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在《甄嬛传》第三十四集中,准葛尔向皇帝求娶嫡亲公主:
小夏子:皇上驾到!
皇后携众嫔妃:皇上金安。
皇上:都起来吧。
皇后携众嫔妃:谢皇上。
皇后:皇上刚下早朝,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啊?
雍正皇帝
皇帝:朕有件事要跟皇后商量,正好你们都在,不妨听听,今日早朝准葛尔派人入朝求亲,为他们的英格可汗求娶大清的公主做王妃,以安边民之心。
皇后:天朝公主下嫁和亲也属常事,只要从宗室里面挑一个合适的女孩子,封了和硕公主下嫁便是。
皇帝:为难的是,他们此次要娶的是嫡亲公主,而非宗室女子。
皇帝妾之一沈贵人
沈贵人:准葛尔本属大清,不过是个边疆部族,大清肯下嫁公主,已是给他们极大的颜面了,竟然还要予取予求,非要嫡亲的公主,实在是得寸进尺。
敬妃:和亲一般都是选宗室女,臣妾记得只有先帝爷将自己亲生的蓝齐公主嫁与了准葛尔。
皇帝:正是因为有此先例,朕才不好拒绝。
曹贵人:皇上,温宜虽然是您亲生的,可她还年幼,如何能和亲啊!
曹贵人为温宜公主说话
皇帝:温宜要是足岁,朕也不必为此烦心了,如今朝中的情势你们都知道,朕登基不足三年,刚刚平定了西北,准葛尔是一向厉害,若此事得不到妥善解决,肯怕要起战事,而如再动兵,一时钱粮都不足啊,实在不是上上之策。
皇后:皇上所言甚是,一切以朝政为上。
皇后为皇帝分忧
皇上:安内必得先攘外,为今之计和亲是唯一的办法,只是朕亲生的温宜公主太过年幼。一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皇后:准葛尔只说求娶嫡亲公主,未必是皇上亲生的。
皇帝:你是说……
皇后:先帝最小的女儿朝瑰公主正当妙龄,尚未定下人家,是最合适的人选。
皇帝:可她毕竟是朕最小的妹妹啊!
皇帝抱着温宜公主
皇后:皇上日夜为国家劳心,连自己都付出去了,又怎能再吝惜一个异母所生的妹妹呢,更何况朝瑰公主的生母只是先帝的一个贵人,即使日后皇上指婚也不过是在朝中挑个上等人家,又怎及嫁出去给准葛尔体面尊贵呢!
皇帝:皇后说得对,朕只有这么一个未嫁的妹妹,不能不为她打算,如此想来,准葛尔可汗可算是上佳人选,朝瑰既然是唯一的人选,那么就由皇后准备十日后下嫁准葛尔。
皇帝妾之一敬妃
皇后:那臣妾一定尽力为公主打点一切。
皇帝:既然是和亲,朝瑰原是和硕公主就封为固伦公主,按固伦公主的礼制办
皇后:是!
从这一段谈话中我们知道,皇帝把温宜公主算在了和亲的行列,只是碍于年龄不达标,才另选她人,温宜公主为什么会是嫡亲公主呢?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嫡出、庶出和嫡亲的概念就不难区分了:
一、什么是嫡出在古代封建社会下,婚姻制度并非是一夫一妻,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讲究尊卑有序嫡庶有别的传统礼制,男子不管娶多少位女子,他的妻子只有一位,那就是嫡妻,嫡妻必定是门当户对的女子,通过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皇帝嫡妻皇后
嫡妻生下的第一个儿子,那就是嫡长子,嫡长子在家庭之中往往地位最高,拥有优先继承官爵和财产的权力,相当于家族下一任的接班人。
在《甄嬛传》中,皇后和皇帝生下的第一个儿子为嫡长子,生的其他孩子皆是嫡子,也就是嫡出,当然在《甄嬛传》中,宜修皇后并未生下孩子,而是把三阿哥过继到她名下,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又有了正嫡和平嫡之分,只有在正妻没有孩子的情况下,平妻的孩子才能完全等同嫡妻所剩的孩子。
也就是说嫡妻亲生的为正嫡,过继到名下的为平嫡!所以嫡妻所出的孩子在古代社会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皇帝妾之一甄嬛
二、什么是庶出在古代正妻讲究门当户对,而妾的来源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有可能是歌妓、舞女、妓女或是穷苦人家的女子,这些出身低微的女子若是嫁到官宦富贵人家一般只能为妾,大多数只是男主人公看上了女子的美貌,所以在古代为妾的女子有一个特点,就是都长的比较漂亮。
妾所生下的孩子为庶出。庶出所出的子女和其母亲一样,在家庭中没有什么地位,没有继承权,家中的一切只能由嫡妻所出的孩子来继承!妾的位置只能定位于半奴半主,她要为正妻和丈夫服务,所以妾所生下的孩子是不能和正妻的相比。
在《甄嬛传》中,除了皇后之外,其他嫔妃生下的孩子皆为庶出。曹贵人的温宜公主就是属于庶出的孩子。
嫡亲温宜公主
三、什么是嫡亲嫡亲是指家族血统中关系最接近的亲兄弟姐妹,不限于一母所生,同父异母,同母异父都属嫡亲,另外血统关系最近的概念还不止这些,同一祖父母也也可算作嫡亲兄弟姐妹,所以嫡亲的范围比较广范。
在《甄嬛传》中,准葛尔要求娶大清的嫡亲公主,其实选择还是比较多的,所以皇帝最后是选择了自己的妹妹朝瑰公主。温宜公主毫不例外,她是皇帝和妾所生下的孩子,属于庶出,但也在嫡亲范围之内。
《甄嬛传》中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温宜公主确实是庶出,但她是庶出的同时也是嫡亲公主,两者并没有冲突,因为嫡亲包括着嫡出和庶出。两兄弟生下的孩子都可算作嫡亲姐妹,更何况是同父异母的孩子呢!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嫡”和“庶”是两个相对而言的词,在古代封建宗法制度里,家庭内部分有嫡、庶之分。
“嫡出”,指的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庶出”则是指除了正妻之外,丈夫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
所以,在亲属关系中,引申出来的血统最近的便是嫡派、嫡系、嫡亲,如嫡亲弟兄、姐妹等。
01 温宜公主虽是庶出,但依旧是嫡亲公主嫡出和嫡亲,两个不同的概念。更通俗的说,皇帝正妻所生的孩子为嫡出,也就是皇后所生。而其他的妃嫔所生的,则为庶出。
但是,所有的嫡亲孩子,都是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的,他们无论是正室所生,还是妃嫔妾氏所生,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所以纵使温宜公主的生母,只是个贵人,也是嫡亲公主。
02《甄嬛传》中,曹贵人的出身非常低历史上,曹贵人的原型是懋嫔宋氏,宋氏的出身贫寒,跟剧中的曹贵人一样。
不过,虽然出身低,但是生下的女儿温宜公主,却备受雍正帝的喜爱。
当初华妃为了争宠,还曾暗下使计,欲将温宜公主从她的亲母手中夺过来,由她养育。
客观上说,庶出的孩子,确实没有比正室生的孩子有优势,但是庶出的孩子,最后“翻身”后起的并不少见。
03 宫中那些典型的“庶出”的例子比如雍正帝和妻子宜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雍正帝,虽是庶出,却依旧坐上了皇位
雍正的父亲康熙帝,有几十个子女,其中大多数是庶出。在那样一个重兵把守、万人敬仰的紫禁城内,除了三宫六院的嫔妃,文武官员以及宫女和公公们,里面就生活着一个王之男人,那就是皇帝。
(陈道明版康熙帝)
在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除了皇后,其余有幸被皇帝宠幸的女人生下了皇子,一般也就获得一个贵妃、皇贵妃的品阶、称号。
康熙第一个活在人世,没有夭的皇子也是庶出的,被称为“大阿哥”。直到二阿哥,才是皇后亲生的嫡子。后来,皇后因为产后病情恶化,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孩子。
对此,康熙对这二阿哥疼爱有加,2岁时便给他封了皇太子的称号。之后,更是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可惜这二阿哥并不是一个好苗子,最终让康熙大失所望,两立两废太子。
所以,这才有了庶出的雍正继位,当上了皇帝。
其实,不光是雍正,顺治、康熙、乾隆,生母都不是皇后,他们都是庶出。
04 乌拉那拉氏宜修(雍正帝皇后),虽是庶出,却依旧当上了皇后在过去那个极其强调嫡庶尊卑的年代,尤其是女性地位低的年代,庶出的女子,几乎可以说是看不到未来的。不管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孩子,都注定要低人一等,几乎没有什么出头之日可言。
(甄嬛传曹贵人)
然而,“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没有出头之路,那就自己给自己敲开一条道。比如像宜修这样的狠人物,就是这样干的。
为了抢回她本应有的地位、身份、爱人,她把自己嫡出的亲姐姐纯元毒死,让其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为了坐上皇后宝座,她害死了无数的妃嫔……
所以,严格来说,虽然“嫡出”和“庶出”在身份地位上有所区别,但是在某种情况下,这两者又是可以“相通”的,毕竟都有着相同的血脉基因。
绕得有点远,回到开头,所以,在《甄嬛传》中,当雍正帝刚登基三年,刚平定了西北,无力再对抗准葛尔,只能无奈地同意了准葛尔方面提出的和亲要求时,
作为嫡亲公主的温宜,就极有可能被选中。 为此,温宜的生母曹贵人非常担心,忧心忡忡地对皇帝说:
“皇上,温宜还如此年幼,怎可和亲?”
毕竟,历史上,和亲远嫁的公主结局一般都挺惨,不是嫁给年老的老头,就是要依据当地的风俗,接受各种难以想象的习俗“洗礼”,再者远离家乡,父母兄弟,无依无靠,有多凄凉可想而知。
所以,曹贵人担忧自己的女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5 温宜被选去和亲,不仅是因为嫡亲,更因为是庶出前面我们提过,雍正帝对曹贵人生的这个温宜公主很是喜爱,但是即便嫡亲,即便是疼爱有加,也没能逃过被选去和亲的厄运。
可见,庶出出身地位不高,若没有能力往上爬到最顶层,前途依旧是坎坷不堪,风雨飘摇。
这也由此可见,古代的女人真是不好当~尤其是皇宫里的女人,看似光鲜亮丽,实则也是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若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温宜是雍正的嫡亲公主没错,可是不是嫡公主,嫡公主指得必须得是正宫皇后所生养的女儿才能叫作嫡公主,就像《芈月传》里的芈姝才是正正经经的嫡公主,而芈月只能算作庶公主。而且封建社会这个嫡庶尊卑的制度直到封建王朝走向灭亡之前一直都是存在且没有变化过的,所以从历史的源头建立封建等级开始,就一直延续到清王朝。
记得《甄嬛传》里雍正很诚恳地跟宜修谈话,他说:朕并不在乎嫡庶,皇额娘是庶出,朕也是庶出。雍正作为康熙皇帝的第四子,只不过并不是康熙的皇后赫舍里中宫皇后所生,所以尽管是个皇子,也还是个庶出,所以由此可见这嫡庶的制度不只约束到封建社会的王公大臣之家,皇族也是一样在制度约束之中没有例外。
所以温宜不过是曹琴默一个嫔位所生的女儿,自然是个庶出,不是嫡公主,是嫡亲公主,嫡是正正经经的正室所生,嫡亲是血统最亲近的意思,只要接近于嫡正派系的都可以叫作嫡亲,例如《红楼梦》的贾家家族成员广大,枝叶繁多的,到了贾宝玉的下一辈儿名字上带有草字头的,例如贾兰,贾芸,贾蔷,贾蓉,贾菌……这其中就是有嫡出与嫡亲之分,贾兰与贾蓉就老贾家的正派玄孙,而贾蔷与贾菌大约由于他们的父亲或者祖父辈是庶出,所以他们只能算是很接近嫡派的子孙,叫作嫡亲派,而贾芸就算是离嫡派系较远枝的了,连嫡亲子孙都够不上呢!所以注意字眼儿就可以了,回到我们问题的答案,温宜就是雍正皇帝的嫡亲公主。
《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这里就需要分清两个概念:嫡公主和嫡亲公主,看似只有一字区别,但是身份上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先说说嫡公主,一般指的是皇后所生的女儿,或是如果皇后没有女儿,养在皇后名下的女儿也可称为嫡公主,只不过这里头含有水分,没有那么百分百硬气;而嫡亲则是指血统关系最接近的亲属,而与皇上血统最为亲近的便是姐妹或者是女儿了。
这段的情节其实是外邦前来求取公主和亲,并且要求是皇上的嫡亲公主。
我们都知道,古代公主去和亲,很多帝王并不舍得亲生姐妹或者女儿,通常会从皇亲宗室或者偏远旁支去选择适龄女子,进行册封,以公主之尊前往和亲,比如乌孙公主刘细君,原为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后因和亲需要,虽是罪臣之后的宗室女,刘细君也被册封为公主前去和亲;更有甚者,会挑选后宫颇有姿色的宫女,册封公主前往和亲,比如王昭君前去和亲前,原是汉元帝后宫中的一名宫女。
温宜公主虽然是曹贵人所生的庶出公主,但是血缘关系上,她是皇上的亲女儿,所以所谓嫡亲公主,并没有嫡庶之分。因此,温宜公主是正儿八经的嫡亲公主,但并非嫡公主。
《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后宫的娘娘都想生个儿子,将来好有个依靠,因为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而大多数的公主都是和亲的牺牲品。
《甄嬛传》中,准格尔部一直都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大患,他们要求取嫡亲公主,扒拉来扒拉去只有皇上的妹妹朝瑰公主合适,因为曹贵人的女儿温宜公主年龄太小。有人有疑问,曹贵人不就是个妾嘛,温宜怎么成了嫡亲公主?
嫡公主和嫡亲公主的区别我国古代嫡庶尊卑有别,嫡出的就是主子,可以名正言顺继承家族的荣耀,而庶出的地位相对低一点,那么“嫡”和“嫡亲”有什么区别。
皇上的正妻就是皇后,宫里只有皇后是嫡系,她的孩子,无论是阿哥还是公主都是嫡出;而其他的嫔妃都是皇上的妾室,他们的孩子都是庶出,虽然说他们是庶出,但是也是皇上的亲生孩子,所以叫嫡亲。温宜公主是皇上的亲生女儿,所以也是嫡亲公主,而朝瑰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妹,也是嫡亲的公主。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曹贵人只是妾室,她的女儿怎么是嫡亲公主了。只要是皇上亲生,就是嫡亲的,但不代表她是嫡出的。
《甄嬛传》温宜公主为什么是嫡亲公主,她的母亲是曹贵人不应该是庶出的吗?
“嫡亲”与“嫡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哦!
嫡亲,是一脉相承,是嫡系血亲。《甄嬛传》中温宜公主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当然是嫡亲的。
我们常说的“嫡系”,“嫡系部队”,就是从“嫡亲,一脉相承”这一意思延申出来的。
“嫡出”,只有正妻所生的孩子,才是嫡出,嫡出的公主通常称“嫡公主”,像《芈月传》里的芈姝。反之则为庶出。
温宜公主为曹贵人所生,只能是庶出的公主。清朝的公主,嫡公主为固伦公主,庶出的公主通常封为和硕公主,有时奖励有功的宗族女儿,也有封为和硕公主的。
《甄嬛传》中,提到温宜公主是嫡亲公主,是因为和亲一事。
皇上说准葛尔派使臣为他们的英格可汗,求娶大清公主为王妃。皇后说:天朝公主下嫁和亲也属常事,只要从宗室女子里边挑一个,封了和硕公主下嫁便是。
皇上:为难的是他们此次要求娶的是嫡亲的公主,而非宗室女子。
眉庄气愤地说:准葛尔本属大清,不过是个边疆部族,肯下嫁公主已经是给他们极大的面子,竟然还要予取予求,还非要嫡亲的公主,实在是得寸进尺。
敬妃接口道:和亲一般都是选宗室女,臣妾记得只有先帝爷将自己亲生的女儿蓝齐公主,嫁与了准葛尔。
蓝齐公主是康熙的女儿,也是庶出的公主。
皇上:正是有此先例,朕才不好拒绝!
曹贵人急的脸都白了,着急地说:温宜虽然是你亲生的,可她毕竟年幼,如何能够和亲呀?
皇上却冷血无情地说:温宜若是足岁,朕也不必为此烦恼了!
那英格可汗是个糟老头子,就算温宜足岁,那也是造孽,皇上说这话时,就像是说旁家外人的女儿,真的是冷血!
皇上接着说:如今朝中的情势你们也知道,朕刚登基三年,刚刚平定了西北,准葛尔一向厉害,若此事得不到妥善解决,恐怕要起战事,而如果再动兵,一时钱粮都不足,实在不是上上之策,“安内必先攘外”,为今之计,和亲是唯一的办法。只是朕亲生的温宜公主太过年幼,一时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皇后总是表现出一副事事为皇上分忧的样子:准葛尔只说求娶嫡亲的公主,未必是皇上亲生的。先帝最小的女儿朝瑰公主,正当妙龄,尚未定下人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朝瑰公主是先帝的女儿,当然是大清正宗的公主,皇室的嫡亲公主,不管她是嫡出还是庶出。
皇上却故作难受的说:她是朕最小的妹妹!
皇后:皇上日夜都为国家劳心,连自己都付出去了,又怎再吝惜一个异母所生的妹妹,更何况朝瑰公主的生母只是先帝的一个贵人,即使日后皇上指婚,也不过是在朝中挑个中等人家,又怎及嫁出去给准葛尔尊贵体面呢?
皇后这番话其实也是说给曹贵人听的,提醒曹贵人,朝瑰公主的今天就是温宜公主的明天。时时处处不忘记打击一下曹贵人,皇后认为打击曹贵人就是打击华妃。正因为皇后的话点醒了曹贵人,为了温宜的前途,她要不顾一切地向着更高的位分冲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