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要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源自《三国演义》。书中第一百十四回写了诸葛亮借寿无果,死于五丈原,但为了蜀军能全身而退,便立下嘱吩咐杨义:“我死后不能发丧,你们作一个大龛,让我的尸体坐于其中,口中给我含米七粒,脚下点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如此则将星不坠。我的阴魂自起镇之。”

有朋友可能会问到,将星是什么鬼?将星就是代表将帅的星星,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有天上的一颗星对应,如果这颗星滑落了,那么这个人也就“凉了”。古人对于观星特别在意,所以有专门观星之人,国家也有观星的衙门。

司马懿看到代表诸葛亮的星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他惊喜地说道“孔明死矣!”然后就传令兵将起兵去追,但是刚出寨门,又起疑心:将星闪烁并未陨落,可能是诸葛亮的诡计,以为诱兵之计。最终还是勒马回寨。派出夏侯霸暗中带着数十骑,往五丈原去探听消息。

打个时间差,蜀地的人都退走了,司马懿捶足顿胸的好生难过,但是文中说到口含七粒米又是何意呢?原来古人对于人死后口中所含之物是深有讲究的。故天子饭以玉,诸侯饭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贝也。皇帝死了口中是放着玉的,而诸葛亮是士大夫,所以只能含着米,而七在我国素有来历,七月初七,七月十五,七七四十九,都说明很重要,所以便放了七粒米。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给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