心和能力极不对称,却又偏偏喜欢猎新炫奇。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陈炯明自称为列宁第二。1922年6月,他因反对孙中山的北伐主张而发动兵变,炮轰孙中山的总统府。

而这一点,是最招人厌恶的。因为陈炯明本是同盟会员,孙中山的旧部,孙中山又对他极力提携和扶持,可谓恩重如山,但陈炯明却因为主张不同,转眼反目,兵戎相见,炮轰恩人,这是恩将仇报,故国民党内部对陈炯明唾弃和不齿。

1923年,滇、桂、粤组成联军,共同讨伐陈炯明所部,他被迫率部退守珠江支流东江一带,但依然号称十万之众,称霸一方。为了彻底打垮陈炯明,1925年1月和9月,孙中山和蒋介石领导黄埔军校的学生军,先后发动了两次东征陈炯明的战争,攻克陈炯明经营多年的根据地惠州,将陈炯民所部几乎全部消灭,陈炯明只得逃往香港。

1933年,陈炯明在香港贫病交加,终于因病去世。曾与陈炯明多有交集的彭湃曾这样评价他:“炯明是最骄傲最喜自作聪明的,而其野心与知识又不相称,当然把握不住时局动向。民国十六年冬炯明撰《中国统一刍议》,翌年五月章炳麟为序其端刊行。其中主张南北妥协,当以遵五色旗、北方取消军治、南方取消党治,以统一国军建立联治为统一全国基础。但这时国民革命军早已自广东发展至长江黄河流域,炯明‘刍议’刊行后不一月,革命军就克复北京了,炯明的见识落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由此可见一斑。”

为什么有人说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民国最不受欢迎的异类?

有股黑恶势力,专门对中华民族的功臣,英雄,优秀文化,传统美德------总之,只要是有益于中华民族的就千方百计进行颠覆,乏低,抹黑,污蔑,造谣,捏造,中伤。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判逆,汗奸,奸贼,地痞,黑社会头子,卖国贼,民族败类等,千方百计予以颂扬洗白。其用心极其险恶,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责任给予坚决回击,揭露其丑恶嘴脸。

为什么有人说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民国最不受欢迎的异类?

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对宋教仁的评价是 年青有为 气焰万丈。宋在国民党里基本上谁都瞧不起。如果制定宪法,他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民国初年,大家对宪政体制对民主政治都有些糊里糊涂。主要是袁世凯。跟着潮流混了几年,才感到很不对劲。让国民党给耍了。几十个人的参议会一投票,孙中山就当上了大总统而且握有实权。而到了老袁费了半天劲才当上了总统。你又搞了个临时约法。而且还要实行总理制,总统没有用了。你当我是傻子!为了实权,干脆称帝。结果是遗臭万年。总的看来,宋教仁的观点太过激进,而且耍小聪明。但确实是一位革命先驱。

为什么有人说宋教仁和陈炯明是民国最不受欢迎的异类?

宋教仁之流枉顾国情,超越时代的搞政治改革,岂不是与虎谋皮。甘地为什么搞不合作运动,是因为甘地家族本就是英殖民地政府印度政府雇员,替英国管理印度。甘地追求的也仅仅是印度人自己管理这个国家。如果不是英国江河日下,二战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世界大潮,甘地之流不过也就是闹个热闹。土耳其凯末尔是拥有军队情况下对国家重构。宋教仁党内都是耍嘴皮子的队友,手无寸兵,空谈天下,空谈政治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