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会去洗白魏忠贤?魏公公当真是明朝的大救星?
这个问题要讲明白,首先要从儒家的一个大道理,大关节讲起。这就是,“圣人在位而天下治”。也就是说,只有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成为国家领导人,国家才会长治久安。还有一句话是,“小人用事,必乱家国”。一个国或是一个家,如果是小人掌权了,家国必乱。
接下来就要说天启皇帝了,他是那个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朱由校不但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而且是一个非常懦弱无能之辈。看看《明史》就会感觉很明显。他继位的时候,已经十六岁了,离开了奶妈还经常哭。在“移宫案”中,他自己被父亲的小妾李选侍所挟持,不能脱身,从中可见他的能力了。要知道,康熙皇帝在这个年纪已经收拾了敖拜,亲政一两年了。而他自己对当皇帝也没有太大兴趣,宁愿做一个木匠。
明代之亡,有人说亡于万历,是有点道理的。万历的政治水平,且不去说了,但他的性格却是相当执拗的。大臣们不同意他废长立幼,他能呆在宫里几十年不上朝。可以说是一个有性格的人。但他最后还是妥协了,看出他骨子里的懦弱。或者说是体制的僵化。也就是说,到明末之时,因为制度的设计,连皇帝想做的事,都可能做不成。万历的父亲和儿孙都是性格懦弱之人。
隆庆皇帝性格软弱,但他任用的大臣是徐阶、高拱、张居正。所以,大明王朝显现出一些生气。到万历的孙子朱由校上台,他任用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贤了。
魏忠贤与徐阶、高拱、张居正比起来,前者是小人之道,后者是君子之道。按孔子的说法,小人和君子的差别在于,君子做事有原则,小人无原则。如果说小人也有原则,这原则就是利益,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魏忠贤的统治就是这样。
现在,许多人给魏忠贤洗白,其理论就是,流氓的统治也有合理性。当社会上出现这种观点的时候,政治一定是混乱的。在腐败猖厥,黑恶势力横行的时候,人们在无奈之下,会寻求黑社会的帮助。但再好的黑社会一定是黑的。当腐败和黑恶被打掉之后,人们才会知道,黑的毕竟是黑的。
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政治制度的腐败。其根子在于封建家天下的制度之下,坐上位的是庸才懦夫。只要庸才在位,下面无能怎样有能耐都没有用处。
由于封建制度的僵化,造成了庸人在位的现实。所以国家不可能繁荣昌盛。国家的好坏常常因为偶然的因素所决定。曾国藩为自己准备的墓志铭说:不信书,信运气。反应的就是这样的现实。隆庆和天启都是庸主,前者用了徐阶、高拱、张居正,国家兴旺。后者用了魏忠贤,国家衰亡。
有人常常把魏忠贤和东林党做为对立面,因为贬东林党而尊魏忠贤。东林党以君子自命,他们之中,当然有伪君子,但也有真君子。起码他们口头上是讲道义的。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也是正常的。任何集团中都会有败类。但魏忠贤们却是真正的流氓。把国家的发展和延续寄托在流氓的身上。这样的历史观点,如果不是别人用心,就一定是脑袋出了问题。
从明末开始,中国政治的最大问题在于改变天下是一家一姓的封建制度。只有打破家天下的制度,才能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做为国家领导人,才能做到圣人在位而天下治。
为什么有人会去洗白魏忠贤?魏公公当真是明朝的大救星?
魏公公不能称作明朝的大救星。但是和东林党人相比,魏公公自有他的长处。首先魏公公自入宫以来,倒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别人不干的他干,所以太监们嘲笑他为“魏傻子”。如果不是天启皇帝上台,也许魏忠贤就默默无名了。魏忠贤上台的时间也很短,不过几年而已。说明亡于魏忠贤,实在是夸大了。魏忠贤这个人,学识不见得有多少,可正像天启皇帝所说,这个人识大体。魏忠贤搞政治斗争的矛头,实际上就是东林党人。魏忠贤从不折腾老百姓。因为他是贫苦人出身,自知百姓疾苦。现存的历史材料,没有一个证明魏忠贤折腾过老百姓,迫害过老百姓。在国家存亡和私人恩怨之间,魏忠贤也能分得清。也曾自捐私财用于辽东战事。这一点是东林党人做不到的。魏忠贤和东林党人的矛盾,在于魏忠贤征税,触动了东林党人所代表的江南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东林党人有些像利益集团,一方面大谈仁义道德,以清流自许,另一方面,只顾自己敛财,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只停留在口头上。东林党人上台后,把征税对象转嫁到农民身上,自己一毛不拔。东林党人执政至明亡,没有做过一件对国家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没赈济过一次灾民,没修理过一次黄河大堤,就是在朝堂上辩论良策,要不就自己人斗过来斗过去。大明岂能不亡?魏忠贤当政,很难讲能不能挽救大明,但至少魏忠贤主政还是干事的,或许大明还能继续。东林党人执政的十年左右,就是不干实事,光口头讲的道貌岸然,大明的灭亡是必然的。东林党人为自己小集团的利益,向农民征税逼农民造反,大顺军兵临城下,崇祯皇帝让他们捐钱,他们一毛不拔,城破之后,纷纷跑到李自成那里邀功。结果被李自成考打出白银数千万两。清军打到北京,东林党人又纷纷降清,甚至主动剃发,以满人自居。连多尔衮都看不下,明令前明降官不经允许不得擅自剃发。总之,明亡于东林党,而非魏忠贤。从明亡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能光看他嘴上说的,看他说的多么大义凛然,而要看他代表谁的利益,做了什么。第2个教训是:实干兴邦 。争论再多,方案再多,思路再多,不实干全完蛋。
为什么有人会去洗白魏忠贤?魏公公当真是明朝的大救星?
我们可以回溯一下天启年。
首先看看东林党的作为,天启继承皇位,东林利用‘京察’把非东林党排挤出朝堂,来了个‘众正盈朝’,一直到天启四年东林党毫无作为,除了内斗还是内斗,国家利益变成内斗的工具,国家毫无起色而且还越来越糟了。
二、魏忠贤毫无疑问是皇帝的亲信,而魏忠贤包括天启当时并没有对东林党起杀心,顶多认为能力差爱吹牛。起因就是杨涟弹劾魏忠贤,让二者彻底成为死敌,而皇帝忌惮东林党的实力,为了平衡开始打压东林党。
三、所谓阉党,都是被东林党排挤的人,聚集在魏忠贤旗下报团取暖。说来可笑,因为在朝堂没有东林当靠山,结果个个都靠过人的能力升官。造成阉党能力比东林强的误会。
天启驾崩崇祯继位,又迎来了个‘众正盈朝’,结果和天启初年一样,东林毫无作为。所以不是魏忠贤是救星,而是东林党太渣,两情相害取起轻尔。
为什么有人会去洗白魏忠贤?魏公公当真是明朝的大救星?
因为现在的社会 写文章的要点是获取热度和关注度。举例说明特朗普也不是为了振兴美国而是当选总统。所以必须要剑走偏锋 说难听点哪怕哗众取宠都行。不信 你可以试试认真写篇论证魏忠贤奸臣的文章和洗白文发表看看点击率各是多少。
为什么有人会去洗白魏忠贤?魏公公当真是明朝的大救星?
对与晚期的明帝国来说魏忠贤就是毒品,而明帝国是资深的吸毒者。吸毒者长期吸毒是会致命,但贸然戒毒只会死的更快。
为什么有人会去洗白魏忠贤?魏公公当真是明朝的大救星?
魏公公不是善类,个人品行也不行,他在朝中是属于实干者,他监控百官,使得百官不得不规规举举办差,他不在了百官失去治衡,阳奉阴围,所以他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刀没了皇权衰落,明朝也亡了,崇祯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几,气节可佳但有卵用?国破山河碎,大昏君,相以宋高宗刚柔并济,抗金战略高明,逃跑比兔子还快,但守住了半壁江山,虽难看但实用,实则一代大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