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扩散时,身体会释放哪些信号?

在癌症治疗中,癌细胞是否扩散对治疗方法是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局部扩散与局部淋巴转移,则可能还有手术根治的机会。而全身广泛扩散就意味着丧失了手术根治的可能。但各种癌症癌细胞扩散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有一些让我们可以把握的规律,只要我们及时掌握了不同癌症扩散的身体信号,就可以针对性采取治疗方法,让患者得到更满意的疗效,即使扩散到了无法治疗晚期,也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得到更恰当的临床关怀治疗。下面以女性低位直肠癌为例,来给大学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女性低位直肠癌扩散时,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
  • 比如,手术根除发现直肠癌仅位于粘膜层,未达到肌层,则癌症属于早期,达到了癌症根治的目的,不需要进一步做其他癌症治疗方法。

  • 比如,直肠癌患者,出现大便从阴道出来,出现血尿,出现难以缓解的骶部疼痛等信号,就表示直肠癌局部扩散转移浸润了阴道、膀胱、骶神经和/或骶骨。也表明直肠癌症分期已达临床分期T4期。

  • 比如,直肠癌根治术发现有4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而肯定是N2期以上的病例了。

  • 比如,肝脏发现了直肠癌的转移结节,如果是一个孤立转移结节,分期也就是M1期,这时肝转移癌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如肝脏不同肝叶多发癌转移结节(即M2分期),则肝转移癌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这就直接关系到直肠癌的治疗方式的问题。

所有进展期癌症都类似特点,常常是多种癌细胞转移因素共同起作用,比如,侵犯肌层(T2期)的直肠癌,也就有了局部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远处转移的风险,成为T2N1M1以上癌症分期患者的可能。如果到了癌症晚期,癌细胞转移的协同情况就更为明显了。比如,直肠癌晚期患者,往往会表现直肠癌冰冻样骨盆,多处淋巴结转移与多处血行转移癌的表现。

我想,从女性低位直肠癌的癌细胞扩散特点分析,大家应该知道,癌细胞扩散是有它自身的规律,从事癌症诊治的医生,正是利用各种癌症的进展规律,为患者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身心伤害。期望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作为患者,知道了癌症这些身体信号,及时发现并配合医生治疗,也就可能得到更好的疗效。

我是普外科李家大夫,一位热心科普的老医生,如果你认可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我!期盼能给你分享更多的医学科普知识!

癌细胞扩散时,身体会释放哪些信号?

癌细胞扩散分两种情况:一种有提示症状,一种没有任何症状。没有症状的可以通过体检及时发现,所以癌症病人治疗过程中,也要听从医生指导合理体检。

癌细胞扩散时,身体常释放哪些信号?

癌症之所以可怕,一是因为它可以无限繁殖,掠夺营养快速长大形成毒瘤;二是它可以分出种子部队,沿着血道、淋巴道等迁徙到远处建立殖民地。比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肺、脑、肝、骨髓、淋巴结。根据位置不同,常表现出不同信号。

1.肺转移

这是最常见的,因为肺组织血流很丰富(为了完成血氧交换),末梢循环血流缓慢,癌细胞容易在肺部小血管和肺泡壁建立根据地,从而出现胸闷胸疼,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这是一位肝癌肺转移的病人,刺激胸膜引起胸背疼。

这里要强调一下,医学在不断进步,发生了肺转移也不代表失去治疗机会。如果转移数量少,原发灶也能够切除,依然有根治的希望。实性转移瘤的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也很棒!

2.脑转移

常见的是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神经症状。

这是一位直肠癌患者,头疼发现脑内两处转移。

很多脑转移瘤对放疗和靶向治疗效果不错,生存两年以上的很常见,有些人甚至能通过放疗完全萎缩,获得长期生存。

3.肝转移

常见的有肝区疼痛、发热、乏力、黄疸、消瘦等。下图这是一位直肠癌的肝转移:

这种的可以通过介入手术封闭肿瘤血管,延长寿命,有些病人化疗效果也不错。

4.骨转移

这个也比较常见,甚至很多癌症患者是以骨转移的症状来检查,从而发现癌症。

这是一位肺癌胸椎骨转移的病人,因为后背疼发现。骨转移一般不致命,可以长期生存。这位病人靶向治疗后二次复查,骨质破坏的地方都发生了硬化好转。

5.淋巴结转移

人体的淋巴循环很丰富,像小河支流一样,是癌细胞喜欢侵犯转移的地方。局部转移可以同时手术清扫,远处转移就需要借助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段。

这是一位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幸运的是她通过正现化疗,癌细胞都消失了,现在已经快5年半了。

现在癌症很常见,发生转移的情况也不少,但最近几年医学进步很快,治疗手段丰富了很多,治疗效果也比前些年提升了很多,要相信医生配合治疗。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欢迎关注!

癌细胞扩散时,身体会释放哪些信号?

恶性肿瘤区别于正常的组织或者良性的肿瘤,就是因为癌细胞可以扩散和转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到全身各处,例如淋巴结扩散,血行转移,直接侵犯,种植转移等等。

癌症还有一个非常讨厌的特点,那就是癌症发生转移的过程是静悄悄的,我们的身体很少出现明显的不适感,等到出现不舒服了,往往已经晚了,这样就是为什么,医生建议大家定期体检,癌症术后的患者,也需要定期复查,及早的发现复发和转移,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癌细胞扩散了,我们的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

(1)肿瘤标志物升高

癌症发生转移或者复发,可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特别是癌症术后的患者,如果复查的时候,肿瘤标志物升高可以比影像学检查更早发现复发,可以早两三个月。常见的标志物有CEA,CA-199,AFP,PSA,CA-125,NSE等等。

(2)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CT,核磁共振,PET/CT等检查手段,可以发现癌症有没有转移,是癌症分期的主要手段。术后或者平时体检的时候,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手段。

(3)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转移是癌症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体表的淋巴结,我们可以自己摸到,例如颈部,腋窝,锁骨上,腹股沟区,如果你在这些地方摸到一些硬硬的肿块,不痛也不痒,需要小心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于甲状腺癌,鼻咽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见于胃癌,肺癌,乳腺癌等等,腋窝淋巴结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肛管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等。而淋巴瘤的患者,可以出现全身的淋巴结肿大。

(4)不明原因出现消瘦,贫血

肿瘤出现转移,癌细胞会大量繁殖,消耗我们身体的营养物质,造成正常的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可导致患者出现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症状。如果是人到中年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有可能就是肿瘤导致的,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些。

(5)不明原因的发热

肿瘤在快速生长的过程中,有一些癌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血液供应,会出现坏死死亡,我们身体在吸收这些坏死细胞的过程中,可引起机体或者肿瘤释放一些因子,导致温度升高,一般表现为低热,很少超过38摄氏度。

(6)疼痛

如果肿瘤转移到大脑,侵犯或者压迫周围的神经,可引起疼痛,癌症引起的疼痛,往往比较剧烈,持续时间持久,可严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你没有受伤或者明显的诱因,突然出现某个部位或者全身的疼痛,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一下。

需要说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晚期癌症所特有的症状,单凭这些症状无法确诊是否有转移,一定要参考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

癌细胞扩散时,身体会释放哪些信号?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出现癌细胞扩散,当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者淋巴管扩散到其他地方,就会出现多个脏器转移,意味着癌症晚期。这也是为什么癌症病人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访的原因,随访的目的是随时监测癌细胞是否有扩散的迹象。

实际上,癌细胞扩散时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提醒患者及时的去检查。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当癌细胞扩散时,体内肿瘤细胞不断增殖,需要大量的养分,癌细胞会不断地和健康细胞争抢营养,消耗身体中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如果癌症患者食欲正常,每天饮食量正常,但出现逐渐的身体消瘦、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需要警惕是癌细胞扩散的表现。

2.身体中不明原因的肿块 癌症患者如果发现身体出现新的包块,尤其是颈部、腋窝或者腹股沟中摸到一个或者多个硬硬的肿块,没有痛感,则有可能是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转移。

3.出现贫血 癌症患者如果在随访中复查血常规发现贫血时,有可能是癌细胞扩散的表现,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出现贫血很有可能是慢性消化道出血所致,比如食管癌、胃癌出现吻合口复发时会出现恶性溃疡,引起慢性失血。

4.不明原因发热 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很快,霸占了许多正常细胞的营养,大量正常细胞及失去血供的癌细胞会出现坏死,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就容易出现吸收热;癌细胞本身也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引起发热,这个就是癌性发热。如果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热,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5.有乏力感 当患者饮食、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但患者感觉乏力感,疲劳,腿抬不起来的感觉时,或者总是感觉想坐着或者躺着,可能意味着癌细胞扩散。这个称之为癌因性疲乏。

6.既往的症状加重 在肿瘤扩散时,身体原本的病症会出现加重的情况,如:肺癌扩散的时候,咳嗽、咳痰会加重,而且痰里面还会伴有血丝可能;如果是肠癌患者,则会在大便的时候出现便血的情况;如果感觉到原有的病症有所加重,很有可能意味着癌细胞扩散。

7.出现某部位疼痛 在肿瘤细胞扩散时,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而且这种疼痛短期并不缓解,甚至有逐渐加重的现象,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这时候要及时复查,比如肺癌肝转移,可能会有有上腹部疼痛,股骨转移会有大腿骨处疼痛。

癌细胞扩散时,身体会释放哪些信号?

癌细胞在肿瘤很小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扩散转移,这是因为癌细胞之间没有粘附性、肿瘤新生血管的原因。有医学研究报告,结直肠肿瘤很小时肝脏、脑部可能就有癌细胞转移,研究与现实有距离。但是,癌细胞的动态是人们想知道的,它们扩散时身体会释放哪些信号?

循环肿瘤DNA可能是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检测方法,从血液、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液体中检测肿瘤细胞的DNA,其数值多少反应癌症的状态。但这项技术还处于起始阶段,晚期的灵敏度要高于早期,有待技术完善、普及。

癌细胞在体内自身的物质、代谢的物质以及机体对其应激产生的物质就是肿瘤标志物,这也算是身体释放的信号吧,但人感觉不到,检测!肿瘤标志物在监测病情变化上的作用要大一些,持续的增高是要小心一些,多需综合其它检查进行分析。

影像学检查也是发现癌细胞扩散常用的方法,有一些癌细胞扩散、肿瘤转移没症状,但确确实实对人释放信号了呀,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信号。

以临床症状、体征发现癌细胞扩散对人体释放信号时,情况大多要糟糕些。

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出现肿大、硬、成团的包块时,一定要小心,排除转移可能性。如胃癌、食管癌易发生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宫颈癌、卵巢癌腹股沟淋巴结要注意。

肿瘤是消耗性疾病,它会消耗正常组织10倍以上的营养物质,如病人体重明显下降,没有其它明确原因,还是得考虑癌细胞扩散,病情进展恶化的可能。肿瘤在代谢过程中会有炎性介质产生,代谢也会紊乱,病人厌食不想吃饭,或者吃不吃都行的状态,也侧面反应病情变化了。

癌症产生的疼痛大多是由于肿瘤压迫、浸润周围组织所致,因此疼痛也是提示癌细胞扩散的迹象。如右上腹肝区疼,肝有么有转移?腰痛有么有骨转移?头痛头晕有么有脑转移等等,新的症状发生都需要我们去考虑、检查、排除!

还有与原发肿瘤相关的一些症状也要注意,比如肺癌病人新出现咳嗽会不会肺内转移?食管癌进食越来越噎了,胃癌、结肠癌、卵巢癌等腹腔内肿瘤病人肚子痛、腹胀等等,也都要看看是不是疾病进展了。

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癌细胞扩散时,身体会释放哪些信号?

癌细胞扩散的时候,身体基本上不会释放信号,等人体察觉到有信号的时候,那时候已经扩散很长时间了。 所以不要等癌细胞转移有了症状再去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应该定期体检。

癌症转移之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根据肿瘤的特点可以分为两大块,第一就是转移灶所表现的局部的症状;第二就是转移癌增长导致的全身症状。

一、转移灶表现的局部症状

  1. 转移部位的疼痛:这种是最常见的转移灶局部症状。比如前列腺癌、肾癌可以发生骨转移,有些原发灶还没有明显的症状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骨痛,一查是转移癌。转移的癌症会侵犯转移部位的神经血管等结构,如果肿瘤较大还会产生压迫梗阻的症状,都会引起患者的疼痛感。脑转移可以出现颅内高压等情况,导致患者有头痛感。

  2. 转移部位功能受到了影响:这种表现就比较多样化了,转移的部位不同,影响到的功能也不同。比如骨转移,疼痛是一方面,如果转移灶进一步增长,会发生病理性骨折,这时候就等于影响到了转移部位的功能。颅内转移可能就会出现视觉、听觉以及精神等功能障碍;大面积的肝转移可能会产生肝功能的损害。

    骨转移

二、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的出现和原发灶也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因为肿瘤过度生长消耗了人体大量的能量所致。如果肿瘤发生了转移,往往预示着肿瘤已经开启疯狂模式,原发部位的那点地方已经不够肿瘤用了,免疫系统也已经管不住肿瘤的肆意生长了。这时候肿瘤消耗了人体大量的能量,产生贫血、疲劳、乏力、消瘦、食欲差、消化能力减低、精神状态差等表现。

癌症转移的部位和途径有哪些?

每种癌症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转移部位,比如前列腺癌喜欢往骨头上转移,肠癌、胃癌喜欢往肝脏转移,肺癌比较喜欢脑转移,肿瘤转移的部位和原发肿瘤的位置及人体解剖结构有关。

转移途径主要有三种:淋巴道转移、血运转移和直接种植转移。具体通过哪种方式也是看肿瘤的类型和特点。

用于转移癌的检查

上一段我们讨论的都是身体自我的一些感受,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癌症的最好治疗时机。如果发现了癌症,那么哪些检查能够用于检查呢?

  1. 影像学:影像学是肿瘤必不可少的检查,不仅能够发现原发灶,还能够发现转移灶。很多人不理解发现前列腺肿瘤为何还要做腰椎核磁,或者肾癌、肠癌还要做肺部CT,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有无转移灶。肿瘤有了转移和没有转移完全是不一样的,治疗的方案也有不同。常用于检查转移癌的影像学有CT、核磁、PET-CT、骨扫描以及超声等。

  2. 手术病理:有些患者术前是很难判断有无转移的,这样的患者如果有手术指证是可以做手术的,手术会切取相应的淋巴结,如果术后发现淋巴结已经有转移,那么就可以认为已经发生了转移。有些情况下也可以对可疑部位进行穿刺活检,用于诊断有无转移。

  3. 肿瘤标记物:原则上来说肿瘤标记物不能算是用于转移灶的检查,因为大多数肿瘤标记物和肿瘤的转移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是有些肿瘤标记物比较高了以后会提示肿瘤可能有转移。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如果数值大于20,提示有可能发生了骨转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