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再访华,如何解读安倍的访华之旅?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10月25号至27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访也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来的首次正式访华。

日本首相安倍访华近期引起了关注,安倍选择在此时访华有其深意,可以说,日本选择此时忽然转向和我国靠拢,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日本自己的小盘算,但是不论如何,接触接触,联系联系总是好的,还是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此事。

美日关系的走向对于日本的战略选择有重要影响。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一衣带水,同处东亚地区,可以说正是中日两国主导了东亚地区的百年历史,两国关系会对整个地区乃至世界的局势产生深远影响。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日本发动了加征钢铝关税的协议,日本几经谈判,依然不能取得美国的谅解,美国这还不算完,要求日本迅速填平对美国7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让美国不再亏钱。

不论安倍如何选择,美国在日本的驻军都是日本挥之不去的影响。

这些行动,加之美国现政府上台就退出了TPP合作协议,让日本感到了不稳定和不安全,特朗普灵活和善变的外交,让日本无所适从,即便是久经世故的安倍,也难以应付,于是日本在吃亏之后,必须要寻找另外一个足够大的合作伙伴来弥补美日关系不稳定带来的损失,同时寄希望和我国的合作来稳定自己的经济形势。

安倍释放了一定的善意,这是好事。

安倍访华带来了一个500人的经济团,其目的不言自明,但是安倍在访华前停止了对华ODA贷款,这是被日本国内的一些强硬派的压力施压导致的,安倍为了平衡访华对其他另外一派的影响,选择停止ODA贷款来作为安抚。

与此同时,他又释放出了很多有助于改善关系的其他信号,比如日本开始把自己的印太合作和我国的一带一路对接,我国和日本开始互相在外汇中加入对方货币的份额,日本开始准备购买我国国债,这些比较积极的信号表明,安倍还是愿意通过一些行动来改善关系,达到一种降低美国影响,增加自己谈判砝码的目的。

美日同盟也不会被打破。

不过,合作总是好的,我们总是欢迎合作的,希望以后两国关系能够更好的发展。

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再访华,如何解读安倍的访华之旅?

应该看到,现在中日有非常大的合作基础,双方接近其实是大势所趋。

从日本方面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安倍的“修宪派”背景和修宪的意图。如果修宪成功,日本将成为法理上的正常国家,这对于被美国压制得十分严重的日本而言将创造新的可能性。而如果修宪不成功,那么日本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宽松,当然,可能以安倍自己的政治生涯为代价。美国对日本的压制其实很隐蔽,而且可能也在未来会导致日本增长与持续发展的乏力,日本争取成为正常国家有更多战略层面的政治经济考虑,不是为了所谓复兴军国主义。毕竟现在的日本社会早已没有军国主义的基础了。

日本也是亚洲最为发达的国家,不仅是在高端和部分尖端技术领域还有资本规模,也在于企业效率、政府效率、信息情报能力上。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深耕远比中国要早,手段成熟同时效率很高。这些都是日本的优势。但日本也有劣势,那就是体量仍然偏小,同时缺乏充分的政治权利,这恰恰是中国的战略优势。两者之间优势是互补的,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持续发展还没有达到与完全日本平起平坐的程度,但却给中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日接近,可以让两国在战略层面协调,对于有意部分突破美国控制的日本和面临较大战略压力的中国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拓展地区市场时,两国如果不相互竞争而选择相互合作,各自的优势都可以发挥到最大,两国可以避免相互竞争带来的不必要损耗,保持对外活动的效率。既然相互都有帮助,为何不携手同行呢?

两国当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安倍本人极为务实的态度可以给他人稳定的预期,现阶段中日合作对两国都有战略收益,如果合作能持续下去,中日友好将成为亚洲真正摆脱欧美控制的铺路石,前景颇为可观,当然,道路很可能也有颇多曲折。

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再访华,如何解读安倍的访华之旅?

时隔7年将访华,安倍晋三再次中国行,没有访问成果亮点都不好意思。这次,中日关系出现了新的思维,两国除了各自重视对方市场,现在要中日联手,开发第三方市场了!

这是一个大手笔!

在安倍晋三首相抵达中国的当天,商务部25日举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到了“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问题。

发言人对这个“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做了非常正面的肯定和期待:“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比较强,合作基础深厚。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成为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新的增长点,为两国务实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个字:新!

在安倍访问之际,还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两国从政府层面确认将发挥优势,促进本国、本地区甚至世界经济增长。解读一下,就是这个意义不仅仅是针对中日两国的,也是本地区的,同样也是世界级的。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表示,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开启了日中合作的新篇章,日方愿与中方扩大经济合作,形成长期的多赢关系。

能够形成“第三方市场合作”,首先说明的是中日两国存在的意愿,其次是合作的优势,比如中国在装备制造、人力资源、企业决策速度,融资渠道方面体现出特色。日本则是技术强、品牌硬、口碑好。

双方联手的话,可在第三方市场开展“交通物流、能源环保、产业升级”等领域取得突破。

可以预期的是,这会是典型的“一加一,大于二”合作。

第三方究竟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不局限于中国和日本两国市场了,而是着眼于中日以外的第三方市场了,比如缅甸、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西亚、非洲市场等,对外以“中国+日本”的名义,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属于创举。

中日合作,将减少或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损耗,两国技术、资本、人力、品牌优势互补,谋求的是“双赢”或“多赢”,在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成为持久战的今天,两国都需要突围,中日抱团,这个信息量和想象空间就不可限量了。

中国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中国正在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举措。

过去40年,中国除了是日本企业的市场之外,也是日本政府的“受援国”,中国官方也肯定,日本对华官方资金合作,俗称ODA,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日本和中国在过去关系的基础上,将平起平坐地参与第三方市场的共同开发,地球上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决定联手做生意了,这是什么概念?

有请特朗普先生了解一下。(完)

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再访华,如何解读安倍的访华之旅?

谈几点个人看点:

第一,安倍“二进宫”以来,由于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犯迷糊甚至乱来,双方关系陷入僵局,责任全在日方。安倍多次表达希望双方高层互访的愿望,最终在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后双方领导人实现了会面。虽然之后安倍依然出尔反尔,但相比刚刚“二进宫”时收敛多了,至少不再直接“败鬼”了,于是双方关系逐渐步入正轨。

第二,安倍来访符合双方利益。今年是双方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安倍此访有助于巩固提升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双方各领域务实交流合作,推动双方关系在重回正轨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双方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在美国悍然发起全球贸易战、实施保护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的时候,双方深化经贸合作不仅符合彼此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

第三,毕竟日本的侵略性和报复性很强,毕竟安倍是二战战犯的后代,毕竟安倍有很多“前科”,所以,对待安倍重在听其言、观其行。行胜于言,如果安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双方关系可能迎来良好发展;否则,如果安倍依然两面三刀、反复无常,安倍此访便失去了意义。

  

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再访华,如何解读安倍的访华之旅?

谢邀。安倍访华,官方已公布。日本首相已七年未访华。此次安倍访华,意义相当重大。

中日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有仇恨,但也有友谊。就当下而言,如果日本放弃反华立场,两国当然以和为好。

中国有中国的利益要维护。日本也有日本的利益要维护。在过去七年里,中日之间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

安信身为日本首相,其极力维护日本利益,这本身没有错误。他现在有意改善日中关系,我们理应欢迎,支持。

国家间的关系是相对而存在的。没有永恒的友好,也没有永恒的敌对。因势利导,方为正道。

欢迎点评。

日本首相时隔7年将再访华,如何解读安倍的访华之旅?

第一日本觉得特朗普执政的美国实在是不靠谱,所以也想换个人了。

第二中日之间有矛盾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与日本之间有着大量共同利益,也有结盟的基础。

实际上中日之间也有着血海深仇,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有利益就是敌人也能成为朋友。

更何况咱们也挺喜欢大东亚共荣圈这个想法无非就是领导者必须是中国。

只要日本愿意承认其从属地位,一切都好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