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过清明节的?
很好的问题,我可以了解一下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还好清明节没被某国抢走。
清明节大概出现再周朝春秋战国时期。据说晋国有个叫介子推的人,因有恩于晋文公,晋文公想报答他,就请他出来做官。可是介子推无心做官,带着母亲上山隐居起来。晋文公无奈,只好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可是介子推宁死不从,和母亲一起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后悔不已,便在每年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禁止王宫生火,只吃冷食。满满流传到民间,便形成了寒食节。后来外寒食节之后晋文公又定下了为介子推扫墓得清明节。
到了隋唐的时候,寒食节和清明节变得隆重起来,国家规定寒食节和清明节连起来放假七天,就像现在国庆节似的,成了民间出游,举办活动的好日子。人们除了上坟扫墓,祭奠先人,还会举办蹴鞠比赛,马球比赛,孩童们则喜欢荡秋千,还有人去野外踏青。而文人墨客则喜欢聚在一起吟诗作画,吃麦芽糖和喝粥。我想这大概就是当时的冷饮吧。
到了宋代,寒食节和清明节融为一体就叫清明节,全国放假七天。人们除了继承唐人得活动在,还增加了游山玩水和大型民间集会这些活动。在国家宝藏这个节目中展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就是反映宋代清明节的热闹场景。清明期间,野外就如同集市,人们在田野间吃东西品茶喝酒,载歌载舞,一直到天黑才回家。
到了元朝,受到外族文化的冲击,国家只放假三天。但是到了明清,国家直接取消可清明节放假,但是民间的活动依然很丰富,大致与宋代类似。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清明节人们得活动是很丰富的,除了扫墓之外,还有各种春游和集会,甚至还有体育赛事。发展到今天,清明节已成为国家的法定节日,祭奠祖先,组织出游,观看赛事。清明节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承,告诉我们不应该忘记祖先和历史,要继往开来,开始自己的新天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