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篡位是事实,怎么还有一部分人说是合法继位?

雍正就算是篡位了,那又怎么样?自古以来篡位成为明君的难道还少吗?

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兄弟逼迫父亲退位,最终夺取了江山成为一代明君,开启贞观之治。明成祖朱棣,杀掉侄儿,夺取大明江山,开启永乐帝国。有本事的人,谁还不篡个位啊。

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没有之一。

可以说登基做皇帝对雍正来说,其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这家伙实在是太勤勉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批阅奏章,天亮了还要去上朝,回来以后继续商讨国家大事,到了下午又开始批阅奏章,一直批阅到深夜凌晨。

如果只做一两年给人们看,那倒也罢了,可是雍正13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后半生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勤劳。如果评选古代劳模,那雍正必然能够上榜。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於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於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於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清史稿》

皇帝是什么?在古代皇帝是本国最大的,是独一无二的象征。更何况雍正是一统天下之人?没有任何人任何条条框框可以约束雍正,我很难想象雍正的自制能力到底有多么强悍。这种人就算是篡位得来的皇位,至少他能够把这件事做好。

如果换成八阿哥胤禩或者十四阿哥胤禵,肯定不可能如同雍正一样,将皇帝这份差事干到如此辛苦的份。人生数十载如白驹过隙,雍正这又何必呢?

雍正皇帝上台以后,整治吏治,实行新法,不惜得罪天下文人。

雍正不仅勤劳,而且有思想有作为。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比你勤劳的人,居然还比你聪明,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雍正就是这种别人家的孩子。

他上台以后,开始整治官场腐败的现象。康熙皇帝遗留了一大波贪官,到了雍正皇帝手里,几乎都被他给拿下了。这对老百姓来说,那就是一件大好事。

如果换成八阿哥胤禩上台会怎样呢?他手下那帮人首先就是贪官,他必然是要维护这帮人的利益的,所以不可能惩治贪官,到时候还不是老百姓吃苦。

再说他实行新法的事情,改革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雍正正是这样的人,他敢于跟守旧的官员们对抗,将改革放在国家的第一位。在改革的过程中,雍正得罪了不少权贵,这些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国家变得富强是雍正的目的。

他不会在意某一些人的想法,他只想看到自己想得到的结果。后来更是因为改革的事情,得罪了一大批文人,所以雍正在大家的印象中之所以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就是雍正被文人给黑惨了,篡位之说,其实就是当时这些文人胡编乱造出来的。

雍正篡位之说纯粹子虚乌有。

都说雍正皇帝篡位,可以说那么多理由,但是却没有一条是有证据的。其实这本身就说明一件事,雍正是不可能篡位的。

首先清朝的传位诏书,其实是分为满汉两文的,就算雍正能够将汉字中的十改称第或者于,可是满文他该怎么改?再说了雍正和各位阿哥都是有名字的,难道康熙的传位诏书上只写阿哥的排名不写名字吗?

雍正可不是单枪匹马在争夺皇位,以隆科多为首的佟氏一门,那可都是支持雍正的。当时康熙之所以将隆科多封为九门提督,其实就是为了让雍正在登基的时候少一点阻碍,多一点帮助。

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在畅春园不豫,命代祀圜丘。甲午,圣祖大渐,召於斋宫,宣诏嗣位。圣祖崩。辛丑,上即位,以明年为雍正元年。---《清史稿》

有了九门的官兵给雍正做后盾,雍正这个皇位自然是能够坐稳了。如果康熙不希望雍正做皇帝,那绝对不会安排隆科多来做九门提督。毕竟雍正的养母是佟家的闺女,雍正还要叫隆科多一声舅舅。

派遣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这是无奈之举,当时的诸位阿哥之中,只有十四阿哥是通晓军务的,又是康熙儿子,自然可以代替康熙出征。康熙觉得自己的身体还行,所以压根就没考虑什么继位人的事情。再说了有年羹尧作为陕甘总督牵制大将军王,十四阿哥也翻不起巨浪来。

总结:雍正的皇位名正言顺,不过是得罪了不少文人,所以才留下骂名。

雍正绝对是康熙指定的继承人,康熙生了三十多个儿子,二十四个是活下来的,这些儿子一个个都盯着这个皇位。如果雍正真的有篡位的嫌疑,这帮皇子难道傻吗?他们都有自己的党羽,如果证据确凿,必然是要去逼宫的。

所以雍正的皇位并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雍正的父亲康熙皇帝十分喜欢雍正的小儿子弘历,上百个孙子,唯独挑选了弘历进宫亲自教导。其实这就是一种提示,康熙这是在培养自己的第三代继承人。

在给雍正继位的布局上,康熙做的十分周到。让倾向于雍正的隆科多成为九门提督,掌握北京城的所有军务。让雍正的嫡系年羹尧,成为陕甘总督,控制陕西地区的军务,并且遏制西北大军的粮草。康熙做了这么多,难道还比不上那些算腐文人的污蔑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