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为什么要叛离李自成?他真的霸占了陈圆圆吗?
陈圆圆作为秦淮八艳之一,是明末清初响当当的大美人。因此陈圆圆的踪影也就成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
在成为吴三桂的小妾以后,陈圆圆留在京城的日子其实过得还是不错的。但是李自成入京,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那么真如传闻所言,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给抓走了吗?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明史》
这是《明史》里给出的交代,也就是说李自成绑架了吴三桂的老爹吴襄,使得吴三桂本来打算投降大顺军的。可是半路上又听闻自己的小妾陈沅也就是陈圆圆被刘宗敏给抢走了,一怒之下就杀回了山海关。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下个结论,刘宗敏的确把陈圆圆给抢走了。这也是史料中,吴三桂反叛大顺军的重要原因。那么是否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刘宗敏和李自成闹掰了呢?
一、刘宗敏间接地让李自成丢了江山。刘宗敏这个人,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李自成起义的时候,所打的旗号是闯王来了不纳粮,承诺三年之内不用交税。
可问题是李自成的军队迅速壮大,一下子就有了百万大军。这么多人需要养活,光靠一路抢掠,肯定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李自成入了京城,自认为就是天下之主了。哪有天下之主,公然抢自己子民的呢?因此李自成在京城一直为军饷的问题发愁。
这个时候作战勇猛的刘宗敏,忽然充当起了狗头军师,他表示:大哥你放心,一个月之内,我给你弄来一大笔钱!
于是乎刘宗敏这家伙就把京城中遗留下来的明朝大小官员,全部抓入了牢中。不仅把他们的家给抄了,而且还逼迫他们交出赎金。没有赎金就一直打到死,有了赎金才能放回去。
因此刘宗敏光从这项收入中,就给李自成搞来了8000万两白银,这也是李自成宝藏的主要来源,你说刘宗敏咋能跟李自成闹掰呢?那么这件事的后果是什么呢?
- 1、南方地主阶级集体表示反对。
当然了,这么做也彻底得罪了地主阶级,以至于本来打算投降大顺的南方官员们,立刻打造了一个小朝廷,表示誓死反抗李自成。
- 2、吴三桂杀回山海关。
刘宗敏所拷打的对象中,就有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吴襄的家不仅被抄了,就连陈圆圆也在这个时候被刘宗敏给抢走了。因此才有了后来吴三桂杀回山海关,反叛大顺军的事情。
由此可见,刘宗敏这家伙的举动,虽然搞来了钱,却让李自成失去了大片人心。这才最终导致李自成失去了江山。
二、刘宗敏从始至终都没有背叛过李自成。很多影视作品里,将刘宗敏改编成了一个功高盖主的形象。好像李自成是名义上的君主,而实权都在刘宗敏手里。
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李自成手下有一帮非常忠心的马仔,压根是刘宗敏无法撼动的。包括刘宗敏本人在内,都是李自成的铁杆粉丝。
而且刘宗敏为了李自成的事业,前期可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是李自成的主要战将,甚至为了大顺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关于刘宗敏的结局,其实有不同的版本:
- 版本1、刘宗敏战死潼关。
多尔衮和吴三桂联手,在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以后,迫使李自成撤回了陕西。而多尔衮紧追不舍,不仅让哥哥阿济格带领吴三桂继续追击李自成,而且让弟弟多铎将南下的兵马也调回来,攻打潼关。
李自成可谓是两边不能相顾,最终不仅没能守得住陕北,也把潼关给搞丢了!而根据《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刘宗敏正是战死于这一战之中。
- 版本2、刘宗敏在湖北被清军俘虏后杀害。
清军攻破陕西以后,使得李自成的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陕北的,则绕道汉中,再转战到湖北。而另一部分则由李自成亲自带队,直奔湖北而来。
湖北是李自成集团经营了两年多的南方根据地,所以可以暂时保证他们的安全。而刘宗敏也在大部队之中。
问题是清军没有给李自成片刻休整的机会,而是继续选择南下追击。根据《东华录》记载刘宗敏便在湖北与清军战斗的时候,兵败被俘,最终被清军所杀。
不管是哪种版本,都没有透露出刘宗敏背叛李自成的情况,反倒是刘宗敏为李自成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小命。
三、关于刘宗敏霸占陈圆圆这件事,也值得推敲。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你想一眼就了解历史,那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必须要结合更多资料来了解当初的真相。
根据《明史》记载,陈沅的确是被刘宗敏给掳走了。从正史的角度来说,似乎这件事就坐实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证据值得推敲。
- 1、《鹿樵纪闻》的真实性。
根据吴伟业的《鹿樵纪闻》记载,这件事也是坐实的,这也是《明史》取材的主要来源之一。不过《鹿樵纪闻》中有很多记载,经验证其实是有问题的。
比如说崇祯八年的荥阳大会、车箱困等就被考证是假的。而且吴伟业自己也说了,这本书是根据从北方逃难过来的人口述写成的,这成啥了?道听途说的传说故事了?
- 2、姚雪垠老先生的考证。
而研究李自成的专家姚雪垠老先生,却考证出了一个新的说法,他认为当时的陈圆圆,早就不在京城了。而是跟着吴三桂呆在了宁远,并且没多久就病死了。这一说法跟后来陈圆圆消失于历史之中,是不谋而合的。
想想也是,娶个正妻,放在家里那是为了名声上好听,也能够主持家务。可吴三桂娶了个小妾,却没有带在身边,那娶她图个啥?
总结:刘宗敏对李自成算是相当厚道了。刘宗敏和李自成之间,应该是有深厚的战友情谊的。两个人从一文不名,逐渐成长为左右天下的大人物,这期间所经历的辛酸,也只有他们彼此明白。
所以这种关系之下,李自成给了刘宗敏很大的权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最后刘宗敏为了李自成牺牲了自己,也可以看得出他们彼此的关系有多好。
只可惜他们最后失败了,所谓成王败寇,因为失败了,所以李自成和刘宗敏就都彻底成了反面形象,这是很残酷的事情。
参考资料:《明史》、《明末纪事本末》
刘宗敏为什么要叛离李自成?他真的霸占了陈圆圆吗?
刘宗敏在大顺军攻占北京后居功自傲不假,但他从未背叛李自成。据清代编纂的编年体大型史料《东华录》记载,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率领大顺军余部在湖北一带坚持抗清斗争的刘宗敏遭清军所俘,随后在军中被杀。而清代学者谷应泰所著《明史纪事本末》一书则认为,刘宗敏死于1645年2月清军攻打陕西潼关的战斗。
可见,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存在所谓“刘宗敏叛离李自成”的情况,而是明确指出刘宗敏始终效忠李自成,为抗清斗争流尽最后一滴血。
诚然,刘宗敏作为李自成麾下主将,身上有不少缺点、弱点,也犯过很多大错,对于大顺军的功亏一篑、先胜后败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刘宗敏与李自成的关系堪称“老铁”。他们原本是所住村庄相距不远的同乡,年轻时就已相熟并结有“盟誓”。起兵后二人并肩作战长达15年之久,刘宗敏作为李自成“第一助手”的重要地位和关键角色从未撼动过。
特别是1638年,李自成率部与明军在潼关血战遭遇惨败,最后仅剩刘宗敏等17人跟随他撤至商洛山中潜伏,并很快东山再起。可见,刘宗敏对李自成是忠心耿耿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也正因为跟李自成不分彼此、称兄道弟惯了,打进北京后刘宗敏确实变得有些桀骜不驯,仗凭与李自成的特殊关系出言不逊,甚至公开宣称不愿意跪拜前者称帝。但需要说明的是,刘宗敏这样做并非是想背叛李自成和否认前者领导地位,而主要是对自己捞到的封建特权“太少”表达不满。后来在牛金星等人再三解劝下,他也参加了拥戴李自成做皇帝的登基大典,且在随后撤离京城、掩护主力的战斗中表现尚可,至死没有表现出背弃李自成的意图。
至于刘宗敏霸占陈圆圆,其实和前面提到的他进入北京后骄傲轻敌、骄奢淫逸思想不断增长是一回事。刘宗敏自以为大顺军雄兵百万,无论对付吴三桂关宁铁骑还是可能入关争夺天下的清军都不成问题,所以才发生了他拷掠吴三桂之父、抢夺吴三桂爱妾陈圆圆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加速了吴三桂降清的进程。
从上述角度来讲,刘宗敏确实铸有大错——他对明朝旧官僚不加分辨地予以镇压、拷掠,导致这一原本可帮助李自成稳定关内局面的重要群体立场动摇,而吴三桂降清则大大缩短了清军主力入关时间,导致大顺军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猝投入与清军(包括吴三桂关宁铁骑)的战斗,结果遭遇惨败、立足不稳,被迫慌忙退出北京败走陕西,继而又撤往湖北,彻底丧失了统一全国的有利条件。
刘宗敏为什么要叛离李自成?他真的霸占了陈圆圆吗?
成也刘宗敏,败也刘宗敏。
崇祯12年,大将杨嗣昌率领明军把李自成围困在巴西、鱼复诸山中。李自成已经到了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绝境。万念俱灰的李自成抽出宝剑想自杀,被他的养子李双喜劝止了
所谓树倒猢狲散,李自成手下的将领眼见大祸临头,纷纷投降明军。刘宗敏这时也动摇了,也欲加入投降的行列。刘宗敏何许人也!乃是李自成左膀右臂,起义军的二号人物。连他都想背叛,李自成感觉真的没戏了。于是,就走进荒山的一座神祠中,叹息道:人都说我有天子命,今天占卜一次,如果不吉利,你们就砍下我的头,到杨嗣昌那里邀功请赏去吧。刘宗敏等诸将点头称是。
结果李自成连续占卜三次,都是大吉大利。那时的人都迷信,觉得这是天意。刘宗敏当即回到营中,把自己的两个爱妾杀了,并信誓旦旦想李自成表示:我将誓死跟着你,用不背叛。军中其余将领听说,纷纷杀死自己妻妾,誓死效忠李自成。
这件事见于《明史.李自成传》:官军围困自成于巴西、鱼复诸山中,自成大困,欲自径,养子双喜权而止……自成顾叹曰:“人言我当为天子,卜之不吉,断我头以降”。宗敏诺……”
这件事我感觉是李自成与刘宗敏演的双簧,旨在利用所谓的天意,蛊惑人心提升士气。与当年的陈胜、吴广的做法如出一辙。并非刘宗敏要背叛李自成。
于是,李自成下令烧毁辎重,轻骑突围,杀进河南。当时河南正值大旱,饥民遍地。李自成攻下府县,开仓放粮。饥民纷纷投奔李自成,短短一个月,队伍竟发展壮大到十万之众。
后来,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逼的崇祯煤山自缢。农民军进了北京城后,所谓“闯王来了不纳粮”,完全变成骗人的幌子,农民军不但对明朝的降官,进行残酷拷掠助响,刘宗敏还纵容部下,抢劫百姓,贱淫民女,堪比土匪强盗。不但如此,刘宗敏公然把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抢入府中,供自己淫乐。惹得吴三桂“一怒冲冠为红颜,投降了清朝。
当李自成让刘宗敏率军攻打山海关时,刘宗敏顶撞道:“你我都是贼,凭啥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李自成无奈,只得亲征,刘宗敏也不好说啥,便跟着李自成一起攻打吴三桂。
有人说,清朝能入关夺天下,就因为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敢说,即使刘宗敏不抢陈圆圆,大顺政权一样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放眼看看刘宗敏进城都干些啥事,吃喝嫖赌,骄奢淫逸,哪有一点义军的样子,所以说大顺不亡,老天爷都不答应。
刘宗敏为什么要叛离李自成?他真的霸占了陈圆圆吗?
刘宗敏是真的把陈圆圆霸占了的,至于他为何他叛离李自成,那因为他有着特殊的身份——刘宗敏不仅仅是李自成的部下,还是大顺军的股东。
- 先说刘宗敏霸占陈圆圆
刘宗敏霸占陈圆圆,这是千真万确的,记载于正史之中。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他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下令对京城百姓、官吏不得有任何的侵犯,并且严格约束部下遵守军纪。李自成的安民政策迅速地获得了民心,北京城的所有百姓官吏都很拥护李自成。
李自成的想法很美好,都打进大明朝的都城了,只要把国库打开,金银肯定不少,用不着掠夺百姓官绅。李自成打开了国库,傻眼了,一两银子没有,都被前朝崇祯皇帝花完了。李自成急了,当初他忽悠一群流民造反打的口号就是打进北京城,瓜分大明朝的国库。
北京城是进来了,可是国库是空的,手底下那几十万流民、士兵是要拿饷银,要吃饭的。怎么办?李自成的第一大将刘宗敏和军事牛金星给李自成建言,既然国库没钱,那肯定是大明朝的贪官污吏给贪了,我们就将那些前朝官吏抓起来,让他们家人拿银子来赎人。
李自成觉得这是个办法,毕竟前朝那些官员真的没几个好鸟。说办就办,这个事情就交给了刘宗敏负责。刘宗敏获得了这个肥差事,立刻动手,将明朝在北京城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抓进了大牢,给对方家人留句话:拿银子来赎人。
这个办法简直立竿见影,很多前朝官员被刘宗敏一抓,家人立刻就抱着银子来赎人了,刘宗敏简直乐坏了,没多久就从这群前朝遗臣们手中敲诈出来了几百万两银子。崇祯那个时候还没入土呢,他要知道大明朝的官员这么有钱,估计会气得再去吊一次。
刘宗敏敲诈了明朝官员,胃口越来越大,大顺军的士兵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也动了心,既然当官的敲诈当官的,那当兵的就只有洗劫百姓了。于是,大顺军士兵又开始闯入民宅,不但洗劫财物,还欺男霸女,完全就是土匪干的事儿。
话说刘宗敏在敲诈一户大官人家时发现,这家主人正是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府中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吴三桂的爹吴襄,一个是吴三桂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刘宗敏大喜过望,而且是双重喜庆:1、吴襄在手,相当于捏住了吴三桂的命根子,根本不担心吴三桂不率领五万关宁铁骑不投降;2、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实在是太漂亮了,刘宗敏一时把握不住,就给先把霸占了再说。
刘宗敏想法很简单,既然吴三桂的爹吴襄被自己捏在手中,就不怕吴三桂不投降,陈圆圆嘛,霸了就霸了。只是,刘宗敏没有想到的是吴三桂可以不顾自己的爹,要自己的脸面,本打算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一怒之下就反了,而且还把关外的清军给放了进来。
- 再说刘宗敏叛离李自成
刘宗敏叛离李自成还得从吴三桂那里说起,本打算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了,一怒之下就宣告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势不两立了,并且打算率军前来攻打李自成。
李自成相当的生气,这刘铁匠完全不懂统一战线,谁都可以得罪,怎么能把手上有兵的吴三桂给得罪了呢?而且还作出那么出格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刘宗敏纵容手下对北京一通打砸抢烧,让李自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毁于一旦,原本打算归属李自成的大明臣子现在看到大顺军如遇到了瘟疫。
这江山是坐不成了,李自成将一腔怒火发到刘宗敏身上,并且命令刘宗敏立刻率领军队前往山海关去攻打吴三桂。令人意外的是,刘宗敏丝毫不给李自成面子,两三句话就把李自成给怼了“士兵要银子,要吃饭,不去抢哪来的钱?”、“从大官里抢来的钱都被你(李自成)运到到了陕西去了,军队用什么发饷?”、“吴三桂不投降就不投降,怕什么,我们北京城都能打得下来,还害怕几万人马的吴三桂?”
关键是刘宗敏不听从李自成的号令,拒绝率军前往山海关攻打吴三桂。李自成没有办法,只好自己率领自己的部队离开北京城,前往了山海关。
值得注意的是,李自成是带着自己的部队去打吴三桂的,刘宗敏和很大一部分大顺军前期是没有去的,后来刘宗敏在牛金星的劝说下,才勉强率军追上了李自成。从某种角度来说,刘宗敏这个时候已经叛离了李自成。
为何李自成无法指挥得了刘宗敏呢?刘宗敏不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大将吗?原因很简单:刘宗敏不仅仅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还是大顺军的股东。
当年李自成接了高迎祥的队伍,甚至把“闯王”的名头都继承了下来,但是早期的李自成被卢象升、曹文蛟、左良玉等人打得全国满地跑。最危急的一次是李自成被卢象升赶到陕西的子午峡,全军覆没,只剩下18人,李自成成了光杆司令。
李自成是怎么带着这18人重新壮大起来的呢?因为这18人中有一个人——刘宗敏。刘宗敏在李自成最危急的时候,不但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稳定军心,还一个人偷偷跑回老家,砸锅卖铁筹集军饷,重新拉起了一支队伍。李自成凭借刘宗敏的倾力相助这才重新创业。
这个时候的刘宗敏就不再是李自成的部下了,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已经算是大顺军的股东,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马是刘宗敏的私人招募起来的。从名义上刘宗敏是李自成的第一大将,其实两人心照不宣,他们是股东关系。
刘宗敏在李自成再次壮大的过程中出了很大的力,当局势越来越有利于大顺军,刘宗敏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心里始终是不甘于在李自成当个部将的,只要有机会,刘宗敏极有可能自立门户。只是后来在山海关一败,别说刘宗敏了,连李自成的大军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刘宗敏那颗不安分的心彻底地沉寂下去,安心的辅佐李自成当了几十天皇帝,然后仓皇的逃出了北京城。
刘宗敏为什么要叛离李自成?他真的霸占了陈圆圆吗?
一,刘宗敏自始至终都没有叛离李自成;二,刘宗敏霸占陈圆圆仅是一家之言,缺乏足够证据。
“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自从清人吴伟业的《圆圆曲》传诵开来,刘宗敏霸占陈圆圆,吴三桂因此愤而降清的说法便不胫而走,实际上此事纯属虚构。
刘宗敏并未叛离李自成刘宗敏和李自成一样都是陕西人,属于社会底层,他是锻工出身,后来投入李自成的队伍,因为作战英勇,忠心耿耿,很快成长为李自成麾下重要将领,李自成对刘宗敏十分信任和器重,而刘宗敏辅佐李自成南征北战,为灭亡明朝立下汗马功劳。
李自成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麾下一批得力的谋臣武将,武将中以刘宗敏为首,谋臣中则有牛金星、宋献策和李岩,但当他们成功后,却很快陷入了内斗。
一方面,李自成开始骄傲了,自满自足了,对李岩“严肃军纪”和“招抚吴三桂”的谏言拒而不纳;另一方面,牛金星对竞争者李岩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意欲除之而后快。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仓皇从北京撤出,一路之上如惊弓之鸟,对很多人特别是李岩产生了疑心,牛金星利用李自成这种心态,向李自成进谗言说李岩意欲图谋不轨,务必先下手为强,将之除掉。昏庸的李自成果然中技,让牛金星诱杀了李岩。
李岩被冤杀后,宋献策心灰意冷,把事情告诉了刘宗敏,刘宗敏是武将出身,最讨厌牛金星这种搬弄是非、心胸狭窄的阴险小人,他对牛金星破口大骂道:“你这厮没有一箭的功劳,居然擅杀大将,我刘宗敏一定要杀了你小人!”
根据吴伟业的《绥寇纪略》(又名《鹿樵纪闻》)记载,起义军因此事“皆离心,故不能复战”,但尽管起义军节节败退,刘宗敏并未叛离李自成,他一直追随李自成继续转战到湖北九宫山附近,李自成被农民武装杀死,刘宗敏则被清军俘获后杀害。
刘宗敏并未霸占陈圆圆据《绥寇纪略》记载,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大将刘宗敏见到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为其美色所迷,霸占了陈圆圆,正带兵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闻言大怒,一气之下投靠了清廷。
吴伟业的记载并不可靠,他本是明末著名诗人、明朝的官员,清亡以后他投靠清廷,从忠诚度而言,并不比吴三桂“纯洁”多少。吴伟业效力于明清两朝,这一身份和经历决定了他对李自成起义军的评价必定是反面的,记载也大多是负面的。
更重要的是,吴伟业是南方人,他的《绥寇纪略》大多依赖于他人口述,而且除了他的记载,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刘宗敏霸占陈圆圆”一事,正所谓“孤证不立”。后世学者已经考证出陈圆圆并未被霸占,吴伟业的记载一定程度是在位吴三桂降清寻找借口。
综上所述,历史上确有吴三桂、陈圆圆,陈圆圆确曾为吴三桂爱妾,但两人后来的故事大多出自文人笔记小说和民间传说,茶余饭后,聊为谈资,不足为信。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刘宗敏为什么要叛离李自成?他真的霸占了陈圆圆吗?
需要更正一下标题,刘宗敏是随李自成起家造反打天下的得力干将,也是李自成的心腹,可谓是对于李自成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对李自成忠心耿耿,至始至终没有背叛李自成,这是真的。
但是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园园,至使明朝遗臣吴三贵,怒发冲冠为红尘,勾结关外的满清,引狼入室,这也是真的,并给李自成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也是真的。
题主所说的背叛李自成,只不过是在李自成进了北京以后,居功自傲,而又胡作非为,从考打明朝旧臣索取银两,到搜刮百姓钱财,而后又破坏了李自成对明朝旧臣的安抚工作,霸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园园,把一顶绿帽子戴在了持有重兵的吴三桂头上。
李自成进北京后谋士李岩,向李自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纲领,首先就是安抚已经投降了明朝遗臣,还要利用他们管理国家事务,再有就是对城中百姓的安抚,做到秋毫无犯,争取民心,争取更多有识之士人的支持,以便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这些个事情,却全都被刘忠敏和军师牛金星给破坏了,给予李自成建立政权帮了倒忙。
其实,李自成对于他们的做法,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因为他的军队需要粮饷来维持,李自成为了袒护刘忠敏和金牛星,甚至错误的杀掉了谋士李岩,给李自城的政治策略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败走北京就是李自成自己吞下的苦果。
但是,李自成败退北京后,刘忠敏一直追随李自成坚持到最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