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严格的说,中国现存的三座故宫,不包括台北故宫,台北故宫只是一个现代的仿古建筑而已,并非“故”宫。

中国现存的三座故宫,既人们所熟知的位于北京市的北京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沈阳故宫,还有人们认知不足的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唐代,布达拉宫为西藏其时称为吐蕃的独立王朝的王宫,后世不断增修扩建至现有规模;西藏于元代时,始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中国现存世的三座故宫,已经全部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有人说,还有南京故宫,那其实只是一个故宫遗址,已经没有完整的宫殿建筑。

一、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逐渐扩建,特别是明成祖皇帝朱棣由南京迁都北京后,大肆扩建,加上以后明清皇帝的扩建至现存规模,故宫的宫殿建筑气势恢宏,装饰精美。

北京故宫,建筑规模之大,居世界第一位,规模远超世界五大宫的其他四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北京故宫,代表性建筑为世人皆知的天安门,国徽中唯一建筑物,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北京故宫可分为内廷与外廷,内廷是皇帝、后妃的生活区,乾清宫、养心殿、皇极殿等是内廷主要建筑。

外廷是皇帝办公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以及午门、天安门为外廷的主要建筑;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皇帝朝见廷臣办公的地方。

清廷最高权力中枢军机处,就设在紧依内廷宫墙外的外廷的一排低矮平房建筑内,大清帝国的宰执们,就在这里昼夜值班办公,随时听从身居内廷的皇帝召见,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踞离皇帝居住内廷的养心殿只有50米。

二、沈阳故宫

大清初都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赫图阿拉城)。

二都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

三都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并建造皇宫,遗留今沈阳故宫。

大清入关定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所以沈阳故宫别称为盛京皇宫、陪都宫殿、留都宫殿。

沈阳故宫占地六万多平方米,虽然比北京故宫小,比国外一些宫殿比起来还是大得多的。

沈阳故宫是大清入关前修建的宫殿,融合满族和汉族的的宫殿建筑特色。

沈阳故宫也分为内廷与外廷,外廷皇帝办公的“金銮殿”——大政殿,形制为其“马背民族”的蒙古包式建筑。

大政殿前的十王亭,为左、右翼王及八旗王主办公处。

八旗,为大清开国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建独具特色的军、政、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全部满族人,加上东北赫哲、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人,全部编入八旗,设旗主管理,旗人平时生产生活,战时出征;后势力扩张,又建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有的人误以为旗人就是满人,是认知的错误。)

沈阳故宫现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房,为北京故宫1000间的半数,全部保存完好。满清入关后,历代君王还经常回新宾、沈阳扫墓祭祖,到沈阳故宫住宿。

清关外三陵,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清祖陵永陵;

沈阳清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福陵,俗称沈阳东陵;

沈阳清太宗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昭陵,俗称沈阳北陵。

三、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见下图)宫殿高200余米,约相当于70层楼高度,攀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高原反应者更是难于攀登。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赞普,在吐蕃诸王之名字中多有此字,以示崇巍,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赞普一词,主要是取其宗教上的含义。强调他的权力来自上天,即所谓“君权神授”,强调了赞普的血缘属于神系,君权来自天神。)

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

达赖喇嘛的夏宫为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夏季居住办公的地方,山水楼亭,鳞次栉比,建筑金璧辉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现辟为公园,供游人游览观光。

布达拉宫,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

布达拉宫,旧时与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共为西藏的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三个故宫分别建造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历史的见证。

最"年轻"的故宫——台北故宫:

1948年底,国民政府军队在内战战场上节节败退,已经日暮途穷,蒋氏不得不考虑退路,把宝岛台湾作为自己的避风港。

蒋氏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不但在国民政府撤退的时候,带走了很多文化、科技领域的人才,还下令把华夏文明结晶的许多珍稀文物运送出去,以免在战火中毁于一旦,或落入他人之手。

那些运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来自北京故宫。

其实在全面抗战之前,国民政府已经把故宫里的很多珍宝运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没想到时局如此不利,国宝很快又要面临转移命运。

据统计,国民党在离开大陆前,运到台湾的故宫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文物853箱,以及来自沈阳故宫、热河行宫、国子监等其它地方的文物482箱。

这些文物分几批运送到台湾,每次运送都有国民党两名少将一级的军官亲自押送,到场有三方交接。

蒋经国下令,所有文物必须有三个少将在场严格密封,启封时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场。如有丢失和损坏,军法从事。

1957年,在有关部门组织下,部分文物开始对外展览。

1962年,国民党决定在台北建造故宫,选址在台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当年即破土动工。

1965年台湾故宫(故宫博物院)竣工,总面积将近16公顷,依山傍水、宏伟壮观。

既然是故宫,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外面看只有两层,内部结构却有4层。

整栋建筑白墙绿瓦,因为梅花是谓"国花",全院呈梅花形。

其中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珍稀文物多达80多万件,文物保有量可谓空前绝后、独一无二。

最老的故宫——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之所以最老,是因为它建成时间最早,是明清两代皇帝办公居住的地方,大家都把它叫紫禁城。

既然是中国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地方,建筑规模是最大的,建筑材料是最考究的,建筑工艺是最好的。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中心,不仅是中国皇宫建筑的精品,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古建筑(群)之一。

北京故宫位居世界五大宫的首位(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全部建筑仿造当时的南京故宫,工期长达14年(一直到1420年)。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民间都传说有故宫的殿宇宫室一共有9999间半,被称为"宫殿海洋",气势宏伟,蔚为壮观。

北京故宫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城墙高达10米,城外的护城河宽达52米。

紫禁城内的主体建筑分为内宫和外殿两部分。

外殿部分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朝廷举行重大活动和仪式、开会的场所。内殿则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部分组成,是皇帝和自己家属生活的地方。

最孤单的故宫——沈阳故宫:

说它最孤单,是说它因为位置偏僻,文物保有量少,客流量相对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来说要少的多。

沈阳故宫不用问,肯定是位于辽宁沈阳,坐落在沈阳市的沈河区,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也叫盛京皇宫。

东北是满清的发祥地,沈阳故宫是满清统治者没有入关前建造的皇宫,建造于公元1625年,距今已经有390多年历史。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全院共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大多都保存完好。

不过沈阳故宫的藏品被满清皇帝带到北京一部分,被国民党带到台北一部分,乱世流离一部分,留在那里的文物已经少的可怜。

尽管如此,这里收藏的文物也是稀世珍宝,比如努尔哈赤的剑,皇太极的腰刀和鹿角椅等都绝无仅有,价值连城。

但因为其历史悠久,沈阳故宫仍然是国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无论是沈阳故宫还是北京故宫的建造都说明一个真理,历代封建统治者打天下就是为了奴役人民,自己纵情享乐的。

他们名义上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是替天行道,其实都是为了家族和集团的利益。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那些统治者在饱经战乱后,不去休养生息、不管百姓死活,去大兴土木,大建朝堂,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北京故宫建造的时候,所用的“金砖”都来自千里之外,所用的木材更是要翻山越岭到西南边陲去采伐,动用的劳工多达上亿人次。

他们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都要在这里像奴隶一样为统治者劳动,受尽苦难。

因此可以这样说,故宫的一砖一石,都浸透了百姓的血汗。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故宫,除了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也都凝结了劳动者的斑斑血泪。

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先说说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国家5A级旅游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1987年入选巜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

在说说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台北故宫博物院坐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为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来自南京博物院筹备处,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进一元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到69.6万余件文物。2018年10月4日~12月25日,“国宝再现:书画菁华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院举办。

最后在说说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英语:mukdenpalace)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饱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9月18日,沈阳故宫在位于凤凰楼下的师善斋推出“故都旗装--沈阳故宫珍藏清宫旗袍展”。

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三座故宫建于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接下来我们便从北到南依次说一说。

1、沈阳故宫

说起它,便不得不提及它曾经的主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满清政权,沈阳故宫几乎见证了,它从发迹到崛起,直至到达巅峰的整个历程。

1616年女真部落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并于1625年定都盛京,同时,沈阳故宫开始建造,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满清逐渐强大起来。

历经十年时间,宫殿群初步建成于崇德元年,此时称为盛京宫阙,在这一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清政权几乎已达到入关前的全盛时期,为日后入关,逐鹿中原做好了准备。

沈阳故宫在建成后又几经扩建,但其规模仍小于北京的紫禁城,其作为清朝皇宫的时间也不长。在其建成八年之后,清顺治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指挥下击败李自成,随后顺治迁都北京,自此沈阳故宫改称留都宫殿,完成了其主要的使命。

从图片上我们不难看出,与北京紫禁城相比,沈阳故宫具有更为浓厚的满蒙少数民族风格和文化气息。

2、北京故宫

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由明成祖朱棣建造,始于永乐四年(1406年),耗时14年建成,以三大殿为中心,模仿了当时南京故宫的建筑样式和风格。

1420年紫禁城建成,朱棣迁都北京,此后紫禁城历经明朝的15位帝王,其间几经焚毁和重建,直至1644年,明朝末代帝王崇祯自缢而亡,它见证了明朝的兴衰存亡。

满清入关之后,没有新建宫殿,仍采用明故宫为皇家宫殿,自顺治开始,历经10位帝王,几经扩建和改建,直至宣统三年,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退位,自此,紫禁城不再作为皇家宫殿使用。

溥仪退位之后仍居于紫禁城中,直至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将溥仪逐出紫禁城,一年后,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此后紫禁城才真正的被称为“故宫”。

3、台北故宫

说起台北故宫就要从1933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说起。

当时为了保护文物,使其不受战火毁灭,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文物南迁,将文物打包,经上海运抵南京,并在南京建立分院集中存放南迁文物。

南京沦陷后,文物又分三批被运至四川,至此,直到抗战胜利,文物都未再离开过。抗战胜利后文物又悉数迁回南京,与从日本讨还的文物一起集中存放。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同时挑选了大量文物准备一并运往台湾,虽未能完全运走,但仍有大量精品文物被运抵台湾。

为了存放来台的这些故宫文物,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建立并落成,又称台北故宫。

总的说来,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有很大不同,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家宫殿,只是一座建筑形式仿造了中国传统宫殿的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现如今国内一共存在着三个故宫,这三个故宫一个坐落在北京、一个坐落在辽宁沈阳、一个坐落在台湾台北。

北京故宫

在这三个故宫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存在当属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修建于明朝朱棣年间,到现如今已经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岁月。

虽然在溥仪退位之后,北京故宫就失去了其尊贵的皇宫地位,但是其存在感在历史中却一点都没有减少,在往后多年时间中仍旧作为东方宫殿的代表吸引着很多人前往参观。

而在民国时期,北京故宫其实就已经被开辟成了博物馆,拥有了供游人参观、游览的功能。

在进入现代之后,北京故宫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多改变,仍旧作为博物馆以及宫殿遗迹供人们参观。

沈阳故宫

历史第二悠久的则是坐落于东北大地上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最早修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在当时,满清势力还仅局限在东北地区,所以他们所修建的宫殿自然也就坐落在了东北。

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他的宝座。

而在皇太极上位后,他则又对沈阳故宫进行了扩建,将原本并不是多么霸气的沈阳故宫扩建得颇具霸气起来。

不过在顺治被皇太极的老弟带入关后,这沈阳故宫却不再有什么人居住,接下来开始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摆设品。

当然,这并不是说沈阳故宫在清朝入关后就被遗弃了,在清朝入关后,沈阳故宫仍旧是有人看顾的,在一些特定时间里,那些入了关的皇帝们也会在巡视东北的时候专门到沈阳故宫中居住、凭吊一番,来这里感受一下他们祖先曾经的拼搏精神。

在乾隆时期,他更是数次下令让人对沈阳故宫进行了扩建,让这原本就已经初具霸气的宫殿变得更加霸气起来。

只是无论再怎么扩建,这沈阳故宫都总不如北京故宫那么霸气,毕竟沈阳故宫的总面积也才6万多平方米,而北京故宫的面积直接就达到了72万平方米。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是我们国内现如今历史最短的故宫,修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如今也才50多年的历史。

如果从历史的厚度上来说,这台北故宫根本比不过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不过要说馆藏的珍重程度,台北故宫就不输于其他地方了。

因为这台北故宫里的文物直接就是当年从北京故宫里运出来的。

在抗战爆发前夕的时候,为了防止北京故宫里的文物在北京沦陷后丢失,所以国民政府早早就转移了北京故宫中的众多珍贵文物。

在那个时候,北京故宫里什么文物最珍贵,国民政府就拿什么文物,几乎把北京故宫里的精华都给掏了出来,因此我们想想就知道台北故宫里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了。

而从面积上来说,台北故宫也有着很大的优势,那16万平方米的面积直接就把沈阳故宫给比了下去,不过台北故宫都是现代建筑,除了那些文物可以看一下之外,倒没什么好看的。

故宫不是专称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的原因。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故宫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名称,“故宫”是一个泛指,只要是曾经的旧宫殿,都可以被称之为故宫,就如同博物馆一样,只要一座建筑规格足够、收藏了足够的文物,都可以被称之为“博物馆”。

而除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故宫之外,最广为人知的故宫还有一个,那就是南京故宫。

这南京故宫早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就已经修建,只是那个时候规模比较小,只能被称之为吴王府,后来是在他奠定了整个天下之后,这吴王府才被朱元璋扩建成了非常辉煌的南京故宫。

从面积上来说,这南京故宫的规模要比北京故宫大上很大,足有100多万平方米。

只不过在历经了种种劫难之后,这南京故宫最终还是没有幸免下来、消失在了那悠悠的历史之中。

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故宫,故宫,曾经的皇宫。因此三座故宫之中有一座是假故宫。

在5000年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封建王朝和统治集团。这些封建王朝和统治集团在自己的统治领土范围内都曾经修建过用来供皇帝及皇室其他成员使用的宫殿!

但是不幸的是,由于中国历史上战乱不止,再加上中国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框架。因此许多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居住的皇宫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大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享国接近300年。清朝的早期政权后金国发源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曾经与大明王朝并存了几十年。后经政权不断的发展壮大,与大明王朝之间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在这期间,已经开始不服明朝管制的满族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完成了统一满族和蒙古等关外游牧民族地区之后,在中国的沈阳当时的盛京修建了属于自己的皇宫。这便是沈阳故宫的来历。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入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城。随后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驻扎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却不想在吴三桂和满洲八旗子弟的联合作战下兵败如山倒!闯王李自成率领残军撤出北京城。将这座皇城拱手让给了满清政府。

随后在摄政王多尔衮的主导下,顺治小皇帝从盛京皇宫搬入到了北京紫禁城之中。因此这座大明王朝的皇城便又成为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心。这座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也得以保存完整而且不断修建完善,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这便是北京故宫的来历。

而至于台北故宫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冒牌货。台北故宫完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催生出来的时代产物。台北故宫并没有用来供历史上的哪位皇帝居住或者作为权力的中心存在过。修建台北故宫时,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早已经灭亡了50年。

而之所以在台北修建这座故宫,是为了用来存放和展览那些从北京故宫和南京博物院运来的中国古代珍贵文物。老蒋和小蒋在离开大陆之时,将这些属于中国人民的珍贵文物全部偷偷运到了宝岛。

实际上“台北故宫”的真实名字并不叫台北故宫。它真实的名字叫做台北故宫博物院。修建于1962年,一期建成于1966年。后面又多次经历扩建工程,虽然其开始建设至今不过只有短短的50多年,但是由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存放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因此在三座故宫之中反而很有影响力!

我们期待三座故宫,尤其是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之中所储存的文物能够早日的团聚在一起,尤其是那些本放置于北京故宫之中的文物,北京故宫之中依然为其虚位以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