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成为太后后,宜修得知新帝人选,为何就知再无翻身可能?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宜修是雍正册封的第二位皇后,曾经有过生育,但是不久夭折,表面母仪天下,实际上阴险毒辣,在后宫谋害了很多妃嫔,最终被甄嬛设计,引出她多年的罪证。
雍正知道后,本来想废黜她的皇后之位,但是碍于皇太后的遗言不能废后,只能下旨将宜修禁足于景仁宫,并且立下“死生不复相见”的誓言。
在雍正死后,宜修依然待在景仁宫,因为先帝曾经说过一句话,与乌拉那拉氏宜修“死生不复相见”,她只能呆在景仁宫里,看满天的鸽子飞翔,度日如年。
宜修一直待在荒无人烟的景仁宫,虽然度日如年,但是她内心还是有盼头的,她认为先帝没有废后,她一直是正宫皇后,因此她盼着新帝登基,她能出宫成为母后皇太后。
一直到雍正去世后,新帝登基,宜修以为自己的出头之日终于到了,但是没想到她没有等来迎接皇太后的仪仗,却等来了自己最讨厌的甄嬛。
甄嬛告诉宜修,这登基的并非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六阿哥,而是养子四阿哥,也就是弘历,这让宜修脸色大变,皇后在知道新帝是四阿哥时,很吃惊的问甄嬛“你竟然没让自己儿子当皇帝”。
宜修得知新帝人选,就已知道自己再无翻身可能了,因为如果甄嬛选择让自己的亲儿子当皇帝的话,六阿哥年龄很小,还是个儿童,又依赖母亲。
为防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外戚专政的局面,防止圣母皇太后甄嬛代子理政,独掌大权,以后母强子弱危害社稷,朝中的大臣们会为制衡甄嬛,施加压力请出母后皇太后。
但是新皇帝是四阿哥,宜修就尴尬了,毕竟四阿哥弘历少年老成,当时已经25岁,是成年人,文治武功都是众多皇子中出类拔萃的,完全有学识有能力处理国事。
四阿哥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成为好皇帝,就算皇后能出来也只能当个摆设,因此就算甄嬛成为圣母皇太后,朝中大臣也不会想到让宜修出来当母后皇太后。
还有一个原因是,宜修皇后一直很冷落四阿哥,还把毒药放到绿豆汤里谋害过四阿哥,只不过四阿哥福大命大,她没有得逞,她对四阿哥动过杀机,四阿哥本身也是有心机有手段的,对于以前欺负他的人不会心慈手软。因此宜修皇后再也无法恢复以前的荣光。
甄嬛这一招是真高,甄嬛不是皇后出身,因此根据大清祖宗规矩,就算自己的儿子或者任何皇子当了皇帝,甄嬛都只能是圣母皇太后,更加尊贵的母后皇太后一定需要先帝的皇后担当。
但是甄嬛不想要宜修当母后皇太后,也不能不遵从祖宗家法,于是她让新帝立纯元为母后皇太后,她自己做圣母皇太后。
这样既尊重了祖宗庶出皇子立两位皇太后的规矩,又利用纯元皇后这位死去的皇上正妻,占据了更尊贵的母后皇太后的位置,不给宜修当母后皇太后的机会,正好纯元皇后也是有资格成为母后皇太后的。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甄嬛布置算计好的,宜修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因此只能自尽,在古代的后宫,笑到最后的才是后宫真正的赢家。
甄嬛成为太后后,宜修得知新帝人选,为何就知再无翻身可能?
“先帝未曾废后,本宫依旧是正宫,如今新帝登基,本宫就该是母后皇太后,还是该她甄嬛,来拜见哀家!”胤禛驾崩之后四阿哥登基为皇帝,而甄嬛前往景仁宫看望“故人”的时候,在殿中,见到已经成为太后的甄嬛后,说话也是越来越激动,按照宜修的说法也并没有错,当初先帝确实没有废后,但却有说“死生不复相见”。
宜修得知新帝登基,对甄嬛说道:“不管谁当皇帝,哀家也是太后,即便被你甄嬛困在这景仁宫一生一世,哀家也是太后啊。”说的没错,然而真正让宜修绝望的是,甄嬛接下来所说的话:“新帝纯孝仁厚,不会不顾您的名分,昨日哀家与新帝商定,依旧尊您为皇后,当然,这得在您活着的时候。”这才是让宜修彻底看不到希望的话。
在宫闱之中争斗了多年,宜修也算得上是费尽心思,残害了数不清的妃嫔皇嗣,甚至包括自己的亲姐姐纯元,然而最终还是被突然出现的甄嬛,这个“五分长相三分性情像纯元,两分决断像自己”的女人给打垮。宜修虽然凭借着孝恭仁太后乌雅氏留下的遗诏保住了后位性命,但先帝下旨收回了其皇后册宝,幽禁景仁宫,死生不复相见,与被废无异。
按照规制,无论先帝子嗣之中谁做了皇帝,先帝的正宫都要被尊奉为母后皇太后。宜修虽说被先帝厌弃,然而的的确确没有被废黜后位,宜修说的也对,按照规制她的确应该是母后皇太后。然而四阿哥弘历登基之后,尊奉的嫡母乃是纯元皇后而并非宜修,其名义上的“生母”甄嬛,则按照礼制被尊奉为圣母皇太后。
“你好歹毒的心肠啊,哀家是新帝嫡母啊,是嫡母啊,你怎么可以不顾新帝身份,你对得起先帝么,对得起先帝么?”宜修听完甄嬛所说,立刻气得浑身发抖,没想到甄嬛与新帝根本就没有给其应有的皇太后名分,还是保留其皇后的位分,新帝登基,宜修作为嫡母,竟然仍旧以皇后名分存在着,实在是不伦不类,而正如甄嬛所说“这得在您活着的时候”。
按照先帝当年留下的旨意,一个是保住其皇后位分,第二是死生不复相见,这实在是非常矛盾的,如果宜修还是皇后,新帝登基成了太后,他日就必然要与先帝同葬陵寝,这么一来就违背了先帝所说“死生不复相见”的诏谕。所以,甄嬛选择保留宜修名义上的皇后之位,却不给其太后之位,让其死后葬入妃陵。
古代大多是父死子继,所以先帝的皇后才能被尊奉为太后,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当年汉文帝刘恒继承皇位之后,其兄长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嫣则却是皇嫂,张嫣被称为“张太后”,生活在先帝遗孀居住的北苑之中。晚清光绪帝登基时,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也是皇后之身,又不能被尊为皇太后,在宫中处境极其尴尬,不伦不类。
庶出出身的宜修,极其重视其正室的名分地位,所以当初其那般歇斯底里连亲姐姐都不放过,成为中宫之后更是在紫禁城里严格进行计生工作,弄得皇帝几乎绝嗣,宜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皇后之位,为了有朝一日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后。然而讽刺可笑的是,宜修最终却顶着“皇后”的名分,做着紫禁城的皇后,依旧失去了一切。
甄嬛成为太后后,宜修得知新帝人选,为何就知再无翻身可能?
雍正死的时候,三阿哥早已经因为说错了话,而被雍正送给老八当儿子,所以,早就出局了。
四阿哥虽然不是甄嬛生的,可还是甄嬛名义上的亲儿子,宜修非常了解四阿哥的性格,深知其身上同时拥有雍正与甄嬛心狠手辣的影子,而且四阿哥年幼时曾经长跪于宜修皇后门口请求收养,因为当时高高在上的宜修皇后,根本就看不起四阿哥这个低贱宫女生的孩子,所以未予以理睬。后来,宜修发现四阿哥的聪明之处远大于被她收养的三阿哥之后,又企图毒死四阿哥,这些都是做为新帝的四阿哥与宜修皇后难以解开的心结……
在被长期禁足的宜修心目中,如果让一直都养在宫外的五阿哥,甚至是甄嬛生的六阿哥继承大统,都比四阿哥当皇帝对自己有利。在她看来,五阿哥可以保持中立,六阿哥年龄尚小,可塑性强……当然这些都是宜修一厢情愿罢了。但是,其它两个阿哥称帝至少可以给她一丝希望,而当她知道四阿哥当了皇帝的消息之后,终于让她心里仅存的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了,所以,才毫无牵挂地选择了死亡。
甄嬛成为太后后,宜修得知新帝人选,为何就知再无翻身可能?
皇帝驾崩后,宜修最盼望的就是能够靠着新帝,重回皇后的宝座,成为母后皇太后,但是在得知新帝是认了甄嬛当母亲的四阿哥之后,她就得知自己再无翻身之日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初,皇上准备把四阿哥放在自己的妃子身边抚养的时候,有考虑过皇后,但是皇后觉得四阿哥的生母身份卑微,自然也觉得四阿哥身份卑微,因此不愿意抚养,这也是她选择大阿哥的原因,但无奈大阿哥不争气,最后落得了成为了别人儿子的下场。
第二:在大阿哥和四阿哥一起读书的时候发现,四阿哥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孩子,而且读书方面非常的聪明。她意识到,四阿哥不除,对大阿哥的皇位一定是一个威胁,因此,她下毒要毒害四阿哥,但幸运的是被四阿哥的嬷嬷误食,才得以保住性命。四阿哥成为了新帝,是一定不会容忍伤害过自己的人的。
第三:在前两件事情的积累下,在加上自己做的种种丑事,以及皇帝生前说过死生不复相见,因此更加的心灰意冷,最后选择结束生命。
甄嬛成为太后后,宜修得知新帝人选,为何就知再无翻身可能?
《甄嬛传》中的宜修皇后原本为雍正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表面上乃是帝国皇后,雍容华贵,但是实际上确实心如蛇蝎,当初为了成功上位,不仅设计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姐姐纯元皇后,而且为了保持自己的皇后的正统,差点弄得皇帝绝嗣。
这在古代那个封建礼法的社会,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帝的没有子嗣就说明皇帝的寡恩,这在道德上是有大大的污点的。后来宜修皇后的事情败露,雍正便将他打入了冷宫,但是由于皇太后的遗嘱便没有废掉宜修的皇后尊号。
在雍正死后,宜修认为自己还将翻身的时候,但是甄嬛却彻底的打落了她这个梦想。
一是立自己养子爱新觉罗·弘历为帝,二是不给宜修皇太后的尊号。
首先,不给她皇太后的尊号,而甄嬛却被封为圣母皇太后,两人的身份高下立判,因此在后宫甄嬛的身份是高于宜修的,所以宜修想要再度翻身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其次,甄嬛立弘历为皇帝,没有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就表明皇权不会给后宫染指的希望了,所以无论是在宫内,还是在宫外,宜修都不可能在接触到权力了。
宜修皇后算计一生,残骸了后宫不知多少良人,最终落得这样一个结局,甚至死后,甄嬛都只是让她进了妃子墓,这对一个皇后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讽刺。
甄嬛成为太后后,宜修得知新帝人选,为何就知再无翻身可能?
若是六阿哥弘瞻登基,宜修觉得自己虽然翻不出甄嬛的手掌心,可是尚且有可能放她出景仁宫,最起码先帝雍正未曾废后,新帝总要顾及先帝的颜面,就算心里不肯承认,可是当着一朝的臣子天下的百姓,也不能不顾及祖宗规矩,无论如何自己都是新帝的庶母,是规制之下的母后皇太后,可是当宜修得知登基的竟然不是六阿哥弘瞻,而是四阿哥弘历的时候,她确实大吃一惊,同时也明白自己再无出头的可能,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宜修心知肚明她对四阿哥弘历做过些什么,曾经她的心腹婢女剪秋因为可怜心疼没有娘亲的四阿哥,多次劝她收养在膝下作为依靠,可是宜修是什么人?她是无利不起早的人,哪里会看得起不得雍正疼爱只会让人觉得耻辱的四阿哥呢?所以纵然四阿哥不止一次的向她伸手请求支援,可是宜修心狠心硬地不为所动。
后来就更加可恨,不肯收养现成没娘的四阿哥,却偏偏去抢有亲娘的三阿哥,并且还为了给三阿哥的顺利登基铺路,曾经在四阿哥的绿豆汤里狠下砒霜,幸亏弘历是天命所归的皇帝命,自有神佛护佑,这才阴差阳错地大难不死,所以如今四阿哥登基君临天下,他是和雍正一样的记毒记仇之人,怎么可能忘却宜修皇后对他的好处呢?所以若是六阿哥登基,宜修尚且还有一丝希望,现在是四阿哥当了皇帝,宜修就彻底大势已去,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