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与空气污染有什么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长,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出现喘息和胸闷,其中气短是慢阻肺标志性的症状。

研究表明,慢阻肺是多种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8倍,而空气污染由于污染空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可损伤气道黏膜,是气道纤毛清楚功能下降,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造成气道的慢性炎症。

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与空气污染有什么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的,可治疗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显著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慢阻肺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第三位。2012年有超过300万的患者死于慢阻肺,占全球全部死亡人数的6%。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2017年11月15日,是第16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TheManyFacesOfCOPD—认识慢阻肺的多面性”。

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是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吸烟是慢阻肺主要的危险因素,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也是重要因素。

慢阻肺常合并其他疾病(共患疾病),对预后有显著影响。肺癌经常在慢阻肺患者中出现,是死亡的常见原因。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外周性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是慢阻肺最常见的和最重要的共患疾病。骨质疏松症和抑郁/焦虑是慢阻肺常见的重要共患疾病,但经常漏诊,它们常与不良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预后相关。胃食管反流病与急性加重风险增加和较差的健康状态有关。

慢阻肺,中医证属“肺胀”“喘证”“咳嗽”范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予以中药蠲饮泄肺方辛温蠲饮,苦寒泄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改善患者咳、痰、喘等症状;在慢阻肺稳定期予以中药健脾益肾方扶正固本,纳气平喘,益气健脾,补肾助阳,把慢阻肺防治的重心前移,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同时二者序贯治疗慢阻肺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长肺部感染控制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单纯常规西医治疗优势明显,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与空气污染有什么关系?

慢阻肺是由于吸烟和有害气体吸入引起的慢性气流受限的疾病,病人临床上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慢阻肺的死亡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城市居民十大死亡原因中排名第四。除了自身的一些因素外,家庭、办公室密不通风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在室内环境中,如果新风量不足,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存在污染,那么,就可能成为慢阻肺病高发的“温床”。在密闭性能较好的空调房间内,吸烟、装修污染、厨房油烟等因素会引起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暴露于污染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慢阻肺病患病率越高。

持续暖冬、城市空气质量恶化也是慢阻肺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当城市出现阴霾天气时,各大医院门诊中呼吸疾病患者约增加15%。在暖冬,病菌增多,加上空气干燥,易导致咽喉疼痛、口干舌燥等,呼吸系统防疫功能降低,从而增加了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防止慢阻肺,首先要戒烟,其次应避免吸入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60岁以上老人、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心脏病、慢阻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体弱者,以及医务人员这四大易感人群,应采取措施,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

北方冬天家里会经常使用空气净化器,比如Airgle UV 光触媒组件,其主要原理是先将纳米级二氧化钛载体(Tio2稳定无害,在美国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这些氢氧基和超氧化离子,可与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反应,将污染物分解成简单的分子,如二氧化碳和水,中和生物能力(即杀菌)比如任何活的空降孢子、细菌、霉菌或病毒,此外,也可以减少和消除非过敏性的生物和过敏原。

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与空气污染有什么关系?

慢阻肺是由于吸烟和吸入空气里的有毒气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肺主呼吸,空气中的污染源多必然会引起肺部的不适,所以建议大家出行的时候戴上口罩,保护好自己,对自己负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