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联金灭辽,南宋联蒙灭金,为何最后受伤的是宋朝?
因为,北宋、南宋的最高决策者,犯同样的战略错误!宋朝,文化与文明建设,以及经济发达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当然,军事武器装备都是世界最顶级的,火器、床子弩、铁臂弓等强弓劲弩,为什么打不过辽、金、蒙,缘于错误的治国方略,“重文抑武”,“文官治军”,“军无常帅”,以及“联金灭辽”,南宋“联蒙灭金”的战略错误,自己的战略决策把自己送上亡国之路!
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以掌握军事实力的军事将领,趁后周国主年幼,发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因而惧怕历史重演。
因而,终宋一朝,抑制武将,重文轻武,军事上,以不懂军事的“文官治军“,且统兵之军事将领,“军无常帅”,定期轮换调转,造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确达到了赵匡胤所忌的武将拥兵自重、造反夺皇位的目的,然而,极大的削弱了古代亲兵亲将传统的军队战斗力。
大家熟知《水浒》中,大文豪苏轼家僮出身、毫无军事才能的高俅,身居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之职——掌控禁军的太尉,虽然《水浒》小说中丑化了的,历史上是实有其人其事的!
而且将军队分为禁军——中央军,为军事主力,主要护卫京城,分散兵力驻各地,监视地方;遇有战事,领兵将军临时选调,并不了解掌握部队情况,且有统兵文官、宦官监军,决策折腾来折腾去,战机稍纵即逝,怎容时间,虽然禁军兵力最高曾达120万之巨,但是,形不成强大有力作战能力,使战斗力大打折扣,犹如一盘散沙;地方军厢军及州府兵、县丁,皆农夫、市镇游民,毫无战斗力可言。
因而,北宋,已进入封建社会先进的文化、经济实力大国,当时位居世界一流,而军事实力,却是与文化、经济大国不相符,兵员虽多,为不战之兵,将军亦广,而无能战之将,一句话,将熊兵弱。
对文化、经济落后的,处于落后北宋封建社会一个社会形态的奴隶社会的游牧民族,辽、金、蒙本身弱小的民族,反而变成了强悍的“马背民族”,在错误的治国方略、军事体制下,不堪一击,唯有以先进的生产力产生的发达经济财富,源源不断的输送财富以求和苟且。
“联金灭辽”,是导致北宋灭亡的最大战略错误,辽国存在,是金国攻宋的缓冲区,金辽战争,大宋,坐山观虎斗,待金、辽两败俱伤,一举出击,杀无力还击之败军,收复“幽云十六州”,开疆扩土,最大赢家是大宋帝国,何乐不为!“联金灭辽”,把金国攻宋缓冲区——辽国,拱手相送,无异于为金国“为虎添翼”,自己把“最大赢家”拱手送给金国,自取灭亡,呜乎!
面对强敌,不思进取,改革治国方略、军事体制,甚而采用“联金灭辽”的错误战略,乃至丧权辱国,民族气节尽失,卑躬屈膝,自称“侄皇帝”、“儿皇帝”苟且偷生,以至最终造成徽钦二帝北虏五国城,落井观天,强大的北宋帝国消亡,留下先进发达国家不敌弱小落后民族的历史笑话!
而南宋,不吸取教训,重蹈复辙,“联蒙灭金”,把蒙古攻宋的缓冲区——金国,拱手让与蒙古,敞开大门,引狼入室,土崩瓦解,大宋灭亡,呜乎,呜乎唉哉!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