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诛杀汉献帝的皇后伏寿?
关于曹操杀伏皇后的这件事我看到过很多版本的说法,今天借这个机会来简单分析一下。 我们先看看《后汉书》是怎么描述伏皇后的死的。伏皇后影视人物图
当初董承之女董贵妃协助董承让汉献帝写下衣带诏带出皇宫,事情泄露,曹操杀死董承。并派人进皇宫杀死怀有身孕的董贵妃,汉献帝苦苦哀求未果,董贵妃还是被杀。伏皇后见此情景非常害怕,对曹操的行为非常不满,便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中散大夫伏完,详细描述了曹操威逼汉献帝,残忍诛杀董贵妃的惨状,请自己的父亲想办法杀掉曹操。伏完收到信件后,不敢采取行动。但是事情还是暴露,曹操大怒,派人进宫收了皇后的印玺,将她幽禁致死。她的两个儿子也被也被曹操毒死,宗族被曹操杀害了一百多人。
由此可见,后汉书的说法是:伏皇后是因为想杀掉曹操,反而被曹操杀死的。
但又很多历史学家、学者却不这么认为。前几年很火的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里面就说到了伏皇后的死。说曹操是一代枭雄,怎么可能因为几句坏话和一个女人过不去。更何况看完信的伏完并未采取任何行动,没有造成什么恶果,为何要杀人。易中天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阴谋论”。说这一切都只是汉献帝的阴谋,对象是曹操,伏皇后只是棋子,目的就是提出对曹操的反抗,最终除掉曹操。只不过最后失败,牺牲了伏皇后。配图
《后汉书》很多记载都不可信,但是它是我们唯一可以查询的正史资料。而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貌似也有几分道理。我们该符合判断呢?我的判断是:曹操因为一封信杀死伏皇后是假的,这是汉献帝的阴谋也不可信。理由呢?
一、伏皇后的父亲伏完早在曹操掌握大权的时候就已经辞去一切实际职务,只是当了一个中散大夫。这个官虽然是上卿,但是并没有什么实权,也没有兵。没有兵,谈什么诛杀曹操。伏皇后当然知道这一点,前面有因衣带诏而死的董承和董贵妃,伏皇后不可能如此冒险。
二、曹操在朝内的势力太大,没有人可以接近曹操。当时曹操已经是魏王,“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想要杀曹操,操作性不大,伏皇后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汉献帝当时的状况是,几乎形同监禁,如果说汉献帝想要搞阴谋除掉曹操,也不会指望一个女人和一个没有权利的岳父来做这件事。更何况董承的前车之鉴,汉献帝还敢对抗曹操,难道真的想将江山拱手让人吗?
所以我认为,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伏皇后给自己的父亲确实写过信,但是没有说要杀曹操。汉献帝也没有搞什么阴谋。一切都是曹操的政治手段,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先看看曹操在伏皇后死后做了什么。曹操影视人物图
公元215年正月,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将曹节为汉献帝皇后。此时曹操的状况是:北方已经统一,地位已经稳固。各方诸侯都还算老实,没什么大的外在威胁了。然而,朝廷内部对曹操不服气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很担心曹操取代汉朝。而曹操的心腹之臣也早有拥立曹操之心。可是曹操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啊,他将自己的女儿讲给汉献帝,是想告诉所有人:我把自己的女儿都嫁给皇帝了,你们放心,我不会篡位的。而伏皇后自然是给自己的女儿让位的。杀伏皇后还有另一方面的意思,那就是当时朝廷内部的敌人几乎都被消灭,而外戚是个很大的威胁,如果伏完和伏皇后以皇帝的名义召集各诸侯对抗自己,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所以杀伏皇后及其家族是一个一箭双雕的事情。
以上就是我对曹操为什么杀伏皇后的理解,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共同探讨。
曹操为何诛杀汉献帝的皇后伏寿?
谢谢邀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做这个傀儡皇帝是不甘心的,心里确实想除掉曹操,可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不好找十分信任的人,思来想去,刘协感觉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是非常可靠的。
200年,刘协秘密下诏,希望董贵人的父亲董承能除掉曹操。董承接到密诏后,就秘密联络一些曹操的反对派,共同除掉曹操,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向曹操告密。曹操知道后大发雷霆,杀死了董承,一些参与者没有逃跑掉的,也被杀死了。董贵人已经有身孕,汉献帝刘协苦苦哀求,要求曹操放过董贵人,可曹操也没有放过,死得好惨啊!
皇后伏寿目睹这一切,心惊胆战,感觉自己做这个皇后,不除掉曹操,也做不安稳,就给父亲写了一封密信,希望父亲能除掉曹操。伏寿的父亲伏完,此时是辅国将军,感觉杀不了曹操,认为暂时不要这样做,图个安宁,又和小舅子樊谱商量,樊谱也没有什么胆量,就藏好密诏,不再提起这事了。伏完让出官职,图个清闲,得以善终。
时间到了214年,曹操的三个女儿曹华、曹节、曹宪均已长大,要找婆家了。魏王的女儿,平民、大夫的家庭绝对不行,要嫁就嫁给皇帝做皇后,可现在没有位子,怎么办?不除掉伏皇后不行。现在,不知刘协是否还在想什么坏主意?他的身边缺就缺个耳目,若我的女儿是皇后、贵妃,这个耳目是最好的,可是现在要刘协废掉伏皇后还没有借口……
伏完死后,儿子和舅舅樊谱总是关系弄不好,樊谱一气之下,把伏皇后写给伏完密信的事告诉曹操,曹操一听,也不问有没有证据,就直接进宫逼迫汉献帝刘协废掉伏皇后,下诏处死伏完一家,刘协哪敢说“不”字,就这样,伏皇后被曹操处死,汉献帝流泪求情,要求放过伏皇后生的两个儿子,可是,一点点用也没有,照样被杀死。伏皇后的娘家,所剩无几。
几天之后,汉献帝还在痛苦之中,曹操就逼迫汉献帝娶他的女儿曹华、曹节、曹宪,册封曹节为贵妃,曹华为贵人,几天之后,册封曹节为皇后,册封曹华为贵妃、曹宪为贵人。这样曹操满意了。女儿是皇后、贵妃,又是通风报信的耳目,不必担心汉献帝有什么不良想法了。
开始曹华、曹节、曹宪受曹操摆布,可是后来就不怎么听话了,他们都爱刘协,同情刘协,刘协也爱她们。汉献帝禅让皇位的时候,三姐妹在一起痛苦,交出玉玺,实在不甘心。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三姐妹也能和刘协安心过日子。
曹操为何诛杀汉献帝的皇后伏寿?
曹操诛杀伏后的目标只有两点:其一、除去政治上的敌人,因为伏后一族秘密谋刺曹操;其二、给自己女儿当皇后让位置。曹操作为汉朝丞相大权再握,先后加封为魏公、后又加封为魏王,他上朝有特殊待遇: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因此汉献帝想夺权,伏后就让他父亲伏完秘谋刺曹之事。
伏完是伏皇后的父亲,官至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屯骑校尉,他对曹操专权十分不满,认为曹丞相做的事挑战了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当时董贵妃的哥哥董承受衣带诏诛曹,先后有种辑、王服、吴硕、吉太医、马腾、刘备等人参与,不过做事不机密,最终董承等人被杀,刘备逃走。曹丞相将董贵妃缢死,其余参与的诸人诛数夷三族。伏皇后写信给父亲伏完,要求伏完出谋诛杀曹操。
伏完虽然对曹丞相不满,但是惧于丞相的威势并没有行动,毕竟伏完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高官,没有军队支持他做这事。伏完死后,曹操查出了伏后给伏完写的信,信中有密谋图曹的请请,于是曹孟德将伏后一族全部处治了。曹操废杀伏后及伏后生的两个皇子,灭其宗族百余人,伏皇后母亲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曹操认为皇帝身边的女人必须是自己人才行,于是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先后册封为皇后。汉献帝身边的董贵妃、伏皇后先后设计图谋曹丞相,使得曹丞相不得不考虑外戚势力对朝政的影响。于是曹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避免了宫中再有图谋他的阴谋!不过曹操死后,两位曹皇后站在汉献帝的立场说话,拒不承认哥哥曹丕的政权,最终陪刘协度过了余生。
曹操为何诛杀汉献帝的皇后伏寿?
伏寿案确实是汉末历史上一件重大政治事件。
按照史书上记载的事件本末,是说: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抗时,查办了“董承密谋反曹案”(也就是“衣带诏案”),这个案子我就不细说了,熟悉三国故事的人知道。
曹操将董承的所有亲族屠戮殆尽,当时董承有一个女儿是天子刘协的贵人,已经有孕在身,刘协为此向曹操求情,曹操都不肯同意赦免,坚持要把董贵人给杀了。
皇后伏寿掌管后宫,大概是当士兵进入后宫将董贵人抓走时的惨状震慑了伏寿,加上刘协在整个事件中都无能为力,伏寿对曹操的印象也可以说是跌倒谷底。
【电视剧《三国机密》中的伏寿形象】
伏寿就写信给自己父亲伏完,伏完当时担任辅国将军,掌有一定兵权,伏寿就在信中痛斥曹操,并希望父亲能够组织反抗曹操的力量。但是伏完是个老实人,只想安安稳稳度过余生,他根本就没想去对抗曹操,所以这事就不了了之。
按照《后汉书》中对伏完的记载,伏完是主动让出兵权,当了中散大夫,后来又当了北军五营中的屯骑校尉,最后寿终正寝。
按照《献帝春秋》的记载,伏完在处理女儿的信件上犯了傻,他把这封信给小舅子樊普看了。到了建安十九年(214年),樊普跟伏家闹了矛盾,就把这件事向捅到曹操那去了。
曹操为此震怒,逼着天子刘协下诏废掉皇后伏寿,然后让御史大夫郗虑和尚书令华歆办理此案。
华歆亲自到皇宫之中把伏寿抓出来,当时伏寿披头散发地哭泣,向刘协求救,刘协只能哭着对伏寿说:“我自己的命都不知道能活到何时!”
刘协回过头质问郗虑:“郗公!天下还有这种事吗?”郗虑也只能报以沉默。
伏寿给刘协生育的两位皇子,也在此案中被处死,伏家数百口人全部屠杀,只有外亲十九人被流放幽州。
——以上就是伏寿案的全过程。
【电影《铜雀台》中的伏寿形象】
如果历史真相如同记载这般,曹操震怒,追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曹操不允许皇宫之中再有反对自己的势力存在,哪怕是陈年旧账。当时曹操已经身居魏公,他还向天子刘协献上三个女儿,均被封为贵人。伏寿案之后,其中一位女儿:曹节就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三国机密》中的曹节】
如果用结果来反推意图,曹操震怒追责的背后,也有扶植自己女儿成为皇后,让自己成为外戚家族的意图在里面。
在伏寿案之前,荀彧也在寿春自杀身亡(212年),加上伏寿也离开了自己,刘协身边就再也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
东汉帝国灭亡的号角,已经响彻了许都皇宫。
不偏不倚,有一说一,感谢关注!
曹操为何诛杀汉献帝的皇后伏寿?
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生东拼西杀、南征北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敢反对他的人都没有好的下场,就连汉献帝刘协的皇后伏寿他都没有放过,他之所以要杀掉伏寿,一是算旧账,二是废掉皇后,好让自己的女儿能上位成为皇后。
伏寿皇后出生书香门第,,官宦豪门,其父亲伏完曾任辅国大将军,伏寿天生丽质,素有主见。汉献帝刘协被董卓挟持到长安,伏完的女儿伏寿应召入宫,兴平二年(公元195年),15岁的伏寿被14岁的刘协立为皇后,可以说伏寿跟着没有过一天的安稳日子,整天的颠沛流离。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汉献帝迁都许昌,曹操把持朝政,由其党羽掌控各部门,刘协也是敢怒不敢言,他的内心一直很煎熬,他不想继续这种有名无实的傀儡生活,坐以待毙,他决定孤注一掷,对曹操发起绝地反击,刘协选择董贵人的父亲董承,董承时任车骑将军,手握重兵,又是外戚,可以值得信任,董承再联合其他人一起抗曹,但还是走漏了消息,曹操大怒,诛杀了董承及其他参与的人,连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也不放过,而董贵人身怀有孕,刘协请求曹操放过董贵人,曹操不可,还是狠心地杀掉了无辜的董贵人。伏寿皇后亲眼所见董贵人被杀,从此心怀恐惧,这件事宫中人人自危,她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也会受到曹操的威胁,曹操可以肆无忌惮地杀掉一个贵人,那也可以废掉一个皇后,更何况曹操的女儿随时准备进宫,到时候哪还有她伏寿的位置。
于是伏寿采取主动进攻,寻求她父亲伏完的帮助,她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讲述曹操的残暴,以及自己的潜在威胁,要她的父亲秘密谋划铲除曹操,但伏完觉得曹操势力太大,自己根本没有胜算,因此迟迟不敢动手,直到公元210年伏完去世都没有动手。
后来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错,时隔五年后的建安十九年这件事被爆出来(应该还是曹操想废掉伏寿皇后再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因为在前一年曹操就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献给了汉献帝为妃,就等着这个后位)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称伏寿皇后包藏祸心,阴险毒辣,请求废掉伏寿皇后,在没有得到汉献帝的许可下,曹操派人统兵进入宫中,强行捉拿伏寿皇后,伏寿皇后躲在暗室的墙壁中,被曹操的士兵找到,正当他们押着伏寿皇后出来的时候,遇见到了汉献帝,伏寿皇后哀求汉献帝救她,汉献帝见她披头散发的样子,嗟叹不已,却又无可奈何。伏寿皇后被人押到染坊,强行关押起来,不久就去世了,她和汉献帝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死,伏寿皇后家族的一百多人也受牵连致死。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正月初一,汉献帝刘协册立曹操的二女儿曹节为皇后,看起来曹操要废掉伏寿皇后的主要目的还是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他本性多疑,乘次机会将残余反对势力一窝端掉。汉献帝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而他的悲剧也连累了身边的女人,他身为皇帝亲眼目睹了曹操诛杀自己的爱妃和腹中的胎儿,却无力保护,也不敢反抗,而敢反抗的是他的皇后,不甘屈服命运安排,哪怕飞蛾扑火也要除掉曹操,只可惜历史并没有给她一个机会,她最终也惨死于曹操之手。曹操为何诛杀汉献帝的皇后伏寿?
晚年的曹操疑神疑鬼,老担心有人想谋反,想杀他。皇宫他都不敢进去了,害怕汉献帝狗急跳墙,干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同时,他还派暗探侦察皇宫每个人的底细,连祖宗三代也要查。这一查,还真给他查出一条线索了。
这其实已是十三年前的事了。
当年车骑将军董承与刘备密谋刺杀曹操,董承派了一名刺客潜入曹操大营,倘若不是许褚在场,刺杀计划几乎成功。政变失败后,董承被杀,并夷灭三族。在处决名单中,包括董承的女儿,嫁给皇帝的董贵人。
曹操对十三年前的这起谋刺案件做彻查时,发现伏皇后也曾卷入到政变的阴谋中。董贵人被杀后,伏皇后惶恐不安,给父亲伏完写了一封信,痛骂曹操的暴行,希望父亲能有所行动。伏完时任屯骑校尉,他看到这封信后吓坏了,哪有豹子胆与曹操较量呢?信是送出去了,石沉大海,伏完根本不敢采取任何行动。
这已是陈年往事。岂料曹操的爪牙们居然翻箱倒柜把这个尘封已久的事给揭开了。尽管伏皇后的阴谋得逞,老爹伏完也已去世多年,但阴谋就是阴谋,在曹操看来,皇宫里还隐藏着这样一个敌人,这就是心腹之患。
很快,反攻倒算开始了。
曹操先是派御史大夫郗虑持皇帝的符节,把皇后的印信给收缴了。尚书令华歆带着一队人马闯入皇宫,捉拿伏皇后。伏皇后花容失色,她的第一本能反应,便是躲起来。她无处可去,只得藏在夹墙之内,一个狭小的密室之中。
前来抓捕皇后的华歆找不着人,索性把皇后的寝宫给拆了。屋子都拆了,皇后还怎么躲呢?随着一堵墙的倒塌,阳光射入黑暗的密室,照在皇后苍白的脸庞上。华歆命人把瘫倒在地的皇后拽出来,此时的伏皇后披头散发,赤着双足,仿佛是祭坛上待宰的羔羊。
此时的汉献帝就在寝宫之外,伏皇后被一群剽悍的武士拖出来。皇后一眼瞅见皇帝熟悉的面孔时,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号:“皇上,救我一命!”皇帝流下眼泪,看着御史大夫郗虑,以悲愤的声音说:“郗公,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事!”
可怜的皇帝只能泪眼目送皇后被一群壮汉拖走了。皇后被关入宫廷监狱,幽禁而死,可能是被毒死的,因为她的两个皇子都被鸩杀。伏皇后的兄弟亲戚,更是遭到满门抄斩的下场,被屠杀了一百多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