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旗到底有没有扩编为汉人八旗?为什么史载赵尔巽和甘文焜是汉军正蓝旗?

满清的军事编制中,当然有“汉军八旗”,而且是满清军队的主力!

清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先将女真族人统一编为,以旗帜颜色划分黄、白、蓝、红四旗。

后又增加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旗帜镶边以故得名,是为八旗。

八旗,为军政合一组织体系,战时为兵,平时生产的单位。

清太宗皇帝 皇太极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因而称为满八旗。

清军入关前的满八旗,其中,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作为亲兵由皇太极亲自统领,称为“上三旗”,其余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子、贝勒统领,驻防各地。

清军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将自己统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把豪格统领的正兰旗降为“下五旗”,此后再未变动。

多尔衮死后,正白旗由顺治皇帝亲自统领。

但是,满清欲进军关内,入主中原帝国,仅靠几百万满族人,对抗几亿汉族人,显然力量不足。

怎么办,首先,将盟友——蒙古族,编为蒙古八旗,增加军事力量,但主要是卫护北疆。

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力量还是不足,于是,又将收降的汉人军队,编为汉军八旗,扩充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

实践证明,清军南下征服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及南明政权,主要是以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孙可望等汉军冲锋陷阵为主力的,因而,为剿灭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及南明政权,立下赫赫战功,清廷因此皆封其为王爵。

仅供参考。

汉军旗到底有没有扩编为汉人八旗?为什么史载赵尔巽和甘文焜是汉军正蓝旗?

赵尔巽和甘文焜隶属的是八旗汉军的正蓝旗。

八旗汉军是清朝三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共同构成八旗军,八旗汉军指是八旗中汉军的旗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

努尔哈赤创建八旗之初,其成员几乎都是满人,其中只有少数汉人与蒙古人,之后随着战争扩张,八旗内汉人、蒙古人渐渐多了起来。尤其到了皇太极时期,八旗中蒙古人数量众多,而且随着扩张,人数还在增多,以至于原八旗无法容纳。皇太极于是在八旗满洲的基础上于1635年建立八旗蒙古。之后随着明朝降将和俘虏的辽东人丁增多,皇太极又于1642年建立八旗汉军,至此八旗制度臻于完备。

八旗汉军也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八旗汉军主要由汉人组成,也有少部分汉化的女真人和曾在明为官的蒙古人。

八旗汉军是清廷的亲军,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全部隶属在“八旗”之下,八旗汉军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地位和待遇平等,八旗汉军能与八旗满洲通婚(年羹尧妹妹嫁与雍正);很受皇太极的信赖,出任清朝高官的屡见不鲜,到了清朝中期八旗汉军逐渐衰败(新汉军旗被强令脱离八旗组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