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冷门部门有哪些?
题主您好,经过上一轮机构改革后,取消、合并了部分冷门部门,各局下属事业单位中冷门部门很多,我就不赘述了。我简单介绍下目前县级区直部门和市属以上驻地单位中的“冷门”部门。
一、区直部门- 统战部。统战部是常委部门,负责统一战线工作,它的工作对象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但在县一级,统战部的工作较少,也不太受重视,除了统战部长属县委常委外,没有什么优势,在常委部门里属于冷门。
- 机关工委。负责各基层党组织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是体制内很多人的养老部门。
- 老干部局。负责老干部工作,局长兼任组织部副部长,除了每年组织老干部活动基本没事。
- 文联。这个更不用说,在县市区这一级,文联基本可以说就是个摆件。
- 残联。负责残疾人工作,经费大大的,但除了残疾口的固定工作,别的没啥,属于安排体制内残疾人的部门以及养老部门。
- 档案馆。机构改革后,对档案馆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对档案馆办公场所也有了明确要求,面积、配置等等都有标准,各地纷纷新建档案楼,但仍然改变不了其冷门部门的事实。
- 红十字会。不是郭美美,不是疫情,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这玩意。要是真能做好公益,红十字会是个好地方。
- 工商联。是各级工商界联合会的简称,在县市区一级没有多大意义,也可以说是个摆件。
- 供销社。参公事业单位,是沟通城市和乡村、联系工业和农业、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特殊行业的经济合作组织,现阶段没什么意义。
- 气象局。除了预报天气,发布各种天气预警外,没什么用,但级别还高的很。
- 水文局。在县市区一级,基本工作就是每次下雨之后搞个雨情通报,测测降雨量。
县级冷门部门有哪些?
机关单位其实无所谓冷热之说,在各自领域和行业都重要,只不过很多部门与老百姓联系不密切,作用不大,地位不突出,因此显得比较“清水”不重要而已。按照系统区分,大致有以下单位:
一、党群口的冷门单位
机关单位的冷门单位主要集中在党群口。
1、史志办。负责地方党史资料征集、编写、研究工作,收集地方重大事件编辑整理入册,作为地方历史资料留存。
2、供销社。计划经济时代产物,过去在保障城乡居民物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这项职能已经被市场替代,供销社的存在更多的意义是以备战时之需,实现原有资产的保值,工作轻松惬意。
3、社科联。领导、服务社会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和交流,办好相关学术刊物。一年完成几个课题,开几次会,出几期期刊完事。
4、科协。主要职责是开展科普工作,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不熟悉体制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机构。
5、档案局。机构改革后档案局已经不存在,行政职能多数并入县委办,其余全部划归档案馆。主要提供档案管理和查询服务。多数人一辈子可能都用不到这个单位。
6、残联。负责残疾人事业管理和服务。一年没几件大事。
7、侨联。负责侨务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为归侨、侨眷提供服务,联系侨胞,增加感情,工作最为轻松自由。
类似的机构还有文联、红十字会、妇联等。
二、政府口的冷门单位
政府单位因为都是行政执法机构,与老百姓联系比较密切,冷门部门相对减少,但也有几个明显代表。
1、民宗局。负责少数民族和宗教事务管理,听着牌子大,内容多,其实没什么事。
2、气象局。每天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气象预报,业务单一的不能再单一。
3、人防办。管好人防工程和各类防空洞,事情不多,权力不小。
三、其他比较清闲的单位
除了上述单位,县里其他比较清闲的单位比如人大、政协,工作不多,相对党委政府机构比较轻松,不过人大政协算不上冷门部门,毕竟在四大班子序列。
除了人大政协,其他比较清闲冷门的单位主要集中在机关单位的二层事业机构,比如民政局下属的救助站、农业农村局下属的农技站、林业园林局下属的公园、住建局下属的房改办、文体旅局下属的体育馆等,都是冷门单位。
其他的留言欢迎补充。
县级冷门部门有哪些?
根据我县机构改革后留下的县直单位看,主要有下列冷门单位:
气象局县气象局属县政府直属单位,单位不大,也就六七个人的样子。事情不多,每天通过118系统发点气象信息,其他业务好象没有。
县妇联县妇联的工作相对单纯,今年好象就是“三八”妇女节发了个倡议书。如果遇上换届年就召开个换届大会,平时业务也不是很多。
团县委主要管理全县团员档案,每年“五四”青年节组织全县青年联谊会,今年因“新冠”病毒防控,估计会取消。平时也没开展什么工作,是个清闲的单位。
县档案局正科级行政单位,主要管理全县人事档案,但是真正去查档案的人少之又少。
县委党校主要进行党的理论研究,举办全县优秀青年干部党员培训班。近年来,培训班举办的期数越来越少,一年也就一两期。
县史志办每个月月底收集各单位上报的重大事情,然后选重要的、有留存意义的事情存放电脑供十年后写县志用。
直属工委主要负责县直单位党员流动开具介绍信,每年“七一”节前收缴一次党费,十二月底前收缴一次党费。
县重大项目办主要负责收集全县重大项目进度,送呈县主要领导以供决策参考。
县工商联名字取得大,实际上没做什么工作。既没开过联谊会,也没举办过联谊活动,更不用说“外引内联”了。
民宗局少数民族和宗教管理局,看起来有两项业务,实际上什么都没做。
县人大和县政协也是比较清闲的,但不能说冷门,毕竟是县四家班子当中的两家,与县委、县政府相比,工作轻松得多。
另外,还有县直单位内设级别较高的办公室也是比较清闲的,如:交通局内设机构“交战办”,县住建局内设机构“防空办”,县林业局内设机构“能源办”,县农业局内设机构“水果办”等等。
县级冷门部门有哪些?
冷部门主要集中在人民团体中,但县委和政府部门中也有,主要是非经济部分。
县级部门主要分县委工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政府工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中省驻县单位等。
县委序列: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农工部、编办、机关工委、党校、档案局、老干局、考评办等。
政府序列:发改、教体、交通、交警、民政、公安、国土、农村农业、林业、统计、人社、扶贫、接待办、信访局、供销社等。
人民团体:总工会、团县委、妇联、科协、工商联、残联、文联等。
中省单位:地税、国税、邮政、烟草、电信、供电、人行等。
1、老干局:属县委序列,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全县的离退休人员老干部,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人少事情也不多,干的都是好事情,但没有什么实权,在县上基本说不上话,只有逢年过节各种慰问,县上领导才会喊你一起去给老干部送温暖,平时只要老干部们把退休金拿着,吃好穿好问候多点,基本没事干。
2、农工部:别看都带给农字,和农业农村都有关系,但农工部的职责比农业农村局少多了,不仅人少,事情也单纯,虽说是指导农业农村工作,但最主要的是研究政策,开展调研,为县委决策提供依据,每年组织几次调研,写几篇调研文章,一年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3、统战部:有人说这是冷部门,但它是县委常委单位,在这里工作,油水不多但晋升快。
4、信访局:扯皮的地方,每天接待不完的来访群众,解释不完的政策,说不完的话,不过能锻炼人,尤其是打太极的功夫。
5、妇联:虽然管全县一半人口,但工作人员也就五六个人,经费按人头拨付,上面来人接待都成问题。
6、残联:不要小看这个单位,因为残联有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职责,无论国企私企,还是国家部门,都得缴纳,所以单位不缺钱花,人少待遇好,干的也都是为残疾人谋福利的好事业!
7、供销社:这个要分区域,有的县供销社已经垮台了,没有抓手开展工作了,但又地方供销社还有资产,如在各镇的办公用房,原来都是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条件,现在基本上都盘活了,有出租的、也有自己经营搞农产品收购、农资零售、做电商的,慢慢的日子也好过了。
8、工商联:这其实也是好单位,人不多但服务对象是县上企业,入会的也都是有头有脸的商人,单位从领导到普通干部,走到哪儿都有人接待,人五人六的!
县级冷门部门有哪些?
结合我工作中沟通的实际情况回答楼主的问题。
1.供销社。每年公务员考试中,都能看到有供销社招考参公岗位,初任培训时候也一起参加。个人直观感受就是现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几乎很少很少提到供销社,甚至我都一度认为这个部门已经倒闭了。
2.地震局。这个部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冷门衙门。地震监测预测工作,放在全国来看,各地似乎发生地震的频率并不高。因此,这个部门平时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另外,地震不能被准确预测也是情有可原,所以说地震局一般不会涉及到被追责问责,真正是个适合养老的部门。据说不少领导安排亲属都是放到这些单位去,不会误事,人轻松,待遇也有了。
3.工商联。上周刚跟领导去工商联开会,主题是营商环境。其实营商环境一直是我们单位在牵头,不知道工商联从哪里搞了另外一套问卷和评价排名,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调研座谈,期间我和领导沟通,都不知道工商联具体负责干些什么工作,领导甚至不知道这个单位全称是什么。也许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是作为我们这个机关单位,都不清楚工商联到底做些什么工作,可见这个单位有多么冷门。
4.档案局。大家自己回忆一下,一年到头咱们到档案局办事的频率高不高?相信不需要多说了。
以上,是我个人能想到的,欢迎大家讨论增补,你能想到哪些冷门部门呢?
县级冷门部门有哪些?
人社局工作人员为你解答。暂且将冷门部门界定为事少、人少、权小、压力小、存在感较弱的部门。依据我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单位:
1.红十字会。三四个人就能玩转的单位,没有党支部,也不参加各类考核。
2.妇联。主要从事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目前,中国女性的地位还是较高的。这个部门以后有被撤并的可能。
3.档案局。主要是档案整理及查询工作。聘用制人员较多。
4.党校。有寒暑假,且所从事的工作较为单一,工作压力较小。
5.工商联。主要对接当地工商界工作。
6.党史办(史志办)。主要从事当地党史及县情史志的编撰工作。可能一年就忙那么几次。
7.科协。从事科普工作,人少,事少。科技工作主要由科技局承担。
其他的诸如城市工业局、供销社这些单位的存在的主要职能是解决历史改革的遗留问题。
同时,人大、政协及人大办、政协办也是相对较为轻松的部门,这些部门是县内科级干部到龄后的主要去处。
事业单位中根据前述定义符合冷门条件的较少,因为事业单位的成立是县级编委自己就能决定的事,能成立相应的事业单位说明本身就要承担一定的职能,要做相关的事项。不像党政机关的设置,要和上级保持一致。但实际上到地方后,有的地区可以不设置相应的机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