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造反?
李自成早年遭遇跟朱元璋实在是太像了,他们家里闹饥荒,父母都被饿死了。他本人为了活下去,只能去寺庙做和尚,同时还要兼职给土财主放羊。如果能活下去,他为什么要造反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迫使他造反。
万历年间宁夏之战,使得陕西地区饿殍遍地。宁夏之战是万历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很多人都将其彪炳千秋,甚至还有为万历皇帝洗白的人。岂不知这三大战役正是拖垮大明王朝的主要力量。宁夏之战虽然平定了内乱,可是同时却将西北地区打成了筛子。无数老百姓流离失所,老天爷也不赏脸,这段时间连年干旱,他们还必须要向朝廷缴纳如数的赋税,不交那就是死。
这么一来不少百姓都走上了亡命徒的道路,否则那就是死路一条。李自成的父母是比较老实的人,宁可饿死,都没有远赴他乡。所以李自成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在世道上挣扎。
崇祯改革驿站制度,使得李自成失业。大方向上的改革,很容易导致底层人民命运的变迁。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驿站做事,这也算是个基层公务员了。可是崇祯皇帝认为驿站制度必须要改革,因为养了一大堆闲人,浪费国家粮食。所以开始精简驿站,这个时候李自成所在的驿站就必须要裁员了。
李自成估计平时跟上司关系不是很好,又犯过一些错,所以就失业回家了。没了工作可就没了收入,那李自成想要活下去,只能去借钱了,借钱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偿还债务。所以他惹了官司,这家伙也是狠,逃出来以后立刻把债主给杀了。欠债的真的是大爷。
出狱后李自成发现,自己老婆跟其他男人鬼混。要么说李自成这个人命运悲惨的呢!他出狱以后,报仇杀掉了债主,本来就已经惹了麻烦。这个时候他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的老婆居然在跟同村的男人鬼混。李自成一怒之下,将老婆也给杀了。这个时候的李自成似乎已经感受到自己不能回头了,手里有了好几条人命。当时虽然乱,可法令还是在的,只要是杀了人就肯定要砍头。
所以李自成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这或许是他造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此前投军避难有过经验以后,李自成这回再次走上了投军的道路。当时大明王朝是想要招兵的,所以也不问你的出身,便将李自成招了。这一年李自成投军的同时,大明朝的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
将军克扣军饷,最终李自成走上了造反之路。这回李自成运气不错,当了一段时间兵以后,被将领们提拔成为了把总,也算是军中的小头目了。可是明朝末年的吏治腐败,这军中也是混乱不堪。将领们从朝廷那里领来了军饷以后,却一直克扣不发。士兵们多次要求,都被将军被驳斥了回去,不得已之下,士兵们只能选择杀掉将军,将军饷抢夺一空。
崇祯元年,陕西大饥,延绥缺饷,固原兵劫州库。白水贼王二,府谷贼王嘉胤,宜川贼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等,一时并起。有安塞马贼高迎祥者,自成舅也,与饥民王大梁聚众应之。---《明史》而这个时候李自成就是士兵当中的一员,他知道这回连军队都待不下去了,只有造反这一条路了,恰好他迎来了人生的好机遇。他有个舅舅高迎祥此刻已经是起义军的闯王,李自成果断投靠了高迎祥成为了一名闯将。
总结:李自成造反,是形势所逼,为了活下去而已。- 李自成的命不算好,万历时期的宁夏之战,将他的家乡搞的饿殍遍地,自己的父母也相继饿死,为了活下去他只能流亡在外。
- 崇祯时期对驿站进行裁员改革,使得李自成失去了工作,欠了一屁股债,惹上官司后逃出来杀掉了债主。
- 李自成的老婆在他坐牢期间,居然跟同村的男人鬼混,这是李自成不能容忍的,所以果断下杀手杀掉了自己的老婆,只能再次投军避祸。
- 军中将领克扣军饷,逼的士兵们宰了将领,分了军饷。李自成从此再也无法在军中避难,只好投靠自己的闯王舅舅,选择起义造反。
李自成为什么造反?
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自吊于煤山之下,标志着明王朝二百多年的统治在中国正式结束。平心而论,就李自成的身世和作为来看,李自成称不上是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但是也称不上是天生的暴徒,与当时的白莲教等起义相比,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原因其实很简单:饥饿。
明朝末年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朝局腐败,但是我们都知道只要百姓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走上造反的道路。众所周知,闯王李自成是陕北农民起义的领袖,而陕北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迎闯王,不纳粮。所以百姓造反的根本原因不是不想纳粮,而是纳了粮,就真的一点吃的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 造反战死或者被朝廷抓住杀头那是以后的事了,如果不造反,马上就死了。
当时陕北的情况是真的惨不忍睹,从崇祯皇帝登基的那一年开始,陕北几乎年年大旱,崇祯二年,四年,六年,十四年,几乎年年都会爆发大旱,而陕西的人民一开始还能采山间蓬草而食,然后是吃树皮,吃老鼠,最后吃到“赤地千里”,地面上除了土啥也不剩了,人们就“以土石为食”,这里的土石就是我们常说的观音土,其实就是石头,人们饿疯了,吃观音土,可是早上吃了,下午就死了,可是人们即便知道吃了就得死,可没几天,观音土都被吃光了。
崇祯二年,李自成参加起义造反,为什么?因为人们连土都吃完了,强壮的男子不得不四处流窜造反起义,可是老弱病残们只能等着吃人,往往都是通过“易子相食”的方式,交换吃对方的孩子。而且还有丈夫吃妻子,父母吃孩子,饥民吃路人等“吃人”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他们不得不反了,在乱世中,他们没有办法,除了造反,就是死,并且死后被人吃掉,但是造反还有一线生机,死了就什么都不剩了,尸首都不会剩下,所以李自成反了。
下面有一段当时的官员记载的惨状: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其石名青叶,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这个古代的奏折囊括了我刚才说的一切,可是即便是这种惨状,
有司悚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官员们还在催科纳税,李自成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造反的,而且他的造反如同星星之火,一呼百应,瞬间燎原,最终大明王朝亡于这些饥民手中。
李自成的造反不是忠于某个信仰什么的,他忠于的是自己肠胃,就这么简单。李自成为什么造反?
首先声明一点:提问者把明末农民起义称之为“流寇”散人就不赞同,李自成起义,那是史学家定论了的,对历史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流寇”一说,是站在跟历史对立的立场之上,当然,现在有些“砖家”“叫兽”也这么说,那就同样是立场问题了。
其次,李自成起义的原因,散人不想回答了,随便翻翻初中历史教材,就能找到答案了
李自成为什么造反?
首先,题目应该改为明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李自成农民起义。其次,李自成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一个官员偷情,被老婆捉奸,进而引发了蝴蝶效应,崇祯撤销驿站,砸了李自成饭碗,导致崇祯上吊,明朝灭亡
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人数最多时竟有200万人之多,这些起义军擅长流动作战,一般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打不过就跑,最终攻入北京城灭亡了明朝。
至于起义的原因,我们就不多说了,因为历代封建王朝末年,引发农民起义的原因基本上大同小异,无非是土地兼并严重、官府黑暗、再加上闹自然灾害,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的等等,为了一口饭,就起义了。
至于李自成为什么起义,我在这里以一件有趣的事来说一下原因。
一、悍妇捉奸,导致驿站被撤销
驿站在古代有着很重要的军事用途,在有紧急军情的时候,传递情报的官员可以在驿站食宿休息,换马。
明朝的驿站十分发达,光驿站的军卒就有几十万之多。
崇祯年间,有个监察御史叫毛羽健,毛宇健娶了个老婆温氏。温氏十分凶悍,毛宇健惧内,很怕老婆。
有一次,温氏回老家省亲。毛羽健趁机娶了个小妾,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不过,毛羽健的快乐时光仅仅持续了几天。不知道温氏怎么得知消息了,快速赶回北京,把毛羽健捉奸在床,一顿爆揍,小妾也被赶走。
毛羽健很纳闷,温氏怎么回来这么快。经过询问手下,才知道,温氏仗着自己是监察御史的夫人,利用了官府的驿站系统,休息、换马,马不停蹄,就赶回来了。
毛羽健不敢惹老婆,对驿站恨之入骨。
正赶上崇祯皇帝因为军费不足而发愁,毛羽健就趁机陈述驿站的害处:兵部用驿站发出兵符,却不用缴纳回来,官吏们都借用兵符文书假公济私,利用驿站办私人的事,一张文书兵符可以使用多次。驿站的差役一个个凶残如虎,老百姓深受其害。
崇祯就下令裁撤了许多驿站,节省出几十万两银子。
已,(毛羽健)陈驿递之害:“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帝即饬所司严加厘革,积困为苏。《明史·,毛羽健传》二、驿站撤销,李自成没了饭碗,就参加了农民起义军
李自成生来心眼就多,擅长跑步,骑马射箭,因为家中贫困,就到驿站做了个差役。
本来,差役这个职业虽然低贱,衣食却可以基本解决,李自成多咱几年钱,甚至可以娶个媳妇,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米脂人李自成性狡黠,善走,能骑射,家贫为驿书,往投焉。《明史纪事本末·第七十八卷·李自成之乱》没想到,驿站因为温氏捉奸,遭受了池鱼之殃,被崇祯给撤销了。
李自成失业之后,正赶上各地爆发农民起义,他就参加了高迎祥的起义军。高迎祥死后,李自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上了新的闯王,直到灭亡明朝。
李自成这样一个国家基层公务员,本来可以一辈子吃国家饭的,却被一场八竿子打不着的捉奸给弄丢了饭碗,只好造反了。朋友们,我是“北冥说史”,爱历史,爱文学,书写有深度的历史,做一个优雅的探索者。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李自成为什么造反?
明朝末年,正值崇祯在位。当时天灾,人祸,战争等导致明王朝飘摇欲坠,民不聊生。在此动乱之期,陕西首先爆发了灾民暴乱,明王朝救灾不力,于是灾民暴乱变了起义,起义军中有个李自成,此人驿站军人出身,有能力,很快爬到义军首领位置,于是明末农民起义在他的带领下,席卷全国!
李自成为什么造反?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希望自己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李世民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理名言。
王朝稳定与否在于民心所向,民心与政权激化,很容易被野心家带动起义。而明朝因为藩王制度、数位君主的不作为,导致朝廷政治腐败不堪,百官监察不利。又加上当时爆发的饥荒。百姓填不饱肚子,交不起苛捐杂税,朝廷的赈灾款层层剥削能到百姓手中不足五层。多项元素的综合,发酵的民愤发生质的改变。在李自成举起起义大旗,均田免粮的口号,迎合了百姓的需求,百姓才会铤而走险,加入推翻大明的序列。
为什么称为流寇呢?首先,李自成起义到攻破北京,虽然起初号称均田免粮,但是随着队伍壮大,加入的山贼流寇不计其数,各种派系的势力林立,在后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农民起义。
加上每打下一个城市,就进行所谓的劫富济贫。与流寇贼匪没有区别。不安抚百姓,不争取士族的认可,加上对抗清兵的失败。在史书上,定义为流寇。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史书由胜利者去书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