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是文明祭祀?
做到文明祭祀很简单。
第一,响应国家政策。国家制定政策,都是从大局出发。比如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要求今年的清明节禁止扫墓。那我们就要听国家的话。这是为了防疫大局考虑,不是不讲道理的一刀切。
第二,扫墓是祭祀祖先。不要铺张浪费。
第三,要爱护环境。很多农村地区是土葬,难免烧纸钱燃鞭炮。这时候就要注意不要引发山火,给自己和集体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就想到这么多,欢迎补充。
怎样算是文明祭祀?
清明又将至,每到这时候感觉“文明祭祀”被说的最多。雁影觉得去扫墓、祭祀时带上一束先人喜欢的花,或是植一棵树便可。若家中有信佛念佛之人,就为先人念声南无阿弥佛,念一篇《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至于说像从前那样遍地烧纸钱,还是免了罢。孝亲,还是孝在眼前能见之时,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对着一方墓碑泪眼悲啼。
怎样算是文明祭祀?
大家好,医学院大学青年教师前来答题。
又要到清明节了,关于祭祀其实不仅事关风俗习惯,也是医学人文领域会探讨的问题之一。首先,我们澄清一下,传统祭祀习惯中,有些行为不够文明,有些行为不够环保。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祭祀行为都不文明。例如在家中摆放先人遗照、逢年过节小范围内纪念先人;既不影响他人也寄托了爱思,是我们所提倡的。
那么,什么是文明祭祀?文明祭祀的手段有哪些?多个网络云祭祀平台已上线
第一、疫情期间,多个地区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提倡“云祭祀”。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发布关于暂停清明现场祭扫活动的通知。当地民政部门发出倡议,呼吁市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选择“云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祭祀活动同样应该重于心而不拘于形,通过网络献一束花、上一炷香、点一支烛,颂读祭文来寄托哀思,一样可以达到祭奠先人、追思哀悼的目的。(光明网--时评频道)所谓“云祭祀”就是通过微信等平台视频和直播的方式,由公墓管理人员代为进行祭祀活动。海外华人也建立了“云祭祀”网站,通过微信扫码在线创立“烛光纪念馆”即可寄托哀思;并且能够实现全球统一祭祀。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打开网站,就可以为自己逝去的亲人、爱人点亮一盏爱的烛光。
“云祭祀”改变的只是祭祀的形式,并不是改变祭祀的内核。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方式,不改变追终慎远,不忘先人的心情。
大数据、全息影像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新型祭祀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通过大数据、全息影像和人工智能技术寄托哀思。
这是一种比较新锐的方式,现在仍在讨论阶段,并未大面积投入使用。我简单总结一下,以飨读者。
早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日本科研人员通过收集遇难者生前的声音碎片,模仿逝者的口吻写了遗书,并且通过语音合成技术,还原出逝者的声音并且读给家属听。有些家属听了颇为感动,于是走出内心阴霾,决定重新认真生活。当然,也有些家属听了悲痛欲绝。这就是这项技术的争议所在。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已经有项目组可以通过逝者生前留下的大数据、照片及视频资料,结合人工是能技术,还原出逝者的全息影像,并可以与家属进行简单对话。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见到逝去的亲人,你会选择见面么?听到逝去亲人的声音,到底是好是坏?作为医学人文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也相当关注这项技术的伦理研究进展。
但是,没有疑问的是,如果这个项目技术完善、伦理审查通过,将来会成为“文明祭祀”的主流。
越来越多家属选择海葬方式纪念先人
第三,种一棵树、出一次海、看一看天空。
越来越多的家属选择将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有国外的商家提供将逝去亲人的骨灰埋在盆栽中,让植物伴随家人的生活。还有的人,选择将亲人的骨灰撒在大山里,随风而去。
每到节日,盆栽、大海和群山,就是他们寄托哀思的对象。这种祭祀方式,既新颖又浪漫。逝去的亲人并没有与家人切断联系,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份亲人之爱。
以上这些,也只是“文明祭祀”的一部分;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相信我们会有越来越丰富的方式,缅怀先人。毕竟,“爱就是永远不不忘记”;“不被忘记的人,就永远活着”。
《寻梦环游记》爱,就是永远不忘记
大家好,我是不长胖。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专注医学教育、科研和信息传播。欢迎关注留言互动,感谢阅读。怎样算是文明祭祀?
文明祭祀是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祭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算是文明祭祀,笔者想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要尊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无论是私祭还是公祭,都不要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在严禁用火的保护区或林区,祭祀时就应该禁火,改用其他安全仪式。祭祀中的焚香烧纸钱环节可以在祠堂、家中进行,同时保证用火安全。
比如,祭祀中不能聚众赌博、斗殴,不能引发宗族纠纷。无伦私祭还是公祭,都不能破坏民族团结、家族和穆。
二,倡导新形式祭祀。通过举办家庭追思会,网上祭祀,植树踏青等形式,转变祭祀形式,让祭祀更文明更节俭更时效更环保。祭祀形式可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比方,祭祀出行可以改为步行、乘自行车等方式,让祭祀节约环保。
比方,在给红军烈士扫墓时,我们可以组织“重走长征路百里徒步缅怀烈士”的祭扫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和意志,又让缅怀活动深入人心。
三,属于多个家族祭祀或集体公祭的,活动前应制定一个祭祀方案,把方案告知亲戚朋友或相关参加祭祀人员,方案围绕“环保节俭文明”为指南,内容可丰富多彩。如是公祭活动,则需提前公示,报备相关部门审批。比方,祭祀活动是整个宗族参加的,应由族老和相关组织者拿出方案,征求意见,形成意见统一的祭祀方案。
总之,“文明”是今后祭祀的主题,祭祀内容应在继承优秀传统的情况下,推陈出新,让祭祀制度化,让文明祭祀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怎样算是文明祭祀?
建议带上枝梅花儿去吧。唉!慎终追远: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啊![玫瑰][祈祷]
怎样算是文明祭祀?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很重大啊!礼,与其追求形式上的奢华,不如简朴一些;治丧,与其在仪式上办理非常妥当,不如在内心真正的悲痛。”
可见提倡孝悌之道的儒家宗师孔子,在做过主持国家典礼的大司寇以后,在面对这个问题上,主张尽心。丧事的形式自然有应有的流程,但不能因为种种形式,忽略了内心应尽的义务,祭祀的意义在于对故去亲人的思念和缅怀,心里有了对先人的感情,就不必过多追求做给外人看的形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