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三次提醒曹操当心东吴火攻,为何没有引起曹操的警觉,造成火烧赤壁?

程昱在三国中出场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曹操重要的谋士之一。正是因为是之一,所以程昱的很多建议,曹操未必会采纳。

曹魏集团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曹操手下的顶尖谋士有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以及司马懿等人。

这么多人每个人说一句话,曹操该听谁的呢?最关键的是,曹操自己也很聪明,他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程昱的建议,未必就会被曹操所采纳。

01演义中,程昱至少三次提醒过曹操,东吴会用火攻。

曹操平定袁绍集团以后,带兵南下,准备收拾荆州和东吴。这个时候刘琮不战而降,曹操轻而易举拿下了荆州。

这个时候东吴的孙权和夏口的刘备联合在了一起,打算和曹操火并。这便是赤壁大战的背景。当时曹操意气风发,根本不把孙权和刘备放在眼里。

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三国演义》

演义中,曹操虽有数十万大军,可是他们大多都是北方人马,根本不适合登船作战。大多数士兵都有晕船呕吐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庞统的出现,解决了曹操的这一问题,他建议曹操铁索连舟,将所有大船全都连在一起,这样马匹岂不就可以在上面横行无忌?曹操恍然大悟,果然按照庞统的建议铁索连舟。

  1. 第一次提醒曹操:可是程昱对此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么做虽然可以使得船只稳定,但是人家如果用火攻这该怎么办?
  2. 第二次提醒曹操:后来等到东南风起来以后,程昱再一次提醒曹操,说今天有东南风,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对方用火攻。可以说程昱对曹操的提醒算是比较到位了。
  3. 第三次提醒曹操:程昱看了来船很长时间,觉得船体轻盈,不像是载有粮草的样子,恰逢今夜东南风起,所以程昱再次提醒曹操,对手会用火攻。

这三次提醒可见程昱对战争的敏感程度是很高的。不过曹操对这三次提醒,似乎并不在意。只有在第三次的时候,才有所醒悟。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说有黄盖密书。操急唤入。其人呈上书。---《三国演义》

可惜派遣过去的文聘中箭归来,使得曹操再也没有能力挽回败局。事后曹操对程昱的建议只字不提,对自己的失误也一点都不承认,却在那里哭郭嘉,实在是有趣。

02面对程昱的建议,曹操为何丝毫不采纳呢?

可以说程昱的建议是十分中肯的,至少我们现在来看,他的想法是有远见性的。可是曹操对此却不以为意,这是为什么呢?

  1. 当程昱第一次提出对手会用火攻的时候,曹操大笑着表示,程昱虽然有智谋,却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这个时候是冬天,只有西北风,哪里有什么东南风呢?即使要用火攻,也是他们自己用火攻,而不是东吴。
  2. 当程昱第二次提醒曹操,东南风起的时候,曹操还是有自己的想法。曹操认为现在正值冬至时节,阳气生发,正是阴阳调和的时候,怎么会没有东南风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绝对不是东吴动用火攻的理由。
  3. 当程昱第三次提醒曹操,对方船轻,又有东南风的时候。曹操终于幡然醒悟,也就是说曹操错过了前面两次重要的机会,在第三次危险已经到来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这还来得及吗?当然来不及了。

曹操手里不止有程昱这一个谋士,所以曹操肯定是听取了不少人的建议,综合下来以后发现,程昱的建议是最没有群众基础的,大家都认为不可能。

包括曹操自己都觉得程昱这是在杞人忧天,比如说冬天有东南风的事情,根本就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对手怎么可能巧妙地可以抓住这一天呢?

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三国演义》

由此可见,曹操不信程昱的建议,倒不是说程昱在曹操这里说话没有分量,而是因为曹操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既然曹操能想到的,东吴肯定也会想到,东南风是不可控制的,东吴又如何能够运用呢?

03赤壁之战,所用的或许真的不是火攻。

在演义之中,赤壁之战就是以火攻而闻名天下。可以说诸葛亮这辈子就靠几把大火把自己搞出名了,刚出道的时候火烧博望坡,赤壁大战的时候火烧赤壁,南下平叛的时候火烧藤甲兵,北伐时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等等。

  •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些故事在史书上并不能找到根据,所以应该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但是任何事情不会凭空想象,比如火烧赤壁,那就是有来源的。
  •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之人,他见识过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场景,至少是有所耳闻。朱元璋所用的正是火攻,从而以20万人马,击败了陈友谅60万大军,获得战争胜利。
  • 罗老爷子觉得赤壁大战的时候,和这次鄱阳湖水战实在是太相似了,陈友谅就类似于强大的曹操,手握重兵。而朱元璋则是孙刘联盟的军队,实力弱小。

由此可见,真正的赤壁之战,用的极有可能不是火攻。刘备集团的战斗力不可小觑,孙权手下也有不少猛将。只要他们配合好,未必就不是曹操的对手。

况且还有一种瘟疫之说,曹操大军受不了南方的气候,军中产生大量瘟疫,曹操为此不得不选择退兵回去,放弃了荆州地盘。

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是后中夏渐平,太祖拊昱背曰“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宗人奉牛酒大会,昱曰“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乃自表归兵,阖门不出。---《三国志》

所以这里程昱的三次建议,其实也都是杜撰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真凭实据可以考量。连火烧赤壁的真实证据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有程昱的三次建议呢?

总结:曹操事后哭奉孝,到底是什么原因?

赤壁之战战败后,曹操一边走一边笑,一边笑一边被刘备的人马追杀。可是真正脱离险境以后,曹操却哭了起来。

他不为别的哭,只是在哭郭嘉。早在曹操北伐乌丸的时候,郭嘉就去世了。所以曹操这回哭郭嘉,说如果郭嘉活着的话,一定不会让他遭受如此惨败。

这话就完全没有道理了,人家程昱曾经三次提醒过你,你都不愿意听取,现在反倒要哭郭嘉了,难道把程昱当成无形的吗?

其实这就是演义里的一个矛盾的地方,不过作者的用意很明显,他就是希望通过这件事,体现曹操身上奸雄的品质。刷锅给臣子们,总比自己一个人承担罪责要好得多。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程昱三次提醒曹操当心东吴火攻,为何没有引起曹操的警觉,造成火烧赤壁?

程昱,本名程立,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从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就开始帮助曹操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此后任东平相、尚书、东中郎将、济阴太守,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曹丕称帝后,程昱被拜为卫尉,封安乡侯;同年逝世后,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当初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投降,刘备南下向东吴求助。许多人都认为孙权必杀刘备,只有程昱坚持认为孙劝必然会支持刘备对抗曹操,果然孙刘联合起来。

至于程昱提醒曹操当心火攻,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相反在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绘声绘色。

  • 第一次

庞统过江向曹操献连环计。曹操命人铁索连舟,程昱就指出船皆连锁,虽然平稳,但若用火攻,难以回避。曹操认为此时正值隆冬之际,盛行西风、北风,自己军队正居于上风向,不足为虑。

  • 第二次

诸葛亮借东风后,果然东南风大起,程昱急忙告诉曹操要加强堤防。曹操认为冬至期间,偶尔发生东南风,不足怪。此时曹操心里完全被黄盖前来投降的喜讯占据,根本就没有心思做好准备,从而放松了警惕。

  • 第三次

黄盖前来诈降,程昱仔细观察后,指出来船必诈。原因是前来投降的船只轻而且浮,吃水较浅,与投降书中描述的装运粮草不符,加之此时东南风甚紧,不得不让人怀疑。然而为时已晚,曹操虽然派大将文聘前往拦截,黄盖点燃战船,借着风势向曹操大营冲了过来。

在赤壁之战中,程昱虽然三次提醒曹操当心火攻,然而等曹操明白过来,败局一定,只得败退彝陵,最后被关羽堵在了华容道。还是程昱认为关羽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让曹操向关羽服软求情,关羽才网开一面,让曹操一行逃得性命。

程昱三次提醒曹操当心东吴火攻,为何没有引起曹操的警觉,造成火烧赤壁?

曹操出征荆州前,比较有名,说得上话的谋士有五个,分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董昭。首先是董昭,他当时在邺城留守,没有陪曹操去荆州;接着是荀彧,赤壁之战时,他留守于许都,也没去。最后,陪曹操去赤壁的谋士有两个——荀攸、程昱。

赤壁之战开始后,曹操因为蒋干盗书,中计周瑜反间计,错杀了蔡瑁张允,后又被诸葛亮草船借箭,搞得很郁闷,心情极差。而后,曹操横槊赋诗,杀了对他诗词颇有微词的扬州刺史刘馥(老版三国电视剧中被杀的是师勖),搞得大伙都不敢说话了。

  刘馥被杀的次日,曹操检阅水军(前几日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非常高兴,感叹自己的连环战船战无不胜。此时,程昱乘曹操心情好,鼓足勇气对曹操献策,扫曹操的兴,他对曹操说:“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

  结果曹操大笑道:“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当面鄙视了程昱的建议。荀攸本不想说话,但曹操如此欺负人,他忍不住对曹操说:“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

  然后,曹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这一句话,等于就是堵死了程昱和荀攸,让他们别说话了。

  自此之后,程、荀二人再不说话(程昱本想再劝,但被荀攸拉住,劝他不要犯犟,以免落得跟刘馥一样的下场)。一直到黄盖的船因为吃水太浅,被程昱识破是诈降时,他才又对曹操说道:“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程昱的这一次谏言,曹操终于听进去了,只是可惜为时晚矣。曹操的水寨和水军被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其后,曹操跑路,先后在路上被赵云、张飞拦截。最后一次在华容道被堵时,还是程昱救了曹操一命。

  当时关羽堵住曹操,要取他人头,曹操脑子犯浑,还拔剑打算跟关羽死磕,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程昱对曹操说:“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让他打消了死磕的天真念头,改而在关羽面前一通哀求,关羽才放走了他。如若不然,他要真敢跟关羽死磕,怕是立即就死在当场了。然而让程昱万万没想到的是,成功逃命的曹操在回到南郡后,居然完全不记得他的功劳了。只是对旁人说“奉孝若在,孤安能如此惨败呀。”

  一边说,他还一边捶胸顿足的大哭。此时的程昱,怕是呕死的心都有了。

程昱三次提醒曹操当心东吴火攻,为何没有引起曹操的警觉,造成火烧赤壁?

曹操当时太相信庞统了

程昱三次提醒曹操当心东吴火攻,为何没有引起曹操的警觉,造成火烧赤壁?

此时的曹操和彼时的袁绍一样,有点飘了,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了,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程昱三次提醒曹操当心东吴火攻,为何没有引起曹操的警觉,造成火烧赤壁?

首先曹操由娇纵形成了傲性了,此时很难用心听劝了,其次接连的胜利让曹操冲昏了头脑,再有就是程昱的地位在曹操心中不如郭嘉、荀彧的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