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
与其说清朝是革命党人推翻的,倒不如说清朝是袁世凯给推翻的,而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党人,其实只是导火索罢了。
所以说清朝的灭亡,和改革失败与否,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那个人不是袁世凯,那么光靠革命党那点力量,清朝不可能灭亡,至少可以划江而治。
清朝的灭亡,直接原因就是袁世凯的野心。要知道当时北洋六镇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在袁世凯的统领之下,北洋六镇的军队纪律是当时最好的,装备武器也是最先进的。
袁世凯与民军订暂时息战条款,停战三日。自是展期再三,至决定国体日乃已。命徐世昌充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丁未,宝棻免,以齐耀琳为河南巡抚。命寿勋会袁世凯、徐世昌筹办军务。---《清史稿》
再看看武昌起义时期的革命军,他们手里有什么?基本上都是张之洞当年造的汉阳造,跟袁世凯手里的军队完全没得比。
- 隆裕太后一直央求袁世凯进军武昌,可是人家就是在江边上等着,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养寇自重?袁世凯要把清朝的所有权力,从载沣这些人手里全部夺过来,这就是他的野心。
- 其实当时以袁世凯的军事力量,镇压革命党人,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孙中山向他抛来了一个巨大的诱惑。
- 不得不说孙中山先生的韬略,是一般人比不上的。他告诉袁世凯,只要能够逼清帝退位,那大总统的位置,就是他袁世凯的。
那个时候大总统是全国一把手,而袁世凯就算权力再大,也只是皇帝手里的大臣,这差别就有点大了。
为此袁世凯的野心再次膨胀,果断逼清帝退位,继而成为了民国大总统。所以说清朝的灭亡,完全是袁世凯个人的野心所造就的。换成类似曾国藩这样的人,情况岂不就是完全不同了吗?
清朝的改革失败,是权力斗争下的结果。有人说,如果清朝的戊戌变法成功了,那么清朝就不会灭亡,甚至会提前进入资本主义。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这个大前提基本上是没办法实现的。
阻挠戊戌变法的最大障碍,其实不是慈禧太后,而是权力。这玩意儿几千年来,基本上都是最具有诱惑力的东西,不光慈禧太后想要保住它,光绪皇帝也想夺走它。
可以说戊戌变法只是光绪皇帝夺权的一个幌子,他的目的就是重用戊戌变法的新人,继而逐渐夺取慈禧太后手里的权力。
诏以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褫其职,与其弟广仁皆逮下狱。有为走免。戊子,诏捕康有为与梁启超。庚寅,户部侍郎张荫桓、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御史杨深秀暨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并坐康有为党逮下狱。---《清史稿》
慈禧太后当然不会答应,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只能全盘扼杀戊戌变法。或许这一场变法里面,也有慈禧所认可的东西存在,但是因为这是一个火药筒子,不可能在里面单独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抽取出来,必须全盘毁灭。
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是传统美德。所以光绪皇帝遭到囚禁,戊戌六君子遭到杀害,康有为梁启超被迫出逃。
换句话来说,当年戊戌变法如果是慈禧太后提出来的,还真说不定会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戊戌变法如果有利于巩固她自己的权力,她当然要接受。可惜戊戌变法是削弱皇权的变法,属于光绪皇帝断臂求生的策略,慈禧是不可能答应的。
清朝的灭亡,和改革失败,没有必然联系。戊戌变法改革成功以后,会出现什么状况呢?基本上就和日本明治维新一样,出现君主立宪制的情况。
君王的权力得到了限制,朝中大权掌握在以首相为首的一帮内阁大臣手里。这一种制度在很多西方国家都有实行,比如说英国、西班牙、瑞典、挪威等等。
那么这种制度之下,清朝就不会灭亡了吗?其实根本就没有必然的联系。清朝的灭亡是由袁世凯和孙中山一手策划的,只要这两个人还在,那么清朝必然灭亡。
即使搞了君主立宪制度,袁世凯难道就失去了北洋六镇的兵权?一旦袁世凯不再掌握兵权,清朝根本就打不赢革命党人。
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为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清史稿》
南方的革命党人就不会再闹了吗?孙中山的革命理念是,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所以即使君主立宪了,孙中山还是不会放弃革命。
由此可见,这其实就是一个死循环,袁世凯下台,那么革命党人就能打进北京城,清朝就会灭亡。袁世凯不下台,他会在孙中山的诱惑之下,主动逼清帝退位,清朝还是灭亡。
总结:光绪皇帝改革的决心,其实不大。我们现在看很多电视剧里,感觉光绪就是一个彻头彻尾没有权力的皇帝,一直立志改革,却始终不能如意。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看得出,戊戌变法的那帮人在利用光绪皇帝改变国家体制,而光绪皇帝何尝不是在利用这帮人夺取慈禧太后手里的权力呢?
所以说,即使戊戌变法成功了,光绪皇帝最终还是不会答应君主立宪。他真的那么大公无私?自己把自己的权力给限制了,这不是傻是什么?难怪慈禧要把他囚禁起来。
光绪皇帝的意图,或许就是让戊戌变法做出一点成绩,让变法派和守旧派势均力敌。这个时候他这个皇帝左右逢源,自然可以从中攫取权力。
参考资料:《清史稿》
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
正因为清朝改革失败了,才加速了革命推翻满清的步伐。否则,满清很有可能再苟延残喘一阵,盖因为满清续命、卖命的人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所幸!最终清廷不复存在,民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主要还是一拖再拖,不想真心改革,以致伤透了立宪派的心,使得他们有一部分人倒向了革命派。还有“皇族内阁”名单的出现,进一步让人们看到了满清政府的本质,那就是改革纯粹为了敷衍了事,以维护满清贵族统治罢了。至此,满清改革的谎言大白于天下,人心尽失。紧接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就彻底宣告了满清改革的失败。
又清朝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当然,满清自己改革都失败了,难道还能指望它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吗?显然不能,那就只能付诸革命,以造共和了。另外,旨在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经历了数十年的酝酿,才汇聚成的大势。期间,“太平天国运动”算是开了一个头,革命党人更是不甘落后,相继领导、发动过多次的起义运动。因而,不但重创了满清的统治根基,而且还宣扬了革命理念,更有利于以后的革命活动了。从而,为以后推翻满清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胜利不可避免。也因此,待满清政府不能自救,改革完全是“空头支票”时,革命烽火便顺势席卷了全国,一发不可收拾。
总之,清朝改革失败,几乎是必然;最终被革命推翻,更是必然当中的必然。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是一个以封建君主(皇帝)专制制度为本而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国家,虽早已从顶峰急剧滑落并严重落后于时代和世界潮流,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腐朽腐烂的“毒素”浸透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肌体;请问,不从根本上推翻这样野蛮腐败顽固的封建主义,中国还有救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南方革命势力就自始至终都坚持用革命手段去终结满清封建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制国家。就清朝改革来说,完全是在不触及“根本”“要害”的前提下的“修补”、“花架子”、“皇帝的新衣”,象征意义更多,这不但挽救不了清朝廷自己,也无法给清朝‘立宪派(改革派)’等各方哪怕多一丝一亳的希望,改革焉能不败!实质也完全是清统治者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丑剧!中国社会中国国民完全跌入绝望的谷底。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己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都处于水深火热的“危急存亡之秋”。作为既得利益方的“半殖民者”——各外国列强不愿也不希望看到苛延殘喘的满清通过所谓“宪政改革”而强大起来。运命大势早已落下的大清朝,其垂死挣扎求生的改革注定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大笑话。
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
清朝后期濒临灭亡时搞了一回改革,其本意不能否定统治者希望国家走向稳定富强之路的决心。但是指导改革的思想未变。19O5年,清庭宣布实施宪政,仿照西方,成立责任内阁,成员共11人,其中满人8人,汉人只3人。内阁是改革的发动机,掌握当时先进思想的爱国人士被排除在外,英雄无用武之地。满清永远也克服不了本民族所独有的狭隘心里,封建制度只是遮羞巾,用之掩盖满清的腐朽。想想发动机坏了,谈何改革!
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
清末新政极为成功,工业产值年增15%,1912年财政收入达到惊人的3.2亿两白银,创造了经济奇迹,清朝很可能趁第一次世界大战崛起,可惜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
与其说清朝是革命党人推翻的,倒不如说清朝是袁世凯给推翻的,而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人,其实只是导火索罢了。
所以说清朝的灭亡,和改革失败与否,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光靠革命党那点力量,清朝不可能灭亡,至少可以划江而治。
清朝的灭亡,直接原因就是袁世凯的野心。要知道当时北洋六镇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在袁世凯的统领之下,北洋六镇的军队纪律是当时最好的,装备武器也是最先进的,削灭革命军不在话下!
清朝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体系,从咸丰朝,为镇压太平天国,咸丰帝被迫谕令曾国藩等人筹办团练,此时已经开始发生权力内轻外重的变化。
这种代表汉人地主阶级的地方督抚权力,历经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而愈发强大起来。
慈禧太后在的时候,她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知道必须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汉人大臣。
而到了宣统帝即位的1908年,只有25岁的摄政王载沣,似乎也看到了满人的统治危机,想收回大权,加强满人的中央集权。
那时,载沣为陆海军大元帅,其弟弟载洵为海军大臣,载涛为军咨府大臣和禁卫军大臣。
而这时候还想要加强满人的权力,事实上已经不太可能了。如果没有众多能力出众的汉大臣支撑,那时的政府已经玩不转具体事务了。
而载沣当政期间,做了两件让人颇为失望的事:一是将袁世凯开缺回籍,二是成立了皇族内阁。
袁世凯在晚清的最后几年业已成为政府中枢最为重要的人物,被李鸿章着重推荐为可委以大任之人,而且当时几乎所有重大改革都有袁世凯参与的身影。
想要收回权力,就得有能掌控局面的人站出来。
以前还有慈禧,恭亲王奕䜣,甚至更早的肃顺等人来支撑局面,现在轮到载沣摄政,目下所及的满人官员,实无能支撑局面的强力人物,反而很多都颟顸昏聩,顽固不化,又如何能够收回权力?反而将汉人督抚及士绅推向对立面,这些人趁辛亥革命爆发之机,趁机逼宫,大清遂卒!
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
清朝的改革仅仅是为了应付当时的革命形势,应付危局,所以其改革只是形式上的改革,不是真心改革,改革肯定不会深化,遇到核心问题,改革便停滞不前,一句话,仍然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继续保持自己的特权,不愿意还权于民,是假改革,结果就是:不改革,就革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