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区别大吗?一般考中之后给几品官?
一、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皇帝殿试,录取者称进士,皆授官出仕,一般进士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授从六品官,进翰林院供职。
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与状元合称“三鼎甲”,也是非常荣耀的,光辉门弟,同其他进士一样,授正七品官。
瞧瞧,进士初踏官场,一起步就是县处级领导干部啦,堂堂地方父母官知县,也就是七品官嘛!
二、全国四年一次会试,中央政府礼部主持考试,各省乡试录取的举人参加应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并不授官出仕,只是取得参加皇帝殿试资格。
(礼部,为中央政府六部之一,主管外交、教育)
三、殿试,科举考试最后一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对会试录取者的贡士,分等定级,录取皆称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皆授官出仕,授予京官者,有择优进翰林院备皇帝咨询策问,俗称“点翰林”,学习为仕经验,含有培养后备干部之意。
也有分发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
进士外放则可为知县主官或府、州附官。
科举考中进士,相当于今天,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并录用为县处级领导干部。
请注意,是招考领导干部考试,不是普通公务员招录考试!
仅供参考。
科举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区别大吗?一般考中之后给几品官?
谢邀!
张榜公布时的那段时间,三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与其他进士区别很大,一旦步入仕途,虽有区别,但已经不太重要了。
以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较为完善的状况来看,考中进士后,考官们甄别遴选,分出名次后,第一名称为会元。然后奏请御批,皇帝会组织殿试。经过严苛的身、言、书、判等面试后,皇帝把考中的进士分出名次。一甲三名,称为进士及第。二甲几十名不等,称为进士出身。三甲不等,称为同进士出身。
中了状元是殊荣,可以从北京的端门中间走出。要知道那可是皇帝专用的御道,惟状元可走过一次,或者皇帝大婚时皇后可进来一次。然后夸街以示皇恩浩荡,到时候万人空巷,争相一睹状元郎的风采,甚是风光。
中进士后,只是有了功名,就如同现在的文凭一样,并没有工资。待吏部审查安排后,才可以上班领薪。一般来说,进士及第的状元、榜眼探花分配到翰林院工作,官衔六、七品。此后的发展则靠个人能力和皇帝的赏识了,正常情况下,到退休能熬上三、四品,极少能够混到二品,更莫说一品了。
工作期间,同僚们如果级别一样,则要分中进士的年份,年份早者为大。如果又是同科进士,那就要看名次了,当然是状元及第或者榜眼探花为大,也不论年龄。
所以,中了状元并不是象戏文里面和民间传说的那样尊贵,做官还是要从基层做起的。
科举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区别大吗?一般考中之后给几品官?
区别其实是相当大的,主要是起点不一样。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状元、榜眼、探花,可以说是皇帝钦选的人才,他们是可以直接入仕的,也就是说,可以马上去做官。如果皇帝不钦点他们什么官职的话,一般都是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
理论上说,三鼎甲最次能得到一个正七品的官位,从此步入宦海。不过,基本上没有哪个皇帝那么不开眼,一般都会赏个从六品、正六品甚至更高的官职。这个官阶的弹性很大,如果皇帝开心,一下步入从四品的例子也是有的。
比如清乾隆36年,二甲第一名的关东才子王尔烈是当了翰林院编修,而那一科侥幸得到状元的黄轩,则一下子当上了刑部江西司员外郎,直接升到从四品。
进士出身,即二甲进士,他们只是取得了可以入仕的资格,并不能直接去做官。在做官之前,还需要经过一道考核,称为“铨试”,也叫“释褐试”,由吏部,也就是古代朝廷的官僚人事部门举办,这也是一种考试,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身,指体貌伟岸;言,指言辞辩正;书,指书法遒美;判,指文理优长。四者皆可,则中选授官。
“进士出身”的人其实有很多是可以当堂免试的,虽然这也跟贿赂有一定关系,但一般来讲,二甲进士基本上已先一步被官僚中的各个派阀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官职虽由不得他们挑,但大都可以从八品做起。
而“同进士出身”的家伙,其实就是没考上,落第的家伙,这么叫只是为了好听而已。他们也能当上“官”,但“铨试”这一关非过不可,又是一道大闸,而且开始时的品级一般都非常低,甚至有些是“未入流”。
不过,不论是“三鼎甲”还是“同进士出身”,只要名登科第,即可免徭役赋税。他们不需要补贴和俸禄,因为他们有免税权,那些想沾光的人,自然会送钱来给他们,籍以在户籍上动手脚,免去自家徭役,甚至甘心投身为奴。这样的人不会缺钱的。
历史上最出名的“同进士出身”,是清代大员曾国藩。
科举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区别大吗?一般考中之后给几品官?
古代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还是有区别的。进士及第后,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其他进士挑选精英考试后可成为庶吉士。
一般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虽然官职不高,但属于皇帝身边人,提拔进步快,很有前途。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出自翰林院,比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
其他进士一般会下放到基层单位做七品,八品诸如县令,县丞之类的县级官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