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小乔是东汉末年时期的美女,因为美色而闻名于世,同时小乔也是汉末名将周瑜的夫人,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和堪称国色天香的小乔可以称得上是天作之合,两人婚后感情恩爱,周瑜对小乔一直疼爱有加,恩爱相处了11年。
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小乔的丈夫周瑜在准备攻取益州的时候病死在巴丘,英年早逝,死时只有36岁,很多人好奇的是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当时也正好是青春年华,她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呢?
小乔的具体生辰时间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按理说既然小乔是周瑜的夫人,而且周瑜死的时候也仅仅36岁罢了,周瑜迎娶小乔的时候大约25岁,小乔16岁,也就是说当周瑜死的时候,小乔才26岁左右,正当青春年华。
但是三国时期的正史上大多都是记载男性,女性处于弱势的边缘,因此正史上并没有记载26岁就成为寡妇的小乔是怎么样度过下半生的,也没有说小乔是否改嫁,在周瑜去世以后,小乔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可想而知,当时的小乔年仅26岁左右,痛失爱人是怎么一件悲伤的事情,当时战火连天,小乔身为一个弱女子,想必日子过得很困顿。
在有些历史上文献记载了小乔在周瑜去世以后,没有改嫁,一直住在庐江,抚养周瑜的孩子,在公元223年,小乔因为对周瑜思念过度,导致忧思成疾而病逝,享年四十七岁。
关于小乔的墓碑有好几个,分别在现在的安徽有个庐江小乔墓以及南陵小乔墓,还有个位于湖南的岳阳小乔墓。
上天给了小乔国色容颜,但是乱世中注定她的丈夫周瑜给不了她长久的幸福,更不能和她厮守到老,红颜薄命,一代佳人,人生如此凄惨,让人不免哀叹。
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小乔,其实并不是周瑜真正的妻子。她与时人称之为周郎的周瑜存有夫妻情分,只是一场“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二人虽以意外开场,却相依相伴达12年之久,直至周瑜病逝而戛然而止,独留小乔在世。
其实说两人“意外”相识,并不准确。应该说,周瑜是以“强抢”的方式,得到了小乔。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孙策与周瑜进攻庐江郡皖城,破城之后,听说桥公有两女,便出手强行夺取了桥公的两位女儿,大乔和小乔。
孙策当即决定将大乔自己留下,将小乔送给了周瑜。
当时的孙策已经25岁,周瑜与孙策同岁。古时的男女结婚比较早,出于政治目的话,男女结婚则更早,在十三四岁就早早成家。
孙策死于建安五年,时年26岁,余下有一子。
而大乔在大半年时间,无法为孙策生下子女的,最多是留下孙策遗腹子。
也就是说,孙策之前是有家室的,大乔只是孙策妾室。
对于周瑜来说,无论孙策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出于增进二人感情的目的,孙策将大乔的妹妹赏赐于周瑜,无疑是拉近了与周瑜的感情。
但是,也正因为孙策的这个举动,将小乔的命运定型了。
孙策事后并没有继续在大乔身上做什么具体的文章,如提升大乔的身份。这就在无形之中也限制了周瑜的举动,不管周瑜是否疼爱小乔,他必须将小乔留在身边,且在长时间不能提升小乔的身份,另外与孙策同岁的周瑜也是有正妻的人。
周瑜虽早年丧父,好似孤苦无依,事实却是周氏家族世代为官,早就积累很多的资本。
周瑜与孙策初次相识的时候,孙策刚刚引领家族迁居到周瑜所在的舒县,周瑜见此,将家中的一片住宅赠与孙策及其家族居住。
周瑜家族的实力以及东汉战乱的时局,迫使周瑜早早娶妻生子,为周家延续香火。
被迫来到周家的小乔,尽管有着不可更改的身份。
作为女人,小乔自然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全方位地照顾自己。
令人庆幸的是,周瑜是个接近于完美的人。
在江东时人称周瑜为周郎,并有一句话将周瑜的音乐才能凸显出来,“曲有误,周郎顾。”
在为人处世上,曾因年轻不受程普重视,对周瑜多有抵触。虽在孙权的强压下,程普不得不与周瑜共事抵抗曹操,一段时间后,程普不仅感叹,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在文治武功上,经过周瑜的谋划,以水陆两军共五万多人一举击溃了征战数十年,统领数十万的枭雄曹操。
因此,小乔与恢宏大量,风流儒雅的周瑜相伴十二年,自然幸福美满。
然而,天妒英才。
周瑜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突然病逝。
没有名份的小乔是如何度过她的余生的?
失去了周瑜照顾的小乔,由于她妾室的身份,在周家中自然不能成为主导。
如果按照两汉的律法,女人既不能继承娘家的土地和财产,也不能继承夫家的土地和财产。
更不用说,没有地位的小乔了。只能是倚仗自己的子侄过日子。
虽然周瑜有二子一女,但是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其中一位是小乔所生,即便是小乔所生,她所需的生活品也需要获得儿女的准许。
不过,幸亏周瑜在世时,多立下战功,深获孙策孙权两兄弟的信任,周瑜在死后是得到了一项特权,
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这些依附于周瑜的人客,不需要缴纳税费。
另外,还是因为周瑜过往功绩,周瑜的两个儿子周循和周胤,分别娶了孙氏公主和宗室为妻。
周循和周胤也因福荫获得了官爵,有了俸禄,同时各自的妻子也有嫁妆和汤沐邑,以供开销。
不会因多了小乔这一项开销,将其撵出家门,让人笑话周瑜教子无方,让士族门阀之中为人不齿。
短时间内,小乔不会有饥寒的忧虑,孤苦伶仃却是少不了。
周瑜主导的赤壁之战,是攸关孙刘两家生存之战,可以说孙刘曹三方都竭尽所能进行抗争。
周瑜当时统领的将领,几乎覆盖了孙氏政权的精锐。这些人因周瑜的精心谋划,受益匪浅。
如果小乔在此时提出改嫁,定然会受到将领的多方指责,而这还是出于小乔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时,才能得到的待遇。其实,小乔提出改嫁,在孙氏政权的范围之内,无人敢接手。
小乔只能长久地待在周家。
然而,周家在周瑜死后,其前景并不乐观。
周瑜的长子虽娶了公主,并早早有了官爵,却早早离世。
周瑜的次子周胤接掌周瑜的官爵,却在多年后,因罪被罢免,后也早早离世。
周家后继乏人。
小乔在这种环境之下,最好的选择莫过于,主动提出为周瑜守墓,获得心灵的慰藉。
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公元199年12月,周瑜跟随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破城后获得了桥公的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女,其中年龄较小的小乔被周瑜纳为妻子。这一年周瑜25岁,小乔年龄不详。
在古代,25岁这个年龄已经算比较大的,加上周瑜出身名门望族,所以此时的他应该早已经结过婚,孙策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小乔也好,大乔也好,她们的身份其实都只是妾,而非正妻,不过好在周瑜对小乔也算是宠爱有加。
但等到公元210年,三十六的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小乔便从此成为寡妇。关于小乔的结局,通常的说法是,在周瑜死后,小乔便守在庐江,扶养遗孤。等到十三年后,小乔病卒,葬于县城西郊,旧称乔夫人墓,俗名瑜婆墩,但其墓在明崇祯时毁于兵乱,仅存一座土冢,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
至于小乔在这十三年中究竟干了些什么事情,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但在周瑜去世之后,小乔的生活肯定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周瑜的遗孤都得到孙权厚遇。
比如,周瑜的长子娶了孙权的长女鲁班为妻;周瑜的女儿周妃,嫁给了太子孙登,由此她有成为东吴的太子妃。至于周瑜的二儿子周胤 ,也娶了宗室之女为妻,很早就被封为都乡侯。
虽然,周瑜的这三个儿子,都还不确定是不是小乔所生,但既然孙权能够对周瑜的孩子如此优厚,小乔作为周瑜生前最爱的女人,孙权自然也不会亏待。从这层意义上说,在兵荒马乱的三国时代,小乔至少在生活上和安全上都有充足的保障,而且该有的荣誉和风光也都有。
不过,等到小乔去世之后,周瑜这一家的好运也算到头,首先是周瑜的长子周循在公元229年英年早逝;接着孙权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对元老派势力进行打击,周瑜家族作为最重要的元老派势力之一,自然也在打击的范围之内。
虽然,按照史书的通常说法,周瑜家族受到打压,主要是因为周瑜的子侄两支都不争气。但其实呢,更深的原因,显然是因为周瑜家族在东吴的地位太高,所以周氏子弟,难免会有意无意的和孙权分庭抗礼,会对孙权加强中央集权的行为进行抵制,既然如此,他们自然免不了要受到打压。
只不过,周瑜的儿子和侄子,没有韩当的儿子那样牛,可以直接公然率领宗族、部曲集体投降曹魏。所以面对孙权的打压,他们就只能渐渐失势了。在这种背景下,周瑜的小儿子周胤,很快就因犯罪被贬为平民。
后来,诸葛瑾、步骘、朱然和全琮等军政大佬看到周瑜儿子的这种下场,大约都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于是他们就希望孙权给周胤个机会。总而言之,周瑜对国家有那样大的功劳,他儿子竟然贬为平民,连基本的富贵都不能享有,实在有些对不起周瑜。
但是孙权却说,不是我不想给他机会,而是他自己太不争气。后来在大家的一再请求下,孙权才答应赦免周胤的罪,并恢复其爵位。但可惜的是,孙权的诏书还没有发出去,周胤就去世了。至于周瑜的侄子,也都被相继被撤去职务。周瑜家族,也早已经风光不再,不过好在小乔早已经死去多年,所以她并没有亲身经历这一切,也算是她的幸运!
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在人的印象之中,小乔能被周瑜强行夺占,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她被周郎所夺。
周郎,这是民间对周瑜的称呼,这是对周瑜的尊称爱称,常与周瑜的才情联系到一起汇成一句广为传颂的名句,曲有误,周郎顾。在宋朝苏轼的笔下,周瑜在赤壁谈笑间令称雄北方20年的曹操,樯橹灰飞烟灭,被誉之为千古风流人物。而这些仅是周瑜众多优点之中的两个而已,精通音律,胸怀韬略。
曾是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手中的老将,还是助孙坚父子鼎立三国的元勋程普,尝轻视周瑜年轻,不屑在周瑜之下,与周瑜不甚融洽。尽管如此,迫于孙权的命令与周瑜交往过后,对周瑜是大佳赞赏,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为此,陈寿在《周瑜传》中称,瑜长壮有姿貌,性度恢廓。
不仅仅如此,裴松之在注解中借曹操之口又称,周瑜年少有美才。
拥有国色之貌的小乔被周瑜这般如此接近完美的人物抢占,又与她相伴十二年,幸福美满都不足以形容。
可是,在火烧赤壁之后的两年周瑜去世(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小乔的生活便不那么顺心如意了。
小乔并不是周瑜明媒正娶的妻子,她只是拥有妾的身份,这与她的姐姐大乔在孙策那里的地位一样。孙策曾对周瑜说出了小乔和大乔在二人在他心目心中的地位,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在这句话的前面,还有策从容戏瑜等字,这无疑点出了孙策的轻视。
周瑜性度恢廓,应该不会在这里去较真,也不会刻意提升小乔的身份来摔打如兄弟一般的主公的脸面。然而,这给小乔的未来生活带来了麻烦。
周瑜死后,孙权对这位如兄如师的臣属,给与了极高的待遇。
孙权亲自穿素服,为周瑜举哀。
而后没有按照之前将领阵亡或病逝在哪里,便葬在哪里的陈规,命人将周瑜从巴丘(湖南岳阳)接回了吴地,改葬在芜湖。并下令所需的费用,由国家供应。最后下令,故将军周瑜、其有人客,皆不得问。
人客,指的是佃客和宾客,有佃客和宾客必有封邑。他们负责提供劳力换取在周瑜的封邑上劳作或者为周瑜提供服务,解决自己的衣食问题。这些佃客和宾客本是国家的劳力,需要缴纳赋税,孙权明令禁止他人过问,这是在酬谢周瑜过往的功劳,福及周瑜子女。
周瑜共有两子一女,一名循,早卒,曾娶公主为妻。一名胤,娶宗室女为妻。按照汉朝为官的基本规则,三十岁才可以为官。这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中间时期,自然不可能精准。
周瑜死时只有36岁,周胤排在周循之后,且娶妻为宗室女,身份略次于周循,是为次子。
周胤因父兄接连离世,自然接收了周瑜的封邑,收取费用维持家族的开支,而人客就是其收入的源头,且因孙权的诏令不需上缴这部分人客产生的多余费用。另外,周胤因父亲周瑜的缘故,入朝为官为兴业都尉,驻扎在公安,获得俸禄。再有就是以周瑜过往与部将的和睦相处并肩作战的情份,也会有一部分人会时常探望,资助周家。
在这种情况之下,家族里的人按部就班包括小乔,家族会继续兴旺下去,即便吴国灭亡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但是,周瑜的后人周胤却是出现了状况。
先是在黄武元年(公元229年)获罪,贬至庐陵郡,后在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被诸葛瑾和步骘以纵情深色为由,联名弹劾周胤。孙权为了劝诫后人,准备降罪于周胤,将其废为庶人。
尽管周瑜的女儿早在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嫁与了孙权册立的第一任太子孙登,却也是无济于事,孙登为人谨慎,爱人好善,不敢触及私情。唯一一次孙登向孙权提到自家母亲的名份问题,想要母以子贵提升母亲为皇后,却被孙权沉默不语对待。
面对周胤被贬斥,太子孙登也是无能为力。小乔在周家的辈分虽高并与众将相熟,但是却没有什么话语权,也没有什么效力。
周胤的顽劣不堪受到打击,整个周家也会受到连累。不知该庆幸还是该惋惜,就在诸葛瑾、步骘上报,孙权裁决时恰逢周胤病死,此事不了了之,算是保住了周瑜留下的封邑。
小乔身为妾室,如果小乔能活到赤乌二年,其处境则更为艰难,人老珠黄不说,还无一技之长,虽因姐姐大乔的关系,能与孙氏皇族有联系,但大乔也是妾室的身份并没有什么封号之类证明其家庭地位的记载,更何况孙权为了保证自己的正统,避免晋封孙策后人引发孙氏内部争斗,在孙策的追封上也是大费周章,封为长沙桓王,其子孙绍降为侯爵,是为吴侯,后改为上虞侯。孙皓继位后,将孙策之孙,上虞侯孙奉诛杀。
小乔作为名将的妾室,也没有明确的身份,且因周氏家族的衰落,顶着周瑜儒将“遗孀”的名号困于家族之内。
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自古红颜多薄命,寡妇门前是非多”,周瑜逝后,小乔凭借美貌,她有很多的选择。可她坚持为周瑜守陵十几载,用自己的美德成就周瑜的美名,但独守空房的小乔在这十多年过的又如何,你知道吗?为何后人提到她,都会为她感到心痛和怜悯?
公元199年冬天,皖城内的小乔和姐姐,轻妆淡抹坐在了日常梳妆打扮的胭脂井旁,此时这两位绝世美人打算投入井中,免的被攻入城中的敌军所获,可姐妹俩有放不下年老的父亲乔阁老,踌躇之时,忽然门外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和整齐的步伐声。
此时的乔家上下心中害怕,可又无处躲藏,两姐妹抱头而泣的时候,却传来了两个宏亮的声音,“在下孙策,在下周瑜求见乔公”,家丁胆战心惊的打开门后,只见两位身披铠甲,英俊神朗的将军垮步走进了乔家,
当他们迈着大步走进乔家大宅时,意外的发现胭脂井旁的两位女子,这件她们梨花带雨,婀娜多姿,正如两朵空谷幽兰一样,在庭院中绽放。此情此景,让不惧千军万马的孙策和周瑜,竟然失态呆呆站在院内,直到两姐妹举起袖子,半掩而笑时,孙策和周瑜忽然一囧,四人默契的相似而笑。
孙策和周瑜和乔公在之前毫无瓜葛,相互也不认识,那么他们来干嘛?
很快她们就知道了答案,原来孙策和周瑜是来上门提亲的,孙策和周瑜,用计拿下了刘勋的大本营皖城,在袁术和刘勋的妻子儿女哪里,闻知皖城有两位佳人,一合计就来拜会乔公。顺便看看传说是不是真的,没想到看到了两姐妹后,两人就被惊艳的目瞪口呆了,清醒过来的两人,毫不犹豫的做了一个决定,找到了乔公,
直接跳过了许多的繁文缛节给乔公提亲,孙策年龄比周瑜大,娶了姐姐大乔,周瑜便娶了小乔,两人这时可以说好不得意和高兴,还对乔公说“”你有我和周瑜这样的女婿,简直是你的福分。“
乔公即便是不愿意,能怎么办呢?不过他应该还是问了大乔和小乔的意思,两人见孙策和周瑜,都生得星眉剑目,俊朗非凡,更重要的是孙策和周瑜的吴军,攻破了皖城对城里的人秋毫无犯,这也让两姐妹对他们有了好感,并且还听说孙策和周瑜非常用勇武,在短短几年时间,平定了诸郡,当时美人都爱慕英雄,能找到孙策和周瑜这样的夫婿,确实是难得!
两人便点头答应了乔公,不久孙策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给他留下了三千的兵马,自己带着乔家姐妹还有袁术的家眷回到曲阿,其中袁术的女儿后成了孙权的妃子,大小乔则随着夫君搬到了曲阿。
英雄配美女,本是一件令人世人羡慕的事,可惜好景不长,大乔在嫁给了孙策的几个月后,孙策便许贡的门客偷袭,受了重伤。本来是伤好的七七八八的,但是一天孙策自己照镜子,不可思议的看着镜子的自己,竟然愤怒的说:“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没想到因为太过激动,旧患复发,没多久“药石罔效”匆然离世,享年26岁。
此时的大乔,还和孙策在蜜月期就看着夫君去世,别说有多伤心了,孙策临终的时候,把江东托付给了弟弟孙权,并且给他交代有啥不能决定的,问张昭和周瑜两人。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大乔结局如何,也可能大乔不是孙策的正妻,同时因为两人相处的时间太短,所以也没有后代,所以大乔被历史遗忘,后来鲜少对其有提及了。
相比姐姐大乔而言,小乔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和周瑜相处的时间,长达十多年,从公元199年开始到公元210年,这十多年的时光中,两人虽然因为周瑜的南征北讨聚少离多,但是在历史典籍中记载,周瑜对小乔应该是非常宠爱的,因在历史典籍中,只记载周瑜的家眷只有两子一女,和小乔一个媳妇,
这十多年的时光中,是小乔和周瑜最幸福的时光,虽然历史上对小乔到,底是周瑜的妻子还是侧室争论不已,但确认的周瑜在历史中,妻子仅有小乔一人被记载,并且小乔还为周瑜守护陵墓十多年,还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抚养长大,可见小乔即便不是正妻胜似正妻。
不过周瑜的忽然离世,历史写的极为简要,作为东吴的一位重要人物,周瑜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大放异彩,力主孙权抗击曹操的周瑜,率领东吴的将士,依据长江之险奇谋叠出,最终战胜了曹操,可以说当时周瑜在东吴名声和地位,都是如日中天,此时的周瑜可以说到达了人生巅峰,而小乔更是暗自高兴,毕竟夫君是如此的一位英雄人物,谁有会不心中暗喜呢?
随后周瑜被孙权多次建议,既然曹操退回到了北方,东吴就应该广招贤士,并且要尽快把刘备很钳制住,很可惜此时的孙权,有各种的顾虑并没听取周瑜的意见。不久,刘焉去世,刘璋成为了益州牧,周瑜便给孙建议:“趁着曹操,我东吴声威正盛时进攻成都。刘璋肯定会害怕,那么我可以一举获得益州,得蜀后便可进攻张鲁,留奋威将军守蜀地,我们再结盟西凉马超。此时我们两边夹击,这样就可以获得天下了。”孙权一听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边准许了他的意见,周瑜回去告别了小乔,在准备充足后出发,可就在他来到巴丘就忽然病亡了,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的忽然病逝,在历史上来说,也是一个三国迷案,民间猜测周瑜并不是因为有旧患复发而病逝,幕后很可能和孙权有关,因为周瑜走的时间有些蹊跷,
第一:如果有伤在身,周瑜作为主将,是不敢贸然的行动的,而以周瑜在之前的种种准备中,能看到周瑜的身体非常硬朗。
第二:周瑜病逝后,西征计划就戛然而止了,而此时军中还有东吴的大将孙瑜,孙瑜不但是孙权信的过的人,还是东吴的一代名将,即便没有了周瑜,征刘璋是没啥大问题的,可如此声势浩大的计划,说停就停说撤就撤,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如果说这个计划可行性不高,那么后来的诸葛亮的提出的隆中对,刘备获得了益州,在攻取了汉中,就足以见证周瑜的计划可行性很高,可为何孙权就此放弃呢,的确耐人寻味。
第三:周家自此的一蹶不振,周瑜和孙策是好兄弟,孙权在一段时间内也非常倚重周瑜,可以周瑜在东吴上下的威望很高,特别是赤壁之战后,可周瑜去世后,其家族就没落的很快,第二代就断了仕之路,这些都值得深思。
对于周瑜走的有点匆匆忙忙,小乔是措手不及。而此时的小乔,才约三十多岁,在和周瑜相处的岁月中,她褪去了青涩,成为了一位风韵佳人,这时候的小乔有好几种选择,
一:再嫁他人,这在三国时期是常见的事,从曹操的妻子,曹丕的皇后都可以看出,当时女子在二嫁并不是什么见不得认的事,而以小乔的名望,她真要找一个丈夫的确不难,肯接纳小乔的人很多,曹操就是其中一位。但是她没有选择这样做。
二:小乔或者陪着周瑜一起走,和周瑜在黄泉下双宿双栖,不过小乔没有选择这样做。
三:一走了之,隐姓埋名,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重新生活,这在当时地广人稀的东吴,想办到不难,但是她也没有选择这样做。
最终她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一己之力风抚养周瑜的子女成长,并且为独自一人独守空房,只为周瑜守护陵墓十多年。
那么她为何这样做呢?这十多年的生活中,她又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为何民间说她是郁郁而终呢?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她的?
小乔选择这样做的原因无他,仅仅就是因为对周瑜的爱,虽然当初周瑜娶小乔,多少有点不厚道,但是两人在相处十多年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出了感情,感情又变成了亲情,人世间唯有亲情是不可割舍的。
历史上每一位出征的将士,家中的妻子都会担忧和挂心夫君的安危,周瑜每次的出征,对于小乔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因为即便是英武无敌的战将,在战场胜负未分之时,永远不知道结果,并且周瑜的性格和孙策非常的相似,所以小乔就更忧心,最终小乔在家中等来了周瑜去世的消息,可能她会伤心会哭泣,但很快小乔想到了家人,想到了周瑜的子女,想到了周瑜的荣耀,想到了和周瑜的恩爱婚姻,此时她默默的做出了一个决定。
终身为周瑜守节。作为一个女子在当时的环境中,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实为艰难,但确实值得敬佩,所以后世才对小乔给与了种种的怜惜和褒奖。
可小乔却不知道,选择了这条道路,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十多年后小乔病逝,这段期间小乔到底生活如何,历史没有任何的记载,但在其周瑜的长子和长女去看,小乔应该是将全部心思放在了把儿女教育成人上,而这段时光小乔虽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的生活,但是抚养子女成材,维护周家荣耀的压力,却被一个女子扛了起来,更重要的就是小乔的作为一个没有丈夫的母亲,夜深人静时她的寂寞她的思念,与诗书为伴,或者月下会在周瑜陵墓前独舞,但心事又能找谁倾诉。
可正当他把孩子抚养大,并且长女嫁给了太子孙登,长子周循娶了公主后,本来小乔应该会迎来一段开心的日子,但这时小乔却迎来了一悲,就是周瑜的长子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三国志 周瑜传》记载: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孙权可谓对周家不错,让儿子娶了周瑜的女儿,有吧女儿嫁给了周瑜的长子,两家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亲家,可周循虽然有周瑜的风采,但是比周瑜更年轻就去世了,不久孙权的不想女儿孙鲁班守寡,就让孙鲁班改嫁卫将军全琮,全琮后来去世,民间传言公主孙鲁班和孙峻“来往密切”。看着周循一家如此,这是小乔的一悲,但是不久周循的忽然病逝,让她遭受了身心的打击,此时的小乔一病不起,不久忧郁病逝,享年四十七岁。
可以说小乔十多年是在抚养儿女,并且期盼儿女香成长有所作为中度过,这样的日子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坚持了十多年确实不易,
那么孙权对小乔是如何呢?
孙权对小乔还是不错的,首先在小乔独自抚养了周瑜的儿子一女成长中,孙权是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让这些孩子在小乔的抚养中长大,其后周瑜的女儿嫁给了孙权的长子孙登,《三国志 周瑜传》记载: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可是在(公元241年),孙登年仅三十三岁就去世了,周瑜的女儿和母亲小乔一样。孙登英年早逝,也让孙权每次提起都流泪不止,
周瑜的次子周胤,能力上不如周瑜和兄长,在一个小郡做着一个小将领,但是后来却因为触犯了孙权,不但被贬为庶人,更被流放庐陵郡,公元239年,因为诸葛瑾和步骘给周胤求情,朱然和全琮也纷纷的上表,孙权放过了周胤,并且封他为都乡侯,可是旨意还没到,周胤就病逝了,而且因为周瑜的儿子都去世了,周家也断了仕途之路,曾经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周瑜一家开始落寞,但从以上几点看,孙权对周瑜的后代都是不错的,起码对小乔是尽心尽力的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可惜周瑜一家都英年早逝,导致了周家断仕。
但不可否认,小乔用十多年的为周瑜的守节,维护周瑜的千古英名,同时也让后世人对她怜惜不已。明朝高启在《过二乔宅》有一句: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民间也非常同情小乔的遭遇,纷纷为小乔建立了衣冠冢祭祀,关于小乔的陵墓,在国内就有三座。人们为何同情她,因为小乔正是众多将士的遗孀的代表和化身,正是她们的默默付出,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一,周瑜没有绯闻 ,就在于他有个漂亮老婆小乔
周瑜非常悲催,仔细读了《三国志-周瑜传》没有几个字与女性有关,而更悲催的是有关女性的文字里,有名有姓的居然是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大乔,小乔,另一个仅仅是“美女”二字,按周瑜内心,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但是这与周瑜与小乔的优美传说是三杆子打不着呀。由此可见,周瑜英雄一世,除了小乔,他与其他女人的关系十分有限。奈何苏东坡写“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这当然不是扯哈?
唐人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单单道出了——三个男人,两个女人,三个国家和一场战争的故事。原因就是江东二乔的美丽惹起的纠纷。
二,小乔有多漂亮,没有人看过,不过被曹操朝暮想的已婚女人,一般差不到哪里去曹操什么娱乐不好,偏偏要“鸦雀南飞”地在大江之浜横槊赋诗,惹得英雄气冲牛斗。深挖曹操折戟沉沙的原因,就在于出兵目的不纯,自己作死,曹操来江东为了二乔乎?
曹操为了女人,有几次命都差不多命都没了,在消灭袁绍儿子后,差点上演了与儿子曹丕争夺胜利产品甄宓的大戏,他与张绣的婶婶睡了一夜,死了不少心腹也不收敛。他还是一往如既地继续保持爱好。所以,到他死时,曹操那么多财产都不够分给老婆姬妾,才想起用祭祀用的香蜡来补偿,这倒罢了。他给儿子曹丕说,要让这些女人住在铜雀台里面。曹丕马上明白,这是告诫曹丕平时没有事情,不到铜雀台宫中去乱走。当然,就是曹操不让这些女人出去改嫁,替他曹操活守寡。显然,曹操是个害国害民害姬妾害老婆的害人精。
三,据说曹操下江南就是为了二乔,他带了八十万人马来了曹操是个怪胎,骑马打天下,下马写文章,走一路色一路,倒霉了还唱歌 ,喝酒品茶论英雄,饮马长江望二乔。这不是找死的节奏吗?
但是,这还没有说到点子上。小乔的好和不好与曹操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非常大。曹操为了天下美妇,居然修了铜雀台。他要把天下的好女人都收集于其中。所以,他打仗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打败敌人,然后把他们的老婆女儿没收而置于铜雀台里面锁起来。曹操为了二乔,下江南了。曹操说过他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扫荡天下,一统江山,二是得到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此生足矣!
四,周瑜舍不得小乔,所以决心与曹操死战到底刘备孙权各自出了一个人来制定计划。他们就是诸葛亮和周瑜。
诸葛亮说周瑜:都督你不要烦恼,只要两个女人就可以搞定曹操,让他滚回北方去,不敢再到长江边上喝水。
周瑜说,哪两个女人这么厉害,你说出来,我去找来。
诸葛亮说,江东乔公,有两个“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之女,乃当世美人。曹操什么没有?就差天下美人充实铜雀台了。你知道秦始皇修六国微型版宫殿吗?秦始皇把天下美人全部装在里面。曹操也学习秦始皇,也这么干。曹操的儿子曹植,在铜雀台落成后 。作了《铜雀台赋》,其中有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就说明了曹操要把天下最美的女人,乔公的两个女儿带到铜雀台 ,他曹操才偃旗息鼓,兴高采烈地乖乖地回去。
且不说周瑜如何气得跳,也不说鲁肃如何劝周瑜,诸葛亮这么一说,二乔的美丽就坐实了,绝代美人无疑。
其实在《三国志》里面,周瑜老婆小乔和孙策老婆大乔是两姊妹。孙策得了大乔后,把小乔给了周瑜。当时周瑜对孙策帮了大忙。所以,孙策就把小乔送给周瑜,这样周瑜就坚决跟着孙策干革命了。两姊妹就成了一根纽带,把孙策和周瑜栓到一块儿了。
周瑜没有绯闻的人都看上了小乔,可见小乔是如何地美丽了。
五,周瑜短命地去了,留下小乔品尝痛苦赤壁之战,周瑜把曹操打得乌鸦北飞了。不消说,苏东坡把周瑜大大地颂扬了一番。苏东坡的赤壁怀古,不要说想当初,就是现在想起来,都令人振奋。苏东坡说
想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过来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关键词,小乔,初,嫁。令人心旌荡漾,不能自己的词语说明了美丽对人的追求。对于周瑜来说,无疑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所以,周瑜的贤妻小乔就是周瑜的坚强后盾了。周瑜能不在乎她吗?周瑜能容忍曹操对老婆心存不轨吗?
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事情太多,经常在外地带兵打仗。东吴北面有曹操天天想报仇雪耻,西面刘备在荆州赖着不走。周瑜的事情特别多。虽然年轻 ,到底鞍马劳顿,时间一久,生病了。在战场上又受伤了。出征西川,一代英雄周瑜死在巴丘,时年36岁,著名的庞统送周瑜之丧,回柴桑安葬。小乔就年纪轻轻地守寡了。
在这之前,大乔已经守寡好几年了,因为孙策已经死了好几年,而孙权主持江东已经几年了。周瑜是事二代主子了。
其实,周瑜十分有才华,通音乐,善操琴有道是曰:“曲有误,周郎顾。”说的就是弹曲子有错误,周瑜一定知道,回头提点错在哪里。周瑜有文才,他的《丈夫赋》历来为人称道,其词曰:
大丈夫处事兮立功名,
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
吾将醉兮发狂吟。
于是翩翩起舞,弄乱一地清影。
似这样的年轻英雄,何以短命, 让美人守寡?
六,美人命苦,孑然一身周瑜与小乔生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配太子孙登。长男周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周瑜风流倜傥,豪放不羁之个人风格。但是,才子总被杯酒误,英雄只向棋盘闹,周循早早地死了。作为母亲,小乔一夜之间头发花白,不再年轻。
周循的弟弟周胤,初拜兴业都尉。孙权把孙氏宗女配给他为妻,授兵千人,屯住公安。黄龙元年,封为都乡侯,后来因为犯罪迁徙庐陵郡,免为庶人。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孙权,要求恢复周胤爵位,言辞恳切。把孙权感动了。孙权恢复了周胤的爵位。正当这时,周胤却死了。
这样看来,小乔如果还在,面对两个儿子的夭折,她经受得住吗?她年纪轻轻就接连遭遇夫亡子丧的痛苦,女儿又在深似海的帝王宫中,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孑然一身,孤独终日,与晨钟暮鼓为伴。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小乔的日子恐怕也没有维持多久罢……
由此可见,江东二乔的结局的是以悲剧告终。她们两个姐妹,年纪轻轻就守寡,然后,再是儿子们一个又一个地遭到不幸。特别是小乔,她少女时代的美丽为人津津乐道,她在年岁的流失中,也逐渐老去,与一个平常的小家碧玉又有什么差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