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有望开通,烟台至大连仅40分钟,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吗?
问题: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有望开通,烟台至大连间仅40分钟,能否成为又一个“长三角”?
一个亟望烟大海底隧道开通的人,写一点拙见。
答案:首先,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开通,未见官方消息!
一、烟台~大连海底隧道:
首先是地质状况,渤海底地震带,现时技术能否应对解决?
再者,资金、投资回报率?
技术,仅有地铁施工技术,可行否?
经验,尚无短距海底隧道施工经验,一下子搞这么长距?
多个因素制约,可行性微乎其微!
二、“长三角”
“长三角”发达经济区的形成,有其历史、地理、时代等综合因素,长时间形成的,既“天时、地利、人和”,岂止仅是一个交通便利的隧道就可以形成的?
一个外行人,仅供参考。
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有望开通,烟台至大连仅40分钟,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吗?
这一伟大的工程一旦实施,必然令世界震撼。但这样一条隧道远远达不到撑起一个新长三角的高度。
隧道所能串联的只是胶东和辽东,对渤海湾西岸依然没有任何影响,而京津才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所在。因此,烟大海底隧道若能诞生,带来的是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的红利。整体来看是串联了环渤海经济带的两个陆路最远端,但是实际对于其他区域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共同特点,是城市密集度,这绝非两三个主要城市的衔接,或者若干城市距离不算远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城市化率的高度衔接,需要至少十座经济繁荣度较高的城市集中于同一区域。那么环渤海经济带显然和长三角、珠三角是不同的地理分布。
个人认为,烟大海底隧道对于山东半岛的影响会更大,山东有望携手大连先于成渝城市群打造成全国第四个一级城市群。山东半岛有青烟威三个经济强市,有潍坊和临沂两个进步速度很快的三线城市,若能把东北第一季经济强市大连也融为一体,那么该7市组成的城市群经济体量将达到4.5万亿,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所以从海底隧道给区域带来的直观影响来说,山东、辽宁的确受益匪浅,但还远远达不到拉近环渤海湾城市一体化进度,这样的地理局限性注定不可能形成像长三角那样各市之间八方通达的效果,共振式发展自然也不是一个级别。
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有望开通,烟台至大连仅40分钟,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看这个构想能否实现。
跨海大桥这个构想很久以前已经提出,但是由于烟台地区和大连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因而这个方案一直在国家的专门部门那里做认证和讨论,因为这个地带地处地震带,因而在建设方面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从烟台到大连这个地区它的海域也存在不同的地质问题,有的专家建议一半海上的路,一半海底隧道,但是有的专家全部建议海底隧道,总的来说都有不同的意见,同时开通后是否会实现经济的持续带动以及获得相应的收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假如说两地通车,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个位置肯定会成为下一个长江三角,从他的地理位置来看,这里是中国北部交通要道,北方著名的城市比如北京,天津,大连,沈阳等城市会顺势崛起,届时这里将会发达起来,北方主要发达城市的集中地,因而其经济的发展也会很快。
学社连接第一人,以专业的角度认真细心的回答每一个问题。
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有望开通,烟台至大连仅40分钟,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吗?
这个问题设想是非常棒的,但是准确地讲环渤海不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因为两者的概念以及综合情况完全不同。问题描述中提到渤海经济圈之所以难以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形成连续、统一的经济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要原因是环渤海南北两岸相隔,成为交通死角。其实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既有可比性又有非常大的区别性。最直观的区别就是环渤海之间是内海,而两个三角洲是依托的是内河。即便烟大海底隧道建设完成,发展模式肯定也和两个三角不同,因为环渤海地区单独拿出来都将近一个中型国家的规模了。首先,烟大海底隧道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已经设想了几十年,近些年也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其实,纵观世界上的发达的沿海国家,基本都有一个“经济湾区”环湾区的经济发展一般都是国家支柱,这其中以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个最为出名。但是这些湾区与渤海湾区相比规模都比较小。如果未来渤海湾发展为世界最大经济湾区,那么烟大隧道必将是发展的重中之重,超越长三角完全不在话下。世界上的内海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像渤海湾这样大还独属我国,加勒比海、波罗的海、地中海等内海基本都是分属不同国家。我国经济发达目前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并且我国基建水平位于世界前列,未来将渤海湾打造为世界上真正的“第一大湾区”不是没有可能。目前环渤海湾地区已经在计划建设高速铁路,将环湾区的城市快速链接,如果再将大连与烟台实现高铁无缝链接,环渤海高铁就真正实现闭环,那必将是我国一个伟大战略的起点,也会成为书写我国历史的伟大篇章。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有望开通,烟台至大连仅40分钟,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吗?
十多年前的旧闻又搞出来博眼球?
这十几年来,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海南琼州海峡海底隧道和台湾海峡海底隧道是否要建的讨论逐渐热烈了起来,而其中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是最接近的一个地方级重大工程提案,而且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前期工作做得非常详细、到位,但后来被环渤海高速路以无可争议的优势所取代。
我记得当时最后一次研讨会公布的原因很简单:
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市和东营市等地市代表提出:建烟大隧道,大利烟台大连两地,但运力止于此,对其他地区帮助不大;而建环渤海高速路,则对环渤海七八个地市有着明显的经济带动作用。
有关专家和领导经过一番讨论,便通过了这个建议,毕竟烟大渤海隧道投资巨大,山东辽宁财力不足以支持,国家在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先行建设环渤海高速路。等未来经济更为发达的时候再考虑隧道方案。
有鉴于此,就算未来二十年内,国家也不可能建烟大环渤海隧道的,因为还有更加优越、辐射更广,其他地区更支持的环渤海高铁项目排在前面。
http://toutiao.chinaso.com/bj/detail/20170313/1000200032986441489373788001766538_1.html
希望二十年后,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再研究规划建设吧。
烟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有望开通,烟台至大连仅40分钟,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吗?
不会形成下一个长三角。
不仅不会成为下一个长三角,而且会进一步加速东北的人口流失。当然,从整体区域经济来说,人口流动成本降低好处很明显,但对于东北来说,很难讲一定是好事。
进一步说,烟台,威海,潍坊,青岛都将借助这个大桥吸引东北的人才,而辽宁靠什么留住他们?沈阳+大连吗?能留住多少?很难讲,不乐观。
再进一步,说一个随着烟大大桥一起来的传闻,烟台放弃莱州,莱阳,海阳,招远和部分栖霞合并威海形成新的地级市。简单说就是沿着胶东的山地丘陵画一个弧,约一万平方公里+。如果真的形成,那新万亿俱乐部成员一定会建世界级的无人港,和青岛去一样,烟台会进一步瓜分大连的中日韩贸易占比。不光是胶东半岛的经济腹地山东内陆地区可能就会获得以此带来的新动能,新动能不一定是内功,也可能是外部刺激。而且更是直接带动了胶东半岛未来的轨道交通建设。如果山东境内高铁全部到位,机场升级,这个全国第三的能量是辽宁招架不住的。本来东北的人口只通过秦皇岛向北京天津流,现在胶东半岛也要分一杯羹。东北复兴还有希望吗?
成为长三角,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桥。山东在搞新旧动能转换,河北这么多年还没法和北京玩到一起。从京津唐到京津冀,到现在的雄安新区。北京和上海广州的不同就在于他就像个黑洞,完全吸进去,没法辐射。这和上海在长三角的地位和玩法完全不同。这是北京想要的?当然不是,北京还在想办法,雄安新区就是一个思路。虽然他的主要目的不是如此。更好的思路似乎是让天津撤掉直辖,变成河北的省会。让天津的发展融入到河北当中去。
最后,想要靠一个大桥解决山东,河北,东北的问题?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即使能全部解决这三个省的经济动能问题,赶上长三角也尚需时日,更需要新的增长点,整合的产业资源和深化改革带来的新功力。这些,我们还都在做,但成果还没看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