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

“武松: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兄弟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按安、按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宋江在菊花之会上,乘着酒兴,毛笔一挥,大展文学风采,作《满江红》词一曲,写毕,便让乐和搞了一个单唱表演: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乐和唱词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看似喝得酩酊大醉,实际上是借着酒劲说出了心里话,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想试探一下兄弟们的心,是不是和他统一战线。

这不试不知道, 一试吓一跳,当乐和唱到最后一句“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武松,

宋江诗试探

武松认为宋江主张招安会寒了兄弟们的心,宋江给出的解释却很高大上,他主张招安不过是要带着兄弟们改邪归正,做官为臣,为国家做贡献。

第二个跳出来反对的是李逵,李逵是宋江的忠实粉丝,但是在招安大计上李逵投下了反对的一票,并且还当场展示了他的“暴脾气”,

宋江对李逵可没有武松那么温柔了,直接开骂,还下令斩杀李逵:

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来报!

李逵反对招安

李逵听闻“招安”二字,暴跳如雷,踢桌子大发脾气,宋江想要杀之,以儆效尤,最后在众人的求情之下,才放过李逵一马。

武松和李逵投完反对票之后,鲁智深也按下了反对键,并说出了自己反对的理由:

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梁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自找门路生活、找别的活路)罢。”

鲁智深反对招安

宋江对鲁智深的反对也照样保持了一种温柔的态度,只是好言好语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大致表达的意思是当今的皇上还是圣明的,

只是奸臣当道,被蒙蔽了双眼,造就了暂时的昏昧,但总有云开见月明之时。再加上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

赦罪招安,同心报国,竭力施功,有何不美?宋江对招安之事充满了希望。李逵投下反对票,宋江扬言要杀,

宋江对招安之路充满信心

鲁智深出言反对,宋江却只能奉上好言好语,别说收拾,连骂一句或警告一句的言语都做了保留,那么鲁智深到底是何方神圣,

有何威力,让梁山的第一把手都这么惧怕而不敢收拾他呢?原来宋江才是隐藏在背后的真正高手:

一、宋江收拾鲁智深=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

要论武功,宋江在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中,很难排上名号,只能说平平无奇。但是要说谋略搞权术平衡,却称得上老谋深算。

宋江是搞权谋的高手

要不然人家也坐不上梁山老大的第一把交椅。对于鲁智深,宋江也是将这个人摸得透透的,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和他硬杠的人,

否则梁山就有散架的危险,他在梁山的威望和势力渗透到了各个阶层,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宋江如果强行收拾他,动摇的是自己的统治地位。

我们来分析一下,追随鲁智深的一群小迷弟有哪些成员,武松杨志是鲁智深的死党,哥三曾一起在二龙山当大王,三人强强联手,

武松和鲁智深是死党

在梁山上组成了最不敢惹得三人组,为什么没人敢惹?首先这三个人充满正义,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鲁莽义气。

其次这三个人的武功也都是真材实料,个个都是绝顶高手,无论是马上还是步下,在梁山之上能与他们一较高下的人屈指可数。

在二龙山的这个小集体中,武松这一条线还有许多的铁杆兄妹,如母夜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金眼彪施恩皆是生死之交。

母夜叉孙二娘

就凭他们和武松的这层关系,梁山若崩盘,武松的这条线皆会站队鲁智深。另外鲁智深和豹子头林冲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林冲因为老婆之事,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洲的路上经过野猪林时,是鲁智深对他出手相救,之后又不远千里护送至沧洲,

不仅讲了兄弟义气,还有危难之时的救命之恩。我们知道林冲在梁山之上,以宋江为首的这一代领导来说,他绝对算得上元老级别,分量并不会低于宋江。

王伦是第一任梁山老大

林冲上梁山时,王伦还是一把手,之后林冲协助晁盖火并了王伦,让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林冲若有野心,肯怕晁盖屁股下的这把交椅也没那么好坐。

只是此时,林冲一心只想复仇,对梁山领导之位并不感兴趣。之后宋江上山,晁盖被史文恭射杀,宋江顺利接位,

林冲在梁山行至宋江这一代领导,历经了三代领导人,虽一直不做领导,但也一直处在梁山集团的核心位置,他的手下自然也有一群追随他的小迷弟,

林冲火并王伦

徒弟曹正自不必说,另外还有原晁盖团队的好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等人和林冲都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宋江和鲁智深若闹僵,林冲这伙人也会偏向鲁智深战队。再加上鲁智深自己还有一些单线小迷弟,和少华山的寨主史纹龙是朋友,

桃花山的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也是他的小弟,鲁智深在梁山的势力可以说盘根错节,他的人已经渗入了各个阶层,

鲁智深人脉甚广

绑在鲁智深身上的实力,让宋江对鲁智深换了一种战术,当然不能像对待李逵一样,喊打喊杀,对鲁智深只能是一个字“忍”,

若要硬杠,强行收拾无异于是在玩火,一不小心就会引火上身。梁山的内乱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对宋江领导的梁山集团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事态发展到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他的领导地位,动摇人心。宋江不收拾鲁智深是他在权衡利弊之后所做的选择,

宋江能屈能伸

自古成大事者皆能做到能屈能伸,不动声色就能收服人心,此乃才是真正的高人也。鲁智深反对招安,但最终也是成功地被宋江拉上了招安的道路。

二、稳住鲁智深才能实现招安梦想

宋江做梦都想成为体制内成员,这是他奋斗的终极目标,理想很美好,只是现实却很残酷,从结局来看,他真的太过理想主义,

我认为他所策划的招安路线倒也没有错,在梁山做贼寇什么时候才是头啊,这样下去子子孙孙都 必须戴着贼寇的头衔生存,

宋江想进体制内

永远也洗不掉这等污名,他的出路要么联合方腊造反,要么和朝廷和谈,实现招安大计。宋江最终选择了后者,他还想借此机会,

让兄弟们报效国家,光宗耀祖,达到人生高峰。只是不知道的是,朝廷中只要有蔡京、高俅这等奸贼在,他的梦想就很难实现。

要走招安这条路,必须摘除朝廷之中的“奸贼毒瘤”,招安之路才有出路。其实鲁智深是一个很清醒的人,宋江一提招安,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鲁智深是个头脑清醒的人

他反对招安的主要理由就是“俱是奸邪,蒙蔽圣聪”,也就是说整个朝廷是被奸贼控制的,实际上这一次鲁智深反对宋江,也是反对到了点子上,

宋江敢于直面问题,也承认鲁智深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太过于自信,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最终他对鲁智深的反对态度采取了“忍”,

因为在没有招安之前,稳住鲁智深的情绪很重要,否则他一闹,整个招安大计将毁于一旦,反之,则可以实现招安梦想。

鲁智深遭到排挤

宋江为了实现招安大计真是煞费苦心,鲁智深在梁山集团中,却把他的名次排在了决策层之外,但其实力不容小觑,

并且鲁智深还说出了一句让宋江十分害怕的话,那就是“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解散梁山,各寻出路的意思直接可以粉碎宋江的招安梦想。

其实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宋江压根就不敢收拾鲁智深,别说收拾了,他只要和鲁智深搞对抗,后果就不堪设想,

宋江只想稳住鲁智深

以宋江搞阴谋论的本事,先采取稳住鲁智深的计策,再慢慢地把他拉到自己规划的战略路线中来,结果鲁智深自然是为了他的招安大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鲁智深反对宋江,宋江如果选择收拾,鲁智深不仅不能为他所用,他领导的梁山集团也有可能陷入险境,

若选择稳住鲁智深他则可以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宋江真是小心翼翼地在呵护着自己的“招安梦想”,生怕梦破碎了。

宋江生怕招安之路破碎

三、宋江作为梁山老大,必须做到以理服人

鲁智深是一个没有花花肠子的花和尚,喜好打抱不平,为了兄弟可以两肋插刀,有敢做敢当的英雄主义精神,

性格直爽,这样的人在梁山之上绝对是很正面的光辉形象,再者他讲话也都是有理有据,不会没事找抽,像李逵就属于没事找抽的典型,

他反对宋江直接发火踢碎桌子,宋江当然就有治他罪的理由。鲁智深反对的话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作为团队老大,

宋江不敢收拾鲁智深

宋江此时能跳出来收拾鲁智深吗?稍微有点头脑的领导只会以理服人,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子,否则一点点事情就揪着不放,

不仅会坏了在兄弟们心中的形象,也显得自己做人没有格局,更有失领导威望。所以当鲁智深反对时,他选择讲了大道理,

说什么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这都是一些高尚而伟大的事业,帽子戴这么高,谁又敢再公开的反对呢!

宋江以理收服人心

宋江与鲁智深就相当于一个是棉花,一个是铁拳,铁拳打在棉花上,最终是铁拳向棉花屈服,再加上“铁拳”还是一个最讲义气的“铁拳”,

棉花每次以理还击得头头是道,铁拳到最后还会觉得自己有些亏欠棉花了,从而也会对宋江加倍的尊重。以理服人,才能收服人心,宋老大深知这个道理。

写在最后

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这里面有两点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鲁智深是实力硬核,无论是从他自身来讲,

宋江怕鲁智深背后的实力

还是跟随在他背后的势力来讲,都是宋江所担心和害怕的东西。因为这个人一旦真的出手,宋江实际上无法控制局面,

梁山的内部矛盾就会随之升级,严重的结果就是梁山解体,分崩离析,宋江不敢收拾鲁智深就是惧怕他的硬核实力。

另外一个这也是宋江作为梁山领导最高明的地方,他捏住了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只可讲理,而不可动粗,以粗对粗,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宋江以柔克刚

所以他选择了用打太极的柔和方式,收服了鲁智深,并且在他这里赢得了足够的尊重,鲁智深真心地把他当作了大哥。

最后宋江硬是凭着自己的谋略和智慧,撬动了鲁智深那颗坚定反对招安的心,如愿地实现了自己招安的梦想。

不得不说,宋江作为领导还是有两把刷子,只是作为领导决策的路线,却将一众梁山兄弟带入了深沟,招安之路,

宋江最终归途

官袍加身,看似实现了光宗耀祖,实际上梁山集团从此彻底地走向了解体,回归朝廷,也是梁山众兄弟步入灾难的开始。

最后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所剩无几,伤的伤,死的死,说白了就怪宋江!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

如果宋江动了鲁智深,梁山很有可能面临散伙的局面。

在整个梁山之上,如果说宋江最想收拾谁,鲁智深首当其冲。原因很简单:因为鲁智深是反对招安的中坚人物。

宋江日思夜想的就是招安,重新回到体制内,梁山兄弟中反对招安的不在少数,但敢于针锋相对、态度最坚决、直接了当提出反对的也就是鲁智深而已。他是这样说的: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䄌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

鲁智深的意思表达地很明白:梁山要是招安,我就不干了,大家散伙吧!

这话李逵也曾经说过,结果就是宋江命人想要斩了李逵,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作戏而已,可对于同样反对招安的鲁智深,宋江屁都不敢放一个,还要好言抚慰鲁智深。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鲁智深的实力太强悍

江湖之上,实力为尊,鲁智深并不是傻子,他敢明面上反对宋江,就是因为他有这个底气。首先,鲁智深是“三山派”的核心人物。

二龙山的杨志、武松这两个一流高手,在梁山上罕逢敌手。此外还有张青、孙二娘、施恩和曹正等;少华山的史进也堪称一流高手,朱武的智谋也不亚于吴用,“神机”二字岂是浪得虚名!另外还有陈达、杨春两人肯定唯史进马首是瞻;再加上桃花山的李忠、周通,绝对会跟着鲁智深走的。

除此之外,鲁智深对林冲有救命之恩,如果他和宋江闹翻,林冲绝对会站在鲁智深这边。而孙家兄弟、解家兄弟,以及晁盖曾经的旧部,在最终关头绝对不会站在宋江这一边。

这股势力,足以影响到梁山的大局,如果大家一拍两散,至少有一小半的人要跟着鲁智深走,而部分保持中产的、或者对宋江有怨的,也会趁机走人,凭梁山剩下的人,能成多大气候?所以宋江绝对不敢跟鲁智深翻脸。

假如鲁智深是孤家寡人一个,哪怕他再能打,宋江随手也就收拾了,谁让鲁大师的兄弟那么多,人缘那么好呢?

二、鲁智深的影响力太大

如果以宋江的手腕,逼走鲁智深倒也不是多难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鲁智深这个人“无欲无求”,做事全凭“快意”二字,心底无私、光明磊落,无论是哪个派系,都要敬鲁智深三分。

鲁智深在江湖上的形象也是非常正面的。为了救金老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不求回报;为了保护林冲,千里迢迢、不离不弃,谁不赞一声“好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鲁智深是梁山的象征和最有价值的品牌。

宋江肯定是不敢下手害鲁智深的,最多是将他逼走而已。但鲁智深一走,会有多少人跟随?就算暂时没有人跟随,可只要他开了个头,谁敢保证剩下的人不会萌生去意?

这就好比是大堤,只要被洪水冲出一个小洞,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就会变成大洞,导致堤防决口,一发不可收拾。

梁山精神的核心是“兄弟义气”,鲁智深恰恰是义气的代表,在梁山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所以宋江还真不敢动鲁智深,否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得不偿失。

三、宋江要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

公平地说,宋江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他在郓城担任押司时,就着力结交江湖好汉、在江湖上打造“及时雨”宋公明的个人IP。

宋江的这一手是非常成功的,江湖上的好汉,但凡听到宋江的名号,无不是纳头就拜,相当一部分梁山好汉愿意前来聚义,就是冲着宋江的句号来的。

如果宋江要对付别的好汉,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可要对付光明磊落、心底无私的鲁智深,却是没有丝毫把柄,如果真要下手的话,在无法使用强力手段的情况下,只有暗算、诬陷等手段了。

问题在于,这样的手段用在别的好汉身上、甚至是晁盖身上倒也罢了,可一旦用在鲁智深身上,绝对瞒不住大家,宋江的苦心孤诣维护的正面形象也会因此而崩塌,这对宋江来说是极其沉重的代价。

君不见,那么多的明星,只要人设一崩,哪怕再有钱、长得再漂亮,最终也落得个下场凄凉,何况是宋江呢?

除此之外,梁山还有诸如扈三娘、解珍、解宝、孙新、孙立、时迁、石秀以及晁盖旧部,跟宋江并不是一条心,他们投奔梁山,无非是找个栖身之处罢了,要是真闹翻了,他们正好脱离梁山,携带金银隐姓埋名,强过作贼,岂不美载?

梁山好汉哪个不是老江湖,哪个不是鬼精鬼精的,许多事情其实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只是出于多方面和现实的考虑,把想法和情绪藏在心底罢了。

宋江如果对付鲁智深,会让梁山兄弟寒了心,人心散了,队伍就没法带了,宋江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结语:宋江不敢动鲁智深,是经过了一番权衡和思量的,体现了宋江的隐忍与高明,鲁智深最终不也没走,还参与了招安,一起征讨方腊了嘛。

此外,梁山还有两伙强力人物,一伙是公孙胜、樊瑞这两个超越了人间武力极限的法师,一伙是卢俊义这个无人能敌的超级高手,以及燕青,他们虽然人数少,却在梁山有着超然的地位,宋江对他们也是又敬又怕,如果他和鲁智深闹翻,这两伙人未必站在宋江一边。

所以,无论怎么权衡,宋江都不可能动鲁智深。

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

鲁智深是强烈“反招安派”人士,宋江是极力主张“招安”者,二者的信念截然相反,因此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

但是,纵观水泊梁山众好汉,宋江对其他任何兄弟都能摆出一副主公的姿态,却唯独不敢怠慢鲁智深。相反,其对鲁智深尊敬有加,一口一个“吾师”!相比之下,梁山泊真正的高人应该是公孙胜,但是,宋江对公孙胜却从未如此尊敬。宋江当寨主前,尊称其为先生,当寨主后,只客气的叫一声“贤弟”!

鲁智深敢跟宋江翻脸,宋江却不敢生气!

我记得菊花大会时,宋江亲题一首“满江红”令乐和传唱。当乐和唱至最后一句“原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台下的武松听罢大怒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众兄弟的心!”李逵听罢也随声附和,宋江便借故斩李逵,给武松一个下马威。

宋江这段演技着实不赖,喝斩李逵的同时,转头便潸然泪下,道出自己与李逵情分最重,李逵对他有救命之恩,差点把他杀了。另一方面,宋江也想传达另一信息,李逵与我情分最重,我尚且可以斩他,表示自己对招安的态度坚决,想堵住其他兄弟的嘴。

哭完,宋江便质问武松“如何便冷了众兄弟的心?”还未及武松回应,却激怒了一旁的鲁智深,鲁智深便说“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这句话相当有分量,言外之意,你要是再用这种方式商量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散伙了。放眼水泊梁山,有谁敢这么说?除了鲁智深以外,即便宋江的亲密基友吴用,恐怕都不敢说这样的话。但鲁智深就说了,不仅说了,宋江还不敢生气,宋江的其他心腹兄弟也不敢多嘴?充分的显示了鲁智深在梁山泊的身份地位之独特。

那么?宋江为何不敢迁怒鲁智深呢?最主要还是实力问题!

说白了,鲁智深当日说出“散伙”,绝不是表面上说说气话。若当日宋江继续强硬,鲁智深立马就得散伙,而且,梁山泊派系复杂,只要鲁智深一句话,不光二龙山兄弟,几乎一小半的梁山兄弟都会站队到鲁智深一方。因此,宋江听鲁智深这么说,立马转个弯表示“别无他意”,这也算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落得众皆欢喜。

哪些人会支持鲁智深:

首先是二龙山的兄弟,杨志、武松、张青夫妇、施恩、曹正;然后是少华山兄弟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再就是桃花山的李忠、周通,这两人对宋江是没有好感的;

还有晁盖的心腹刘唐、三阮、白胜、杜迁、宋万、朱贵、朱贵的弟弟朱富、被坑骗的李云,以及鲁智深兄弟之情的林冲;

还有就是公孙胜,在宋江上梁山泊的同时,公孙胜立马选择隐退,哪有那么巧的事?公孙胜隐退的原因,是因为他跟宋江的信念不同。既然公孙胜不支持,徒弟樊瑞与项充、李衮自然也不会支持。

而登州派孙立等人一贯被宋江打压,因此孙立、孙新、顾大嫂、乐和、邹渊、邹润、解珍、解宝也不会支持宋江;扈三娘全家被设计杀害,只不过在委曲求全;李应从来就没想过跟宋江,杜兴也一样;杨雄、石秀虽得宋江救了性命,宋江的核心团队却并未容纳二人,相反,更多时候是作为鲁智深的部下。当然,时迁的站队也是一样。

由此可见,鲁智深一旦反目,可以号召小半的梁山兄弟,梁山泊会被内战扯的稀碎。宋江的招安大计必定落空。所以,任何时候,宋江都不敢迁怒鲁智深,只能客客气气的稳住鲁智深的情绪。

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

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原因有两个:一是宋江带领梁山弟兄走招安路线他不满;二是宋江排坐位时,将二龙山的弟兄靠后,他不满。事实上,鲁智深、武松、杨志三人都可与排位第六的林冲较量,既然他们都能与林冲效量,那么对付李应、朱仝就不在话下了,而竟宋江将李应排第十一,朱仝排第十二,鲁智深排第十三,武松排第十四,杨志排第十七,这就有些不公了,怪不得鲁智深有情绪。不过,鲁智深反对宋江,都是反对他走招安路线,没有提及过坐位不公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排除他没有这方面的情绪。

鲁智深反对宋江,但宋江不敢收拾他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鲁智深曾是二龙山山寨之主,有身份,有影响力;二是鲁智深带领二龙山团队六人投奔梁山,为梁山壮大了力量,是有功劳的。事实上,后来这七人都是梁山骨干力量,就是施恩、曹正他们都很厉害。三是鲁智深武艺高强,同时还有六人拥护,尤其是武松,堪称他的铁杆,所以,鲁智深这个人是不易对付的。基于上述原因,宋江是不敢收拾鲁智深的。尽管鲁智深反对他,他也只能反复做工作,和面团。

(图片源于网络)

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

因为鲁智深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团队,而且这个团体还相当厉害,鲁智深当时是带着二龙山团队入伙的,二龙山以鲁智深,武松,母夜叉孙二娘,菜篮子张青为首的,所以宋江不好收拾,真拼起来谁也不好说。

鲁智深多次反对宋江,宋江为何不敢收拾他?

刀叔导读:鲁智深从来不认为梁山是一个多么大的事业,大不了就散伙,没有什么的。

在最早时我曾说过,梁山排名前二十的人相当于公司核心管理层,作为董事长的宋江,谁能进,谁不能进,其实早就想明白了。可以说排名前二十的人,都是宋江可以控制的人,除了鲁智深。

卢俊义就是个摆设,也不敢瞎造次;林冲是山魂,除了当“怨妇”和杀高俅,人生已经没追求;秦明、呼延灼、董平、索超等之流,又返回体制的刚需......剩下的一干人等,则都是宋江的心腹了。武二郎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因为当日在柴进庄上,如今面对宋江还是好面子的。

排名前二十名里的好汉,唯独这位鲁提辖根本不受宋江的控制,甚至可以说让宋江心里都害怕。

第一,鲁智深看待问题始终是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受人左右;

第二,鲁智深为人豪爽,考虑问题都是先为他人着想,这也致使他在江湖有着较高的影响力;

第三,也是宋江最怕的一点,鲁智深本人从来不认为梁山是一个多么大的事业,大不了就散伙,没有什么的。

水浒全书中可以说鲁智深几乎没有污点,让人看不过去的也就只有骂李忠“不爽利”,在五台山不让其他和尚吃饭......正是因为他人性的光芒,让上述中第三点更加可怕,相对宋江来说。

事实上,走一个智深和尚对梁山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但是凡事有个开头,有了先河,后边您就看吧,根本不好收拾,更何况鲁智深这巨大的影响力。如今现代的企业和人事管理,道理其实是很通的。

我们说回来,哪次鲁智深把宋江给吓一跳?没错,就是招安大会。

鲁智深这样说道: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䄌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

在此之前,武松率先反对的,连着两句“天天招安”说破大天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宋江根本没放在心上,但是上述鲁智深的话语却让宋江后背发凉。

是的,从鲁智深的这番话中,可得知其中有两个核心,一方面是鲁智深已看透了朝廷的实质,招安到头来是无意义的,另一个意思是,招安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大家都散伙吧!

而宋江能容得下鲁智深,并且让他坐梁山步军头把交椅,也是两点原因:

其一,二龙山老大,为了平衡派系得罪不起(过去我曾深度描述过梁山七大派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

其二,出家人的身份,鲁智深虽不满,但绝不是阴谋家,下山只为渡劫。

因此,宋江面对鲁智深,既尊敬又害怕。不要说水泊梁山的前二十把交椅,即便是整个108将,最让宋江害怕的也莫过于他。

写到这里,我想起四个字来描绘鲁提辖:无欲则刚。相信这个道理在今天仍适用,不得不赞叹《水浒传》的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刀墓手札”工作室专业解水浒,欢迎您的关注!

鲁智深在您的心目中又是何种形象?放在如今,他又在映射着哪类人呢?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同刀叔以及各位读者们一同讨论!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精品,全网总曝光15亿次的优质MCN自媒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